名詞解釋
【拼音】liù chǐ zhī gū【典故】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論語·泰伯》
【釋義】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個子未長高;孤:死去父親的小孩。指沒有成年的孤兒。
【用法】作賓語;指沒有成年的孤兒
【結構】偏正式
名詞套用
【相近詞】六尺之託
【押韻詞】庚癸頻呼、語笑喧呼、噴唾成珠、號啕大哭、牛角掛書、蚤入晏出、亡國大夫、一人有福,帶挈一屋、傾城而出、探玄珠、......
【年代】古代
成語出處
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 唐·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成語典故
原文
曾子說:“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選自《論語·第八章·泰伯篇》注釋
(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親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歲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託孤,受君主臨終前的囑託輔佐幼君。(2)寄百里之命:寄,寄託、委託。百里之命,指掌握國家政權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