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簡介
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一簞食物;一瓢湯水。指貧苦的生活。
[語出]《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辨形]瓢;不能寫作“飄”。
[近義]節衣縮食、粗茶淡飯
[反義]食前方丈、大吃大喝、大塊朵頤、窮奢極侈、暴殄天物
[用法]一般作主語、賓語。
典故
![簞食瓢飲](/img/3/bb6/nBnauM3X0IzNwUDN4YTN1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2U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孔子是大教育家,有學生三千,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而顏回又是他最喜愛的,顏回的一舉一動在孔子看來都是好的,所以孔子常把顏回的所作所為來教育其他弟子。一次,孔子抓住顏回的飲食起居問題,發揮一通,認為顏回太高尚,別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他能做到,值得學習。他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思是說,顏回用竹器盛飯吃,用木瓢舀水喝,住在簡陋的小巷,這是別人忍受不了的困苦生活,但顏回依舊快樂,真高尚啊,顏回!
人們將"一簞食,一瓢飲"簡化成"簞食瓢飲",形容極為清貧的生活。
《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後用為生活簡樸,安貧樂道的典故。
成語解釋
【名稱】簞食瓢飲
【拼音】dān shí piáo yǐn
【解釋】簞:古時盛飯的圓形竹器。一筐飯,一瓢水。
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出處】《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事例】而又有~,足以不死。 ★唐·韓愈《與李翱書》
【近義詞】節衣縮食、粗茶淡飯
【反義詞】大吃大喝、窮奢極侈、大快朵頤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形容生活簡樸
【英文】poor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一簞食物,一瓢水。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成語舉例:而又有簞食瓢飲,足以不死。(唐 韓愈《與李翱書》)
常用程度:正常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主語、賓語;形容生活簡樸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春秋戰國
成語辨形:瓢,不能寫作“飄”。
簞食瓢飲的英文翻譯
1.toleadasimplelife2.
abreadandwaterdiet;apoorliveli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