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戰兢兢

戰戰兢兢

戰戰兢兢(zhàn zhàn jīng jīng),出自《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形容因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做事非常謹慎小心。《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毛傳:“戰戰,恐也。兢兢,戒也。”《漢書·武帝紀》:“戰戰兢兢,懼不克任,思昭天地,內惟自新。”晉·陶潛《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懼或乖謬,有虧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戰戰兢兢若履深薄云爾。”《白雪遺音·馬頭調·盜令》:“楊令愛姬張紫燕,夜至三更,戰戰兢兢盜得令箭暗來到。”王西彥《一個小人物的憤怒》:“在這種地方,馬希賢先生不失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無時無刻不小心翼翼,戰戰兢兢。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戰戰兢兢戰戰兢兢
【讀音】zhànzhànjīngjīng
【釋義】戰戰:害怕,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因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做事非常謹慎小心。
【用法】作謂語、補語、狀語;含貶義。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如履薄冰如臨深川
【反義詞】膽大妄為、狂妄自大。
【同韻詞】紙上談兵、一言九鼎、水平如鏡。
【歇後語】踩高蹺上高牆——戰戰兢兢;穿木屐上高牆——戰戰兢兢;雞窩裡的螞蚱——戰戰兢兢。
【燈謎】兩次交兵四番報捷。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典故】
1.畏懼謹慎貌。《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毛傳:“戰戰,恐也。兢兢,戒也。”《漢書·武帝紀》:“戰戰兢兢,懼不克任,思昭天地,內惟自新。”晉·陶潛《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懼或乖謬,有虧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戰戰兢兢若履深薄云爾。”《白雪遺音·馬頭調·盜令》:“楊令愛姬張紫燕,夜至三更,戰戰兢兢盜得令箭暗來到。”王西彥《一個小人物的憤怒》:“在這種地方,馬希賢先生不失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無時無刻不小心翼翼,戰戰兢兢。”
《詩經·小雅·小旻》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人揭露和諷刺周幽王偏信佞臣,謀策邪僻,聖智被斥而致政治暴虐,國家危亡。這句話就是比喻邪政導致的險惡,令人戰戰兢兢,心懷恐懼,也表達了詩人憂慮國事的深沉心情。他含蓄地希望君王臨崖勒馬,改邪歸正,挽救危局。“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已演變為成語,至今仍為世人引用。時下,領導幹部面臨著種種誘惑,更要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恐懼感,時刻自律、自警、自省,牢記黨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2.因害怕或寒冷而顫抖貌。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有那等貧寒之家,身無遮體之衣,口無應飢之食,戰戰兢兢,無顏落色,凍剝剝的袖手低頭。”《西遊記》第九三回:“那官兒慌得戰戰兢兢的,雙手舉著聖旨,口裡亂道。”《古今小說·任孝子烈性為神》:“那時周得心慌,爬上去了,一見任珪,戰戰兢兢,慌了手腳,禁了爬不動。”葉紫《豐收》八:“雲普叔戰戰兢兢地回答著,身子幾乎縮成了一團。”
3.《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趙)奢曰:‘括自謂天下莫及,此其所以不可為將也。夫兵者,死地,戰戰兢兢,博諮於眾,猶懼有遺慮;而括易言之!若得兵權,必果於自用,忠謀善策,無繇而入,其敗必矣。’”

成語辨析

【辨形】戰:不能寫作“站”。
【辨析】戰戰兢兢與“誠惶誠恐”有別:戰戰兢兢側重於形容恐懼;描寫外在狀貌;“誠惶誠恐”側重於形容不安;描寫內在心理。

成語示例

◎周總理曾經指出;在長江上築壩是要載入史冊的大事;我們要以戰戰兢兢;如履薄凍的態度對待這項工作。
◎那小孩戰戰兢兢地走著,唯恐摔倒。

出自《論語》的成語典故(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