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古長城遺址
簡介
錫林郭勒盟境內的古長城遺址,主要是燕、秦、金修建的長城。秦長城大部分在察哈爾草原的南部山地,而且多用石頭壘砌。在地勢要險的地方、還壘築烽火台等鎮所。![錫林郭勒盟古長城遺址](/img/f/02a/nBnauM3XxcTO1kDMzcTM3kDM4ITM1cTNzMDOwADMwAzMxAzL3E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人們提起長城,就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的萬里長城。然而在錫林郭勒盟境內,也有綿延逶迤的古長城,只是沒有萬里長城那樣出名罷了。這裡的古長城是秦、燕、金時代修築的,多以土石為料築成,至今尚有明顯遺址。秦長城分布在錫盟南部山地,在地勢險要的地方彎曲延伸,多以土石壘築,設有關、隘、要道;燕長城分布在多倫縣、西烏珠穆沁旗和阿巴嘎旗境內,逶迤數千里,在遼闊的草原上延伸。
交通指南
錫盟交通運輸較為便利,境內現有幹線公路7條,總里程達5121公里。國道207、303、208、省道101、204、207、304構成了縱橫交錯的、貫通區內外、連通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快速交通同網;集通鐵路橫穿錫林郭勒大草原,錫蘭鐵路即將竣工通車。公路、鐵路、民航構成了推動經濟發展的立體交通網。 G207國道經張家口直達北京、天津,S101省道西至呼和浩特,G303國道直達瀋陽市;由北京通往烏蘭巴托、莫斯科的國際鐵路聯運幹線穿越錫盟西部,集(寧)通(遼)鐵路橫跨錫盟南部;公路客運現已開通直達北京、天津、石家莊、瀋陽、呼和浩特、二連浩特、赤峰、集寧等地班車,錫林浩特機場可起降中型客機,有直通北京,呼和浩特、大連等的航班。中原地區的古長城遺址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然而你知道在中國最早修築長城的地方在哪裡?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長城是河南省南陽的春秋楚長城,此外,在河南省境內還有戰國和南宋時期的數條長城。春秋楚長城春秋時楚文王為防齊桓公擴張爭霸,在今河南省方城縣東北築成。它西起魯山和南召縣,東到泌陽縣,北到葉縣,南到唐河縣。戰國末期,為防秦國入侵,又在西部即河南省
![古長城遺址](/img/3/b56/nBnauM3XzgTO5ATN0kTM3kDM4ITM1cTNzMDOwADMwAzMxAzL5E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戰國魏長城戰國中期,魏國為防西鄰秦國入侵,於公元360年由今黃河北的原陽縣,經鄭州西郊,南到新密市,修建了一條長約100公里的長城。今新密市長城為唯一保存在地面上的一段。該段長城位於新密市西北10公里,從滎密交界的香爐山起,經蠟燭山、沙崗、風門口、五嶺到茶庵村北,長5.8公里,牆基寬2.5米,現殘存部分高2.5米。牆基為青石砌成,保存基本完好。
戰國魏邊城嶺長城遺址從衛輝市西經4個鄉,跨輝縣市角,向北進入林州市境。現存遺址高低不平,斷斷續續,大多在衛輝市境,長約40公里,南起唐莊鄉的連岩、後溝,經太公泉虎掌溝、郭坡,出市境經輝縣市的麥窯、滑峪,再經大池山鄉的花園、大池山、李家溝、南流水等村出境。現存高約0.5米左右的斷續遺址。
戰國趙南長城位於林州市西部的林慮山腳與嶺上,是戰國時趙肅侯所築防魏長城。長城遺址為南北走向,今仍清晰可辨。該市西北15公里的西豐村,城北25公里的任村,林、輝二市交界的鹿嶺村西北,與沁陽及山西交界處均有長城遺址存在。
宋代杏山長城位於河南鄧州市西南部杏山之上,是南宋孟珙抗金而築的軍事工程。長城北起朱連山,南到嚴山,東到大山寨,全部用石頭砌成,現存寬2.5米,高約2.5米,長15公里,有烽火台、兵營、灶伙、演武場、儲水井等遺址存在。這是我國唐、宋、元時近800年時間裡唯一建築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