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書

全書詩文並用,有一基幹故事,首尾相應。 每卷也各有一基幹故事。 這在當時小國林立的情況下,有利於小國的統治者和人民。

概述

《五卷書》Paca-tantra
古印度故事集。用梵文寫成,因有5卷而得名。現在流行有各種本子 ,最早的可能產生於公元前1世紀。流行較廣的本子為12世紀一耆那教的和尚Pūrnabhadra所編訂。根據這個本子,5卷的篇目是:《朋友的決裂》《朋友的獲得》、《烏鴉和貓頭鷹從事於和平與戰爭等等》、《已經得到的東西的喪失》和《不思而行》。全書詩文並用,有一基幹故事,首尾相應。每卷也各有一基幹故事。故事中又插入許多寓言、童話和小故事,形成一種連串插入式的特殊結構。

內容簡介

此書是向王子傳授治國安邦之策。人民亦可從中學習處世為人之道。書中宗教說教與道德教條都不多,主要宣揚耍弄手段、施展詭計以謀取物質利益。總的傾向是宣傳團結互助、弱者團結能戰勝強者。這在當時小國林立的情況下,有利於小國的統治者和人民。約570年,它被譯成巴列維文和敘利亞文,均散失已久。然從巴列維文譯出的阿拉伯文本和由此直接間接譯出的許多文本則流行歐亞各國,為許多作家和作品的取材來源及比較文學學者的研究對象。中國1964年出版了季羨林譯的《五卷書》全譯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