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中華蟹甲草種拉丁名:Paraseneciosinicus(Ling)Y.L.Chen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蟹甲草屬
屬拉丁名:Parasenecio
國內分布:產河南(盧氏、欒川、嵩山、靈寶、伊川、寶豐)、陝西(華山、戶縣)。生於山坡林下陰濕處或溝邊林緣,海拔970—2000米。模式采自河南盧氏。
海拔:970-2000
命名來源:(秦嶺植物志)[Contr.Inst.Eot.Nat.Acad.Peiping5:7.1937]
中國植物志:77(1):081
植物形態
中華蟹甲草,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粗,有多數纖維狀鬚根。莖單生,粗壯,直立,高達1米,具縱條紋,無毛,下部常裸露,具枯鱗片或纖維,下半部的1/3具多數葉,葉大型,薄紙質,全形腎形或寬卵狀三角形,長10--20厘米,寬12--24厘米,通常5---7掌狀深裂,裂片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硬緣毛,和有疏軟骨質小尖或波狀細齒,中部裂片較大,側生裂片常具1小裂片,小裂片斜三角形,基出3—5脈,側脈近基部叉狀,羽狀分枝連結成較密的網狀,葉脈在上面凹人,下面凸起,上面綠色,沿脈被褐色糙短毛,下面蒼白色,無毛,中部葉柄長10—12厘米,具窄翅,具細條紋,上部葉漸小,戟狀3裂;最上部葉極小具短柄。頭狀花序多數,在莖端或上部葉腋排成大型疏散的寬圓錐花序,長達15--20厘米;花序梗粗壯,長8—15毫米;花序軸被褐色短毛,基部有2—3鑽形小苞片。總苞圓柱形;總苞片7—8,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約8—10毫米,寬約1毫米,頂端急尖,被乳頭狀微毛,外面無毛。小花10—14,花冠黃色或淡紫色,長約8毫米,管部細,長約3毫米,檐部寬管狀,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1.5毫米;花葯伸出花冠,長5毫米,基部有短尾;花柱分枝外彎,頂端截形,被筆狀微毛。瘦果長圓狀圓柱形,長5—6毫米,寬0.5毫米,無毛,具肋,褐色;冠毛紅褐色,上部較淡,長7—8毫米。花期7—8月。果期9月。菊科、蟹甲草屬植物
蟹甲草屬(Cacalia L. ),菊科、管狀花亞科千里光族(Senecioneae Cass.)、款冬亞族,約80種,分布於亞洲東北部和美洲,中國約50餘種,廣布於各地,但主產地為西北部和西南部。多年生草本;葉具柄,互生;頭狀花序中等大,同性,排成圓錐花序式或傘房花序式;總苞片少數至多數;小花全部兩性,白色或很少肉色,管狀,5裂,每一裂片有一中脈;花柱的分枝有短而呈圓錐狀的附屬體;瘦果有棱5-10條,禿淨。有些學者把本屬置於Senecio屬內,但本屬頭狀花序無舌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