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蟹甲草

太白山蟹甲草

太白山蟹甲草(學名:Parasenecio pilgerianus)是菊科蟹甲草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青海、甘肅、陝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200米至2,500米的地區,見於山坡林下、山谷陰濕處以及山溝水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太白山蟹甲草(圖4、5、6、7)太白山蟹甲草(圖4、5、6、7)
種中文名:太白山蟹甲草
種拉丁名:Paraseneciopilgerianus(Diels)Y.L.Chen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蟹甲草屬
屬拉丁名:Parasenecio
國內分布:產陝西(太白山、鳳縣、略陽)、甘肅(西固、天水、平涼)、青海(循化)。生於山坡林下或山谷陰濕處及山溝水旁,海拔1200—2500米。模式采自陝西太白山。
海拔:1200-250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Bot.Jahrb36:106.1905]
中國植物志:77(1):080
組中文名:翠雀葉組
組拉丁名:Sect.Delphiniifoliae(Koyama)H.Koyama
亞族中文名:款冬亞族

植物形態

太白山蟹甲草,多年生草本,根狀莖不增粗,具多數纖維狀鬚根。莖單生,直立,高60—100厘米,較粗壯,有條棱,下部無毛或有疏蛛絲狀毛,上部和花序分枝被短柔毛,下部葉在花期常枯萎,長裸露。具柄,葉片紙質,全形腎形或寬’腎形,長15--22厘米,寬20—30厘米,掌狀中裂至深裂,裂片5—7,倒卵形或長圓形,羽狀淺裂,頂端尖,基部微心形或截形,邊緣有波狀齒,具小尖頭。基出5脈,側脈向上分叉,上面綠色,被貼生疏短毛,下面淡綠色,沿脈被短柔毛。葉柄無翅,長(8)10—20厘米,上部葉漸小,具短葉柄,最上部葉極小,近苞片狀。頭狀花序多數,通常在莖端排列成密集有分枝的圓錐花序;花序軸和花序梗被密淡褐色短毛;花序近無梗,基部有1線狀披針形小苞片。總苞圓柱形,長5—6毫米,寬約1.5毫米;總苞片3,線狀披針形,寬約1毫米,頂端鈍,邊緣狹膜質,外面被微毛,具條紋。小花3,花冠白色或淡黃色,長6--7毫米,管部細,長約3毫米,檐部寬管狀,超出總苞;花葯伸出花冠,基部有長尾;花柱分枝細長,外彎,頂端截形,被乳頭狀微毛。瘦果圓柱形,長2—3毫米,無毛,具肋。冠毛黃褐色,長5—6毫米。花期7—8月,果期9月。

菊科、蟹甲草屬植物

蟹甲草屬(Cacalia L. ),菊科、管狀花亞科千里光族(Senecioneae Cass.)、款冬亞族,約80種,分布於亞洲東北部和美洲,中國約50餘種,廣布於各地,但主產地為西北部和西南部。多年生草本;葉具柄,互生;頭狀花序中等大,同性,排成圓錐花序式或傘房花序式;總苞片少數至多數;小花全部兩性,白色或很少肉色,管狀,5裂,每一裂片有一中脈;花柱的分枝有短而呈圓錐狀的附屬體;瘦果有棱5-10條,禿淨。有些學者把本屬置於Senecio屬內,但本屬頭狀花序無舌狀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