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華蟹甲種拉丁名:Sinacalia tangutica (Maxim.) B. Nord.
種別名 :羽裂蟹甲草,豬肚子,水蘿蔔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華蟹甲屬屬拉丁名:Sinacalia
海 拔:1250-3450
命名來源:[Opera Bot 44: 15. 1978]
中國植物志:77(1):017
亞族中文名:款冬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TUSSILAGINAE Dum.
族中文名:千里光族族拉丁名:SENECION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根狀莖塊狀,徑1—1.5厘米,具多數纖維狀根。莖粗壯,中空,高50—100厘米,基部徑5—6毫米,不分枝,幼時被疏蛛絲狀毛,或基部無毛,上部被褐色腺狀短柔毛。葉具柄,下部莖葉花期常脫落,中部葉片厚紙質,卵形或卵狀心形長10—16厘米,寬10—15厘米,頂端具小尖,羽狀深裂,每邊各有側裂片3—4,側裂片近對生,狹至寬長圓形,頂端具小尖,邊緣常具數個小尖齒,基部截形或淺心形,上面深綠色,被疏貼生短硬毛,下面淺綠色,至少沿脈被短柔毛及疏蛛絲狀毛,具明顯羽狀脈;葉柄較粗壯,長3—6厘米,基部擴大且半抱莖,被疏短柔毛或近無毛;上部莖葉漸小,具短柄。頭狀花序小,多數常排成多分枝寬塔狀復圓錐狀,花序軸及花序梗被黃褐色腺狀短柔毛;花序梗細,長2—3毫米,具2—3個線形漸尖的小苞片。總苞圓柱狀,長8—10毫米,寬1—1.5毫米,總苞片5,線狀長圓形,長約8毫米,寬1—1.5毫米,頂端鈍,被微毛,邊緣狹乾膜質。舌狀花2—3個,黃色,管部長4.5毫米,舌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3—14毫米,寬2毫米,頂端具2小齒,具4條脈;管狀花4,稀7,花冠黃色,長8—9毫米,管部長2--2.5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長圓狀卵形,長1.5毫米,頂端漸尖。花葯長圓形,長3.5—3.7毫米,基部具短尾,附片長圓狀漸尖;花柱分枝彎曲,長1.5毫米,頂端鈍,被乳頭狀微毛。瘦果圓柱形,長約3毫米,無毛,具肋;冠毛糙毛狀,白色,長7—8毫米。花期7—9月。產地分布
產寧夏、青海、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湖北、湖南(龍山、石門)、四川等省區。常見於山坡草地、懸崖、溝邊、草甸或林緣和路邊,海拔1250—3450米。模式標本采自甘肅大通河下游。外觀形態
羽裂蟹甲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平臥,有多數細長的鬚根。莖單生,高35—50厘米,直立或下部稍彎曲,常紫色,具縱條紋,上部被短柔毛或蛛絲狀毛。葉通常5,通常密集於莖中下部,上部具圓錐狀花序分枝。葉全形寬三角形,長6—9厘米,寬4—6厘米,或與長近等寬,基部截形或楔狀狹成具窄翅,短於葉片之半的葉柄,葉片3中裂,中央的裂片具3淺裂,側生裂片在1/3處2淺裂,全部裂片頂端漸尖,寬達2.5厘米,邊緣具深波狀齒和具小尖頭的疏齒草質,上面綠色,被疏或密褐色枇糠狀糙毛,下面被密灰白色蛛絲狀棉毛;葉脈掌狀;葉柄長1.5—2厘米,最上部葉較狹,披針形,3淺裂,急變成苞片;苞片線形,長10—12毫米,帶紫色,頂端急尖或漸尖。
花序特徵
羽裂蟹甲草頭狀花序較多數,在莖端排列成疏生總狀花序;花序梗長2—3毫米,被密蛛絲狀毛,頂端下垂。總苞圓柱形,長8—11毫米,寬2—3毫米;總苞片4—5,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寬1。5—2毫米,淡綠色,頂端鈍或稍尖,邊緣窄膜質,被緣毛,多少變紫色。小花4—5,花冠黃色,長10—11毫米,管部細,長於檐部之半,檐部圓柱狀鐘形;裂片線狀披針形,外彎。子房無毛,冠毛白色,短於花冠。花期8月。物種鑑別
H.Kogama(1978)曾依據采自麗江玉龍山的標本(秦仁昌21139號)發表了C2—calialidjiangensisHand.—Mazz.Var.AcerinaKoyama,認為該變種具有掌狀分裂的葉,與該種原變種相區別。我們檢查了模式標本以及原始描述,發現該變種無論是葉形、毛被以及頭狀花序排列等特徵均與本種相符,故予以歸併。菊科、蟹甲草屬植物
蟹甲草屬(Cacalia L. ),菊科、管狀花亞科千里光族(Senecioneae Cass.)、款冬亞族,約80種,分布於亞洲東北部和美洲,中國約50餘種,廣布於各地,但主產地為西北部和西南部。多年生草本;葉具柄,互生;頭狀花序中等大,同性,排成圓錐花序式或傘房花序式;總苞片少數至多數;小花全部兩性,白色或很少肉色,管狀,5裂,每一裂片有一中脈;花柱的分枝有短而呈圓錐狀的附屬體;瘦果有棱5-10條,禿淨。有些學者把本屬置於Senecio屬內,但本屬頭狀花序無舌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