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

《論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

《論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是現代西方法律社會學的經典之作。馬克斯・韋伯是一位舉世公認的社會學大師,本書是他的遺作,書中包含了豐富的法律社會學理論,讀者可以從中全面、完整地了解韋伯的法律社會學理論的基本觀點。

基本信息

簡介

《論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論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

《論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由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馬克斯·萊因斯坦和埃德華·希爾斯根據馬克斯·韋伯的巨著《經濟與社會》中與法律社會學有關的章節翻譯、編輯而成,集中體現了韋伯的法律社會學思想。全書共十四章,大部分取自《經濟與社會》的第七章“法律社會學”,此外還包括韋伯關於統治類型以及法律與政治及行政組織之間的關係等問題的論述。該書的中文版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出版,約34萬字。

作者簡介

姓名:(德)馬克斯·韋伯(MaxWeber)著
作品:《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全彩插圖本》《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全譯本》《經濟與社會》《經濟與社會》《入世修行:馬克斯·韋伯脫魔世界理性集》《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經濟與社會(下卷)》《經濟與社會(上卷)》

創作背景

韋伯無意寫一部法律社會學的系統著作,《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只是他宏大的寫作計畫的一部分。法律問題,同其他政治、宗教、音樂、經濟問題一樣,對韋伯而言只是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學所考察的對象之一。韋伯創造了一整套概念體系,建立起界限分明的術語學,作為深入分析社會現象之間相互關係的前提。這是理解他的法律社會學的基礎。韋伯從純粹的意義上把統治分為傳統型、魅力型和法律型三類,並相對應地提出了傳統型、魅力型和法律型三種合法性概念。法律的統治是因其合理性而合法有效的統治。在法律統治中,任何法律都可以合理地制定,並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有意識制定的;這些規則通過司法實踐被運用與個別的案件。最純粹的法律統治是由官僚行政職員實施的統治。韋伯解釋了為什麼官僚型的行政具有最高的行政效率,即“形式合理性”,以及為什麼所有的現代集約組織都採用了這一類型的行政。

韋伯對法律的興趣主要在於法律思想和司法程式問題,而法律思想問題則構成了韋伯法律社會學的中心問題。他認為在法律思想方面,西方文明發展出一套其他文明所不具備的方法,即邏輯形式主義。其特徵是表述確切或批判性的表述,而事物的中心意義卻不顯現。韋伯依據合理性以及形式和實質的標準對法律領域的兩種基本活動,即制定法律和適用法律,進行了分類——形式非合理性、實質非合理性以及形式合理性和實質合理性。這是韋伯解析世界法律體系中存在的各類法律思想所依賴的理想類型範疇。“以邏輯方式形成的形式合理性”是西方文明的產物,這一法律思想的出現有助於現代資本主義的興起,它同經濟行為的目的合理性相一致。這是韋伯在法律社會學中探討的主要問題。此外,韋伯還探討了一般意義上立法與修改法律的方法和特殊意義上通過立法機關進行的合理性立法的發展,以及契約自由等問題。

目錄

第一章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經濟制度與規範秩序
第三章實體法的領域
第四章法律思想的範疇
第五章法律規範的出現和創設
第六章權利創設的形式
第七章法律榮譽與法律思想的類型
第八章法律的形式與實體的理性化(宗教法)
第九章作為法律形式特點的影響之統治權與世襲君權:法典化
第十章革命性法律的形式特點--自然法
第十一章現代法律的形式特點
第十二章統治
第十三章政治共同體
第十四章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司法行政

經濟法學及相關著作

經濟法學是研究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的法學學科,它與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刑法學等同屬於法學體系的其他學科。
《得失相等的社會——分配和經濟變動的可能性》
《經濟法基礎理論》
《競爭的經濟、法律與政治制度》
《法律與宗教》
《新編經濟法學》
《經濟法——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形式》
《自由主義》
《飄移的證據法》
《當代經濟法》
《現代化與法》
《經濟法學論點要覽》
《美國法律史》
《平等與效率》
《倫理學、效率與市場》
《經濟法的形式理性》
《商法基本問題研究》
《公司法的展開與評判》
《企業與公司法縱論》
《經濟法人本主義論》
《經濟法現代性研究》
《經濟法實質化研究》
《經濟憲法學導論》
《中國公司法原理》
《經濟法原理》
《中國侵權行為法》
《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
《民法總論》
《制度分析與發展的反思——問題與抉擇》
《社會研究方法基礎》
《法與經濟學》
《集體選擇經濟學》
《經濟法基礎理論專題研究》
《法理學問題》
《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
《經濟法理念與範疇的解析》
《波普:批判理性主義》
《論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
《經濟學方法論的新趨勢》
《社會技術哲學》
《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
《社會學方法的新規則:一種對解釋社會學的建設性批判》
《尋求經濟法真諦之路》
《社會科學:超越建構論和實在論》
《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
《國際貿易法》
《國際貿易法文選》
《經濟全球化》
《管制與市場》
《國有經濟法論》
《國有資產法》
《產權組織論》
《國際產品責任法》
《消費者保護法》
《日本禁止壟斷法》
《市場秩序論》
《台灣經濟法》
《經濟法與政府經濟管理》
《經濟法學體系的構造》
《中國經濟法學的回顧與前瞻》
《經濟法的法性與法經濟學分析》
《美國法律發達史》
《英國法律發達史》
《日本法律發達史》
《德國法律發達史》
《經濟法學原理》
《法治理想國》
《經濟法學研究綜述》
《現代經濟法入門》
《經濟法前沿問題》
《經濟法理論研究新視點》
《經濟法總論》
《產權、政府與信譽》
《司法過程的性質》
《商事法論集》
《契約法》
《債法總論》
《自由秩序原理》
《法學方法論》
《法律的正當程式》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正義論》
《實踐理性批判》
《科學革命的結構》
《制度法論》
《超越法律》
《社會契約論》
《通往奴役之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