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基礎理論》

《經濟法基礎理論》

該書從深入分析現代市場經濟運行調節機制及其各種經濟關係入手,深刻而全面地論述了經濟法的各種基本理論問題。認為經濟法調整國家經濟調節管理關係,經濟法是規範和保障“國家(有形)之手”有效動作的法律。創立了特有和較合理的經濟法學科理論體系;提示了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等部門法的聯繫和區別。在總結了本世紀以來國內外研究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著重剖析了“大經濟法”觀點的缺陷及其產生的主、客觀原因。本書的問世對動搖在我國占統治地位達10幾年的“大經濟法”觀點起到了重大作用,它標誌著我國經濟法理論研究進入成熟階段。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經濟法基礎理論經濟法基礎理論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部門法的形成及經濟法學科的出現,是20世紀各國立法和法學領域中發生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引起了法的體系和法律學科體系的變化,對國家法制、社會經濟生活和法學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受到社會各界普遍重視。

本書從深入分析社會經濟關係入手,並從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的聯繫和區別上,論述了經濟法產生和獨立的歷史必然性,它的本質、功能和任務,它的調整對象、調整原則與調整方法,它的內容與體系,它的立法與實施等各種基本理論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獨自的見解,建立了本書特有的經濟法理論體系。在對經濟法理論問題論述過程中,涉及屬於法學基礎理論的許多概念和原理,本書也重新作了論證,提出了新的看法。作者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給讀者以有益的啟迪,希望收中的基本觀點及體現於其中的某此研究方法,能夠引導讀者在學習、研究經濟法方面保持基本正確的方面,而不致誤入歧途。然而,奇則易謬。

書籍介紹

本書作者自80年代初致力於經濟法理論研究,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理論觀點。這些觀點在1986年出版的經濟法專著《國民經濟的法律調整》中已作了闡述。其後,結合教學需要,對經濟法各種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更深層次的全面、系統研究,並寫出了一部《經濟法基礎理論》講義。講義在經濟法專業本科生班、研究生班使用多屆,不斷充實完善。這期間,又採取"化整為零"方式,將講義各主要章節內容寫成一篇篇論文,先後發表。現在出版的這個本子,又是在各篇論文基礎上加工、集合而成。此書的形成,經過了如是幾分幾合過程。
本書從深入分析社會經濟關係入手,並從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的聯繫和區別上,論述了經濟法產生和獨立的歷史必然性,它的本質、功能與任務,它的調整對象、調整原則與調整方法,它的內容與體系,它的立法與實施等各種基本理論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獨自的見解,建立了本書特有的經濟法理論體系。在對經濟法理論問題論述過程中,涉及屬於法學基礎理論的許多概念和原理。本書也重新作了論證,提出了新的看法。作者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給讀者以有益的啟迪,希望書中的基本觀點及體現於其中的某些研究方法,能夠引導讀者在學習、研究經濟法方面保持基本正確的方向,而不至誤入歧途。然而,奇則易廖。書中某些論點,是否經得起仔細推敲和實踐檢驗,作者尚無十分把握。值此書稿付印之前,仍不免有惶恐之感!
本書最後有這樣幾句話:"一門新學科理論體系的創立和完善,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當代經濟法學界擔負著艱巨而光榮的使命,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把經濟法理論研究和經濟法學科建設推向一個新階段。"本書出版的意義,我想,主要在於表明作為一名經濟法教學研究人員,作者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至於書的其他價值,只有由廣大讀者評說了。

目錄

導論
第一節經濟法基礎理論與經濟法學
一、經濟法基礎理論的研究對象
二、經濟法基礎理論同經濟法其他學科的關係
第二節研究經濟法基礎理論的意義和方法
一、研究經濟法基礎理論的意義
二、研究經濟法基礎理論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根源
第一節市場缺陷與“市場失靈”
一、市場的功能與缺陷
二、生產社會化與“市場失靈”
第二節國家調節機制與國家經濟職能
一、國家調節機制的救濟
二、國家職能的演進
第三節法律體系的因變與經濟法的產生
一、“政府失靈”與法律的規範和保障作用
二、法律體系的演變及其思想理論基礎
第二章經濟法的沿革和地位
第一節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沿革
一、早期社會的國家經濟管理與立法
二、經濟法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社會主義國家及其他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法
一、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法產生和發展的背景與途徑
二、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法立法概況
三、其他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法
第三節經濟法的地位
一、經濟法形成獨立部門法的條件與標誌
二、經濟法同其他部門法的關係
第三章經濟法概念
第一節經濟法的本質和定義
一、經濟法的本質和特徵
二、經濟法的定義
第二節國內外經濟法的概念諸說
一、經濟法概念的形成與傳播
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法概念諸說
三、前蘇聯、東歐國家的經濟法概念
四、中國的經濟法概念諸說
五、經濟法概念比較研究
第四章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第一節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特定性
一、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範圍與種類
二、國家經濟調節關係與民間社會經濟關係——經濟法與民商法
三、國家經濟調節關係與國家行政管理關係——經濟法與行政法
第二節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諸說的評述
一、中國80年代經濟法調整對象諸說概覽
二、關於“縱橫說”、“密切聯繫說”和“管理一協作說”的評述
三、中國“大經濟法”觀點產生的根源
四、1992年以後中國出現的經濟法新諸論
第五章經濟法的價值、理念與原則
第六章經濟法的調整方法與責任制度
第七章國家經濟調節法律關係
第八章經濟法的體系
第九章經濟法總則的原理和基本規定
第十章市場規製法原理與制度體系
第十一章國家投資經營法原理與制度體系
第十二章國家巨觀調控原理與制度體系
第十三章經濟法的立法與實施
第十四章經濟法學科建設

經濟法學及相關著作

經濟法學是研究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的法學學科,它與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刑法學等同屬於法學體系的其他學科。
《得失相等的社會——分配和經濟變動的可能性》
《經濟法基礎理論》
《競爭的經濟、法律與政治制度》
《法律與宗教》
《新編經濟法學》
《經濟法——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形式》
《自由主義》
《飄移的證據法》
《當代經濟法》
《現代化與法》
《經濟法學論點要覽》
《美國法律史》
《平等與效率》
《倫理學、效率與市場》
《經濟法的形式理性》
《商法基本問題研究》
《公司法的展開與評判》
《企業與公司法縱論》
《經濟法人本主義論》
《經濟法現代性研究》
《經濟法實質化研究》
《經濟憲法學導論》
《中國公司法原理》
《經濟法原理》
《中國侵權行為法》
《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
《民法總論》
《制度分析與發展的反思——問題與抉擇》
《社會研究方法基礎》
《法與經濟學》
《集體選擇經濟學》
《經濟法基礎理論專題研究》
《法理學問題》
《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
《經濟法理念與範疇的解析》
《波普:批判理性主義》
《論經濟和社會中的法律》
《經濟學方法論的新趨勢》
《社會技術哲學》
《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
《社會學方法的新規則:一種對解釋社會學的建設性批判》
《尋求經濟法真諦之路》
《社會科學:超越建構論和實在論》
《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
《國際貿易法》
《國際貿易法文選》
《經濟全球化》
《管制與市場》
《國有經濟法論》
《國有資產法》
《產權組織論》
《國際產品責任法》
《消費者保護法》
《日本禁止壟斷法》
《市場秩序論》
《台灣經濟法》
《經濟法與政府經濟管理》
《經濟法學體系的構造》
《中國經濟法學的回顧與前瞻》
《經濟法的法性與法經濟學分析》
《美國法律發達史》
《英國法律發達史》
《日本法律發達史》
《德國法律發達史》
《經濟法學原理》
《法治理想國》
《經濟法學研究綜述》
《現代經濟法入門》
《經濟法前沿問題》
《經濟法理論研究新視點》
《經濟法總論》
《產權、政府與信譽》
《司法過程的性質》
《商事法論集》
《契約法》
《債法總論》
《自由秩序原理》
《法學方法論》
《法律的正當程式》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正義論》
《實踐理性批判》
《科學革命的結構》
《制度法論》
《超越法律》
《社會契約論》
《通往奴役之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