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京劇《蜈蚣嶺》是描寫武松面對歹徒行兇作惡而見義勇為的故事。那是在武松血濺鴛鴦樓之後,中途巧遇張青、孫二娘夫婦。張青問明情由,將武松改扮成頭陀模樣,並寫了一封介紹信給二龍山魯智深等人,推薦武松前去入伙。武松辭別張青,日夜兼程行至蜈蚣嶺,遇張志善之女鳳琴被三清觀蜈蚣道人黃飛天劫上山去。武松勃然大怒,決定上山搭救,並約好放火為號,即但見火光一起,便可前來接人。劇中武松的扮相很有特點,他蓬頭披髮,身穿僧坎兒,持雲帚。挎腰刀,系大帶。出場後“走邊”,即通過一組舞蹈程式,來表現人物躡足潛蹤行進的情形。每個動作都要注意到身上的“零碎兒”,即無論是唱、念、做、舞,還是“翻身兒”亮相,都不能有絲毫纏繞,同時通過載歌載舞的曲牌演唱,表現出武松在崎嶇的山路上疾走的急切心情。
評價
《蜈蚣嶺》雖是一出短打武戲,但在緊張的氛圍中,卻含有一絲幽默。如張志善為了支持武松去呼喚鄉親們時,動員大家“幫助和尚拿老道哇!”又如武松潛入三清觀後,投石問路;而王飛天有所警覺,命老道開門察看,武松削了一刀,老道回來卻說:“外邊打了個閃!”這表明夜色漆黑,致使年邁的老道產生了誤解。此劇的武打相當精彩,武松飛身闖入道觀,王飛天猝不及防。二人遭遇後,打一套“奪刀”,攻防進退,各不相讓。單刀落地,便徒手格鬥。武松越戰越勇,王飛天狼狽逃竄,武松在黑夜中摸到單刀,奮臂揮舞,表現出人物的精神振奮和必勝的信心。
王飛天再次上場時,手持長槍從背後刺向武松頸部,武松機警地迅速轉身,手起刀落削掉王飛天頭上的小道冠,動作準確而驚險。二人打一套“單刀槍”,王飛天敗下陣去,武松殺死眾嘍羅。王飛天再上時,被卸掉長槍,死於非命。武松放火燒廟,眾鄉親趕來,領回張鳳琴,問清武松姓名,拜謝而去。
此劇主題鮮明,劇情緊湊,武打精煉,反映出武松見義勇為的大無畏精神。可能有人說:那《景陽崗》《獅子樓》《快活林》不也是武松“見義勇為”嗎?筆者以為這幾齣戲雖然表現出武松除暴安良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氣概,但性質並不完全一樣。在景陽崗上,武松打虎雖為地方除害,但主要是自衛。在《獅子樓》中,武松斗殺西門慶,雖然為地方除了一霸,但主要還是替兄報仇。在《快活林》中,武松發配孟州,遇到當地管營之子施恩慕其英名遠揚,便暗中周鏇,多方關照;武松知恩圖報與之結交。施恩將快活林酒館被奪之事相告;武松怒滿胸膛,立即前往,醉打蔣鬥神,懲治了惡棍,奪回了酒館。但此舉仍停留在哥們義氣、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江湖好漢的水準上。而《蜈蚣嶺》則不同,武松殺了張都監、蔣鬥神等,負罪在身,處境艱難,幸遇張青夫婦,寫信薦往二龍山,並為他喬裝改扮成頭陀,以掩人耳目。武松深知只有投奔二龍山才得安全。然而就在他匆匆趕路之際,遇到了民女被歹徒搶掠之事,面對孤獨無援的老漢,是挺身而出,還是袖手旁觀?武松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他為了伸張正義,嫉惡如仇,敢於深入魔窟與歹徒進行殊死的搏鬥,最終使正義戰勝了邪惡。這不僅是武松的英雄性格,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說,在《蜈蚣嶺》中,才真正地顯現出武松的俠肝義膽和高風亮節。
《蜈蚣嶺》原是短打武生的開蒙戲,一般只在開場時演出。只有演出“全部《武松》”時,才按順序排在最後,成為“大軸戲”。此劇自蓋叫天、李萬春、徐元珊、張世麟等老一輩的京劇名家相繼謝世後,已難得一見。幸喜天津市京劇團青年演員張幼麟繼承其父衣缽偶爾演出,使觀眾能夠一飽眼福。
京劇生角經典劇目
京劇劇目中的哪一個角色由哪一個行當的演員來扮演,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行當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劇目。本任務介紹京劇生角的經典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