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經學是什麼
經學是中國古代學術的主體,僅《四庫全書》經部就收錄了經學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萬零四百二十七卷。經學中蘊藏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史料,是儒家學說的核心組成部分。
經學的產生
所謂儒家經典,現在一般是指儒學十三經,亦即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經典並不是這十三經。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紀至五世紀),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在長期的政治活動失敗後,返回故鄉魯國,編訂和整理了一些傳統文獻,形成了六經。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編輯了《書》,刪定了《詩》,
編訂了《禮》和《樂》,作了《易》的一部分,並根據魯國的史料創作了《春秋》。(關於六經是否是孔子所作,長期以來一直有爭議。)自此以後,儒生們就以六經為課本學習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六經就已被人們公認為寶典。經學產生於西漢。由於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以致大量先秦典籍丟失,六經除了《易經》以外也未能幸免於難,所以漢初儒生們即以傳習、解釋五經(《樂經》完全散佚)為主業。漢武帝即位後,為了適應大一統的政治局面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五經博士。從此儒學獨尊,《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為神聖的法定經典,也成為廣大讀書人必讀的經典。經學的發展
兩漢經學漢武帝時立五經博士,每一經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與弟子傳習經書,分成若干“師說”,也就是若干流派。武帝時的五經博士共有七家。武帝以後經學日益興盛,博士的數量也逐漸增加。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確定了十四家博士。據《後漢書·儒林列傳》記載:“於是立五經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齊、魯、韓,《禮》,大、小戴,《春秋》嚴、顏,凡十四博士。”這十四家都屬於今文經學,其官學地位一直保持到東漢末年。今文經學的特點是通過訓詁章句為手段,闡發說明孔子的思想,繼承和發揚儒家學說。今文經學以《春秋》
為孔子為萬世立法的“元經”,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學”。公羊學即為《春秋公羊傳》里所闡發的微言大義,主要是三科九旨,包括存三統、張三世、異外內、大一統、大居正、大復仇、更化改制等。漢武帝時期出現了為大一統政治提供了完整的理論體系的公羊學大師董仲舒和善於把公羊學理論運用於現實政治中的政治家公孫弘,經過一代代今文經學學者的推闡與實踐,以公羊學為代表的今文經學深受漢朝皇帝的重視,始終在漢朝政治中處於主導地位。今文經學發展到西漢後期,出現了兩種趨勢:一方面由於董仲舒對於公羊學中災異、符瑞、天人感應的闡發,今文經學由此邏輯發展的後果即是讖緯泛濫,再加之統治者的迷信與提倡,經學逐漸神學化;另一方面由於今文經學繼承了較多的原初儒學的色彩,其理論內在地包含著對現實的批判,從而越來越不能為逐漸加強的君主專制所容忍。在這種情況下,自西漢中期開始就已經在民間傳授的古文經學興起。古文經學所依據的經書一般都是西漢中期以後在民間發現的古書,因其是用戰國及以前的古文字所書寫,故稱之為古文經。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並不僅僅是文字篇章的差異,主要在於它們對經書的解釋與治學方法的不同。今文經學認為孔子是“為漢製法”的“素王”,而古文經學認為孔子只是古典文獻的整理保存者,是一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師;今文經學認為六經都是孔子所作,是孔子政治思想所託,其中有許多微言大義,而古文經學則認為六經是上古文化典章制度與聖君賢相政治格言的記錄;今文經學注重微言大義,古文經學注重對經文本義的理解和典章制度的闡明。如果說今文經學關注的重心在於政治哲學與歷史哲學的話,那么自西漢後期開始與之針鋒相對的古文經學所關注的重心就是歷史史料學與語言學。古文經學的興起最早起自《春秋穀梁傳》,西漢後期曾被立為博士。在王莽當政時期,劉歆極力鼓吹古文經學,並使之立為新朝的博士。東漢時期,古文經學雖然一直沒有被立為博士,屬於民間學說,但是其影響力越來越大,逐步超出並壓倒了今文經學。由於今文經學發展後期日趨繁瑣,例如“曰若稽古”四個字可以解釋十萬字,又有所謂“師法”“家法”的束縛,再加之其與讖緯糾纏過深,使得人們逐漸遺棄了今文經學。而古文經學一來較少受“師法”“家法”的制約,較為自由也較為簡明;二來與讖緯瓜葛較少,較為理性;三來其放棄了今文經學的批判性,對君主專制的維護更有優勢,所以在今古文經學的長期鬥爭中,古文經學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東漢的古文經學大師有賈逵、許慎、馬融、服虔、盧植等,弟子眾多,影響很大。而今文經學只有何休取得較大的成就,他的《春秋公羊解詁》是唯一一部完整流傳至今的今文經。在今古文經學的長期爭辯過程中,互相也在逐漸地滲透,互相融合。東漢初年(公元79年)召開的白虎觀會議就是一個官方召開的企圖彌合今古文經學異同的重要的學術會議。會議的成果由班固寫成《白虎通》一書。《白虎通》是以今文經學為基礎,初步實現了經學的統一。東漢末年,古文經學的集大成者鄭玄,網羅眾家、遍注群經,對今古文經學進行了全面總結,自成一家之言。鄭玄以古文經學為基礎,但又能吸收今文經學中的優點,態度嚴謹,實事求是,無徵不信,從而超過了前人。自此以後鄭學興盛,這不僅標誌著今古文經學之爭的終結,也標誌著漢代經學的衰亡,之後今文經學也隨之消失。漢朝是經學最為昌盛的時代,朝野內外誦讀經書蔚然成風,《漢書·韋賢傳》引民間諺語說“遺子黃金滿贏,不如一經”。漢朝的“以經義決獄”是漢朝經學與王朝政治相結合的一大特色,也是漢朝經學繁盛的一大標誌。儒生通過司法實踐並官學私學教育,移風易俗,把經學思想深深的植入了普通民眾之中。魏晉南北朝經學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經學由衰落走向分離的時期。在曹魏時期,出現了王學與鄭學之爭。王學,是指王肅所創立的經學體系。王肅是司馬昭的外祖父,所以王學獲得了司馬氏的支持,他註解的《尚書》、《詩》、《論語》、三《禮》和《左氏春秋》以及其父所作的《易傳》都被列為官學。王學和鄭學之間的紛爭,並不是純粹的學術爭論,而帶有強烈的政治鬥爭的意味。這場紛爭同時也標誌著兩漢經學的衰落。魏晉時期在經學取得成就較大的還有王弼、何晏等。王弼注《周易》,擺脫了漢代用“象數”和讖緯解說《周易》的老路,開創了用義理、思辨哲學解說《周易》的新路,這是經學史上一次重大變革。何晏所作《論語集解》收集了漢以來各家之說,對後世影響很大。這一時期經學的特點是經學逐漸玄學化。南北朝時期經學也隨著政治上的南北對立而分立為南學和北學。據《北史·儒林傳》記載,南學《周易》尊王弼,摒棄象數、發揮義理,《尚書》流行《孔傳古文尚書》,《左傳》盛行杜預撰《春秋左傳集解》;北學《周易》、《尚書》主鄭玄,《左傳》主服虔。“南人簡約,得其精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從學術風格上講,南學受玄學和佛學影響比較大,能博取眾家之長,又喜標新立異,反映了其哲學思辨能力的提高,而北學受北方遊牧民族質樸風尚的影響,保持了漢朝經學以章句訓詁為宗的特點。唐代則以國家的力量來推行經學,孔穎達的五經正義是這時代的代表著作。宋代理學興起,理學家們以重新詮釋古代經典的方式,以闡發他們的主張。清代經學特別發達,尤其重視以大量的古代典藉以及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等方式來研究經書,甚至進一步考證某些經書的真偽。到民國時代以後,由於古代經書的權威性下降,經學也就逐漸示微。經學的內容
經學研究的工作,主要就是註疏經書。所謂注,就是直接對經典的文字的意義、意義等等加以解釋說明,但有些注因為太簡要或年代也久遠了,因此後代人為注再作解釋,稱作疏。
除了註疏之外,其他如「解」「考證」「集解」「正義」等等,名雖不同,但作法大多類似,都是對於經書的一字一句詳加研究,希望能了解它真正要表達的意思。經書的內容難以理解充滿爭議,但卻又是包括解釋宇宙秩序、政治、道德規範、甚至日常生活等等一切的準則以及正當性來源,所以研究經書便成為漢代以來最重要的學術活動。加上漢武帝對於經學的獎勵推行,使通曉經書的人獲得禮遇,使投入經學研究的人更多。在東漢時因此有「遺子金滿盈,不如教子一經」的說法。《漢書經籍志》中,把當時的學術區分為「經、史、子、集」四種,即以經學為首,這種分類方式,一直到清代仍為人所接受。參考資料:
1.zh.wikipedia.org/wiki/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