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書主要以車用電控發動機為主,在四衝程循環理論的基礎上,著重講述發動機熱功轉換的基本原理、特點、性能分析方法,以及提高發動機性能、改善其排放特性的技術措施和整車性能的匹配與評價方法。全書分8章,內容包括內燃機的發展、內燃機循環及性能評價指標、發動機的換氣過程、內燃機的燃料與燃燒、汽油機混合氣的形成和燃燒、柴油機混合氣的形成和燃燒、發動機的特性、發動機與整車性能匹配。本書的特色在於以數位化控制式發動機控制策略為主,強調發動機工作過程的控制方法,取消了傳統機械式發動機上的一些化油器、調速器等的內容。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內燃機的發展
第二節內燃機在汽車上的套用
第二章內燃機循環及性能評價指標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內燃機的理論循環
第三節內燃機實際循環及其評價指標
第四節內燃機有效性能指標
第五節 機械損失
第六節 熱平衡
第三章 發動機的換氣過程
第一節四衝程發動機換氣過程
第二節 充氣效率及影響因素
第三節 提高充氣效率的措施
第四節 增壓技術
第五節 廢氣再循環(EGR)系統
第四章內燃機的燃料與燃燒
第一節內燃機燃料及其提煉
第二節 傳統燃料的現狀及使用特性
第三節 燃燒熱化學
第四節 燃燒的基本知識
第五章汽油機混合氣的形成和燃燒
第一節汽油機混合氣形成及熱功轉換特點
第二節 汽油機燃燒過程
第三節 汽油機燃料噴射量的控制
第四節汽油機燃燒組織方式及燃燒室
第五節汽油機的有害排放物及其控制
第六章柴油機混合氣的形成和燃燒
第一節柴油機熱功轉換的特點
第二節 柴油機的燃燒過程
第三節 燃油噴射和霧化
第四節 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室
第五節 燃燒過程的影響因素
第六節 柴油機的排放控制技術
第七章 發動機的特性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 發動機的負荷特性
第三節 發動機的速度特性
第四節 發動機的萬有特性
第八章 發動機與整車性能匹配
第一節汽車動力傳動裝置及主要參數的確定
第二節汽車行駛的基本原理及特性
第三節發動機與傳動裝置性能匹配
第四節 整車性能的改進途徑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林學東,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內燃機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原吉林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並留校任教,先後獲得動力機械及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主講發動機原理、熱能與動力機械基礎、發動機電控技術、內燃機振動與噪聲、汽車工程概論等多門課程。長期從事內燃機工程過程最佳化及排放控制技術方面的研究,參加完成多項國家攻關項目,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專(譯)著4部,參編1部教材。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緒論
20世紀的最偉大發明之一是汽車,而汽車的概念及其發展文明可以說是從蒸汽革命開始的。作為汽車心臟的發動機,從蒸汽機開始其發展歷程也遵從“適者生存”的法則,在如何小型化、輕量化、高功率、高效率化的要求下,從蒸汽汽車發展到內燃汽車,推動了汽車技術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在進一步提高熱效率,改善動力性和經濟性,降低有害排放物,以滿足社會不斷嚴格的要求中,內燃機得到不斷的完善,已發展成集現代技術於一體的高科技機電一體化的現代化動力機械裝置,同時,也使內燃機的理論得到了進一步深入的發展。
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有其發展背景和歷程。汽車技術也同樣,能源利用及其動力機械的發明與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汽車技術的發展,而汽車工業的發展又與人類社會文明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緊密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為推動人類社會的文明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成為把汽車融人於社會的重要手段。
為了更好地理解現代內燃機的特點及其技術的發展背景,重溫其發展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工業技術最新書籍(一)
工業技術書籍,及工業技術相關的書籍,包括工業技術學、安全科學、汽車與交通運輸、輕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水利工程、武器工業、冶金工業、一般工業技術、原版書、能源與動力工程、礦業工程、電工技術、電子通信、工業標準、航空航天、等書籍。 |
汽車與交通運輸圖書大全(五)
了解汽車產品技術、汽車維修、汽車構造的專業知識、汽車運用技術、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與管理、物流系統工程等方面專業知識,汽車運用與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設計與管理、市場行銷等方面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