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第一版於1997年出版,該書獲得1999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暨“科技進步獎(科技著作)”二等獎和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台灣藝軒圖書出版社還在台灣和香港兩地發行了繁體字版本,擴大了本教科書在港台地區的影響。
《現代分子生物學》第二版增加了果蠅體節發育、癌症和愛滋病的發生髮展等內容,刪去了第一版中有關植物分子生物學的部分章節。新版本仍然分為10章,分別對染色體結構、DNA的複製形式與特點、DNA的轉座、遺傳密碼的破譯、蛋白質的合成和運轉、基因表達調控的原理、癌症與癌基因活化、免疫缺損病毒(HIV)的分子機制等重大問題作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其中第三至九章以較大篇幅敘述了參與原核、真核細胞基因表達調控的各種元件,探討了DNA甲基化、蛋白質磷酸化及各種不同環境因子對基因活性和基因功能的影響,第十章則討論了基因組學與比較基因組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參考。
前言
分子生物學(molecularbiology)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態結構特徵及其重要性和規律性的科學,是人……
作者
朱玉賢,男,1955年12月出生於浙江省富陽市。1989年12月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並多次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訪問研究。現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計畫”特聘學者,北京大學理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生命科學學部委員。主持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除《現代分子生物學》外,還著有《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北京大學出版社),譯有《PCR傳奇》(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細胞的起源》(三聯出版社)等。
目錄
1緒論
1.1引言
1.1.1創世說與進化論
1.1.2細胞學說
1.1.3經典的生物化學和遺傳學
1.1.4DNA的發現
1.2分子生物學簡史
1.3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內容
1.3.1DNA重組技術
1.3.2基因表達調控研究
1.3.3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功能研究——結構分子生物學
1.3.4基因組、功能基因組與生物信息學研究
1.4分子生物學展望
2染色體與DNA
2.1染色體
2.1.1染色體概述
2.1.2真核細胞染色體的組成
2.1.3原核生物基因組
2.2DNA的結構
2.2.1DNA的一級結構
2.2.2DNA的二級結構
2.2.3DNA的高級結構
2.3DNA的複製
2.3.1DNA的半保留複製機理
2.3.2複製的起點、方向和速度
2.3.3複製的幾種主要方式
2.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的複製特點
2.4.1原核生物DNA的複製特點
2.4.2真核生物DNA的複製特點
2.4.3DNA複製的調控
2.5DNA的修復
2.5.1錯配修復
2.5.2鹼基切除修復
2.5.3核苷酸切除修復
2.5.4DNA的直接修復
2.6DNA的轉座
2.6.1轉座子的分類和結構特徵
2.6.2轉座作用的機制
2.6.3轉座作用的遺傳學效應
2.6.4真核生物中的轉座子
3生物信息的傳遞(上)——從DNA到RNA
3.1RNA的轉錄
3.1.1轉錄的基本過程
3.1.2轉錄機器的主要成分
3.2啟動子與轉錄起始
3.2.1啟動子區的基本結構
3.2.2啟動子區的識別
3.2.3酶與啟動子區的結合
3.2.4-10區和一35區的最佳間距
3.2.5增強子及其功能
3.2.6真核生物啟動子對轉錄的影響
3.3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mRNA的特徵比較
3.3.1原核生物mRNA的特徵
3.3.2真核生物mRNA的特徵
3.4終止和抗終止
3.4.1不依賴於p因子的終止
3.4.2依賴於p因子的終止
3.4.3抗終止
3.5內含子的剪接、編輯及化學修飾
3.5.1RNA中的內含子
3.5.2RNA的剪接
3.5.3RNA的編輯和化學修飾
4生物信息的傳遞(下)——從mRNA到蛋
白質
4.1遺傳密碼——三聯子
4.1.1三聯子密碼及其破譯
4.1.2遺傳密碼的性質
4.2tRNA
4.2.1tRNA的L形三級結構
4.2.2tRNA的功能
4.2.3tRNA的種類
4.2.4氨醯一tRNA合成酶
4.3核糖體
4.3.1核糖體的結構
4.3.2rRNA
4.3.3核糖體的功能
4.4蛋白質合成的生物學機制
4.4.1胺基酸的活化
4.4.2翻譯的起始
4.4.3肽鏈的延伸
4.4.4肽鏈的終止
4.4.5蛋白質前體的加工
4.4.6蛋白質合成抑制劑
4.4.7RNA分子在生物進化中的地位
4.5蛋白質運轉機制
4.5.1翻譯一運轉同步機制
4.5.2翻譯後運轉機制
4.5.3核定位蛋白的運轉機制
4.5.4蛋白質的降解
5分子生物學研究法
5.1重組DNA技術發展史
5.2常見DNA操作技術
5.2.1細菌轉化
5.2.2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
5.2.3cDNA噬菌粒文庫
5.2.4SNP技術及套用
5.2.5基因敲除技術
5.3基因克隆技術簡介
5.3.1RACE技術
5.3.2套用cDNA差示分析法克隆基因
5.3.3基因的大規模克隆技術
5.3.4酵母單雜交法
5.3.5酵母雙雜交系統
5.3.6基因的圖位克隆法
5.4基因表達研究技術
5.4.1基因表達系列分析技術
5.4.2RNA選擇性剪下機制
5.4.3原位雜交技術
5.4.4定點突變技術
5.4.5RNAi技術
5.5基因晶片及數據分析
5.6蛋白質組學及其研究技術
5.6.1雙向電泳技術
5.6.2質譜技術
5.6.3蛋白質免疫印跡實驗
5.6.4EMSA
5.6.5噬菌體展示技術
5.6.6免疫共沉澱技術
5.6.7蛋白質磷酸化分析
6基因的表達與調控(上)——原核基因表達調控模式
6.1原核基因表達調控總論
6.1.1原核基因調控機制的類型與特點
6.1.2弱化子對基因活性的影響
6.1.3降解物對基因活性的調節
6.1.4細菌的應急反應
6.2乳糖操縱子與負控誘導系統
6.2.1酶的誘導——lac體系受調控的證據
6.2.2操縱子模型及其影響因子
6.2.3lae·操縱子DNA的調控區域——P、O區
6.2.4lac操縱子中的其他問題
6.3色氨酸操縱子與負控阻遏系統
6.3.1trp操縱子的阻遏系統
6.3.2弱化子與前導肽
6.3.3trp操縱子弱化機制的實驗依據
6.4其他操縱子
6.4.1半乳糖操縱子
6.4.2阿拉伯糖操縱子
6.4.3阻遏蛋白LexA的降解與細菌中的SOS應答
6.4.4二組分調控系統和信號轉導
6.4.5多啟動子調控的操縱子
6.5固氮基因調控
6.5.1根瘤的產生
6.5.2固氮酶
6.5.3與固氮有關的基因及其調控
6.5.4寄主植物基因型對共生體系的影響
6.6轉錄後調控
6.6.1翻譯起始的調控
6.6.2稀有密碼子對翻譯的影響
6.6.3重疊基因對翻譯的影響
6.6.4poly(A)對翻譯的影響
6.6.5翻譯的阻遏
6.6.6魔斑核苷酸水平對翻譯的影響
7基因的表達與調控(下)——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一般規律
7.1真核生物的基因結構與轉錄活性
7.1.1基因家族
7.1.2真核基因的斷裂結構
7.1.3真核生物DNA水平上的基因表達調控
7.1.4DNA甲基化與基因活性的調控
7.2真核基因的轉錄
7.3反式作用因子
7.3.1反式作用因子中的DNA識別或結合域
7.3.2轉錄活化結構域
7.4真核基因轉錄調控的主要模式
7.4.1蛋白質磷酸化、信號轉導及基因表達
7.4.2激素及其影響
7.4.3熱激蛋白誘導的基因表達
7.4.4金屬硫蛋白基因的多重調控
7.5其他水平上的基因調控
7.5.1RNA的加工成熟
7.5.2翻譯水平的調控
8疾病與人類健康
8,l腫瘤與癌症
8.1.1反轉錄病毒致癌基因
8.1.2原癌基因(細胞轉化基因)產物及其分類
8.1.3原癌基因的表達調控
8.1.4基因互作與癌基因表達
8.2人免疫缺損病毒——HIV
8.2.1HIV病毒粒子的形態結構和傳染
8.2.2HIV基因組及其編碼的蛋白
8.2.3HIV的複製
8.2.4HIV—I基因的表達調控
8.2.5HIV的感染及致病機理
8.2.6愛滋病的治療及預防
8.3B型肝炎病毒——HBV
8.3.1肝炎病毒的分類地位及病毒粒子結構
8.3.2B肝病毒基因組及其所編碼的主要蛋白
8.3.3HBV的複製
8.4基因治療
8.4.1基因治療的歷史沿革
8.4.2基因治療中的病毒載體
8.4.3非病毒載體
9基因與發育
9.1免疫體系發育及免疫球蛋白基因表達
9.1.1脊椎動物免疫系統
9.1.2B淋巴細胞及其發育和分化
9.1.3T淋巴細胞發育及分化
9.1.4免疫球蛋白的結構
9.1,5免疫球蛋白基因結構
9.1.6lg基因重排與DNA的多樣性
9.1.7免疫球蛋白基因表達
9.1.8主要組織相容複合體的表達調控
9.2果蠅的胚胎髮育
9.2.1卵子發育
9.2.2胚胎髮育
9.3高等植物花發育的基因調控
9.3.1植物的花器官結構
9.,.2調控花器官發育的主要基因
9.3.3花器官發育的“ABC”模型
9.3.4參與誘導開花信號產生、傳遞和感受的基因
1O基因組與比較基因組學
10.1人類基因組計畫
10.1.1人類基因組計畫的科學意義
10.1.2遺傳圖
lO.1.3物理圖
10.1.4轉錄圖
10.1.5人類基因組的序列圖
10.2DNA的鳥槍法序列分析技術
10.2.1基因組DNA大片段文庫的構建
10.2.2鳥槍法基因組序列分析技術及其改良
10.3比較基因組學及功能基因組學研究
10.3.1通過基因組數據進行全局性分析
10.3.2通過基因組數據進行比較基因組學研究
lO.3.3功能基因組學研究
名詞索引
參考書目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國家圖書獎為了鼓勵和表彰優秀圖書的出版,國家新聞出版署決定設立"國家圖書獎",於1992年10月10日制訂並頒布了《國家圖書獎評獎辦法》。國家圖書獎是全國圖書評獎中的最高獎勵,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授獎額為30個,不分檔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