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胡繩全書》](/img/8/65b/nBnauM3X3IDM5YjN2MjN0UzM5ITM0cDNzMjNwADMwAzMxAzLzY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第四卷里包含六本小冊子。其中五本都是講哲學的,還有一本雖然不是講哲學,但也可以說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談中國問題,所以編入這一卷里。這六本書是在1936年到1948年間寫的。在本卷里按它們的寫作時間先後為序。
《胡繩全書》比較完全地反映了作者一生寫作生活,內容包括作者從1935年起60年間的大部分作品,《全書》共分六卷,共九冊。第一卷至第三卷是文集,由歷年發表在報紙刊物上的文章編輯而成;第四卷到第六卷是專集,將原來出版過的單行本書收集在一起,其中第四卷主要收入哲學方面的舊書,第五、六卷主要是歷史方面的書。在各卷的卷首都有作者寫的引言及序言、前言、對卷中的內容作了作者認為必要的說明。《全書》內容豐富、全面、既有較強的學術性,又兼具時代性,頗值一讀。
作者介紹
胡繩,原姓項,祖籍浙江錢塘。1918年1月11日生於江蘇蘇州。1934-1935年北京大學哲學系肆業。1935後下半年起在上海一面自學,一面寫作,同時參加中共黨組織領導的文化工作,並投身於愛國救亡運動。抗日戰爭開始後到武漢。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後幾年中,先後在武漢、襄攀、重慶、香港工作,主編和編輯多種報刊,並在這些地方參與黨在文化方面的領導機構的工作。1942年又到重慶,在黨的機關報新華日報社工作,直到抗日戰爭勝利。1946年至1948年,先後在上海、香港工作。1948年10月離開香港,輾轉進入河北省……
目錄
上冊
第三卷引言
1994年6月作者為《胡繩文集(1979-1994)》所寫的序
1994年4月作者為《先賢和故友》所寫的序
第一輯政論(1982-1996)
黨的十二大的歷史地位(1982年8月)
讀《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1983年2月)
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國情(1983年3月)
為什麼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1987年2月)
關於中國的對外政策(1987年4月)
——在紐約向美國知識界人士作的講演
必須科學地分析和研究歷史經驗(1990年7月)
關於近代中國與世界的幾個問題(1990年8月)
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沒有變(1990年9月)
關於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問題(1990年12月)
為了世界的和平和發展(1991年9月)
——關於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國際新秩序
論中國的改革和開放(1991年11月)
——在日本亞細亞大學的演講
關於反對主觀主義(1992年2月)
——在紀念延安整風五十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關係(1985年2月)
——讀書筆記
關於防“左”(1992年4月)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1992年10月)
關於薄一波同志著《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1993年12月)
毛澤東一生所做的兩件大事(1993年12月)
——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
對《毛澤東一生所做的兩件大事》一文的幾點說明(1993年12月)
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1994年3-4月)
——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歷史經驗是寶貴的財富(1994年9月)
——談社會主義時期黨史研究工作
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1994年12月)
從黨的歷史看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1996年6月)
中國在二十一世紀世界上的作用(1996年9月)
第二輯史事評論
下冊
第三輯論學
第四輯先賢和故友
第五輯短文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國家圖書獎為了鼓勵和表彰優秀圖書的出版,國家新聞出版署決定設立"國家圖書獎",於1992年10月10日制訂並頒布了《國家圖書獎評獎辦法》。國家圖書獎是全國圖書評獎中的最高獎勵,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授獎額為30個,不分檔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