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季羨林文集》是1992年開始編輯出版的。它包括作者迄今為止的創作、評論、論文、專著和譯著。依據內容或文章體裁,《季羨林文集》暫分為如下二十四卷。除散文和翻譯卷外,《文集》其他卷的文章均按寫作或發表時間順序排列。文章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國名和術語,在各個時期的譯法不盡相同;部分標點符號、數字用法與現行標準亦有差別,為保持原貌,均不作統一處理。《文集》的全部作品這次都經過了比較仔細的校勘,主要包括更改繁體字、異體字,訂正印錯的字和標點符號,規範詞語的用法以及核對引文等。
目錄
季羨林文集第一卷:散文(一)
季羨林文集第二卷:散文(二)
季羨林文集第三卷:印度古代語言
季羨林文集第四卷:中印文化關係
季羨林文集第五卷:印度歷史與文化
季羨林文集第六卷:中國文化與東方文化
季羨林文集第七卷:佛教
季羨林文集第八卷: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
季羨林文集第九卷:糖史(一)
季羨林文集第十卷:糖史(二)
季羨林文集第十一卷: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譯釋
季羨林文集第十二卷:吐火羅文研究
季羨林文集第十三卷:序跋雜文及其他(一)
季羨林文集第十四卷:序跋雜文及其他(二)
季羨林文集第十五卷: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翻譯(一)
季羨林文集第十六卷: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翻譯(二)
季羨林文集第十七卷:羅摩衍那(一)
季羨林文集第十八卷:羅摩衍那(二)
季羨林文集第十九卷:羅摩衍那(三)
季羨林文集第二十卷:羅摩衍那(四)
季羨林文集第二十一卷:羅摩衍那(五)
季羨林文集第二十二卷:羅摩衍那(六上)
季羨林文集第二十三卷:羅摩衍那(六下)
季羨林文集第二十四卷:羅摩衍那(七)
書摘
枸杞樹
在不經意的時候,一轉眼便會有一棵蒼老的枸杞樹的影子飄過。這使我困感。最先是去追憶:什麼地方我曾看見這樣一棵蒼老的枸杞樹呢?是在某處的山裡么?在另一個地方的一個花園裡么?但是,都不像。最後,我想到才到北平時住的那個公寓;於是我想到這棵蒼老的枸杞樹。
我現在還能很清晰地溫習一些事情:我記得初次到北平時,在前門下了火車以後,這古老都市的影子,便像一個秤錘,學生地壓在我的心上。我迷惘地上了一輛泮車;我想,“電”不是很危險嗎?後面的電車的腳鈴響了;我坐的洋車仍然在前面悠然地跑著。我感到焦急,紅的牆,黃的瓦,終於,在焦急,又因為初踏入一個新的境地而生的迷惘的心情下,折過了不知多少滿填著黑土的小胡同以後,我被拖到西城的某一個公寓裡去了,我仍然非常迷惘而有點近於慌張,眼前的一切都仿佛一層輕煙籠起來似的,我看不清院子裡的什麼東西,我甚至也沒有看清我住的小屋,黑夜跟著來了,我便糊裡糊塗地睡下去,做了許許多多離奇古怪的夢。
雖然做了夢;但是卻沒有能睡得很熟,剛看到窗上有點發白,我就起來了。……
作者
季羨林,是中國著名學者,生於1911年8月2日,山東清平(今臨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1946年回國,受胡適、傅斯年、湯用彤三位先生之聘,為北大教授,並創辦東語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後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非研究所所長等職。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國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等。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近年擔任《儒藏》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的首席顧問。其著作已彙編成24卷《季羨林文集》。季羨林不僅是學術造詣頗深的著名學者,還是一個著名作家。他年輕時就創作發表了許多散文、雜文作品,是“清華四劍客”之一,在當時文壇很有名氣。他回國後,在從事學術研究和寫作的同時,還創作的大量優秀散文、雜文作品,在中國文壇有很大影響,深受讀者歡迎。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國家圖書獎為了鼓勵和表彰優秀圖書的出版,國家新聞出版署決定設立"國家圖書獎",於1992年10月10日制訂並頒布了《國家圖書獎評獎辦法》。國家圖書獎是全國圖書評獎中的最高獎勵,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授獎額為30個,不分檔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