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
《水書》是水族先民最早的一部古筮書。其寫作目的在於適應占筮的要求,預測人事的吉凶,寄託著人們試圖征服自然以及溝通超自然力量的幻想,反映出人們試圖預測歷史運行、社會治亂的渴望,帶有早期的神話學和民俗學的色彩。作者的天道觀是迷信神權的,為了遇事向神請示,才編寫《水書》,作為水族原始宗教的工具。水書是一種貴州省南部山區水族人民現在仍使用於民間應酬的水語誦讀的水族專用書籍,通常所說的水書,一般
《水書》 |
泛指《正七卷》、《春寅卷》、《亥子卷》、《醜牛卷》、《甲己卷》、《黑書》六大系列在內的中國古代精典,書中分為無數分卷、分冊,如斷凶點吉——《分割卷》;祈求美滿——《婚嫁卷》;居安樂業——《營造卷》;寄託亡靈庇佑——《喪葬卷》;悼念祖宗恩德——《祭祖卷》;渺茫中探索希望——《壬辰卷》;祈求神靈查凶吉——《占卜卷》;樹立精神防護牆——《擋卷》、攻守要秘——《黑書》等等(《中國水族文化研究》潘朝霖、韋宗林著)。這些分卷分冊中著有數萬短句(水書先生稱為家或言)點凶測吉等具體內容。《水書》不僅是測吉避凶、消災拒鬼、算過去、卜末來以及記錄各種祭祀要訣的古代要笈;同時也穿插天文、曆法、天象、宗教、哲學、美術等內容於其中的重要文化寶庫。
在貴州南部的水族山村,民間珍藏水書數萬卷,僅荔波縣、三都縣和獨山縣就館藏13000餘卷。《水書》卷宗紛繁複雜,內容博大精深。就其形——是一種象形文字,類似於圖畫文字、甲骨文、古籀;就其意——多以占卜、擇吉為主;就其使用目的——祈求平安。
《水書》、《連山》、《歸藏》的太極圖
《水書》與《連山》、《歸藏》一樣,均以“言”(短句)的形式出現,從其內容及特徵看,水書也是一種易,
且是一種很古老的數易(從其象形文字可知)。既然水書是《易》,那么其太極圖在哪裡呢?還有連山、歸藏的太極圖又在哪裡呢?對於太極圖,邵雍這樣說過:“先天《太極圖》為伏羲所畫,後天《太極圖》為周文王所作。…….伏羲之易,初無文字,只有一圖矣,寓其象數。而天地萬物之理,陰陽始終之變具。”朱熹則也認:“《太極圖》源自漢朝煉丹士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後來的易學大家胡胃也說:“《太極圖》取《參同契》之月體納甲。二用三五,與九宮八卦混一而談之也”
很多跡象表明,《水書》與《連山》同為夏代或稍早一些時期的以條目的形式(古稱為言)表達的數易。根據《水書》卦象“八山” 的表示法,結合古人對《連山》(太極圖)“如山之出雲,連連不絕。”的表述,我們有充分的理由作出這樣的推斷:水書、連山一定有太極圖,只是不知其存於何處。關於《歸藏》(古稱龜藏)。“學術界一致認為,《歸藏》中有十二月卦,最早見於乾寶之注。”(見《走進伏羲》95頁,郭志成、郭韜著)。然而,水書也有以十二地支表示卦的用法,但其並非象邵雍的先天八卦圓圖那樣,而是不均等地將十二地支分配於八卦之中:子為坎為北;醜、寅為艮為東北方;卯為震為東;辰、巳為巽為東南方;午為離為南;未、申為坤為西南方;庚、酉為兌為西;戌、亥為乾為西北方。這說明水書與《歸藏》也有一定的內在聯繫。
時光雖然沖淡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痕跡,但根據古書記載,《連山》、《歸藏》之名最初始見於《周禮》,《周禮. 春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再由杜子春註:“連山,宓戲;歸藏,黃帝。”的記述可知,《連山》、《歸藏》、《周易》共為“三易之法”,《周易》是其中之一,且在《連山》、《歸藏》(《水書》) 之後。但它們的卦數卻完全相同,即“其經皆用八,別皆用六十四”。 這說明凡易皆有類似於周易的八卦和六十四爻。《水書》、《連山》、《歸藏》也不例外,其必有太極圖。那么這么重要的文化瑰寶到哪去了呢?
新石器時代的含山玉版給古易太極的求索帶來了曙光
時光雖然沖淡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痕跡,但根據古書記載,《連山》、《歸藏》之名最初始見於《周禮》,《周禮. 春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再由杜子春註:“連山,宓戲;歸藏,黃帝。”的記述可知,《連山》、《歸藏》、《周易》共為“三易之法”,《周易》是其中之一,且在《連山》、《歸藏》(《水書》) 之後。但它們的卦數卻完全相同,即“其經皆用八,別皆用六十四”。 這說明凡易皆有類似於周易的八卦和六十四爻。《水書》、《連山》、《歸藏》也不例外,其必有太極圖。那么這么重要的文化瑰寶到哪去了呢?
郭志成、郭韜在《走進伏羲》中有一段憾言:“圓中心的八角圖像,在史前文化中屢有發現,分布地域廣泛,時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間。至今西南少數民族風俗中還保留著這種圖像。遠隔重洋的美洲也在多處發現這種圖紋。學術界普遍認為這是一種無卦畫的八卦圖式。但是,無人確證它就是古代的八卦圖,因為它有八個角就說它是八卦總有些牽強。”這說明,世界上屢屢發現一種類似於八角星紋的神秘圖像,易學家們一致認為其與古易有關,但卻苦無說服力。
近年來,筆者主要從事《水書》(一種以象形文、漢字反寫、獨體契書為特徵的古代典籍,)翻譯工作,在註譯《九星八山(卦)》、《五星飛掌》等卷本時,我發現:含山玉版——這種產於6500年前的神秘圖紋可能就是中國無字平面易的太極圖,並且可能就是夏初時代的《連山》、《歸藏》和《水書》的前期太極圖。
據載,邵雍在論述伏羲易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伏羲之易,初無文字,只有一圖以寓其象數,而天地萬物之理,陰陽始終之變具焉。”那么,伏羲時代出現的那個能“寓其象數,而天地萬物之理,陰陽始終之變具焉”的圖究競是什麼圖形呢?那個圖是依什麼為背景而畫出來的呢?
筆者揉合水文字的創字特徵(象形文);參照晚清“西南巨儒” 莫友芝對水文字的考述:“雲自三代(夏、商、周)”;著名社學家張為綱先生在《水家來源初探》(P132)中所說的“(水書)與武丁時期之甲骨文字極為相似(P134)”的表述;再結合貴州省水家會副會長潘永會先生從夏陶符號網上下載的24個符號文字中,經荔波縣水書先生集體破譯認為全是水文字等一系列事實,大膽得出這樣一條推論:水書應正式創製於夏代或更早一些時期,水書也在社會變革中不斷得到補充和完善。也就是說,《水書》與傳說中的《連山》和《歸藏》一樣,同為古代神奇的數易,既然這三種古代典籍都是古代易學,那么它們的太極圖是何模樣?現在藏在哪裡呢?
1987年,我國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了一座具有遠古部落領袖級別的大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和一柄象徵王權的巨型石斧,尤其特別神奇的是,墓主胸前擺放著一塊精心雕刻的玉版和玉龜甲,玉版藏於玉龜腹中,其紋案非常奇特,玉版中心部位刻有兩個同心圓,圓中心有一個八角圖像;兩圓之間以直線均分八區,每區內各琢一個葉紋矢標,分指八方。外圓之外琢四個矢標,分指玉片四角。四邊鑽有小孔,一長邊有9孔,另一長邊有4孔,兩條短邊各鑽有5個小孔。玉龜背申鑽有8孔,龜腹鑽有5孔。玉片中心紋樣與1974年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的彩色夏代陶尊上的圖紋一般無二,均為八角星紋圖案,這一絕代的神秘圖紋,讓諸多考古學家,易學家等炒得沸沸揚揚,至今難有定論。本文想說,這應該就是那塊“只有一圖以寓其象數,”的中國最早期太極圖。有可能就是《連山》、《水書》或《歸藏》的早期太極圖。
我國古代有多種太極圖。如宋代早期劉牧的太極圖是一個圓圈上畫黑白小圓點各五個,等距相間排列;龜山則將一個圓用黑白各塗其半;朱熹的太極圖只是一個圓圈;現在常見的卻是陰陽魚式先天太極圖,圖中黑白兩條魚形,表示陰陽二氣消長的運動伏態。《水書》、《連山》和《歸藏》與《周易》的卦象不同,前三者不僅同屬古代數易,並且皆以山為卦,可見其太極圖也應與《周易》太極圖也必然有異,那么它們的太極圖是什麼模樣呢?
筆者在破譯水書諸卷本時,發現6500年前的含山玉版上的神秘圖案應當與水書太極圖有不解之緣。結合古人對《連山》表述,一併推出含山玉版上的神秘圖紋應該還是《連山》太極圖。因為這兩種古代數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山者卦也,山山相連,卦卦相生,周而復始,永無終結。然而,這正是含山玉片圖紋的特徵。
《水書》、《連山》太極圖與含山玉片圖紋的內在聯繫
含山玉版正中央是個正方形,正方形四面圍著四個圖畫水文字的“山”。(《水書》稱山為“卦”,水語讀
“散”),如稍不注意,只見四個“山”字圍著一個正方形,實則卻是“山生山,山連山”,巧妙地排成八山相連之式,分別指向八方八位。每座“山”岔正上方均有圭形箭標,一指明方向,二指該山位置,外有四個,內有八個圭形箭標,分別指向四方八位,暗含四時八節之寓意。按水書內容,“八山(卦)圖”正下方應該是乾山(相當於《周易》的坎卦)。然後順時針分別為艮山(相當於艮卦);整山(震卦);亨山(相當於巽卦。);歷山(相當於離卦。);奮山(相當於坤卦。);兌山(相當於兌卦);兼山(相當於乾卦)。關於《連山》,東漢鄭玄在《易贊》和《易論》中載道:“《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我認為,此話正是表述《連山》太極圖的特徵,同時也是含山玉版神秘圖紋的特徵。含山玉片中心由象形水文字八“山”(卦)圍成的神秘圖紋,巧妙突出了“山山相連(《連山易》之名應由來於此)”的易理和藝術效果。如換為方塊漢字的“山”,正方形角上就不能構成“山”了,即無法實現“山山相連”了。於是,我們有理由作出這樣的推斷:含山玉版、大汶口陶尊上的神秘圖紋有可能既是《水書》太極圖,同時也是《連山》的太極圖,也就是說,《水書》和《連山》也許就是同一部書(見後詳證)。
按陳久金,張敬周先生之說,含山玉版邊緣上所鑽之孔按四,五,九,五布數,含於古代九宮學說每四乃還於中央之意(《易律。乾鑿度》)。《水書》有九宮,四宮,五宮飛掌之推演測算法,也許含山玉版上周邊孔數亦與此有關。中央小方形與周圍的山顏色各異,亦表陰陽之別,內方外圓表示“天圓地方” 即印證了水書中的“天有九噴九生之功(天噴灑陽光雨露,故萬物以生。),地有九澤九成之德。(山地有地氣潤澤,故萬物以成)”的早期天地觀。內圓均等分布8個圭箭標,每個箭標都由8個類似於平行四形之圖組成,共八八六十四個,則寓意著八八六十四爻。
筆者有此一說,並非牽強附會,主要是因為水書中很多內容都涵蓋於《易》學,這己有許多水書專家考證過,無須置凝。不過,我們這裡不妨再舉一例作說明:《奇門遁甲》有“十二支三合局:申子辰合化水局;寅午戌合化火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巳酉醜合化金局”之說。而水書也有類似卜辭(國際音標標識從略):
意譯為:申子辰各家把水擔,寅午戌他把火要,亥卯未想要木多,多家好啊,巳酉醜人人想金。三六九十二攏土成坡,吉祥日你我牢記,教給後輩,蔭及後曹,子孫學得了人人富貴安康。據水書先生謝朝海稱:水書對十二支三合局的敘述不僅深刻達意,而且淺顯易記易懂。這內中感受只有懂水語的人才能真正體驗到《周易》與水書在表達“易理”上的差別。水書分為主體和輔體兩個部分進行表述,稱為“本”和“喊”,本例在“喊”部加輔助辭:“三六九十二攏土成坡”(意為:辰未戌醜合化土局)。而《周易預測》上卻沒有。總之,水書與《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著許多中國文化中的難以解惑的謎底。《奇門遁甲》中的《洪範五行歌》載:
甲己子午九,乙庚醜未八,丙辛寅甲七,
丁壬卯酉六,戎癸辰戌五,
己亥四數終。(《金函玉鏡。奇門遁甲》第111頁,古州古籍出版社。)
白話譯釋:甲己日、子午日在九宮(即離宮),乙庚日、醜未日在八宮(即艮宮),丙辛日、寅申日在七宮(即兌宮),丁壬日、卯酉日在六宮(即乾宮),戊癸日、辰戌日在五宮(即中宮),己亥日在四宮(即巽宮)。
而《水書》也有類似的卜辭:
子午卯酉甲己貪九紫,乙庚醜末辰戌巨八白,寅申巳亥丙辛祿七色,丁壬文六白,戊癸廉五黃。據筆者調查,韋姓是水族一大姓,韋姓村寨藏水書上萬冊。關於上古時期原始易學的傳承出處,《莊子。大宗師》有載: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襲氣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如此說來,韋氏於上古時期得之《易》,應當就是今天仍然運用於民間測吉點凶的《水書》了。《水書》與《連山》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幾點關聯根據史料記載,親眼見過《連山》、《歸藏》的人極其稀少。在這些極少數見過古易的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人物中,一是孔子,孔子在《禮記.禮運》中這樣載道:“我欲觀殷道,是古之宋,而不足征。吾得《乾坤》焉”。後人均解:這裡講的古著《乾坤》應該就是《歸藏易》。二是漢代的桓譚,古書《新論》中記載了桓譚的話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這說明,這兩種巨著甚少在漢代是存在的。在晉唐時期,也有關於這兩部古書的記載,後來不知於哪年哪月竟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再也沒有任何記載了。自古以來,水族就是一個被壓迫的民族。按張為綱先生的研究結論和《韋氏入黔發展簡史》等資料顯示,水族最早為豕韋國國民。後被商所滅,幾經輾轉,不知於哪年攜帶這種古籍(水書)遷至貴州南部的“十萬大山”之中避難,筆者認為,水族先民所攜之書可能就是人們傳說的散失於民間的《連山易》、《歸藏易》。
《水書》與《連山》、《歸藏》的親緣關係
一、《水書》與《連山》一樣,也有“八萬言”
《 水書》與《連山》有何聯繫,至今己沒有多少明顯的證據,但我們從二者皆為中國古代最冗繁最複雜的筮卜數易這一共同性特徵看,似乎可以得出它們雷同的只鱗片爪。
按著名社會學家張為綱先生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調查,那時民間尚存不同種類的《水書》就有五百六十餘卷,每卷有八、九十至一百餘條小條目(水書先生稱為家或言)左右,(水書均以條目形式示人,每條約有一至五句話不等,這裡以韋德聖於光緒四年正月抄的《麒麟正七卷》最末一節的直譯文為例:寅申巳亥年,三六九十二戊午日巳亥日為“馬上坡”日,水書稱此日為大蹋日,此日為安葬忌日,犯之人丁稀少。如此說來,所有水書總計甚少有八萬條這樣的條目(言),依我愚見,這與傳言中的“《連山》八萬言”不會是一種巧然的吻合。而是《水書》與《連山》、《歸藏》之間親緣關係的表征。(其它書籍多以一整章為一個內容,而《水書》卻以一句話(言)為一個內容,且上下句無關聯。)
二、玉版上的“山山相連”竟是《水書》八山(卦)中的圖畫字“山”
就《連山》、《歸藏》的太極圖之特徵而言,古人給我們留下了一些探索的依據:如東漢鄭玄在《易贊》和《易論》中就這么告訴我們:“《連山》者象出之出雲,連連不絕。《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我認為,古人針對《連山易》、《歸藏易》所作的這些表述,決不是針對書中內容或此書創作地的山水美景而言,而是針對其太極圖紋樣之特徵而作的歸納性表述,只要我們細細琢磨古人“如山之出雲,綿綿不絕” 的話中深意,結合《水書》、《連》、《歸藏》皆稱山為卦,再結合夏代或許更前一段時期善用象形字等歷史文化特徵以及水文字的“山”字象形字的特徵。我們就有理由認為《連山》、《水書》太極圖與含山玉版神秘圖紋定有淵源。因圖中核心部位正方形四周必須是象形水文字的山(卦),方能顯現出“山山相連”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太極”的易道效果和特殊藝術效果。若改為漢字方塊字的“山”排於正形的四邊,根本就無法達到這種神奇的效應。然而,此圖不正是含山玉片以及大汶口陶尊上的神秘圖紋嗎?於是,我們順理成章地推出,現代的《水書》也許便是夏代的《連山易》。有一點必須要人們進一步考證,那就中國從圖畫文字的誕生過渡到篆字,到底需要多少年的歷程?一千年,兩千年還是三千年呢?再一點就是,雖然沒有歷史記錄,但夏代以前的舜代到底有沒有類似於篆字的某種文字呢?第三點是圖畫文字應當在篆字之前產生,這雖然已基本形成統一。但圖畫文字到底最初產生於哪個年代呢?我們能不能說,6500年前,由於沒有篆字就一定沒有圖畫文字呢?
三、《水書》、《連山》有兩個同名的山象歷山和兼山
按古書記載,《連山》的八山中有歷山和兼山,而《水書》的八山:歷山、奮山、兌山、兼山、甘山、艮山、整山、亨山(水文字寫法見圖中所示。相當於《周易》離卦、坤卦、兌卦、乾卦、坎卦、艮卦、震卦、巽卦)。也有相同的山象歷山和兼山。筆者認為這不會是一種巧合,也不是文化借鑑過程中“複製”的個案,而是《水書》和《連山》根本就是同一部書。
水書八山多用於表示方位和本命信息。下面略舉水書歷山的卜用範例:
歷山(離卦)
水書譯文:歷山正七巳子宮
子宮己巳戊寅丁亥丙申乙巳
甲寅癸亥日棺凶
巳宮壬申辛巳庚寅已亥戊申
日丁巳日棺凶
歷山本命推演法:如下圖:“男順女逆”,以離山(卦)為起山(卦),每十年跳一山,零歲不用跳,如某女74歲去
今測日安葬,可在八卦圖中推出其本命山:10歲為離,20歲為震,30歲為坎,40歲為兌,50歲到離,60歲到震,70歲到坎,71歲到乾,72歲到兌,73歲為坤,74歲到離(注意亡者為女性,要逆時針),說明此婦女為歷(離)山本命,若其亡於正月或七月,則忌用落入九宮八山中的巳宮和子宮之日安葬,即忌用壬申日、辛巳日、庚寅日、己亥日、戊申日、丁巳日、己巳日、戊寅日、丁亥日、丙申日、乙巳日、甲寅 日和癸亥日安葬、開路,水書認為,犯之人丁稀少。
四、《水書》也有以艮為首卦
關於《連山》、《歸藏》的卦序,唐賈公彥疏這樣說道:“(《連山》) 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以《水書》的推衍之法看,數易的推導過程中,測不同的課,就以不同的山為首山。並沒有固定的首山。,如以艮為首山,主要用於預測高齡老人的健康狀況。
《水書》與《連山》、《歸藏》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而且,含山玉版圖紋、大汶口陶尊上的圖紋應當就是《連山》、《水書》和《歸藏》的古代太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