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中國歷史上自古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於台灣的記載也非常早,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到了秦朝稱“瀛州”;三國時期稱“夷洲”;隋朝至元朝稱“流求”,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台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台灣北部)、“北港”(台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員”、“台窩灣”(指今台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定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對於台灣的故事,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事就是康熙年間收復台灣的戰役,當時台灣在鄭成功後裔也稱為明鄭政權的統治下,因為一直作為反清勢力而存在,康熙當時決定通過武力來收復台灣,於是在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從銅山(今屬福建漳州)向澎湖、台灣進發。清軍向澎湖守軍發起攻擊,鄭軍潰敗。鄭克塽率眾歸順清政府。至此台灣在清政府直接統治之下。
但是收復台灣之後,並沒有清朝並沒有像我們想像中,或者是電視劇中那樣的重視台灣,相反康熙對於台灣非常的不在意,反而認為台灣是“海外地方,無甚關係,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這樣的評價可是把台灣堪稱了標準的雞肋。
但是後來在李光地和施琅等人的勸說下,康熙還是決定接管台灣,將台灣納入版圖。那么為什麼康熙會對台灣如此不感冒呢?原因無他,當時的台灣實在是雞肋,清朝對於東南亞地區一直沒有開拓的意願,對於海域的探索也不甚感冒,收復台灣純粹是因為台灣是反清復明最後的大本營,而且更多的還是象徵意義,並沒有太大的威脅,只是對福建的海防造成威脅。
另一方面就是台灣的可控制面積,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後,並沒有對於台灣進行太多的開墾和拓展,明鄭政權只是占據著靠近大陸的這一側,島上大片的面積都是原住民在居住,基本上屬於無主之地,所以在收回台灣之後,清朝也繼續對於原住民區域實行消極統治,只是島上居民互有來往。
由於這樣的消極統治,導致台灣的大部面積處於荒蠻狀態,很多原住民依舊過著原始的生活,事件一轉到了1871年10月一艘日本的船隻在航行時遭遇颱風,漂流至台灣南端,船上69名乘客溺死3人,有66人上島登岸。但後來他們因闖入高士佛社台灣原住民住地,遭台灣原住民殺害54人,逃過一劫的其餘12人則在當地漢人營救下前往台南府城,然後轉往福州乘船歸國。
然後日本就派遣人員來問責,責問為什麼他們的國民遭到殺害,而清朝不管,奉行三不管的清政府則回答:“生番系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於是乎日本看到了占領台灣的希望,“化外之民”的說法成為日本出兵台灣的接口和依據,是次出兵就是著名的“牡丹社事件”。
於是乎日本就出兵台灣,最早清朝並沒有重視,但隨著日本想要蠶食台灣的野心曝光,清朝派出了幾千淮軍支援台灣,日軍當時不敢與淮軍對壘,於是選擇了退兵。清廷方面派遣沈葆楨來台查看,辦理台灣海防及對各國的外交事務。之後與日本大久保利通進行談判,簽訂《北京專約》。
根據《北京專約》,日本方面要求清朝承認日本出兵是為了“保民義舉”,這就等於承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地,中止了中國(清朝)與琉球間的藩屬關係。而清朝的主權行使範圍包括全台,也在日本簽下條約之後不再有爭議。仗著美國的撐腰,日本向清政府索賠50萬兩白銀。雖然對日本這樣一個東瀛小國賠款十分有失大清帝國的體面,但是考慮到1840年以來大清帝國積貧積弱的實際情況,清政府最終選擇了花錢消災。
但是這次戰事,也讓清朝看到了之前輕視台灣的錯誤,於是乎清朝在對台最後統治的20年(1874年-1894年甲午戰爭)中積極建設台灣。劉銘傳和沈葆楨還留下了非常卓越的政績,開山撫番也成為這個時期台灣的主要行動,只可惜大清國積貧積弱,台灣最終在馬關條約中被割走,著實令人惋惜!
清朝 台灣 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