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後的垃圾 都去了哪裡?

小編記得去台灣旅遊時,在馬路上幾乎看不到垃圾桶的存在,乾淨整潔的地面更是讓你不敢亂扔垃圾,所以一直很好奇,對台灣人民來說,有了垃圾怎么辦?直到小編在傍晚時分看到了垃圾車,這時就會看到很多人拎著不同袋子的垃圾,分門別類地放進垃圾車。於是,每天傍晚集體倒垃圾就成了台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垃圾不落地”政策

分類後的垃圾 都去了哪裡?

台灣人民之所以能形成現在的垃圾分類習慣,經歷了很長時間的過程。

台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小區內不設垃圾桶、垃圾箱、密閉式清潔站等生活垃圾暫存和中轉設施,居民要在家裡對垃圾進行粗分類,否則會被拒收或被處罰。

台灣不僅要求垃圾分類,甚至連垃圾袋的分類使用也是很有講究的。這個垃圾袋和我們去超市買一卷卷的垃圾袋不一樣,而是台灣各地環保部門制定的,由可降解塑膠製成,上面會印有專門的標誌,按個收費。

其他國家的垃圾分類

不可否認,從垃圾分類這樣的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一個人甚至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與生活態度。

瑞典

分類後的垃圾 都去了哪裡?

用一代人的時間去普及垃圾分類,對於那些偷懶不想進行分類的人,瑞典政府重新設計垃圾容器來提高亂扔垃圾的難度,例如把扔瓶罐的容器口設計成小孔狀的,把扔硬紙盒和紙板箱的容器口設計成信封狀的。這樣一來,大大減少了亂扔垃圾的現象。

在瑞典,大多數家庭有很多垃圾桶用於存放不同種類的垃圾,分類之前有些垃圾甚至還要進行清洗,因為有奶漬的牛奶盒不能回收,帶有標籤的金屬罐也不能回收。

美國

每個星期的固定日子,美國的城鎮居民就會將自家的垃圾桶推到路邊,市政部門或與市政部門簽約的私營公司派出垃圾清運車將這些垃圾桶清空弄淨。隨後,這些垃圾將被送到中轉站進行分類,一部分進行再循環處理,不可利用的則運到指定地點進行掩埋。

在美國社區,沒有免費傾倒的垃圾,每個家庭都要為垃圾的收集和處置承擔成本,這就是美國的“多扔多付”垃圾收費體系。

分類後的垃圾都去哪兒了

分類後的垃圾 都去了哪裡?

目前,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膠、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可回收物一般通過“直接賣給廢品回收企業”等方式來進行回收,通過市場化渠道運往各類再生資源工廠再生利用,變廢為寶。

濕垃圾,比如廚餘垃圾,則會通過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比如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其他垃圾像磚瓦陶瓷、渣土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則採取衛生填埋方式,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