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來說,吃永遠是一件大事,既為果腹,又為享受。可是,對於如今生活越來越忙碌的人來說,吃飯時“吃什麼”竟然成了一個無解的難題。於是,我不禁在想,一天吃三頓飯到底是誰規定的?
從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在原始時期並無“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飢則求食,飽則棄余”,這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當時的生產力低下,人們無法找到充足的食物,更不要說儲存食物了,所以只能在飢餓的時候才去找食物。
將吃飯時間固定下來是人們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中國最晚在商朝就已經形成“定時吃飯”的習俗,而到了先秦時期,一天兩餐已經成為普通人的習慣。朱熹《集注》中就有說“朝曰饔,夕曰飧。”那么,古人一天吃兩頓飯的時候,都是什麼時候吃呢?如同作息制度一樣,古人吃飯的時間也是根據太陽的運行而確定的。第一頓飯有“食時辰”的說法,所以就是辰時,相當於現代的早上7點到9點之間。而第二頓飯則是在申時,相當於現代的下午3點到5點。所以東漢許慎《說文·食部》稱:“飧,餔也,申時食也。”
至於一日三餐是何時出現的,其實也是比較早的,《莊子·內篇》有“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的說法,意思是去郊外遊玩,帶足三頓飯,來回肚子都是飽的。所以說先秦時期就有三餐制出現,只不過只出現在極小的範圍內,只有家庭條件極為優越的貴族、富人才可以。而且,在當時一天吃三頓飯也並不是習慣,而是上層階級彰顯自己地位的一種方式而已。
一日三餐制真正開始普及始於隋唐時期。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當時有“中餐”、“午飯”這些詞語出現,這個從當時文人的詩文中就可以發現。賈島《送貞空二上人》詩中便有“中餐”:“林下中餐後,天涯欲去時”;白居易的《詠閒》詩中則有“午飯”:“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
其實,人們的吃飯習慣從一日兩餐變成一日三餐,跟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是有著直接關係的,當物質有了足夠的積累,人們也就能夠更好的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飲食 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