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極具殺傷力的“流行歌曲” 點燃民間反抗怒火 最終摧毀帝國

隋煬帝是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在位期間“動作”頻頻,不僅大規模地建設東都洛陽並遷都於此,而且還大修運河以溝通南北,為此不惜疲極民力,令天下苦不堪言。然而煬帝最為後世所詬病,並導致隋朝迅速“崩盤”的舉動,無疑還是三征高句麗戰役。

東晉南北朝期間,盤踞在中國東北及高麗半島北部的高句麗,利用中原戰亂的“良機”,將遼東據為己有,並妄圖永久占領。中原各國因忙於內戰無暇遠顧,所以對於高句麗的舉動一直沒有採取行動,直到隋文帝統一南北後,才開始發兵討伐,然而出師不久便因糧道不便而撤軍,從而導致對方更加的肆無忌憚。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導致國窮民困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導致國窮民困

煬帝為完成先父未竟的事業,在要求高句麗國王覲見的要求被無視後,決定對其用兵。從612-614年間,隋煬帝傾天下之力三征高句麗,在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後,卻只贏得高句麗國王虛情假意的“歸順”。更加得不償失的是,隋朝在整個戰役中犧牲掉數十萬軍人的性命,直接或間接死於戰事的民夫、百姓更是難以計數,而過度的征斂又幾乎摧毀國家的經濟,導致民間幾乎沒有“活路”可走。

三征高句麗給隋朝帶來的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它所引起的大規模民變,在戰爭中後期便開始在全國各地蔓延,並最終將立國僅29年的隋朝徹底埋葬。有趣的是,點燃大規模民變怒火的,不是某個大人物或大事件,而是一首名為《無向遼東浪死歌》的“流行歌曲”,而作者正是首位舉起反抗義旗的農民軍領袖王薄。

隋末群雄割據圖隋末群雄割據圖

王薄本是齊郡鄒平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因難以忍受兵役的繁重,便與同郡人孟讓在大業七年(611年)十二月聚眾起兵,以長白山為根據地(今山東省鄒平縣、章丘縣交界處),轉戰於齊郡、濟北郡一帶,成為首支反抗隋煬帝暴政的“叛軍”。

為求得生存與發展,王薄需要獲得民間更多的支持,為此敏銳地抓住民間苦於兵役繁重的心理,以“知世郎”(意為能預知天下局勢將發生變化的人)的身份,編了一首名為《無向遼東浪死歌》的民謠,勸告百姓拒服兵役,並參加農民軍。王薄的舉動收到奇效,大批逃避兵役的百姓紛紛投靠他,使後者的勢力日漸壯大。

《無向遼東浪死歌》點燃民間反抗烽火《無向遼東浪死歌》點燃民間反抗烽火

鄒平民王薄擁眾據長白山,剽掠齊、濟之郊,自稱知世郎,言事可知矣;又作《無向遼東浪死歌》,以相感勸,避征役者多往歸之。見《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一》。

《無向遼東浪死歌》翻譯成現代漢語,意為“別白白去遼東送死之歌”,歌詞共54個字:“長白山頭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矟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劍向前盪。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無向遼東浪死歌》在民間傳播速度極快,之後經過某些文士的潤色,使得歌詞顯得更富文采,也更具煽動性:

繼王薄之後,數十支反隋勢力興起繼王薄之後,數十支反隋勢力興起

“又莫向遼東去,迢迢去路長。老親倚閭望,少婦守空房。有田不得耕,有事誰相將。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龍堆憶故鄉。又莫向遼東去,從來行路難。長河渡無舟,高山接雲端。清霜衣苦薄,大雪骨欲剜。日落寒山行不息,蔭冰臥雨摧心肝。又莫向遼東去,夷兵似虎豺。長劍碎我身,利鏃穿我腮。性命只須臾,節俠誰悲哀。功成大將受上賞,我獨何為死蒿萊!”

無論是簡版還是詳版,《無向遼東浪死歌》都戳中了天下貧苦大眾的痛點,也撩撥起他們的沖天暴怒。正式在這首“流行歌曲”的點撥下,千千萬萬的民眾投身於反隋運動當中,匯成一股股強大的反隋力量,以星火燎原之勢衝擊帝國。與此同時,各地豪強也紛紛趁亂舉兵,形成數十支割據力量。經歷十數年的混戰後,李淵集團的唐朝才逐漸削平各個割據勢力及農民軍,最終統一全國。

李唐集團削平群雄,最終統一中國李唐集團削平群雄,最終統一中國

最後簡談一下王薄的結局。王薄後為隋將張須陀擊敗,相繼投靠於宇文化及、竇建德、李淵等勢力,在降唐後被任命為齊州總管,但不久便被仇家所殺,時在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