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並且終身使用。

基本信息

I型糖尿病

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並且終身使用。原因在於1型糖尿病病友體內胰腺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已經徹底損壞,從而完全失去了產生胰島素的功能。在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的情況下,就會引起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出現糖尿病。
在1921年胰島素發現以前,人們沒有較好的方法來降低糖尿病病友的血糖,病友大多在發病後不久死於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隨著胰島素的發現和套用於臨床,1型糖尿病患者同樣可以享受正常人一樣的健康和壽命。
一型糖尿病胰島β細胞被破壞達80%以上,病人出現糖尿病症狀。導致胰島β細胞大量破壞的原因可能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發特異性自身免疫反應選擇性破壞胰島b細胞。因為胰島β細胞絕大部分被破壞,任何刺激胰島素分泌的因素都不能促使b細胞合成與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絕對缺乏,易發生酮症,必需使用胰島素治療。

I型糖尿病治療前注意事項

一級預防
一級預防措施的對象是一般人群,目的是控制各種危險因素,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又稱為初級預防。一級預防措施包括:
⒈健康教育、糖尿病的人群預防是病因預防,最重要的措施是對公眾的健康教育,提高全社會對糖尿病危害的認識,教育對象不僅是糖尿病患者和家屬,還著眼於以預防為目的的公共教育,使整個社會提高對糖尿病危害的認識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⒉預防和控制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肯定的危險因素。肥胖者,尤其是高血壓肥胖者,減輕體重就能減少糖尿病的發生。肥胖者應嚴格限制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防止能量的過分攝取。
⒊加強體育鍛鍊和體力活動 經常性的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減輕體重,增強心血管的功能,從而預防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⒋提倡膳食平衡,提倡膳食平衡首先要調節飲食,避免能量的過多攝人。可用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取代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有益於控制血糖,改善脂蛋白構成,因此富含纖維素的天然食品如穀類、水果、蔬菜應該首選。其次,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人。血清膽固醇是飽和脂肪酸高水平攝人的標誌。有糖尿病陽性家族史且血清膽固醇高的人尤應注意避免飽和脂肪酸的攝人過多。提倡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結構,碳水化合物可占總熱量的50%-60%,限制脂肪攝人到總熱量的30%以下,其中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1:1:1。
⒌戒菸、限酒。
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就是針對高危人群的預防。通過定期篩查儘量做到糖尿病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預防延緩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和進展。二級預防強調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監測和定期篩查,以儘早發現,早診斷,儘早給予治療。主要措施是在高危人群中篩查糖尿病和糖耐量低減者。糖尿病的篩檢不僅要查出隱性糖尿病人、未引起注意的顯性糖尿病人,而且要查出IGT(糖耐量低減)者。IGT是正常和糖尿病之間的過渡狀態,其轉歸具有雙向性,既可轉為糖尿病,又可轉為正常。因此,在此階段採取措施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學意義和臨床意義。
高危人群指:年齡在45歲以上;有糖尿病陽性家族史;肥胖者;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婦女;娩出過巨大兒的婦女;高血壓者;高血脂者。對45歲以上的人來說,應該每3年進行一次血糖檢測,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肥胖或超重的人來說,每1-2年進行一次檢測。
三級預防
是針對病人的預防措施,強調糖尿病的規範的治療和疾病管理。通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規範的治療和管理,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生命質量。

傳統治療

I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目標是保證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質量(即儘可能避免嚴重的低血糖事件)和滿意控制代謝水平(即積極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最恰當的胰島素治療方案是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以控制餐後高血糖及注射一次(有時需要兩次)長效胰島素以維持餐間及夜間的血糖水平。
胰島素類似物與傳統的胰島素相比具有藥代動力學上的優勢,如lispro或aspart胰島素具有超短效的活性,glargine或detemir胰島素能模擬基礎胰島素特性。無論採用何種胰島素治療方案,患者都應該首先接受特殊的宣教,並學會定期自行監測血糖,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推動血糖達標。

治療方法新突破

細胞移植法治療I型糖尿病
在一項名為Edmonton的項目中,迄今已有15例嚴重I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實驗性細胞移植和副作用較小的抗排斥反應藥物治療,以重新形成能夠合成胰島素的胰島細胞。經過一年的跟蹤監測,加拿大專家發現有2/3的患者不再需要注射胰島素了。Alberta大學臨床胰島及胰腺移植中心的A.M. James Shapiro醫學博士等日前在費城舉辦的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上呈交了有關研究報告。
鑒於全胰腺移植的效果不如胰島細胞移植,Shapiro的小組目前正在開展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對這類細胞移植治療中所使用的免疫移植劑進行改善,使之對胰島細胞的毒副作用更小,因為以往常用的一些抗排斥反應藥物可能會使某些久病的患者產生腎臟疾病;二是在實驗室培養胰島細胞以解決供體細胞的來源不足問題。有關專家希望這些問題的解決能最終使這類細胞移植法成為I型甚至是Ⅱ型糖尿病的常規治療手段之一。

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
胰島素是體內的正常激素因為需要正常人每天要產生並分泌大量的胰島素
Ⅰ型糖尿病自身絕對不能分泌胰島素因此需要終身使用外來胰島素治療;I型糖尿病一直被描述成一種自身免疫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胰腺中的胰島細胞並最終破壞它們製造胰島素的能力沒有胰島素身體就不能將葡萄糖轉化成能量因此I型糖尿病患者必須注射胰島素才能存活。
Ⅱ型糖尿病體內胰島素是相對不足因此起先可用藥物促進人體胰島素的產生和作用但其中半數以上終因長期藥物刺激使人體胰島功能衰竭而需用外來的胰島素治療Ⅱ型糖尿病使用胰島素後仍能再次撤掉胰島素。

食譜舉例

食譜一:
早餐:
豆沙包(麵粉50克、赤小豆25克);鹹鴨蛋40克;牛奶250克。
午餐:
大米飯(大米100克);肉絲炒芹菜(芹菜100克,瘦肉30克);拌茄泥(茄子100克,香菜10克,大蒜20克 晚餐:千層餅(麵粉100克);滑熘豆腐(豆腐100克,澱粉10克);西紅柿蛋湯(西紅柿100克,雞蛋50克)。
全日烹調用油15克。
全日熱能6342千焦左右。
食譜二(1800kcal):
早餐:無糖燒餅1.5兩,牛奶1袋(250ml),煮雞蛋1個,涼拌菜少許;
午餐:米飯2兩,蘑菇燴雞片(蘑菇3兩、雞肉2兩、植物油10g),清炒油菜(油菜3兩、植物油10g);
下午加餐:蘋果半個(4兩);
晚餐:玉米面窩頭2兩,胡蘿蔔炒肉絲(胡蘿蔔2兩、肉絲1兩、植物油10g),芹菜拌豆腐絲(芹菜3兩、豆腐絲1兩、香油少許);
睡前:鹹餅乾半兩。
食譜三(每日主食五兩、蔬菜1斤、肉蛋豆類3兩、奶類250ml、 油脂2湯匙):
早飯:牛奶1袋(250ml)、雞蛋1個、鹹麵包2片、伴芹菜1小碟
或:鮮豆漿1碗(200ml)、茶雞蛋1個、花捲1兩、鹹菜少許
午飯:米飯2兩(生米2兩)、炒菜(瘦肉半兩、豆腐1兩、白菜2兩)、拌黃瓜3兩、烹調油10g (—匙) 食鹽<3g
或:烙餅2兩(麵粉2兩)、炒菜(雞肉1兩、柿椒2兩)、燴菜(豆腐或素雞1兩、白菜4兩)、烹調油10g (—匙)食鹽<3g
晚飯:玉米面發糕1兩(玉米面1兩)、白米粥1碗(生米半兩)、淸蒸魚(草魚2兩)、素炒靑菜(3兩)、烹調油:10g (—匙)食鹽<3g
或:燕麥片粥1碗(燕麥片半兩)、花捲1兩(麵粉1兩)、炒青菜(青菜3兩)、豆腐燴菜(豆腐2兩、白菜1兩、深海魚或蝦2兩)、 烹調油:10g (—匙)、食鹽<3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