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教育不斷多元化,大學連年擴招,但在中國現行教育制度下,“高考獨木橋”仍然常年擁堵。家庭和學生正處在一張“高考成功網”之中,越掙扎套得越牢。
為了這場舉國關注的考試,大家付出了昂貴的成本,從有形的家庭支出、學校支出、行政支出、社會支出,到無形的社會心理、教育觀念。高考本應是絕大多數孩子的人生必經之路,如今越是“高度重視”、“多管齊下”、“突擊行動”,只能越凸現出平常工作上的不足。
年代演變
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考試的分量在層層加碼,不斷擴充——從一個人的高考,到全家人的高考,再到全社會的高考,考前準備越來越豐富,考試配備越來越全面,各種投資也越來越高昂,高考成了算不清楚的成本賬。
20世紀70年代從下放農場到考場,臨上考場前揣個雞蛋;80、90年代,不加餐不補習,上考場如進課堂;00年代,補習課逐漸興起,爸爸腳踏車去送考;到現在,補習班、營養餐很風靡,考前住酒店,爹媽轎車送,加注在孩子身上的籌碼越來越多,壓力也越來越大。
20世紀70年代
一本書足矣幾乎不花錢
以1979年上海某考生為例
補課費:0元(老師免費補課)
交通費+住宿費:0元(步行前往)
營養餐:一碗綠豆湯
資料費:一本練習題,4毛6分錢
總計5毛不到
20世紀80年代
最大投資是買文具
以1986年西安某考生為例
文具:不到10元錢
交通費+住宿費:0元(騎腳踏車)
總計10元
20世紀90年代
錢都花在買書上
以1997年西安某考生為例
複習資料:300元
文具:50元
交通費+住宿費:0元(步行前往)
營養餐:父母做的雞湯
總計350元
00年代
家教賓館酒店開始出現
以2007年南昌某考生為例
薄弱科目補習費:2000元
高考期間賓館開房費用:400元
高考保姆費:2000元
營養補充:1000元
總計5400元
10年代
營養餐、交通醫護服務
以2011年瀋陽某考生為例:
複習資料:100本書至少1000元
一對一補課費:3個月2萬多
營養食補:每月近3000元,一學期將近15000元
就近租房:每月700元+來往路費,一學期差不多3000元
總計4萬左右
原因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同樣是高考生,4萬元和4毛6分錢培養出來的學生有天壤之別,前者的生活生存能力比後者差很遠。40年前的學生,生活中吃過很多的苦,知道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真正會把學習當做改變命運的機會,為了這個機會去吃苦奮鬥,對生活條件更是不敢苛求。反觀現在的考生,白天埋在大堆的學習資料里,晚上淹沒在昏暗的燈光里,周末奔波在各類輔導班里。學習對他們大多數人而言,已經成為一種沉重的心理生理負擔。但是,更受煎熬的是考生父母,高考成績不僅決定著學生的命運,更是決定著一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所以家長們便不計成本地向孩子投入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