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理論

目前根據我國企業的市場行銷而提出的一種理論。由曾任伊利集團行銷副總、巨能實業集團副總裁、(意)贊邦集團中國區行銷總監、中國遠大行銷策劃副總的路長全提出。

簡介

目前根據我國企業的市場行銷而提出的一種理論。由曾任伊利集團行銷副總、巨能實業集團副總裁、(意)贊邦集團中國區行銷總監、中國遠大行銷策劃副總的路長全提出。它的主要思想是:中國的企業95%都是小企業,是小兔子,而國外企業多數是駱駝。兔子應該有兔子的活法,駱駝應該有駱駝的活法,兔子不能完全模仿駱駝。即任何企業都要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採取與自身相適應的行銷活動來謀求發展。

從兔子角度看駱駝

上帝是公平的,任何的生物生活在這個星球上,都有其存在的原因。駱駝再大,也有致命的問題,兔子再小,也有它獨特的優勢。我們不妨放棄習慣的仰視的角度,學會用一種平等的角度來看待這些體積是兔子幾百倍的駱駝。
駱駝骨架大,前進需要穩健,不能跑得太快,太快就散架了;而兔子比較小,速度是其生命特徵,前進需要奔跑和靈活。——我們看到,所有的跨國企業一開口,就是談戰略管理、談品牌、談市場占有率、談溝通。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成熟,更多的原因是作為一個大企業,大方向不能出錯,否則調整起來將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
兔子要跑起來,速度是獲勝的前提。所以在中國企業運作中,戰略管理、品牌建設遠沒速度、利潤來得重要。因為,你本身的資源儲備實在太小了,很可能你還在戰略的規劃階段,你的後院就已經糧草全無。跑的快一些,更快一些,跑在那些同類的前面,這就是相對小規模企業的生存方法。
駱駝和兔子的另一個本質不同在於,駱駝有駝峰,有足夠的儲存,駱駝可以七天不喝不吃,照樣可以穿過沙漠到達目的地;而兔子不行,兔子必須一邊跑,一邊找到吃的和喝的,否則很快就會餓死、渴死或累死。
我們經常聽到西方跨國企業談大投入大產出,談先用數年建立品牌的運作策略,他們進入中國的第一句話往往都是“我們已經做好了先虧損幾年,虧損幾個億”,而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虧損幾乎就意味著失敗。賣出去是絕對的真理
駱駝最怕轉身,兔子最怕落後。

駱駝型兔子

偽駱駝型大腦

決定企業方向的“大腦”當然就是企業的領導者了。如果說中小企業的領導者總是以“全球500強”的標準來規劃企業的發展,受累的也只能是自己了。,一個中小企業要向大企業邁進,第一步就應當是企業領導者的覺悟。只有領導者放棄了對於“高大全”不切實際的幻想之後,才能清楚地看到企業應該走的道路。目前,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的領導者就是企業主,這個企業初期的成長過程中,企業主就擔當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就在這個過程中,員工逐漸積累起對企業主的崇拜與服從,而企業主的個人英雄主義就是在這些土壤的支持下生根與發芽的。因此,如何避免讓個人的英雄主義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只有對這種管理上的個人英雄主義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在企業進一步的發展中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完成自己的角色轉變,而企業才能避免這種過度信任與服從造成的危機。
海爾的總裁張端敏曾表示:“我現在最怕的就是整個企業的員工太相信我了。如果我選錯了路,往火坑裡跳了,那么整個企業也跟著我往火坑裡跳了。”人家都做到世界500強了,還在擔心自己是不是走錯路,那些連全國500強都排不上的企業領導者是不是更應該謹慎對待自己的每一次決定呢?

偽駱駝型四肢

支持企業發展的是什麼?說到底是人才。你可以沒有豐厚的資金,沒有豐富的從業經驗,有了人才,這些問題都可以有解決的機會。之所以一部分兔子能夠進化成駱駝,豐富的人才儲備就是其強健的四肢。
而很多中小企業一心要在短時間內做大做強,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問題——人才。於是,前進的步伐變的“一步三晃”,最終,虛高的四肢無法支撐,只能重重摔上一交。
中小企業在發展前期,對高級人才的需求量不大,所以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都沒有人才儲備意識。當企業步入成長期時,管理事務的增多、分部的增設、管理範圍化等要求的出現,使企業對高級人才的需求一下子暴漲。這時沒有人才儲備的企業就會發覺人才相對不足。能否吸引更多的人才與留住企業已有的人才,就成了企業能否向前繼續發展的關鍵。
很多中小企業都以“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為企業文化發展起來的家族式企業。企業的管理人才都是從家族內產生。雖然世界範圍內也有很多家族企業依然強盛,但是,其家族成員都受過專業的培訓和實際工作的考驗才是其繼續前進的原因。而目前,中國教育體系與社會接軌能力較差,從而造成高級人才鍛造期往往不能在校園內完成。高級人才所必備的知識與意識,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要依靠自己在社會經歷中獲得。因此,如果要用家族承襲的方式來管理企業,則需要更多的實際鍛鍊。
如果沒有人才的支持,即使你在短期內有了不錯的資金支持,你也將舉步唯艱。

行銷理論

行銷是關於企業如何發現、創造和交付價值以滿足一定目標市場的需求,同時獲取利潤的學科。烽火獵頭資深顧問行銷學用來辨識未被滿足的需要,定義、量度目標市場的規模和利潤潛力,找到最適合企業進入的市場區隔和適合該細分的市場供給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