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縣駱駝坳中學

羅田縣駱駝坳中學

湖北省羅田縣駱駝坳中學始建於1958年,前身為羅田縣第七中學,是一所農村完全中學,經過近5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羅田縣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是羅田縣政府、教育局重點發展的農村普高。學校現有教學班59個,在校生人數3343人,教職工近300人,高級教師12人,一級教師165人,省級骨幹教師6人,市級骨幹教師16人,學校擁有一支業務精良、師德高尚、富有活力、勇於創新的教師隊伍。

基本信息

駱駝坳中學簡介

學校積極建設高品位的育人環境,校園面積近百畝,建築面積三萬餘平方米。校園建設堪稱黃岡市一流,先後建成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公寓、學生浴室、教工宿舍樓、教職工活動中心共11棟,裝備了一流的多媒體報告廳、電子備課室、國家一類實驗室、微機室、圖書室、閱覽室、美術室、音樂室。教學設施完善,校園環境幽雅。

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碩果纍纍,多年來,先後有多名學生在國家、省、市數學、外語、物理、生物、化學等各項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學校高考成績優異,恢復高考20多年來,我校為大專院校輸送了四千多名新生,遍及全國各大名校,其中張佐良同學考入清華大學、郭盛橋同學考入北京大學、程習意同學考入中國科技大學、陳中林同學考入南開大學、裴正茂同學考入復旦大學、瞿躍蓮同學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甘霖同學考入中山大學、汪慶同學考入上海交通大學、瞿群歡同學考入北京理工大學、徐志林同學考入北京體育學院、湯惠敏等12位同學考入武漢大學、李俊峰、項林志等9位同學考入華中理工大學,等等。畢業生留學海外,遍及五大洲,全國各大中型城市及水利部、財政部、公安部等部委都有我校畢業生。這樣的成績在全市乃至全省農村高中都是罕見的。十幾年來,我校高考無論上省線人數及上線率,還是本科上線人數及上線率均穩居我縣農村普高之首。2004年獲“黃岡市高考進步獎”。2005年,學校以全市普高第一名的考核成績跨入“黃岡市示範高中”行列。

學校先後多次被評為省市先進單位:湖北省“綠化先進學校”“勤工儉學先進集體”“衛生先進單位”“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先進單位”,黃岡市“安全文明單位”“青年學雷鋒先進單位”“青年讀書活動先進單位”“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單位”“傳統體育項目學校”“中學實驗教學合格學校”“後勤管理工作合格學校”。

現任校長:馮建民(高級教師)

1994屆優秀畢業生名單(排名不分先後):周金平 趙衛林 徐林 周發金 湯慧媛 肖桂嬌

駱駝坳中學校志

駱駝坳中學位於羅田縣城南12公里處,居駱駝坳鎮北街,坐望江垴山腳。羅浠(羅田——浠水)、羅白(羅田——白蓮)兩條公路在校門外成“丁”字形分開,交通十分方便。

據王葆心《羅田靖亂記》考證:駱駝坳屬古鎮,原名法堂坳。南宋時,已形成長約6華里的繁華街道,為當時羅田、浠水兩縣重要的商貿和文化活動中心。元末兵亂,原街全毀。明初逐漸形成集鎮,街道建於駝峰山下,因地形像駱駝,故更名為駱駝坳。

駝峰山腰建有文昌閣,為歷代文人學士祭聖、設館傳經之地。清末,設有學堂;民國期間,辦有國民國小;解放後,擴建為區中心國小。因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1958年3月,羅田縣人民政府,選擇與駝峰南北相對的鹿角垸,破土奠基,創辦中學。是年秋季,招收初一新生兩班97人,為駱駝坳國小帶帽國中班。1959年8月,國中班從國小分出,另立中學,命名為羅田縣第七中學。1960年秋季,學校發展到六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70人,教職員工25人。校園占地50畝,建築面積1020平方米。首任校長劉偉業。

建校初期,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經過調整充實有所改善,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

1958年,學校為配合大躍進形勢,走紅專道路,辦工廠、農場,大辦鋼鐵,政治活動和勞動甚多,在教學上則不切合實際地“放衛星”,搞詩畫賽,有較嚴重的浮誇現象。隨之而來的三年自然災害,農村經濟極度困難,學生大量流失。學校工作處於維持狀態。

1962年,為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縣教育局派駐工作組,對學校進行全面整頓。處理了超齡生,調整了領導班子,對教職工作了較大的調動。重申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規定農村中學面向農村,培養有文化的勞動者,強調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依據《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從實際出發,縮小辦學規模,改每年招收新生2班為1班,校園面積縮小到25畝;發揮黨小組、團支部、工會小組、學生會的作用,加強以學雷鋒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教育,振奮精神,建立新的教學秩序;組建語、數、綜合教研組,重訂考勤、考試制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中考連年居全縣同類學校的前列地位。

1966-1967年,即“文革”期間,學校幾經周折,但師生經受考驗,仍以頑強的毅力,造就出大批有用人才。

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爆發,同年10月1日,學生豐國威以紅衛兵代表資格赴京接受毛主席檢閱。其後,大批師生紛紛組織紅衛兵戰鬥隊,外出串聯,學校停課。

1968年4月.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學生馮實誡任革委會主任。同年底,以徐世榮為代表的貧下中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學校,集合各派組織搞斗、批、改,實現革命大聯合。1969年3月,依據《人民日報》刊登的“侯、王建議”,教師回原籍,在校師生全部離校。

1969年4月.貧宣隊代行“革委會”職權.組織復校上課。春季始業,當時招收初一新生1班46人,教工3人。改校名為“駱駝坳中學”。

1970年春季,創辦高中,招收高一新生1班,共4個教學班,學生211人,教職工l8人。至此,駱駝坳中學已成為完中,學制初、高中各2年。學校屬區革委會領導,為駱駝坳區直屬中學。

復校後,貧宣隊以“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為指導思想,強調打破舊的教學秩序,堅定不移地按“五七”指示辦學。學工辦有5廠1組;學農辦有農場、豬場;學軍則改班級制為連排制,開展經常性的軍事訓練。學文,則聘請兼職教師,建立校外掛鈎點,以社會為工廠,實行開門辦學。

當時,強調突出政治,接受工人和貧下中農再教育,堅持學習毛主席著作,向解放軍學習,以雷鋒為榜樣,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有積極作用。在開展這些活動時,依據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開展讀、訪、寫的綜合訓練,對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寫作水平有所提高。但這些活動,重形式,拔高典型,忽視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學生實有文化水平低。據縣教育局測試統計,本校高二班41人,學段合格率僅為2.4%,高一班59人,合格率為o。

1972年春,為貫徹周總理“為革命學文化、學業務”的指示,學校針對教學質量差,學生水平低的實際情況,恢復教務處,恢復教研組,對學生實行按實有文化程度編班,採取措施,開展聲勢較大的突擊補課。教學氣氛濃烈,教學質量有所回升。學校發展到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餘人,教職員工35人。

1973年底,開始批林批孔,至1974年春,反擊“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把學校納入“農業學大寨”的軌道。強調用大寨精神辦學,為農業學大寨培養急需人才。

當時,學校組織教師深入社會調查,根據人才的需求,在高中二年級開辦專業班.高一辦側重班,國中辦普通班。1974~1976年,先後辦有農會班、農機班、農醫班、水利班、文體班。與此同時開闢虎母山農場,創辦蓄電池廠和腐殖酸農肥廠,學校還抽出專人,依據社隊需要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

“文革”期間,教材和教學計畫均無明確規定,學校畸形發展。但師生敢想敢幹,氣氛活躍,如文藝體育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師生合演《沙家濱》、《紅燈記》,遍及全區,備受歡迎。學生瞿秋芳,兩年奪省、地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七項冠軍。學校體育運動隊女排、男籃出訪白蓮、關口、蔡河等地,贏得稱讚。廣大教師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耗盡心血,傾盡全力,培養出大批有用之才。如瞿季林等一大批畢業生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祖國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如郭國成等一大批學生學有所長,或當醫牛、會計、司機、電工、中國小教師,或擔任村鎮幹部,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如胡定中等一大批學生,立志農村、熱愛農村、奮發圖強,成為科技致富的帶頭人;如李向文等,在恢復高考時的社會招考中,率先考入高一級學校,直至1980年,每年都有原我校“文革"期間的高中畢業生,考入大專院校。

1976--1999年,學校規模迅速擴大.師生員工從不足500人增至2500餘人,破舊不堪的校舍,變成群樓高聳,綠樹環抱的園林式學段。這個時期,是我校發展最快,也是最為輝煌的階段。

1976年“四人幫"倒台,學校實行抓綱治校,強調上好社會主義文化課。1977年取消革委會,貧宣隊退出學校,實行校長責任制。同年,恢復高考制度。

1978年,本區嚴坳中學的高中部併入本校,部分大隊辦國中先後撤併,不少學生到本佼國中插班。特別是許多往屆高中畢業生紛紛返校參加高考複習。在校學生人數,包括參加高考複習的社會青年,猛增到800餘人。學校面臨住房不足、課桌凳奇缺、教師少、學科不配套等嚴重困難。為把握時機,奪取高考勝利,學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迅速撤回農場班,轉讓蓄電池廠。集中教師的全部精力,投入教學第一線。並通過請求調派、四處選聘、僱請代課教師等辦法,擴充教師隊伍,增強教學實力。

——及時對高二、初二採取措施,實行按文化程度編為快班、慢班。學校提出苦戰一年達到相應學段水平的要求,安排得力教師,為備考日夜苦戰。

——責成後勤,克服一切困難,增建校舍,添置課桌凳,保證教學供給,全力以赴為高考服務。

——加強教務處的力量,配備正副教導主任3人,設專職教務員1人,重組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體音美教研組,加大教研的力度,加強對教學的領導和管理。校長、主任帶主課,教好一科,管好一片。這一年高考成績較好,錄取22人,在全縣排名第二。

1979年高考取得全縣第一的成績,升學絕對人數比縣一中多2人,受到縣教育局的獎勵。其中理科學生郭盛橋總分居全縣第一名,被北京大學錄取。

1980年,羅田實施高中第一次布局調整,駱駝坳中學屬於保留的五所高中之一。本校規模進一步擴大,高中招生範圍擴大到羅田南片,包括石橋鋪、匡河、古廟河等鄉鎮,學生人數有所增加,學校根據辦快慢班弊多利少的教訓,改為在高一、初一起始年級辦重點班。配備骨幹教師把關,規定升學任務,積兩年之艱苦努力,確保提高升學率。

1981年,高中從當年招收新生起,開始向三年制過渡。同年,招生依黃高、師範、一中、鄉鎮高中順序分級錄取,我校為鄉鎮高中,屬第四批錄取學校,新生質量大為降低。

1980—1983年,這個時期的教學,師生熱情高漲.日夜加班加點。其備考趨向大體經歷如下三個階段。一是“汗水+時間=質量”的苦幹,二是“汗水+時間+方法一質量”的巧幹,三是統籌安排,互相配合,提高總分上線率的“打總體戰"。

1982年高考取得突出成績,升學率比縣一中高出10.6%評為地區先進單位,學校黨支部書記胡幸洲出席黃岡地區高考總結大會,並代表學校在大會上作高考經驗介紹。

1983年,盧氏祠初級中學併入本校。

1984年是極其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秋季,白蓮、三港初級中學撤消,師生併入我校,高中招生範圍擴大到三里橋、北豐,學生人數近乾人。學校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抓了幾件大事:

人事制度改革,在全縣率先實行招聘制。通過教職工選舉.瞿頂怡同志任校長。隨後,由校長招聘教師。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把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置於智育同等的地位。

更新教育觀念,實行國中與高中並重,應屆班與復讀班並重,升學率與為當地培養合格人才並重。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能力。

擴建食堂、更換灶具、改水改電,後勤工作有了起色。

最為重要的是廣大教師認識到,以鄉鎮高中的學生基礎,用數倍於重點中學教師的精力片面追求升學率是不切合實際的。只有全面理解中學的雙重任務,從實際出發,立足於鄉鎮中學,既要配備精幹力量,確保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更要加強力量.建設一流的學校,爭創一流的教學效益,最大限度地為當地培養合格的建設人才,才是鄉鎮中學發展的方向。

1985--1990年,在校風建設、學科競賽、勤工儉學、改善校容校貌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1985年秋季,為了加強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的德育工作,學校編印了《駱駝坳中學管理制度彙編》、《駱駝坳中學學生手冊》,分別發給全體教職工和全體學生,培養“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的教風、“勤懇務實,團結進取”的校風。

1986年羅田實施高中第二次布局調整,撤消肖家坳高中、勝利高中,我校招生範圍擴大到縣城以東,從白蓮到九資河等11個

鄉鎮。

同年,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下,開闢第二課堂,廣泛深入地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全校有書法、繪畫、文學、機電維修、攝影、文藝、體育,三科賽、奧賽培訓等20多個課外活動小組,按照各自的章程,開展經常性的活動。1986年建立校際教研網,擴大信息交流量,深化對培養學生興趣、能力的研究。1987年,通過崗位練兵,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改革教學方法,學生的愛好特長得到了長足的發展。1986年國中語、數、外三科聯賽,團體總分獲全縣第二名,學生鄭勝平總分居全縣第一。1987年縣書法大賽,本校獲獎人數占全縣參賽人數的一半以上。1989年,學生張佐良獲化學奧賽湖北賽區一等獎,第二年考入清華大學化學系。1990年陳習意獲化學奧賽湖北賽區二等獎,後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全校大面積的教學質量亦相應提高,1989年中考高分率居全縣首位,高考升學絕對人數創歷史最高水平。

在勤工儉學方面,把握市場經濟脈搏,開拓新路子。1986年,興建“羅田新型建材廠’’,成為年生產能力過百萬元的省優校辦工廠。

在基建上,完成了數乾平方米的改建校舍的任務,順利地通過了省級“一無兩有”(無危房、有教室、有課桌凳)驗收。隨後,以大無畏的精神,師生自己動手,削平兩個山頭,填平一個山凹,開闢萬餘平方米的運動場,完成教學大樓一期工程。奠定了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分設的基礎,形成了建設第一流學校的框架。

1991年,實行一校兩部,高中部受縣教委領導,為縣直單位,國中部屬鎮政府領導,為鎮直單位。

同年,教材改用人教社編印的乙種課本。這套教材,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對教師的適應能力和教學設施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學校根據教務處、總務處提出的要求,加大投資,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作好精神和物質的準備。1992年,各教研組通過學習和討論,加深對新教材的理解,並面對教學實際開展教學比賽,加強十項全能訓練。要求教師學會一專多能,適應素質教育多層次的需要,教務處連續三年,堅持跟蹤教材,運用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逐人落實,逐步提高。

1993年前後,因受“打工潮”的影響,高中招生人數下降,1995年,開始出現轉機。這一年高一招六個教學班,近400人,以後幾年新生逐年上升,1998年達551人;這年秋季,兩部學生總計2234人。學校抓住這一契機擴大辦學規模,提高綜合辦學水平,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1996年以後的4年時間,相繼興建了教TJ單元宿舍樓、綜合實驗樓、學生公寓;理化實驗室達國家Ⅱ類標準,圖書室藏書4萬餘冊;建成了微機室、電化教室。勤工儉學在辦廠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了門路,開闢商店、二食堂、冷飲、理髮、公用電話等多種服務業,發展養豬業,年創利潤20餘萬元。

德育形成了黨支部、行政會、政教處、團委會、學生會、年級組、班主任的工作網路,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通過開展青年讀書、瞻仰烈士陵園、學雷鋒、迎香港回歸、學抗洪精神、聲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的暴行等一系列活動和強化封閉管理、強化新生入學教育等手段,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法制和校紀教育。要求學生“做合格中學生,當跨世紀人才”。大公無私,助人為樂形成風氣,好人好事層出不窮。

教學方面,1996年以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學校明確提出:面向全體學生,全面開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強調不要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學校通過召開家長會,致家長的公開信,廣泛宣傳,爭取社會和家庭的支持,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在具體工作上,採取下列措施。

一推行素質教育的教學比武。教務處組織40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帶頭示範,打開素質教育的新局面,推行全校性的教學比賽。集中老教師,特邀退休的高級教師,組成聽課組跟班聽課。

通過比賽選優,評出骨幹教師,評選優質課、優秀教案、優秀論文,樹立榜樣,宣傳典型,促進素質教育在全校鋪開。

辦素質教育實驗班。1996年,政治教研組在高三年級,開展中學政治課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實驗,獲“黃岡市政治課示範學校”稱號。1997年,高、國中辦有實驗班。這些實驗班,均由骨幹教師把關,效果顯著,提供了經驗。其中初一(1)班“語文教學活動的培養"為省級科研課題。主持教師徐金奎兩次在縣作有關學術報告,其教案、講課、說課均獲得市縣獎勵,專題實驗論文獲省級獎勵,在教育戰線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開展素質教育的理論研究。教師自訂教育期刊,收集信息,聯繫學校實際和自身教學實踐,選擇專題,深入研究,全校寫出大量的教學論文。其中1997年至1998學年度,教師在報刊上式發表或在縣以上有關單位獲獎的論文有23篇。其中國家級3篇,省級16篇,地級1篇.縣級3篇。

幾年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中考高分率在全縣獲“六聯冠”,高中部綜合辦學水平全面提高,高考連續六年居全縣普高第一位,其中,1994年位列黃岡市鄉鎮高中第十名。預計今年高考成績將有新的突破。師生在各級各類的競賽中,獲獎人數創歷史最高水平。

現在的駱駝坳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瞿志文同志主持全面工作,校委會一班人年輕有為。全校國中部、高中部共有34個教學班,在校師生員工、家屬2500餘人,其中教師132人,大專學歷的教師占90%以上,中高級教師占62%,40以下中青年教師占8l%。教學實力雄厚。校園占地面積近80畝,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昔日低矮瓦房,蕩然無存,如今校園開闊,布局合理,形成了教學、生活、運動三大區域。校園裡開闢了花園、荷池、綠化帶,成為園林式的學校。是羅田縣規模最大、在校學生人數最多、校園環境最為優美的完全中學。

駱駝坳中學經過40年,特別是恢復高考制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22年的建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躋身羅田中學的前列。這是堅持鄧小平教育理論取得的偉大成果,這是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廣大人民對教育事業的關懷和支持取得的偉大成果。歷任學校領導思想敏銳,抓住機遇,以謀求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為己任,創造條件,克服困難,一步一步地開創了學校的新局面;廣大教職工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焚膏繼晷,探索規律,鑽研業務,言教身傳,以高尚的人品和豐富的知識影響著廣大學生;我們的莘莘學子成為學校的主體,他們意氣風發,追求真理,渴求知識.朝“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目標努力奮鬥。正因為如此,才共同形成了駱中精神。這種精神具體體現為:

1.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愛校精神。這種精神雖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但總的表現為為民族的振興,為人民的幸福,為社會的進步,愛護學校一草一木,珍惜每一寸光陰,努力工作,努力學習;

2.知難而進,堅韌不拔的精神。我們學校是一般的鄉鎮中學,各種條件並不優越,但廣大師生開拓進取,團結戰鬥,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上,敢於拼搏,勇開頂風船;

3.蓬勃向上,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學校堅持“三個面向”,引進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師生意氣風發,優秀教師換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送走一屆又一屆,學校不斷向前發展,新的優秀人才不斷湧現,表現出巨大的創造力。

“駱中精神”是我們的一筆巨大財富,在我們師生的身上得到了廣泛的印證。學生雷鳳丹為保衛國家的財產,勇於同持刀歹徒展開殊死搏鬥,壯烈犧牲,被追認為烈士;考入軍校的盧學飛在抗洪搶險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老教導主任姚范生、郭漢卿,老教師郭風梧、龔明,工友夏遠容等,他們愛國、愛校愛崗默默奉獻,煥發出永久的人格魅力。

更為可喜的是,40年來,我校初高中14000餘畢業生中,有數以千計的人正在祖國的各條戰線上奮發有為,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貢獻。他們中數以百計的人考入高一級學校,在北大、清華、科大、交大、北外、南開、復旦、武大、華工、中山等各大專院校通過深造,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國防等重要崗位上,為振興中華獻出力量。如易德知、瞿季林等已成為胸懷大志,造福一方的棟樑之才;如郭盛橋、馮中朝等已是科壇新秀,受人敬重;如徐四清、李俊峰、胡云貴、陳習意、鄭勝平等,留學國外,為攻克科學尖端,正宏圖大展。他們為祖國爭光,也為母校爭得了榮譽。

40年來,駱駝坳中學走出一條艱苦奮鬥的道路,取得了成績,各級黨委和政府給予了肯定和重視。

1982年,高考獲黃岡地區先進單位。

1989年,湖北省教委授予“湖北省勤工儉學先進單位”。

1992年.共青團黃岡地委授予“青年學雷鋒示範單位”。

1992年,羅田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

1994年,湖北省政府授予“綠化先進學校”的獎牌。

1994年,黃岡市教委授予“教學教研先進學校”。

1994年,黃岡市委、市教委授予“德育先進學校”稱號。

1998年,羅田縣督導室授予“農村中學示範學校”稱號。

1998年,湖北省教委授予“執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先進單位”的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