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概述
1926年,楊振鐸先生出生在北京。作為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先生的曾孫、一代宗師楊澄甫先生的三子,楊振鐸先生耳濡目染,從小就開始學習家傳的太極拳技藝。
1936年,父親去世後,楊振鐸跟隨母親返回老家河北永年廣府鎮。在老家,楊振鐸在母親的督促、教導下,跟兄弟們一起刻苦練拳。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鬼子占領了華北。為了不當亡國奴,楊振鐸和家人逃亡到了南方,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即使在那樣艱難的日子裡,他也仍然堅持學習太極拳。 “從小,母親就向我們灌輸,太極拳是我們家傳的至寶,傳承太極拳是我們的責任。”回憶起過去的艱苦歲月,楊振鐸先生感慨良多,“繼承祖先傳下來的太極功夫,是我們的祖訓,也是我的責任。”
全國解放以後,楊振鐸先是在北京會計學校上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山西省陽泉礦務局工作。
20世紀60年代初,他調到了山西省人事局做財務工作。從那時開始,楊振鐸就業餘教授楊式太極拳。
1961年,楊振鐸初次到上海表演楊式太極拳,他那規範的功架,飄逸的拳姿引起了空前轟動,人們說他的拳架造型與其父楊澄甫非常相似。當時《解放日報》曾這樣報導:“凡見過楊澄甫演拳的人,看了楊振鐸的表演,都認為他神態酷似文章,姿勢及動作保持原型,而輕鬆自然,氣派大方,也有乃父遺風。”
20世紀80年代,在兩次全國太極拳觀摩賽上,楊振鐸獲得了一塊金牌和優勝獎。
80年代以後,隨著中國武術事業的蓬勃發展,太極拳運動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1982年,在楊振鐸先生的倡導下,山西省楊式太極拳協會正式成立,楊振鐸任會長。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現山西省楊式太極拳協會已有會員三萬餘人,88個太極拳分會遍布三晉大地。他們還舉辦了十多屆山西省楊式太極拳比賽,並在 1992年和2002年舉行了兩屆楊式太極拳國際邀請賽。
1983年在第五屆全運會上被評為體育先進個人。
從1985年開始,楊振鐸先生應邀到歐美、亞洲等國家傳授太極拳。
1987年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第六屆全運會。多次赴世界各地進行講學活動,具有很高的國際聲譽,學員遍布世界各國。
1989年應國家武術院邀請,擔任全國太極拳競賽套路訓練班教練。
1992年當選為中國當代“中華武林百傑十大武術名師”。
1998年,在楊振鐸先生的倡導下,國際楊式太極拳協會在美國的西雅圖成立,不久,在北美、南美,以及歐洲又相繼成立了三十多個楊式太極拳輔導中心。楊振鐸先生每年都要到 國外傳授太極拳,足跡遍布歐洲、美洲、亞洲等國家,所傳授的學生弟子數以萬計。
近幾年,隨著年事增高,孫兒、弟子的成熟,楊振鐸把國外傳授太極拳的工作,基本上都交給了孫子楊軍,自己則把精力放在國內的太極拳普及工作上。“本來我計畫過了八十大壽後,就不再出國教拳了,可是今年我仍然去了一趟加拿大,參加那裡舉行的太極拳國際論壇。一是盛情難卻,再一個也是為了太極拳的普及。我現在是動得了就多出去走走,多教一些人。”楊振鐸先生說。他南去海口、武夷山、廈門,北回老家邯鄲市永年縣,所到之處,來訪的太極拳愛好者擠破門檻。楊振鐸先生總是耐心地給他們講解,親自做示範。平時在家裡,楊振鐸先生也經常接待來訪的太極拳愛好者。
在太原的輔導站,楊振鐸先生也把教學工作主要交給弟子們去做。“過去,我在場,弟子們就總是觀望、放不開。我現在下來了,他們就有機會鍛鍊了。在他們講課之後,我再看情況說兩句,做些簡單的補充。人們都說教學相長,讓他們多講講,對提高技術水平有好處。”
個人影響
除了口授身傳地傳授太極拳,楊振鐸先生還著書立說,這些年相繼出版了《楊式太極拳、劍、刀》、英文版《太極拳》《中國太極名師精典---楊氏太極》,並錄製 出版了《楊氏太極拳、劍、刀》教學錄像帶。這些圖書、音像製品的出版,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練拳需求,促進了太極拳的發展。
經典論述
在談到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時,楊振鐸說,首先,楊式太極拳有十大要領,即:虛頷頂勁,含胸拔背,松腰胯,沉肩墜肘,氣沉丹田,分虛實,上下相隨,內外結 合,綿綿不斷,動中求靜,用意不用力。這在我們練拳時都要注意到。第二,練拳要掌握規律,手腳運動都有一定的規律,守規律就順,反之就不順,所謂屈伸開 合,聽其自然,這是有一定的規律的。第三,練拳應該循規蹈矩,循序漸進,不論步法、身法,都要上下協調,是正的就是正的,是斜的就是斜的,要嚴格掌握方 向,角度。“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一般地說,練拳和寫字一樣,當練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回峰的過程。他還說,要練好拳,必須肯下功夫,多實踐,既不是 高不可攀,又不是輕而易舉的。良師不可無,二三知友常揣摩,就一定能把拳練好。
關於太極人物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 繫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