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叔裕

韋叔裕(509~580):字孝寬,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西魏、北周名將,在戰勝東魏、攻滅北齊的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事跡,546年八月,韋孝寬率軍鎮守玉壁,兼攝南汾州事,進授大都督。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韋叔裕(509~580):字孝寬,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西魏北周名將,在戰勝東魏、攻滅北齊的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531—532年間,韋孝寬任析陽郡守,時獨孤信為新野郡守,二人關係甚好,而且政績出眾,被人稱為聯璧,傳為美談。537正月,在潼關之戰中,他率銳卒秘密東出進至小關,配合主力大破東魏驍將竇泰。十一月,韋孝寬攻克東魏豫州城,俘刺史豫州馮邕。538年二月,東魏軍進攻,西魏軍作戰不利,韋孝寬與潁川守將梁回均棄城西歸。時邊境騷亂,宇文泰令韋孝寬以大將軍行宜陽郡事。不久,遷南兗州刺史。是年,東魏將段琛、堯傑占據宜陽,並遣陽州刺史牛道恆引誘西魏邊境的居民,韋孝寬深以為患,為離間對方,他著人摹仿東魏陽州刺史牛道恆手跡,偽造書信,投於東魏將領段琛營里。段琛獲書果然對牛道恒生疑。韋孝寬遂乘機率眾前往偷襲,大破之,俘牛道恆、段琛等。

主要戰役

546年八月,韋孝寬率軍鎮守玉壁,兼攝南汾州事,進授大都督。十月,東魏丞相高歡率大軍攻玉壁,連營數十里。他奉命領兵堅守。東魏軍攻城,晝夜不停。韋孝寬隨機應變,竭力抗禦。東魏軍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臨下攻城。韋孝寬縛木加高城樓,使東魏軍不能得逞。東魏軍改變戰術,挖掘10條地道,集中兵力,攻擊北城。韋孝寬則挖掘長溝,切斷東魏軍的地道,並派兵駐守,待東魏軍挖至深溝時,即將其擒殺。韋孝寬又在溝外堆積木柴,備好火種,發現東魏軍在地道中潛伏,便將木柴塞進地道,投火燃燒,還藉助牛皮囊鼓風,烈火濃煙,吹入地道,地道中的東魏士卒被燒得焦頭爛額。東魏軍又用“攻車”撞擊城牆。韋孝寬用布匹做成帳幔,隨其所向張開,攻車撞之,布受衝擊立即懸空,城牆未受損壞。東魏軍又把乾燥的松枝、麻稈綁到長桿上,灌以膏油燃火,去焚燒帳幔,企圖連玉壁城樓一起焚毀。韋孝寬把銳利的鉤刀也綁到長桿上,等火桿攻擊時,即舉起鉤刀割之,把正點燃的松枝、麻稈全部割掉。東魏軍又轉用地道,在城四周挖掘地道20條,用木柱支撐,然後放火燒斷木柱,使城牆崩塌。韋孝寬在城牆崩塌處用柵欄堵住,使東魏軍無法攻入城內。高歡派人勸降說:“沒聽說有救兵,為什麼不早投降?”他說:“我城池堅固,糧草充足,攻城者總是疲憊,而守城者總是輕鬆,那用得著這么快派救兵?孝寬是關西男子,決不做降將軍。”
高歡又派人射賞格於城中道:“能斬韋孝寬降者,拜太尉,封開國郡公,邑萬戶,賞帛萬匹。”孝寬手題書背,反射城外道:“若有斬高歡者,一依此賞。”經50天堅守作戰,東魏將士戰死、病死者7萬人,終未攻破,高歡還急得舊病復發,不久病死。玉壁之戰是中國古代城邑保衛戰中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著名戰例。作戰中,韋孝寬足智多謀,因敵設防,指揮果斷,使一代梟雄高歡精疲力竭也未能攻克玉壁。
554年九月,韋孝寬與于謹、宇文護、楊忠等領兵5萬進攻梁朝。十一月,攻克江陵,因功被封為穰縣公。回軍後,韋孝寬拜尚書右僕射,賜姓宇文氏。555年四月,宇文泰北巡,命韋孝寬還鎮玉壁。孝寬善於撫慰部下,深得人心,又善於用間,他所派往北齊的間諜,都為之盡力效命,也有齊人得到他的財物,與他遙通書信。所以,北齊的一舉一動都為北周所掌握。時有一主帥許盆,為韋孝寬視為心腹,奉韋孝寬之命去鎮守一城,領命後卻投降北齊。韋孝寬大怒,派間諜前去刺殺,不久便斬其首而回(好傢夥,手下有一群忍者)。572年又以用間的方法除掉了北齊第一名將斛律光,上書周武帝宇文邕,獻滅北齊之三策,都被採納。579年任徐、兗等十一州十五鎮諸軍事、徐州總管、行軍元帥,連敗陳軍,盡取江北之地,580年指揮平定尉遲迥叛亂,名將宇文述、楊素都受他指揮,先在武涉大破尉遲敦10萬兵馬,追至鄴城,面對尉遲迥13萬大軍初戰不利,他突發奇想用箭射圍觀的數萬士民(看來圍觀的民族傳統歷史悠久啊),造成混亂後趁機大破敵軍,攻入鄴城,尉遲迥自殺,不久叛亂就被完全平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