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竇泰,本姓紇豆陵氏字,世寧(竇泰墓誌作“寧世”),大安郡捍殊縣人。曾祖竇羅,北魏統萬鎮將,因而安家於北方邊境。竇泰的父親竇樂,在北魏末年破六韓拔陵作亂時,與鎮將楊鈞固守,最終遇害。竇泰顯貴之後,追贈為司徒。 父親,擔任盛樂郡太守。
投靠爾朱
竇泰年長後,擅長騎射,有勇有謀。竇泰的父親和兄長都戰死在軍鎮。自己背著父兄的骸骨投奔爾朱榮。 起家為襄威將軍、帳內都將。跟隨爾朱榮攻破洛陽,拜寧遠將軍、虎賁中郎將、前鋒都督。
孝莊帝即位,憑藉定策之功,除射聲校尉、諫議大夫。 永安二年(529年),跟隨爾朱榮討伐流民起義軍首領邢杲,因立有戰功,拜輔國將軍、驍騎將軍,封廣阿縣開國子 ,食邑三百戶。
敗爾朱兆
![竇泰墓誌](/img/1/f8a/wZwpmLxczMwQzNxkTN3YT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U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高歡在晉州經營時,請求朝廷讓竇泰來擔任鎮城都督,參與謀劃軍事。 朝廷同意高歡的請求,竇泰因此成為高歡的部將。中興元年(531年)十月,高歡擁立元朗為帝。當時爾朱度律、爾朱仲遠軍隊駐紮在陽平,爾朱兆與他們會合。高歡採用竇泰的計策,使用反間計,爾朱度律、爾朱仲遠不戰而返,高歡便在廣阿縣打敗爾朱兆。
永熙元年(532年),七月,高歡北伐爾朱兆。 當時,爾朱兆在秀容,分兵把守險要之處,時常派兵出去搶劫騷擾。高歡公開宣言討伐,但卻是乾打雷不下雨,因此爾朱兆便放鬆警惕。高歡估摸到新年時爾朱兆要宴會,於是派遣竇泰率領精銳騎兵急奔秀容,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接著高歡派出主力緊隨其後。永熙二年(533年)正月,竇泰悄悄地進到爾朱兆的庭院之中。爾朱兆的兵士由於大吃猛喝十分庸懶,猛然看到竇泰的騎兵,都驚慌而逃,竇泰率軍追趕到赤洪嶺,打垮他們,爾朱兆上吊自殺。 遷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侍中,出任車騎大將軍、顯州(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刺史轉蔚州刺史
百官畏懼
孝武帝元修即位,年號太昌,大開慶賞。竇泰進為公爵、本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出任相州刺史。
孝靜帝即位,官至侍中、京畿大都督,將軍、開府、儀同、悉如故。 以功臣貴戚的身份,出任御史中尉。庶事鹹理,內外肅然,但百官都很畏懼他。
竇泰的妻子婁氏,是高歡妻子婁昭君的妹妹。竇泰雖是以親戚關係而受到重視,但他的功勳卻是靠自己的能力建立的。
兵敗自殺
東魏天平元年(534年),高歡派竇泰和左廂大都督莫多婁貸文迎擊賈顯智。竇泰、莫多婁貸文在長壽津與賈顯智相遇,賈顯智秘密談妥投降事宜,率領部眾撤走。軍司元玄發覺後,請求朝廷增兵,顯智於是帶領兵士投降。
天平三年(536年)十二月,高歡西征西魏,命令竇泰率軍進入潼關。
天平四年(537年)正月十七日,竇泰大軍行至小關,遭到西魏丞相宇文泰的偷襲,東魏軍全軍覆沒,竇泰於是自殺而死。 竇泰死後,朝廷追贈他為大司馬、太尉、錄尚書事,諡號武貞。
武定八年(550年),高歡次子高洋受禪登基,建立北齊政權,是為文宣帝。文宣帝登基後,派人到竇泰墓前祭奠竇泰。皇建初年(560年),高歡第六子孝昭帝高演將竇泰陪祭於高歡廟中。
《北齊書·卷一·帝紀第一》《北齊書·卷二·帝紀第二》《北齊書·卷十五·列傳第七》有傳
人物評價
李百藥《北齊書》:及長,善騎射,有勇略。
軼事典故
顯貴之子
當初,竇泰的母親夢見突起風雷,好像要下雨,便出屋到庭院中觀看,見電閃雷鳴,雨點飄灑,忽然驚醒,出了一身冷汗,於是懷孕。到生的時候,卻不能分娩,很驚怕,有巫婆說:“你渡河讓河水打濕裙子,就容易產子了。”竇泰的母親便走到河邊,忽見一人對她說:“你該生貴子,但要遷居到南方去。”竇泰的母親聽從那人的話,遷到南方居住。不久便生下竇泰。
紅衣千人
竇泰將從鄴城出師征討西魏時,當地有個惠化尼編了個順口溜說:“竇行台,去不回。”未出發前一夜,三更天時,忽然有穿著紅色衣帽數千人進入台中,聲稱”捉拿竇中尉”,連宿值人員都受到驚嚇,他們進入好幾間房子,不久又離去了。天亮後,發現門鎮沒什麼異常,知道是仙人來指點,都知道此戰必敗。 不久,竇泰果然兵敗自殺。
親屬成員
曾祖:竇羅,北魏統萬鎮將。
祖父:竇某,盛樂太守
父親:竇樂,破六韓拔陵起義時,遇害,追贈司徒。
妻子:婁黑女,頓丘郡君,高歡武明皇后婁昭君姐姐。
兒子:竇孝敬,儀同三司、廣阿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