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巨源

韋巨源

韋巨源(631-710年),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韋孝寬玄孫。 出身京兆韋氏鄖公房 ,以門蔭入仕,歷任司賓少卿、司府卿、文昌右丞、文昌左丞、各部尚書。武后和唐中宗年間,先後四次拜相,官至尚書左僕射,襲封舒國公。 以宗親之誼,成為韋皇后的心腹黨羽。景雲元年(710年),臨淄王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剷除了韋皇后的黨羽,韋巨源為亂兵所害,終年八十歲。唐睿宗即位後,追贈荊州大都督,諡號昭。

基本信息

生平

早年經歷

韋巨源早年以門蔭入仕,在武周年間歷任司賓少卿、司府卿、文昌右丞。

擔任宰相

長壽二年(693年),韋巨源以文昌右丞(《資治通鑑》作左丞)之職拜相,加授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長壽三年(694年),韋巨源改任夏官侍郎、同平章事。 當時,內史李昭德獨攬朝政。韋巨源與豆盧欽望、陸元方、蘇味道、杜景儉雖同為宰相,但都依附李昭德,不敢糾正他的過失。

證聖元年(695年),李昭德罷相。韋巨源也被劾以“不能執正”、“罔上附下”之罪,貶為鄜州刺史。 不久,韋巨源又被召回朝廷,擔任地官尚書。

久視元年(700年),韋巨源由文昌左丞升任納言,第二次成為宰相,但於是年十月又被罷為地官尚書。 後來,武則天西幸長安,以韋巨源充任神都留守。

長安二年(702年),韋巨源被召赴長安,改任刑部尚書,加領太子賓客。

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復位,任命韋巨源為工部尚書,封同安縣子。是年七月,韋巨源改任吏部尚書,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第三次被拜為宰相,並進封郇縣伯。但他在相位僅兩個月,便因從叔韋安石拜相,又被罷為禮部尚書。

依附韋後

二年(706年)二月,韋巨源在刑部尚書任上被再授同中書門下三品,中宗命他和韋皇后敘宗親。進封 舒國公。從此在朝中成為韋後黨羽。三月,中宗婿光祿卿駙馬都尉王同皎被控與洛陽人張仲之、祖延慶、武當丞周憬等謀反,計畫殺韋後情人、武則天侄德靜王武三思、廢韋後。張仲之被訊問時,說武三思罪狀,直稱武三思和韋後通姦。負責參驗其事的韋巨源和另一結連韋後的宰相侍中楊再思假裝睡覺,不予理睬。

景龍元年(707年),韋巨源為侍中、中書令。奉詔與唐休璟、李懷遠、祝欽明、蘇瑰等定《垂拱格》及《格後敕》,前後計二十卷,頒下施行。武三思先有實封數千戶在貝州,當時遇到大水,刺史宋璟請求免租庸及封丁,韋巨源卻以為莊稼雖然被淹沒,還有蠶桑業可輸租稅,於是河朔戶口頗多流散。

景龍二年(708年)二月,傳言韋後衣笥裙上有五色雲,是吉兆,韋巨源請公布天下,中宗從之,並大赦。當時星墜如雷、野雉同叫之類的凶兆,韋巨源卻不說,又見中宗昏惑,與左衛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宗楚客、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鄭愔、諫議大夫趙延禧等傳播妖言祥瑞,秘密引導韋後效法武則天。

景龍三年(709年)二月,韋巨源、楊再思分別被任為左、右僕射,並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又拜尚書令、同中書門下三品,仍舊監修國史。八月,中宗將祭祀長安南郊,國子祭酒祝欽明和國子司業郭山惲為奉承韋後,提議韋後為亞獻,而太常博士唐紹、蔣欽緒、國子司業鹽官褚無量則反對。韋巨源認可祝欽明所議,於是韋後為亞獻。祝欽明起初建議中宗有權勢的女兒安樂公主李裹兒為終獻,但唐紹、蔣欽緒堅決反對,中宗最終以韋巨源為終獻。

四年二月,中宗駕幸梨園毯場,命文武三品以上蹴鞠、拔河。韋巨源和同僚宰相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唐休璟因年老摔倒在地,長久不能起來。中宗、皇后、皇妃、公主們看了,大笑。

亂兵殺害

六月,中宗暴崩,傳統史家認為是韋後和李裹兒所毒殺,這樣韋後能如武則天一樣稱帝,李裹兒能成為皇太女。韋後立中宗庶子溫王李重茂為皇帝,即殤帝,本人作為攝政皇太后維持實權。不足一月,中宗妹太平公主和侄子臨淄王李隆基發動政變,殺韋太后、李裹兒。訊息傳出,韋巨源家人建議其躲避。韋巨源答:“我是大臣,有難豈能不赴?”出門到都街,被亂兵所殺。

不久,李隆基擁其父親,曾為皇帝的相王李旦復辟,即唐睿宗。睿宗追贈韋巨源特進、荊州大都督。太常博士李處直建議謚韋巨源為“昭”。戶部員外郎李邕堅決反對,說:“武三思引薦他為宰相,阿韋(即韋後)以他為宗親。無功受封,無德受祿。他誹謗同族韋安石,卻阿附外人宗楚客。諡號‘昭’是不合適的。”後來又上了一篇更長的表文反對此謚,雖然世人同意,但睿宗仍然謚韋巨源為“ ”。

《舊唐書·卷九十二·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四十八》 有記載。

軼事典故

“燒尾宴”是唐代著名的宴會之一,“燒尾宴”的風習,是從唐中宗景龍(707—709)時期開始的,玄宗開元中停止,僅僅流行二十年光景。據史料記載,唐中宗(公元705—710年)時,韋巨源於景龍年間官拜尚書令,便在自己的家中設“燒尾宴”請唐中宗,這次宴會共上了58道菜:有冷盤,如吳興連帶鮓(生魚片冷盤);有熱炒,如逡巡醬(魚片、羊肉快炒);有燒烤,如金鈴炙、光明蝦炙;此外,湯羹、甜品、麵點也一應俱全。其中有些菜品的名稱頗為引人遐思。如貴妃紅,是精製的加味紅酥點心;甜雪,即用蜜糖煎太例面;白龍,即鱖魚絲;雪嬰兒,是青蛙肉裹豆粉下火鍋;御黃王母飯是肉、雞蛋等做的蓋澆飯。

家庭成員

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韋巨源出身於京兆韋氏東眷鄖公房,是西漢名相韋賢、韋玄成父子的後裔。韋玄成八世孫韋穆,子孫號為東眷韋氏。韋穆八世孫韋叔裕(韋孝寬),仕北周,封鄖國公,故房支號為鄖公房。韋孝寬次子韋總,官至京兆尹。韋巨源是韋總曾孫。 堂姑韋珪、姑姑韋尼子。

京兆韋氏鄖公房世系表(韋總一支)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
韋總 河南郡公 韋圓成 韋義節 (襄城郡公) 韋懷哲(游擊將軍)韋慎名(彭州刺史)韋漣
韋匡伯 (隋尚衣奉御) 韋思言韋逞(光祿卿)
韋思齊 (尚書右丞) 韋紀(衛尉卿)
韋思仁(尚衣奉御)韋巨源(宰相)韋明揚(華州刺史)
韋液(失名)韋寡悔
韋圓照 (隋鄖襄公) 韋觀(韋思禮)韋爽(太僕少卿)韋潤韋昭信(滄州長史)
韋湜(齊州刺史)韋昭訓(太子仆)

唐代宰相(四)

唐代初年,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共議國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輔佐皇帝總領天下大政的官員。唐太宗時,以僕射為尚書省長官,與門下侍中、中書令號稱宰相。同平章事也成為宰相的銜號。開元以後,為僕射者如不加“同平章事”,就不能參與宰相機務,被擠出宰相行列。安史之亂以後,宰相名號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