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乾菜

霉乾菜

霉乾菜又稱烏乾菜,是浙江紹興一種價廉物美的傳統名菜,也是紹興的著名特產。生產歷史悠久,主產於浙江紹興、慈谿、餘姚、蕭山、桐鄉等地和廣東惠陽一帶。浙江產者以細葉、闊葉雪裡蕻或九頭芥醃製。廣東產者以一種變種芥菜醃製,也有用蘿蔔莖葉或榨菜葉醃製的,但質量差,且有苦味。此外,江蘇、安徽、福建等地亦產。

簡介

別名:乾冬菜、鹹乾菜、梅菜、梅乾菜

使用提示:每餐10~25克

梅乾菜 梅乾菜

霉乾菜是用莖用、葉用芥菜或雪裡蕻醃製發酵後,再經曬乾的成品。烏乾菜是一種客家鄉土菜。秋末冬初,菜園裡的芥菜抽了苔,拇指粗細,頂帶花蕾,形如秋萄,脆嫩味甘。這時,摘下菜心,晾掛幾天。待葉子變軟時,放進盆里,撒上鹽,用手揉搓,等滲出一些菜汁時,便裝入陶瓮,碼放一層撒一層鹽,裝滿後用芥菜葉或竹筍殼把瓮口封嚴。過了十天半個月,取出曬乾,便成職色澤金黃,鹹酸味甘的烏乾菜。

歷史

烏乾萊(即霉乾菜)是浙江杭嘉湖,紹興,金華等地區一種價廉物美的傳統副食品,也是紹興,東陽等地的著名特產,生產歷史悠久。

烏乾萊早在《越中便覽》中就有記述:“烏乾菜有芥菜乾、油菜乾、白菜乾之別。芥菜味鮮,油菜性平,白菜質嫩,用以烹鴨、燒肉別有風味,紹興居民十九自製。”可見那時紹興烏乾萊的製作已極為普遍了。

清時,烏乾萊曾作為紹興的“八大貢品”之一。以前,凡外出幹活的農民或手工業者,大都喜歡於飯籃中放上一點蒸過的烏乾萊,一則攜帶方便,二來下飯宜口。據說在大熱天,倘有乾菜放在飯盒內一時不會發餿。城鄉家庭醃曬乾菜的習慣還極為普遍,連許多遷居海外的僑胞主婦也樂於自製。

魯迅先生很愛吃家鄉的烏乾菜。

當年魯迅先生生活在外地時,他那生活在故鄉的慈母,常遠寄家鄉的土產給魯迅先生和孩子們。1935年3月15日,魯迅先生自上海寄給他母親的信中說:“小包一個,亦於前日收到,當即分出一半,送與老三(指周建人——筆者注)。 其中的乾菜,非常好吃,孩子們都很愛吃,因為他們是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乾菜的。”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對於故鄉所產的乾菜是多么由衷地讚賞與喜愛。

當前,在浙江省內的各大飯店裡,都有乾菜燜肉,乾菜扣肉等美餚應市,但要吃肉酥爛味美的菜,非一時點菜所能制出,還是以家制的較為入味,因為可以從容不迫地製作。

來歷

從前有一位聰明伶俐的姑娘叫培紅,因家境清貧,從小在一家姓張的財主家當丫頭。這個張姓財主很刻薄,給丫頭和長工吃得都是黃菜爛葉。培紅暗地裡將菜葉用鹽加以醃製,果然使菜味道鮮美。有一天,被財主發現了。財主感到很奇怪,拿來一嘗,滋味固然不同尋常,就要培紅立即給他做一碗送去。培紅就用沒有醃製過的爛菜燒了一大碗送到財主桌上,財主一嘗,又苦又鹹,頓時怒氣衝天,破口大罵,並拿起那碗爛菜朝培紅頭上砸去,培紅躲避不及,碗正打在太陽穴上,流血身亡。長工們聞訊後怒不可遏,一擁而上,把財主打死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培紅,就把這種醃菜稱作培紅菜。古鎮人讀培紅與蓓蕻時的音是一樣的,就一直這么叫了下來。而我知道,正確的叫法應該叫蓓蕻菜,醃製霉乾菜的芥菜,也有叫雪裡蕻菜的。

詳細信息

以紹興烏乾菜為範例:

霉乾菜 霉乾菜

紹興烏乾菜油光烏黑,香味醇厚,耐貯藏。可分為白菜乾、油菜乾和芥菜乾三種,味道鮮美要數芥菜乾。芥菜乾又以“百腦芥菜”的品種醃曬乾萊為上乘。“百腦芥菜”菜芯多,梗葉細長,適時收割質地鮮嫩。拿這種菜曬製成的乾菜,越蒸越烏,越蒸越軟,越蒸越香。在清明節前,將芥菜的菜心曬乾,用金銀絲一小束一小束地紮起來,裝在小壇中鹽漬,待滷汁回落,成熟後取出,晾曬、蒸熟,菜呈紅黑色後,在太陽下曬,這樣反覆蒸曬多次,直至色澤紅亮,香氣撲鼻,最後裝入外面飾有人物山水的菜罈中密封。據曾在清代製作過貢品菜的老人回憶,這樣精製的貢菜由紹興知府和山陰縣監製,每年不過千把斤,菜罈上加蓋黃封,專人運往京城。據傳,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來紹興時都要品嘗用貢菜做的菜餚和菜場。如今,紹興農民幾乎家家自製,戶戶常備,通年不斷。商品烏乾菜年產在25O噸以上,遠銷國內外。

紹興烏乾菜除了用來作佐餐外,還作為各式菜餚的輔料,常用來清蒸、油燜、燒湯,烤筍、燒魚、燉雞、蒸豆腐等,其味雋美,開胃增食。夏天,用乾菜配上一撮嫩筍乾作湯料,有生津止渴,解暑防痧,恢復體力的功能。“乾菜燜肉”是一道典型的紹式名菜,被撰入《中國菜譜》,此菜由乾菜和五花肉組成,配以紹酒、糖等佐料,先燜後蒸而成。成後菜色烏黑,稍帶甜味,肉色紅亮,肥而不膩,時下一些飯店裡此菜很受顧客鍾愛,一些外地遊客也喜歡買幾包帶回家去品嘗一番。 魯迅先生、周恩來總理在生前也都愛吃這一家鄉菜。乾菜燜肉還得到許多國際友人的讚許。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來杭州,在杭州樓外樓的宴會上就有一隻周總理的家鄉菜“乾菜燜肉,尼克森吃後連聲稱OK OK !

營養分析

在醃菜中,烏乾菜營養價值較高,其胡蘿蔔素和鎂的含量尤顯突出。其味甘,可開胃下氣、益血生津、補虛勞。年久者泡湯飲,治聲音不出。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食物相剋

烏乾菜忌於羊肉同食,否則會導致胸悶。

做法指導

1.烏乾菜食用前用冷水洗淨,經刀工處理後即可烹製,可以作成葷、素菜品;

2.作菜可蒸、炒、燒或作湯,可配豬肉或豆乾、麵筋、毛豆、蝦米等等,如“乾菜炒肉絲”、“蝦米乾菜湯”、“乾菜炒毛豆”等;

梅乾菜燒肉 梅乾菜燒肉

3.乾菜燒肉或蒸肉,菜香肉味互相滲透,油而不膩、鮮、香、糯、甜,是暑天的家常菜。名菜多見於浙江,如紹興的“乾菜燒肉”、建德的“乾菜鴨”等;

4.還可以煮爛後切碎配豬肉末作餡料,做成乾菜包子或燒餅,後者名產如安徽屯溪老街的“乾菜燒餅”等;

5.把乾菜切碎,與經過醃燙曬乾後的嫩毛筍片拌和,即為浙江餘姚、慈谿、上虞、嵊州一帶的傳統土特產“乾菜筍”或“筍乾菜”,風味和食用方法與乾菜相似,可以沖湯、油燜、清蒸,也可以作燒肉、燉鴨、煮豆腐等菜餚的配料。

相關詞條

芥菜 冬菜 料酒 雪裡紅
乾蕨菜 梅乾菜餃 紹興湯 鹹菜
梅菜滷雞 群絲湯 乾菜扣肉 乾菜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