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金山縣以近海中的金山島而得名。地處上海西南郊,南瀕杭州灣,北連松江、青浦兩縣,東鄰奉賢縣,西與浙江省平湖、嘉善兩縣接壤。位於東經120°~121°25′,北緯30°40′~30°58′,總面積586.05平方公里,海岸線23.3公里。金山三島屹立於海中,為重要的海防前哨。島嶼以西為廣闊的深水區,是上海新港區的選址之一。境內地勢平坦,東南略高,河流縱橫,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是上海糧棉油主要產區之一。滬杭鐵路和金山衛支線在本縣過境,公路和內河航運四通八達,為蘇、浙、滬水陸交通要道。1988年全縣轄5個鎮、14個鄉,總人口46.77萬人,耕地53.22萬畝;農業人口39.63萬人,占總人口84.7%。縣治駐朱涇鎮。全國大型化工化纖聯合企業——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坐落在本縣東南沿海。
歷史
金山地區在6000年前即已成陸,東晉時期海岸線遠在今岸線以南的王盤山一帶,據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金山地處濱海平原,古東江、青龍江貫穿南北,既有漁鹽之利,又有航運、灌溉之便,經濟開發較早。春秋時期,不但已有聚落,且有城堡建立。相傳西周康王在金山北麓築金山城,亦名康城或東京城。秦置海鹽縣。南北朝時先後分海鹽東北境置前京、胥浦兩縣,縣治都設在今金山南境。隋代一度併入鹽官縣。幾經分合,到唐天寶十年分海鹽北境、嘉興東境、崑山南境置華亭縣,金山屬華亭。清順治十三年為松江府婁縣地。清雍正四年始置金山縣,縣治設於金山衛城。
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金山地理環境、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隨著杭州灣的形成,金山海岸不斷內坍,風潮海溢頻繁,常使內陸成為斥鹵之地,至清雍正年間才基本穩定,千餘年間海岸後退近20公里,大片平原沃野被吞噬入海,大小金山成為海中島嶼。杭州灣的形成,又使金山成為太湖流域重要的海運港口和軍事要衝。五代以前,大小金山附近為古金山港,福建等地航商,經常在此泊船貿易;五代吳越時,曾在古金山港口築城堡戍守;南宋駐金山水軍,拱衛京都臨安。南宋時,金山淪海以後,海港移至小官鎮旁青龍港,更顯繁榮。明洪武年間在小官鎮置金山衛,統領7個乾戶所,轄境東起寶山,西達乍浦,左右策應,綿亘幾百里的沿海地帶,堡墩林立,防務整肅,並有巡海船40艘駐衛,屹然為太湖流域東南之屏障。明成化年間,堵塞青龍港口,加固海塘,增強了對海潮災害和外敵入侵的防禦力量,然太湖東南出海口從此完全封閉,水流北出黃浦,境內河道流速減低,釘螺革生,成為血吸蟲病嚴重流行地區。海思雖有減輕,而南旱北澇則加劇,嚴重威脅到農業生產。金山衛也因失去海港條件而日趨衰落,縣城遂於清乾隆二十四年移治朱涇鎮。
地處海防前哨和蘇、浙、滬邊境的金山人民,在備受封建壓迫和自然災害的同時,又飽經兵燹之苦,明代倭寇的多次騷擾,明末清軍南下時對金山衛的爭奪,清代對太平天國起義的鎮壓,民國初年直皖軍閥混戰,都使金山人民遭受慘重損失。民國26年(1937年),日本侵略軍在金山沿海登入,直下滬寧,沿途燒殺擄掠,更使金山生靈塗炭,許多村鎮化為廢墟。晚清以來,舊中國政治腐敗,蘇浙地區土匪公然出沒,加之官吏橫徵暴斂,地主殘酷剝削,廣大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長期的內憂外患,貧困饑饉,激勵起金山人民的革命鬥爭精神。清宣統元年(1909年),高旭等一批進步文人發起組織南社,本縣有40餘人參加。他們以文學為武器,鼓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反對清王朝的專制統治。第一次大革命時期,李一諤、袁世釗等共產黨人,在本縣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地方組織——中共浦南特別支部(即金山獨支)和楓徑獨立支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金山農民運動蓬勃發展,農民協會和鹽民協會幾乎遍及全縣,聲援北伐的運動搞得熱火朝天。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在江蘇省委巡視員陳雲領導下,組織了農民武裝起義,建立了農民軍和赤衛隊,發動了楓涇暴動和新街暴動,打擊土豪劣紳,震撼了松(江)、金(山)、奉(賢)和平湖等地統治當局。,抗日戰爭時期,本縣淪陷區人民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反清鄉、反掃蕩的鬥爭,襲擊敵偽據點,伏擊小股敵人,摧毀敵人封鎖線。解放戰爭時期,黨領導的人民武裝策反分化國民黨軍警,攔截輜重船隻,收繳槍枝彈藥,組織工人、學生護廠護校。經過長期艱苦的鬥爭,終於迎來了1949年5月13日金山的解放。
解放後,金山開始了歷史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剿匪肅特,建立基層政權,平抑物價,穩定市場,保障了社會和生產秩序;開展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剝削制度,解放了農村生產力;1953年開始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經過近40年的努力,已從單一的農業經濟初步形成農副工全面發展,城鄉一體化的城郊型綜合經濟。 1966年,縣境擴大後(松江縣有200餘平方公裡面積、13萬人口劃入本縣),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為1.64億元。l988年底工農業總產值達18.77億元,比1966年增長10.4倍;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19.7%,上升到87.5%。社會總產值28.83億元。人均國民收入2177元。隨著經濟的增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生機盎然。
經濟
金山的農業、鹽業在歷史上曾經相當發達。秦代即因海濱鹽田相望而置海鹽縣。沿海的漕涇、小官鎮等古集鎮鹽業興盛,五代吳越時曾出現“煮水為鹽,殖蘆為薪,地饒蔬茹,水富蝦蟹,舶貨所輳”的興旺景象。直至明清時,金山海濱仍為松南六大鹽場之一。晚清以來海水淡化,地理變遷,漁鹽業開始衰落,逐漸形成以水稻為主的農業經濟。元代以後出現手工紡織的繁盛時期,明、清兩代抑減賦稅,鼓勵人口增殖,開發土地,生產有所發展。自晚清以至民國,戰亂連年,經濟停滯,民不聊生。解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撥亂反正,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施“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方針,進行了一系列經濟體制改革,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鄉鎮工業,發展外向型經濟和城鄉聯營企業,金山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水稻、棉花、油菜為金山主要農產品,但!949年糧食、皮棉和油菜平均畝產分別僅為411斤、6.8斤和54.1斤。50年代,通過土地改革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興修水利,試種雙季連作稻,產量逐年有所提高。60年代,實現電力灌溉和部分農活機械耕作,增施化學肥料,大力防治病蟲害,1964年糧食畝產首次超“綱要”(800斤),棉花(皮棉)超百斤。 1966—1976年,全面推行三熟制,糧食複種指數高達236%,糧食畝產增長68.54%,但在左的思想影響下,片面強調“以糧為綱”,砍掉了農村部分家庭副業,加上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等因素,影響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1978年後,國家提高主要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農業生產出現轉機。1979年,糧食平均畝產達到1648斤,皮棉146斤,油菜籽296斤。 1983年後,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低糧食統購基數,調整農村產業結構。1985年起,適應農村勞動力向鄉鎮工業轉移的新情況,降低複種指數,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完善農機、灌溉和植保等服務體系。1988年,全縣主要農作物的產量是:糧食總產5.34億斤,平均畝產1331斤;棉花面積減少並因災減產,總產2.4萬擔,平均畝產皮棉68.4斤;油菜籽總產7558.6萬斤,平均畝產330斤。雖然由於熟制改革,播種面積減少,總產量有所下降,但當年上繳國家商品糧仍然達到2.38億斤,獲國家商業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交售先進縣”稱號。從1949一1988年,金山縣總計為國家提供商品糧74億多斤、皮棉237萬多擔、油菜籽8.8億多斤。
金山又為上海副食品重要基地之一,豬、禽、蛋、魚商品率較高。著名的太湖系“楓涇豬”,為金山的特產。19.49年全縣圈存豬3.7萬頭。60年代初,上海郊縣養豬能手“三條龍”——朱涇盛進龍、灣涇陳勝龍、松江錢江龍,其中兩條“龍”在金山,他們創造的集體養豬經驗,推動了養豬生產的發展。1964年,全縣養豬22.44萬頭,達到一人一豬;1970年,養豬62.64萬頭,達到畝田一豬水平。1976—1978年,國家農林部在金山縣先後召開全國養豬生產現場會和全國養豬生產觀摩會。1979年,全縣養豬96萬頭,平均每畝達1.67頭,上市54.5萬頭,平均頭重152斤,是全縣養豬業的歷史最高水平。漁業方面,60年代起發展海洋捕撈,1983年後發展淡水養魚,1986年全縣1萬多畝魚塘,平均畝產1111.6斤,成為本市郊縣首次實現“萬畝魚塘畝產千斤”的高產縣。1988年底,全縣已建成千頭養豬場22個、萬羽養雞場11個、百頭奶牛場7個;上市家禽391萬羽、鮮蛋1641.6萬斤,鮮奶2364.8萬斤和水產品2410萬斤,成為市郊重要的副食品基地。西瓜、蜂蜜、蠶繭和兔毛等農副產品,在郊縣生產中也占有一定地位。隨著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農業內部結構發生重大變化。1988年與1978年按產值比:種植業從74;15%下降到64.48%;林業從 O.1%上升到0.23%;牧業從22.72%上升到29.44%;副業從 O.59%下降到0.56%;漁業從2.42%上升到5.29%。
金山古代只有依附於農業的手工業。元代黃道婆改革紡織技術,帶動了金山手工紡織的發展,手工紡織業的興起也帶動了鐵木、染整等作坊的興起。金衛稀布、楓涇細布、朱涇錠子、呂巷紡車,曾經聞名退還。民國初年,開始出現近代工業,但直至解放前夕,全縣僅有碾米、軋花、釀造、榨油等工場(廠)77家。1952年,發展為99家,工業總產值1129.48萬元。l966年,縣境擴大,全縣有工廠118家,年產值4777.56萬元。“文化大革命”前期,社隊搞工業被認為“脫軌轉向”,因而徘徊不前。1970年,市區工業向郊縣擴散,社隊(鄉鎮)工業開始起步。1979年起,把發展社隊工業作為振興農村經濟的重要途徑,縣、鄉(鎮)、村積極主動與市區工廠院校掛鈎,同全國50個市、縣實行橫向聯繫,發展工農聯營企業與城鄉經濟聯合體,並依託市區大工業和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充分發揮金山資源優勢。以本縣蠶繭、大麥;苧麻、豬肉為原料加工生產的絲綢、麻毛製品、肉類製品和啤酒等,已形成一條龍系列化生產格局。1988年止,全縣有機械製造、金屬製品、紡織、服裝、食品、電子電器、儀器儀表、交通運輸設備、化工、醫藥;塑膠、橡膠、造紙、工藝美術和計量器具等工廠1678家,其中工農聯營企業97家,中外合資企業14家。全年工業總產值16.42億元,其中鄉鎮工業產值占75.86%。機械製造、金屬製品、紡織、服裝和食品5個行業的產值比重,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6.54%。工業產品有500餘類2000多種,其中24種產品總計37次榮獲國家、部、市優質產品獎和科技成果獎。
1980年以後,外向型經濟獲得較大發展,出口產品由60年代的農、副、畜產品轉向工業產品為主,涉及15個大類400多個品種,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1988年,全縣產品出口企業有126家,外貿出口交貨值達3.53億元,其中鄉鎮企業占82%。
隨著生產的不斷發展,全縣逐漸形成了一批名優產品。最為著名的有:獲國家經委、機械工業部重大科技成果獎、優質產品獎的金山牌現代化成套養雞設備,上海洗衣機總廠金山聯營廠生產的獲部優、市優產品獎的水仙牌洗衣機,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防工辦和市政府重大科研成果獎的雙飛牌空氣淨化設備,獲市優質產品稱號的金山牌梅花扳手,獲國家優質食品銀質獎、商業部金爵獎的金楓牌特加飯黃酒,獲國家農牧漁業部、上海優質產品獎的東海牌啤酒,獲南洋勸業會銀質獎、德國萊比錫博覽會金質獎章的楓徑丁蹄,還有香甜鬆脆的楓涇狀元糕,鹹甜鮮美的天香豆腐乾等。
金山商業歷史悠久。唐代已在張溪(張堰)、亭林里(亭林)、朱涇、白牛村(楓涇)等地形成農產品集市。元代,手工紡織業興起,棉紡品暢銷,商業集鎮蓬勃興起。史書描述朱涇鎮是“萬家煙火似都城”,而呂巷、乾巷、松隱諸鎮也呈現“煙火日盛”的繁榮景象。民國期間,內憂外患,集鎮遭到破壞,不少商店被迫停業。解放後,貫徹“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方針,1950年全縣商品零售額為902萬元。1966年縣境調整後,全縣商品零售額為4549萬元。進入80年代,全面改革商業管理體制,調整農副產品收購政策,開放農貿集市,建立多渠道、少環節、開放式商品流通體制,使城鄉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興旺景象。1988年,全縣商品零售額增至6.64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達4885萬元。
工農業生產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交通運輸和城鄉建設。金山為水澤之鄉,素得舟楫利,歷史上長期以水運為主,清宣統年間有滬杭鐵路過境,民國時期始有公路,貨運量均極少。但由於水利長期失修,航道淤淺,內河貨運不暢。解放前夕,國民黨軍隊潰逃時炸橋毀路,公路運輸全部癱瘓。解放後,大力整治河道,調整河網,新開紫石涇、潮里涇、新張涇、中運河、斜塘等骨幹河道;修復擴建松楓、松金等公路,新建金張、車亭等公路,實現鄉鄉通公路。1988年,全縣有骨幹河道42條,312.7公里,其中縣級以上航道32條,260公里;國家公路12條,136.11公里,鄉村公路30條,計畫119.9公里;過境鐵路2條,35公里;海運碼頭2個,交通運輸業出現水陸並舉的格局。1988年,貨運量達438.8萬噸,比1966年提高10倍。
隨著生產發展,經濟繁榮,財政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不斷提高。1949年,縣財政收入317萬元,其中農業稅收入占98.23%;1966年,財政收入1337.75%萬元,其中農業稅收入占30.5%;1988年,財政收入1.54億元,其中農業稅收入占4.56%。1988年,職工年均工資1922元,是1966年的2.5倍;農民勞均年收入1623元,人均年收入1036元,分別是1966年的4.6倍和5.7倍鄉居民儲蓄1.81億元,是1966年的95倍多。人民的居住條件也有很大改善。解放前,農村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低矮平房,南部地區還有不少茅屋;1985年,已有70%的農戶新建住房1074.42萬平方米,其中75.60%是二層以上樓房。根據典型村調查,人均住房面積達因0平方米。1978~1985年城鎮新建居民新村32.52萬平方米,超過前30年城鎮建房的總和,居民人均住房8.3平方米。80年代以來,在基本普及腳踏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電風扇等消費品的基礎上,電視機、錄音機、洗衣機、電冰櫃等高檔耐用消費品消費量正在急劇增加。
文教衛生
在經濟建設的同時,教育、文化、科技、衛生和體育事業相應得到很大發展。
解放前夕,全縣有國中2所、簡師1所、國小98所和幼稚園8所,學生近1萬人,教職工391人,文盲人口眾多。1988年,全縣有中學歷1所、中等專科學校5所、國小204所、幼稚園242所,在校學生8.46萬人,教職工6742人。另有電視大學分校1所,學生近300人。1985年,全縣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1988年,中、國小普及率分別為71.7%和99.9%。成人教育事業得到重視和開展,職工在職進修、崗位職務培訓、專業合格教育和各種社會教育都有新的發展;對鄉鎮企業職工進行文化補習的同時,還注重於技術培訓。
金山民間文藝源遠流長,活動豐富多彩,舞龍燈、打田發、田山歌等遍及全縣。解放後,文藝創作隊伍得到壯大,金山故事在全國較有影響,曾被譽為“故事之鄉”。70年代,挖掘並發展起來的金山農民畫被譽為“世界藝術珍品”,日、美、德等國還出版了金山農民畫冊、掛曆和明信片,國內也發行了金山農民畫郵票。有6000多幅金山農民畫遠銷國外。1988年2月,國家文化部社文局命名金山縣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1988年,全縣有文化館(站)28個、電影院(劇場)6個、圖書館(室)20個、廣播站(室)247個,還有科技館、工人俱樂部、少年宮、博物館等民眾文化活動場所。全縣藏書近53萬冊,發行書刊近320萬冊;有線廣播喇叭9.8萬隻,廣播入戶率77.9%。
科學普及工作日益開展,1956年成立縣科普協會,開展了農業科學實驗活動。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迎來了“科學的春天”,科研項目遍及農業、工業、醫藥衛生等各個領域。金山經濟也沐浴著這股春風,逐步走上了依靠科技進步,注重經濟效益的軌道。1988年,全縣有縣屬各種學會、協會20個、鄉鎮科普協會18個,各類科技人員2344人。1978年以來,先後有51個科研項目,分別獲全國科學大會、國防工辦、農業機械部、機械工業部和市政府的嘉獎。1988年,全縣落實市“星火”計畫項目13個,總投資為1289萬元;並有8個項目當年投產見效。
過去,金山城鄉長期缺醫少藥,疫病流行,尤以血吸蟲病為最。至解放初,全縣僅有衛生院1所和私人診所若干人,共有中西醫生177人,總病床20張。1988年,全縣有縣綜俁醫院和專科醫院6所,鄉鎮衛生院(所)17所,工廠學校醫務室94個,私人醫療診所18所,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753人,總病床1629張。醫療技術也有很大提高。解放前僅能作些常見病和小外傷處理,今縣中心醫院,外科可作肝、膽、胰大的手術,內科能開展心電監護、白血病化療等診治。全縣建立縣、鄉、村三級衛生保健網,有237個村衛生室。亭新鄉首創的農村合作醫療健康保險,得到國家衛生部的肯定。多種傳染病得到控制,其中危害人民最嚴重的血吸蟲病,經過30多年的持續防治,已於1983年消滅。1988年,全縣有4個縣屬鎮、6個鄉屬鎮已達到市級衛生鎮標準。其中張堰鎮從而0年代起,一直是市郊縣屬鎮的衛生標兵,並連續3年被評為文明鎮。全縣98%的城鎮、居民和7萬多農村人口飲上自來水。1988年,人民的平均壽命從解放初的36歲延長到72歲。計畫生育工作逐年深入。1983~1985年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在9‰和3‰左右年來進入生育高峰期,1988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為13‰和6.32‰。
民眾性體育活動也較為活躍,縣、鄉(鎮)都建有體育活動場所。1980年以來,縣青少年體育學校為市體工隊、體校輸送運動員38人,另有2名興趣重運動員輸送到市隊、國家隊,並達到運動健將標準。1983~1988年,獲得市級以上運動會的金牌93塊、銀牌77塊和銅牌64塊;有6名金山籍運動員在六屆全國運動會上獲得名次、適齡學生中有78.2%達到《國家體育鍛鍊標準》。1988年,金山縣被國家體委命名為“全國體育先進縣”。
金山人才薈萃,代有名人。南北朝有文字語言學家顧野王;唐代有高僧船子和尚;宋代有被蘇東坡譽為“學術才能兼萬人之器”的白牛居士陳舜俞;元末有隱居亭林的文學家、書法家楊維禎;明代有人稱“大國小士”的書法家沈度、沈粲昆仲,沈度還被明成祖譽為“我朝羲之”;清代有武英殿大學士王頊齡,其弟王鴻緒是《明史稿》的主要編撰者。近代有數學家、自然科學家顧觀光;思想家、翻譯家和中西文化比較研究者鍾天緯;辛亥革命時期進步文學團體—南社的主要成員、著名詩人、藏書家高天梅、高吹萬和姚石子,早期追隨孫中山民主革命的政治活動家、詩人、書法家陳陶遺。現代有優秀共產黨員李一諤、袁世釗、陸龍飛,兒童文學家賀宜(朱家振),著名圍棋國手顧水如,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近代大地測量學理論奠基人之一葉雪安,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土壤學家侯光炯,書畫家白蕉(何馥),作家范泉(徐煒),還有名字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月球環形山的中國天文學家高平子,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被譽為“國際光導纖維之父”的高輥等等。
金山名勝古蹟雖然由於地理的變遷,以及戰爭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壞,損失較多,但仍有不少保存下來。漕涇古岡身是上海地區僅存的6000年前古海岸遺址;戚家墩、查山、亭林、招賢浜和南陽港等古文化遺址,分別屬於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和馬橋類型(商代)遺存。市縣級文物有元代東林寺、明代松隱寺華嚴塔和五龍廟古紫藤,清代自然科學家顧觀光墓等。當代革命文物有陸龍飛、李一諤烈士墓。此外,屹立於杭州灣中的天然植物園——金山三島,是上海十大景觀的候選點;歷史悠久的金山衛古城遺址;以奇峰怪石靈洞為勝的秦望山;亭林顧野王讀書堆和600年前楊維禎手植的號稱“江南第一松”的鐵崖松等。
金山人民勤勞勇敢,民風淳樸,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正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努力促進全縣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奪取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