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該院曾擁有軍事醫學領域的大部分研究機構。曾經多次調整改編,1991年設有8個研究所: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毒物藥物研究所,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基礎醫學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情報研究所,野戰輸血研究所,疾病預防與控制所。(以上在北京),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衛生設備研究所(以上在天津),軍事獸醫研究所(長春)。該院還設有科研與臨床相結合的附屬醫院(307醫院)。該院還有實驗動物中心、實驗儀器廠、儀器測試中心、計算中心等科技支撐部門。解放軍一些重要的醫學研究和技術中心設在該院,如全軍預防醫學中心、全軍環保研究監測中心、全軍核事故應急醫學救援中心、分子遺傳學研究中心、新藥研究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檢測研究中心、全軍環境衛生研究監測中心、低溫生物學研究中心、實驗動物研究中心、軍事醫學情況中心、放射病臨床專科中心、臨床藥理和菌種保藏專業實驗室等。全院現有2000餘名科技人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的科學家500餘人。建院以來,全院科技人員在藥物、造血細胞、毒劑防護、寄生蟲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歷史沿革
1951年1月27日,美軍在朝鮮戰場使用毒氣和細菌武器,並公然揮舞核大棒對新中國進行訛詐。針對這一嚴峻形勢,周總理英明建議,毛主席拍案決斷,指示迅速成立軍事醫學科學院。1951年6月11日,中央軍委向華東軍區,第三、第一野戰軍和中南、西南、東北軍區發出了《電告成立軍事醫學科學院》的指示。
1951年8月1日,應陳毅市長邀請,華東軍區衛生部部長宮乃泉作為首任院長來到上海,軍事醫學科學院在巴斯德研究院和法租界衛生所舊址開始鳳凰涅槃,中國軍事醫學科學事業發展的新紀元正式拉開帷幕。繼中國科學院之後,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家科學院、世界第三家軍事醫學高級科研機構由此宣告誕生。
創建之初,軍事醫學科學院設定了生理、生化、藥物、化學、細菌、寄生蟲6個系。至1954年3月,學科系增至14個。全院承擔了近千項科研任務和課題,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特別是1954年至1955年,根據中央軍委指示舉辦了毒理和流行病兩個高級師資訓練班,培養了我國第一批“三防”醫學人才,開啟了我軍“三防”醫學研究的大幕。
吳越雨水,滋潤七春。1955年12月12日,考慮到國防建設的戰略意義和中國原子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醫學防護研究的現實需求,總後勤部部長黃克誠大將給周恩來總理寫信提出建議並獲準,於1958年5月將我院從黃浦江畔北遷燕山腳下,從師級單位升為軍級單位。遷入首都後,原有的14個系整合改編為7個研究所。
1961年11月,中央軍委辦公會議決定,軍事醫學科學院執行兵團級許可權;1970年軍委決定軍事醫學科學院執行正軍級許可權至今。2003年秋,由於在迎戰“非典”過程中發揮了一錘定音、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中央軍委決定在軍事醫學科學院基礎上承建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形成了“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三大職能”的總體格局。
在編制改革過程中,早期組建的法醫系移交第二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移交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野戰醫院移交青藏兵站部、接管的工業衛生實驗所移交國家衛生部。此外,從軍事醫學科學院走出的航天醫學研究所、空軍醫學研究所、海軍醫學研究所,有如科學之種撒向祖國的太空、藍天和大海,開出星夜繁花,結出累累碩果。
目前,軍事醫學科學院已成為全軍師級架構最多的正軍級單位,機關有科技部、政治部和院務部、院辦公室,下設衛生勤務與醫學情報研究所、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基礎醫學研究所、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毒物藥物研究所、衛生裝備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野戰輸血研究所、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所、軍事獸醫研究所等11個正師級研究機構和一個正師級附屬醫院(解放軍307醫院)、一個副師級醫學圖書館和7個正團級保障單位等直屬機構,聯合中科院、清華、北大等6家單位創建了北京(國家)蛋白質組研究中心。
從1951年到2011年的60年時間,軍事醫學科學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制規模由最初的6個學系、30餘人的正師級單位,發展到下轄13個師級、7個團級、萬餘人的正軍級單位;駐地從上海巴斯德研究院的一座舊樓,發展到現在橫跨三省兩市的32座營院;儀器設施由少量的老舊物品發展到總值12億多元的國際先進技術設備。
特殊使命
1952年2月25日,組建不久,我院就派出一支由細菌學、流行病學、寄生蟲學等21名專家組成的隊伍,他們帶著正義使命,為揭露敵人的醜陋嘴臉,在槍林彈雨的朝鮮戰場上進行細菌檢驗。2個月後,一份關於“美軍在朝鮮撒布細菌的調查報告書”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震驚和義憤!一支支國際調查團來到朝鮮,核實中國科學家的正義控訴。不久,中英法三種文字向世界公布的報告書,再次使細菌戰的罪行暴露於天下,從輿論上和政治上遏制了細菌武器的繼續使用,有力地配合了新中國的外交鬥爭,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8個月時間,組建軍事醫學科學院的戰略價值立竿見影。
1958年,這支特殊部隊來到北京西郊後,這片沉睡千年的沃土開始甦醒,萌生出鬱鬱蔥蔥的科學之林。核武為矛,防護為盾。蔡翹、胡經甫、朱壬葆等一批大師為了新中國的“三防”事業放棄榮譽光環,拋下功名誘惑,踏雪上高原,冒雨入深山,迎風進沙漠,孤身下邊關,隱名埋姓數十載,鑄造國家盾牌,直至春潮湧起,神秘面紗才漸露崢嶸。
1986年,這支勁旅連同它的“戰時特種武器傷害的醫學防護研究”,與震撼世界的人造衛星、南京長江大橋、人工牛胰島素合成等成果一起,光榮地出現在共和國首次頒發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行列里。從五六十年代走過來的人們都不會忘記,在帝國主義肆意橫行的冷戰時代,戰爭的恐怖籠罩著人類,剛剛站起來的中國人民也面臨著帝國主義原子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的威脅。為了使人民免受侵略者特種武器的戕害,為了使年輕的共和國不屈服於霸權主義的壓力,軍事醫學科學院受命承擔了防原子、防生物、防化學的“三防”醫學研究任務。這是一個崇高而神聖的使命,也是一個沉重而艱巨的任務。
承擔防原子武器損傷研究的科研人員,先後參加了包括首次核子彈、首次飛彈核武器、首次氫彈在內所有類型的核試驗。他們一次次沖入核爆後的放射性沾染區,搶收實驗動物、解剖試驗標本、採集試驗數據。於是,中國的放射醫學防護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從事防生物武器損傷的科技人員每時每刻都注視著我國頭頂的這片“藍天”,警惕來自天空的生物威脅,又隨時隨地密切關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防止各種疫情的蔓延。他們研製的創新型抗瘧藥複方本芴醇,不僅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申報了發明專利,而且已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批准上市,這是中國對人類做出的又一重大貢獻。
擔負防化武器損害研究的科研人員,面對一個個陌生的課題,靠不怕失敗、百折不撓的韌勁,靠排除萬難,永攀高峰的拼勁,更以科學的自我犧牲的精神,掌握了各種化學戰劑的致毒機理,研究出一付付解毒藥劑。
從抗美援朝到邊境作戰,從反恐處突到國際維和,從國內抗災到境外救援,從“兩彈一星”發射到“神舟飛船”上天,從抗擊“非典”、阻擊禽流感到防控“甲流”,從保障奧運到服務世博、亞運、大運,在歷次重大險情、重大任務中衝鋒陷陣,屢建奇功,發揮了一錘定音、無可替代的重大作用。2008年,軍事醫學科學院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和“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歷任主官
宮乃泉、錢信忠、賀誠、殷希彭、桂紹忠、塗通今、徐念茲、秦伯益、吳德昌、吳祖澤、趙達生、孫建中、賀福初等先後擔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現任賀福初院長是第13任院長;劉景宴、周長庚、程坤源、趙陽、高平、徐念茲、黃耀德、李宗澍、邊兆明、高福鎖先後擔任軍事醫學科學院政委,現任高福鎖政委是第10任政委。學科人才
組建之初,為應對抗美援朝戰爭的緊迫戰略需求,在毛主席、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調集了包括蔡翹、胡經甫、黃鳴龍、沈克非、林國鎬、朱壬葆、宋鴻鏘、湯騰漢、周金黃、柳支英、周廷沖等一批大師名家。1955年,軍事醫學科學院三位德高望重的著名科學家蔡翹、胡經甫、黃鳴龍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0年至今,軍事醫學科學院先後湧現出朱壬葆、謝少文、陸寶麟、周廷沖、孫曼霽、周維善、吳祖澤、賀福初、張學敏等1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德昌、秦伯益、王正國、殷震、黃翠芬、盛志勇、俞夢孫、沈倍奮、夏鹹柱等9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數量位居全軍首位。此外,被英國皇家放射學院、美國放射學院分別授予“名譽院士”、“榮譽院士”的我國現代腫瘤學、放射生物學、放射治療學奠基人吳桓興教授曾長期在這裡工作。
在這片沃土裡,曾經締造出我軍迄今惟一的一對夫妻院士——周廷沖、黃翠芬;誕生過三對師生院士,其中朱壬葆先生、吳祖澤先生和賀福初是三代師生院士,黃鳴龍先生和周維善先生、周廷沖先生和孫曼霽先生是師生院士。錢信忠、潘世征、塗通今,我軍歷史上僅有的三位紅軍博士在此集結;殷希彭、潘世征、王道建等白求恩大夫的三位得力助手來院聚首;志願軍衛生部部長吳之理上任之後,我軍歷史上包括紅軍、新四軍、解放軍、志願軍在內的各個時期的衛生部長和兩度出任國家衛生部部長的錢信忠、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兼總後衛生部部長的賀誠等紅色醫學專家有如江河,最終注入軍事醫學科學院這片大海。
此外,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特殊使命還造就了柳支英、周金黃、張其楷、蔣豫圖、鄧蓉仙、李逸民、宋鴻鏘等一大批“無冕院士”,他們把最美好的人生時光奉獻給了共和國“三防”事業,在軍事保密科研領域功勳卓著,可謂看盡大漠孤煙,數盡長河落日,灑盡春秋熱血,寫盡赤膽忠誠,甘結無花之果,不留一點塵埃。
除了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還擁有119位將軍級科學家(包括25位一級研究員、18位二級研究員、76位三級研究員),有10位973計畫首席科學家、10位國家百千萬工程人才、18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0位中國實用工程求是獎獲得者、8位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8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1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位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13位總後一代名師、12位總後伯樂獎獲得者以及包括4位金星、22位銀星在內的眾多總後“三星人才”。還有1個科研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基金獎;2個科研團隊獲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位全軍之首。
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勵精圖治,軍事醫學科學院逐步建立了以60個國際、國家、軍隊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為支撐的科學研究體系;以理、工、農、醫、軍、管6大學科門類36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後流動站為依託的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平戰結合、軍民兼容、以軍為主、寓軍於民的科學研究格局。
自1965年開辦研究生教育以來,軍事醫學科學院為國家、軍隊培養和輸送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達4700餘名。
醫院規模
現設有醫學情報、放射醫學、基礎醫學、衛生學環境醫學、微生物流行病、藥理毒理、衛生裝備、生物工程研究所、輸血醫學研究所等,以及附屬醫院、實驗儀器廠、實驗動物中心等機構。主要從事平、戰時特殊環境、特殊損傷醫學防護和衛生防疫技術、裝備及相應基礎研究。匯集了一批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發展成績
軍事醫學科學院已發展成為一個多學科綜合性的醫學科研機構。擁有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國家新藥臨床前沿安全性評價中心(GLP實驗室)、國家臨床藥理基地、全軍預防醫學研究中心、全軍核事故醫學應急救援中心等約20個跨學科綜合性研究中心和重點專業實驗室。承擔和完成了國家、軍隊的許多重大科研任務,獲得了1500餘項科研成果獎。軍事醫學科學院是軍事醫學研究人才培養的搖籃。現有博士學位授予學科專業15個,碩士學位授予學科專業25個,其中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並建有藥學、基礎醫學和預防醫學三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培養了大批博士、碩士研究生。先後與國內幾十所重點科研院校建立了橫向聯繫,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有關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開展了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軍事醫學科學院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院內高科技企業充分發揮高科技優勢,重點加強藥品、生物製品和衛生保健品的研究開發。一批高科技成果和產品已推向社會,部分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豐碩成果
60年來,軍事醫學科學院始終秉持人類文明鑄就的科學之劍,著力開拓醫學科技的創新之路。先後承擔完成了2700多項國家和軍隊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重大課題,研製出藥品、疫苗120多種,防護技術100多種,獲準專利授權640多項,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30項、三等獎1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和發明獎1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7項,軍隊科技進步獎399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8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戰時特種武器傷害的醫學防護”與“兩彈一星”成果比肩,獲得首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是我國衛生系統、我軍後勤系統迄今唯一的特等獎,至今仍居世界領先水平。瘧疾治療新藥“本芴醇及其亞油酸膠丸製劑”榮獲我國衛生系統首個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研製的抗瘧藥“複方蒿甲醚”是我國第一個進入國際市場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物,在全球銷售超過4億人份,拯救了近百萬瘧疾患者生命,榮獲2009年度歐洲發明人獎和2010年度美國蓋倫獎。近日,作為青蒿素系列抗瘧藥物,複方蒿甲醚還憑藉其巨大的國際影響力推助青蒿素髮明人——中國中醫研究院屠呦呦研究員摘得享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美國拉斯克獎。
此外,由軍事醫學科學院一批青年科學家領銜的“國際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畫”,走在了世界前沿,開創了我國領銜國際重大科學計畫的先河,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18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科學家紛紛參與;研製出以野戰方艙醫院為代表的“二代野戰衛生裝備”和一大批軍隊特需藥物並已陸續裝備部隊,有力促進了部隊戰鬥力、保障力的提高,圓滿完成了軍委、總部賦予的平戰時重大醫學保障和應急救援任務,為國家和軍隊醫學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機構概況
實驗儀器廠
實驗儀器廠主要承擔科研儀器的研製和維修工作。有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製冷工程、機械工程、光學精密機械學科和專業,特別在機械電子設備、製冷及離心設備的套用研究與維修、製造方面形成了優勢。先後獲國家和軍隊科技成果獎20餘項,獲得國家專利多項,研製儀器設備數百種,其中PCR儀在國內廣泛使用受到用戶的好評。實驗動物中心
實驗動物中心是全軍醫學動物的研究中心和重要的生產供應基地。該中心設有實驗動物研究與質量檢測重點專業實驗室,從事實驗動物的遺傳、微生物、生化、病理、營養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工作。生產20多個品種品系的不同等級實驗動物,有力地保障了有關單位醫學科研工作的需要,部分動物還出口到日本和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該中心有10餘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和軍隊的獎勵或專利。儀器測試中心
儀器測試中心主要任務是為生物醫學研究和新藥研究提供形態分析、藥物分析和生化分析。該中心設有色譜實驗室、電子顯微鏡實驗室、質譜實驗室、核磁共振實驗室和光譜實驗室。配備有核磁共振、透射和掃描電鏡、質譜、蛋白質序列分析和毛細管電泳等大型先進儀器設備。在有機化合物成分和結構分析、生化分析以及超微結構分析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1994年該中心與院內有關實驗室聯合,被批准為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附屬醫院
解放軍307醫院,是一所以收治血液病和惡性腫瘤患者為重點,醫療、科研、教學相結合的醫院,是國家衛生部指定的臨床藥理基地,是全軍放射病臨床研究治療中心。現有11個病區、16個科室與實驗室,擁有CT、大型X線機、直線加速器、TPS等大型設備和亞洲一流的無菌層流病房。先後有70多項研究獲國家和軍隊成果獎。該院在臨床藥理、腫瘤及白血病治療、骨髓移植等方面有較強的優勢,特別在放射病和化學中毒治療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績。輸血醫學研究
輸血醫學研究所主要從事血源及輸血安全性研究。該所具有血液病原體檢測與滅活、血液保存、血液製品、血液代用品和輸血醫學基礎實驗室等,率先在國內開展了紅細胞血小板的凍乾保存、血型轉換等項具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先後獲得了國家"八六三"、國家攻關課題多項。國家和軍隊科技成果獎30餘項,有3項生物製品獲國家衛生部頒發的《新藥證書》,並獲多項國家專利。生物工程研究
生物工程研究所主要從事生物學技術研究和承擔生物工程產品的中試任務。該所設有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基因工程和肽化學等研究室。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已形成生物技術上、中、下游配套的學科體系。特別是在基因工程疫苗、細胞工程等領域具有明顯優勢。獲國家和軍隊科技成果獎30餘項,有3項生物製品獲國家衛生部頒發的《新藥證書》,並獲多項國家專利。衛生裝備研究
衛生裝備研究所是軍隊野戰衛生裝備的主要研製單位,現有衛生裝備論證、醫用化工材料、醫用車輛、醫用電子儀器、醫用設備工程研究室和全軍衛生裝備標準檢測試驗中心。在野戰機動醫療單元、衛生技術車輛、x制液制氧設備和系列醫療箱等裝備研究領域有較強優勢,已獲120多項研究成果,部分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成果獎。該所主辦的《醫療衛生裝備》屬全國性刊物。藥理毒理研究
藥理毒理研究所主要承擔化學損傷醫學防護研究任務,開展平、戰時部隊特需藥和民用藥物的研究與開發。該所設有精神藥理學、神經藥理學、中藥藥理學、生化藥理學、毒理學、實驗病理、藥物製劑和藥物代謝、藥物合成、植物化學和毒物檢測分析中心等研究室。有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各1人。獲國家和軍隊科技成果獎130餘項,特別在新藥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有20多個新藥獲國家衛生部頒發的新藥證書。該所主辦的全國性刊物《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誌》和《國外醫學藥學分冊》,在學術界有較大的影響。微生物學研究
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主要從事部隊平、戰時常見傳染病防治研究。該所設有細菌學、病毒學、免疫學、流行病學、消毒學、媒介生物與防治、藥物化學、藥理學研究室和全軍微生物檢驗中心,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成果獎200餘項。該所在微生物快速檢驗和診斷、傳染病病原學和流行病學、消毒學、媒介生物學及其防治、瘧疾防治藥物研究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主辦《中國消毒學雜誌》和《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等全國性刊物。衛生環境研究
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主要針對部隊平、戰時各種環境和勞動因素對指戰員健康和作戰能力的影響,開展以提高部隊平戰時衛生水平和作戰能力為中心的衛生保障措施的研究。該所設有勞動衛生、環境衛生、營養衛生、高原醫學、寒區衛生、衛生檢驗、病理等研究室。完成國家和軍隊下達的500多項研究任務,在軍事勞動衛生、飲水衛生、營養學、高原和寒區衛生等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成果獎80多項。主辦了《中國套用生理學雜誌》、《營養學報》和《解放軍預防醫學雜誌》等全國性刊物。其他
★解放軍醫學圖書館★基礎醫學研究所
★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醫學情報研究所
學院精神
軍事醫學科學院一代代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獻,在取得2000多項科研成果的同時,還創造了以獻身軍事醫學科研事業為內涵的“愛黨愛國、拼搏奉獻、求實創新、團結協作”的“特等獎精神”。被國際醫學界命名的“蔡氏區”。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的留美博士蔡翹在美洲袋鼠腦組織的神經解剖學研究中,發現了視角與眼球運動功能的中樞部位———頂蓋前核。國際醫學把這一部分命名為“蔡氏區”。這是20世紀的中國姓氏在有限的生物體上的命名,也是人類智慧的象徵。
蔡翹沒有留在美國。他踏著太平洋的波濤,回到祖國。新中國成立後,他光榮入伍,後來出任了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成為我國軍事醫學研究的一名“主帥”。
全軍惟一的“院士夫妻”。1949年10月1日,天 安 門廣場的隆隆禮炮,深深震顫著大洋彼岸一對海外遊子的心。旅居美國的周廷沖博士和黃翠芬碩士夫婦,在收到後來成為軍事醫學科學院第一任院長宮乃泉從祖國轉來的親筆邀請信後,當即向美國移民局提出了回國的申請。但這一正當要求卻遭到無理刁難,美國亮出了一個令人望而卻步的獎學金所得稅索賠數目。
1950年3月,一個春寒料峭的早晨,周廷沖和黃翠芬來到美國西部海岸的一個貨運碼頭。毅然登上了一艘不需移民局簽證的貨輪,開始了漫長的航行。當他們在浩瀚蒼茫的太平洋上漂泊了56天,走出甲板,踏上陽光燦爛的故鄉土地時,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海外遊子禁不住熱淚滾滾。
“解放祖國我們沒有流過血,建設祖國我們要多出力。”周廷沖、黃翠芬夫婦就是抱著這樣一個最初的想法,在新中國軍事醫學的百花園裡奮力耕耘,用心血和汗水澆開了一朵朵科研奇葩。周廷沖和黃翠芬先後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從而成為全軍惟一一對享受共和國最高學術稱號的“院士夫妻”。
主動退回“院士”申請表。在軍事醫學科學院,有位老教授叫宋鴻鏘,早在20世紀40年代,宋老就是復旦大學的前身———上海震旦大學的教授,並因發現治療血絲蟲病特效藥而聞名全國。後來,他服從組織安排,從事防化醫學研究。經過20年的探索,他帶領課題組,成功地研究出了當時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防化藥物。
鑒於宋老的突出貢獻,組織上推薦他擔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但當院士申請表送到他手裡時,面對保險箱裡厚厚的研究成果,他思索再三,竟無從下筆。因為他所從事的研究課題,都是軍事醫學的核心機密。為了國家和軍隊的利益,他主動把申請表退了回去,放棄了本該屬於他的榮譽。
當有人問已退居二線的宋鴻鏘:“您甘願這樣被埋沒一輩子?”時,宋老平靜地回答:“一個人做了工作非要受到社會承認嗎?農民種的米上是不寫他們名字的,大家用的煤燃燒掉了,我們也不知道是哪個礦工挖的。我很欣賞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不要努力成為一個成功者,而要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在軍事醫學研究隊伍中,有著一大批像宋鴻鏘這樣的無名英雄,他們把個人的聲名,湮沒於國防科研的偉大事業之中。
新崛起的一代人。今年43歲的研究員王海濤,1989年5月赴美做博士後科研工作,後被肯塔基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在美期間,他所做的愛滋病研究等10個方面的工作,均處於學科前沿。其中,他採用高新技術獲得一株抗體,成為迄今為止整個免疫學領域內發現惟一能與高比例人群特異性抗體反應的獨特型抗體。他還首次提出了對研究愛滋病疫苗有重要意義的“優勢克隆”假說,並取得一項美國專利。僅靠這項專利,王海濤在美國就會有舒適的生活。然而,他卻謝絕美國方面的高薪聘請,攜妻子回到祖國。
與王海濤相伴的還有賀福初、范明、劉克良、高永良、裴雪濤等等。這又是一代人。
從蔡翹,到周廷沖、黃翠芬教授,再到王海濤、賀福初,他們身上折射出幾代軍事醫學科學工作者“愛黨愛國,拼搏奉獻、求實創新、團結協作”的“特等獎精神。”
突出貢獻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春風,吹綠了科學領域的萬木,也開啟了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大門。近20年來,軍事醫學科學院先後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學術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合作關係,一批批科技人員被派往世界各地留學,帶著科研論文和一個民族的和平信念登上國際學術講壇。近年來,軍事醫學科學院在堅持為國防和部隊服務的前提下,把軍事醫學科技力量納入國家計畫軌道,積極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把優勢學科向民用方面延伸,在保障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軍事醫學科學院一批科研人員趕到了唐山。噴灑了45噸滅蟲藥劑,使一場即將流行的大瘟疫,被有效地遏制。
20世紀60年代,受到“鈷60”照射的一家4口人被送進軍事醫學科學院,核醫學專家們從最基本的常規治療中探索出一套治療和護理的基本經驗。由於我國庫存糧鼠害嚴重,軍事醫學專家們把他們研製的抗凝血型新殺鼠劑用於民用,使丹東市成為全國第一批無鼠害城,鄭州鐵路段、鞍山鋼鐵廠分別成為全國第一個無鼠害列車段和無鼠害企業。
1993年8月5日,深圳危險品庫房起火爆炸。軍事醫學科學院4位專家,忍受著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和中毒的危險,奔波於事故現場,採樣分析,確定各危險物品的品名、性質及危害。事後,專家們又不顧個人安危,參加了危險物品起運、裝車過程中的衛生保障任務。
1995年6月,廣東高要市一個小村莊裡接連發生人畜中毒“怪疫”死亡事件。短短几個月內,先後有148人發病,16人死亡。軍事醫學專家幾經努力,找到了造成“怪疫”的原因,衛生部派往中毒現場的專家組也制訂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有機磷農藥中毒急救新技術”是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多年實驗和臨床研製的成果,並於1991年由國家衛生部作為首批面向農村和基層推廣的10項重大醫藥衛生技術之一。該技術推廣後,大大提高了我國有機磷農藥中毒救治水平。廣大基層醫務人員認為,急救技術是有機磷農藥中毒救治的一次重大突破。[3]
院士星座
在我軍現代化建設的行列中,有一支100人組成的院士方陣。他們不僅學識超人、成果卓著,而且在他們身上,還凝聚了“獻身國防、甘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們的名字,已同他們輝煌的成就一起,載入了世界科技發展的史冊。這其中,有14位來自軍事醫學科學院。他們是:★我國生理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蔡翹———28歲就在世界腦神經解剖學界獲得大腦“頂蓋前核”這一驚人發現,使國際腦科學領域有了一個令中國人為之自豪的“蔡氏區”命名。
★聞名世界的生理學家朱壬葆———他帶領課題組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如期在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之前,研製成功了我國的第一代預防放射病的新藥方6304。
★我國昆蟲學界的奠基人胡經甫———歷經十二個寒暑,編寫了《中國昆蟲名錄》這部巨著。不僅給中國的昆蟲學研究奠定了基石,而且也是世界昆蟲學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我國著名昆蟲學家陸寶麟———從事生物學、醫學昆蟲學的科研和教學工作,為我國醫學昆蟲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和衛生部頒發的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軍惟一的一對院士夫妻周廷沖、黃翠芬———周廷沖作為我國生化藥理學家,先後白手起家創建了4個實驗室和1個研究所,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在創辦所室和教學上,為我軍培養了第一批軍事防化毒理學專業人才。黃翠芬院士早年從事毒素的基礎及套用研究,為我軍的國防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4年,她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科學工作者”榮譽稱號。
★力克國際防化醫學重大課題,使我國在這一領域領先於世界的生理學家孫曼霽———大半生在實驗室里研究用科學對付當今化學武器的殺傷,即化學武器的中毒救治。他使我國梭曼防治機理研究處於世界的前沿。
★著名實驗血液學家吳祖澤———他的科學發現,為人類醫治白血病、重症肝炎、急性放射病、再生障礙貧血等難治性疾病開闢了廣闊前景,標誌著我國在這一研究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我國放射毒理學、輻射防護學創始人吳德昌———首次闡明核武器落下灰危害的特點,在落下灰危害防護研究方面達到了國際水平。他還參與起草諮詢了一系列重要的核安全檔案,對我國核工業的發展舉足輕重。
★在世界防化醫學、戒毒醫學方面成就卓著的著名藥理學家秦伯益———他研製成功的鹽酸二氫埃托啡,是目前世界上用藥劑量最小而鎮痛效果最強的高效鎮痛一類新藥。
★在白血病治療研究方面成績斐然的著名免疫學家沈倍奮———她在國內最早開展加成指數測定法分析單克隆抗體技術的研究,成為惟一一名連續4屆當選“863”計畫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的委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賀福初——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從事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
★我國著名的動物病毒學專夏鹹柱——他對狂犬病病毒在感染局部的增殖情況及病毒在體內的傳播機制進行了探索性研究,構建了多種新型疫苗候選株,為我國動物狂犬病新型疫苗的研製奠定了良好基礎。
著名人
細胞生物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賀福初研究員賀福初,1962年出生於湖南安鄉,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後考入軍事醫學科學院攻讀碩士學位併入伍,相繼獲生物化學碩士、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研究員,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曾發現“細胞活性因子的發育相關進化”、“相互作用分子的協同進化”、“mRNA編碼區與非編碼區的協調進化”及“物種演化中的分子減速進化”等規律性現象;發現並克隆肝細胞生成素、揭示其基因調控機制、研製其重組品,發現其受體及其兩條信號轉導通路;建立人胎肝轉錄組及其蛋白質組,從中發現500餘種新基因、新蛋白質;發現中國人群常見惡性腫瘤及慢性肝炎等的易感基因10餘種;倡導並領銜了人類第一個組織、器官的“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畫”,這也是中國第一次領導大型國際合作計畫,Nature、Science、NatureBiotechnology等國際著名雜誌給予高度評價。以責任作者在國際核心刊物NatureGenetics、PNAS、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GenomeRes、MolCellProteomics、CancerRes、JBC、Oncogene等發表論文100餘篇。
曾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求是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五四青年獎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曾被評為“全國首屆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全國首屆青年科技標兵”、總後“科技金星”、“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曾主持國家“863”、“973”以及“九五”、“十五”攻關、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課題、北京市重大項目等10餘項。獲國際人類蛋白質組組織“研究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獲美國發明專利1項,中國發明專利2項,國家新藥證書1項。主編專著6部、主譯專著2部、參編專著5部。現任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醫藥衛生專業評審,國家863生物與醫藥技術專家組成員,國家中長期“蛋白質科學重大研究計畫”專家組副組長,國家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國際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畫共同執行主席,國際人類蛋白質組組織理事,國際核心刊物《Proteomics》資深編輯、《Molecular&CellularProteomics》編委,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分子免疫學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分子免疫學家沈倍奮研究員沈倍奮,中國工程院院士,一級研究員,微觀世界的“健康大使”。1943年5月1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崑山,1965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1980年9月到1982年7月獲洪堡獎學金,在西柏林技術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後,從事研究工作。1988年1月至9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進行合作研究,1987年2月出任國家“863”計畫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兼抗體工程專題項目負責人。1994年建立和主持軍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分子免疫學研究室,被確定為全軍重點實驗室。在沈倍奮看來,引導自己步入科學殿堂的領路人是父親。沈倍奮的父親畢業於舊上海的東南醫學院,從醫之初他將自己改名為沈初興,後來又為子女取名為繼奮、倍奮,希望後人奮鬥一世,成就大業。受醫學世家氛圍的影響,沈倍奮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復旦大學生物系的生物物理專業,1965年又考取了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生。然而學業未完,適逢“文革”。在那個一切都十分混亂的年代裡,這個認為人生要靠三分命運、七分拼搏,崇尚奮鬥創業的姑娘始終堅持讀書。先前學俄語的她在這期間打下堅實的英文功底。1980年她獲得洪堡獎學金,前往西柏林技術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做博士後。在兩年時間中,沈倍奮無暇領略歐洲大陸的旖旎風光,時間全部泡在了實驗室。她用不到一年時間,完成了博士後的學業,贏得了導師的讚譽。
回國後,她開始了新的課題研究。在當時沒有一間實驗室,沒有一根試管的情況下,她沒有退縮,憑著執著,借實驗室開始了研究工作。為了獲得實驗材料,親自到屠宰場,取動物臟器。為了得到需要的試劑和儀器,幾乎跑遍了北京的試劑商店、儀器公司、玻璃廠、化工廠、機場、海關……最後,在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863”經費資助下,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並發展成今天的全軍分子免疫學重點實室。就在這間實驗室,沈倍奮和同事們獲得了一個個重要成果:在國內最早開展加成指數測定法分析單克隆抗體所抗抗原決定簇的異同,有關技術在全國推廣;最早作出白血病免疫分型試劑,使白血病診斷水平進一步提高;用單克隆抗體分析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填補了國內特異性診斷方法的空白;研製抗人白細胞分化抗原的單克隆抗體17類43株,全部被人白細胞分化抗原國際會議確認;開展白血病導向治療的研究,研製的免疫毒素是我國單克隆抗體及衍生物最早通過新藥評審進入臨床的製品;從中國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克隆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並研究了它們的升白細胞作用,在國內最先通過了新藥評審。尤其是在導向藥物和基因工程抗體研究方面取得了國際水平。獲得15項科技進步獎,參加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200餘篇。並以此贏得了同行的讚譽,成為唯一連續4屆當選“863”計畫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的委員。
認識沈倍奮的人都知道,她總是行色匆匆,慣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得趕緊”。作為一名白血病導向藥物的研究者,面對我國是白血病的高發區這一事實,她焉能不急?學生們都說:找沈老師難,因為她忙;找沈老師又很容易,因為她總在實驗室。我問沈倍奮對成功領悟最深的是什麼?她說,“是科學的品質”。在她看來,科學來不得虛假。沈倍奮以她嚴謹的科研作風,享譽生物技術領域。1997年,經過多年攻關,她和同事們研製成功了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新藥,申請新藥證書的時機已經成熟。國家主管部門和醫藥界對一種新藥的評審和鑑定向來把關嚴格,而沈倍奮帶領大家精心準備,從實驗數據、必備的資料到專家們可能提出的問題,每個環節都絲絲入扣,做到準確、詳細、全面,使這個藥一次性通過評審。國家醫藥主管部門還把她們的申報書作為範本,推薦給所有申請新藥證書的單位參照學習。
父命殷殷偉業成,醫林倍奮出奇英。
思報國,獻終生,匆匆行色訴衷情。
聯繫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太平路27號軍事理論必備
軍事,是軍隊事務的簡稱,中國古代稱呼為軍務,是與一個國家(或者政權、集體)生死存亡有關的重要事務以及法則。是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雖然我們常常會談到軍事具體裝備事件,但是其軍事科學理論還是比較缺乏,所以現在將詳細總結其知識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