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人才學

軍事人才學

軍事人才學創立近20年來,經歷了醞釀準備、學科初創、逐步發展三個時期,主要的學術成果體現在5個方面:構建了軍事人才學原理的基本框架和學科體系,界定了諸多基本概念,探索了成才規律,回答了重大現實問題,完善了教學層次。

基本信息

起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黨和國家工作著重點的轉移,軍隊建設的指導思想的發生了重大變化,軍事人才隊伍的建設就成為十分突出的問題。正如楊尚昆在《建設一支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軍隊》一文中提出:“要培養一大批現代化的軍事人才。軍隊現代化建設,關鍵在人才。不造就一大批現代化的軍事人才,就談不上軍隊的現代化。”因此,軍事人才學研究就被歷史地推到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位置上。通過廣大軍事人才學研究、教學人員的不斷探索,經歷了萌芽(1979年~1985年)、初創(1986~1990年)、發展(1991年~2000年)、完善(2001年~)四個階段,使軍事人才學取得了長足發展。

科學概念

一是軍事人才必須是軍事實踐活動的產物;二是軍事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軍事知識、軍事技能和從事創造性活動的能力;三是軍事人才必須是對進步的軍事活動做出某種較大貢獻的人。

研究對象

軍事人才理論研究者從軍事人才這一事物矛盾運動的特殊性出發,定位於軍事人才成長規律與軍事人才使用管理規律這兩個方面,從而確立了軍事人才學獨立學科的地位。王日中認為:“軍事人才學就是研究軍事人才本質與軍事人才活動規律的科學。”陳文義認為:“軍事人才的成長與軍事人才的管理是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它們共同構成了軍事人才學研究對象的整個體系。”

價值研究

軍事人才學軍事人才學
在概括一般軍人價值的基礎上,注重軍事人才價值與一般軍人價值的特殊性,以及其評價標準、方法和實現途徑,這就加深了對軍事人才本質的認識。閻寶珠認為,軍事人才的價值,從概念上來解釋,與其他人才一樣,是個人對社會的奉獻同社會對個人的尊重與滿足的統一。“軍事人才的價值既不是顯赫的地位、豐厚的俸祿,也不是優厚的待遇、赫赫的名聲,而在於內在的、默默的貢獻。這價值,融化在軍事人才的職責和使命中,體現在軍事人才的莊嚴而又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之中。”王書道認為:“軍事人才價值,是指軍事人才的素質、創造性活動及其結果,對一定階級及其政黨的軍事活動和該社會人的發展的客觀效應。這裡,一定的階級及其政黨的軍事活動和該社會人的發展是軍事人才價值的軸心,軍事人才的素質、創造性活動及其結果是軍事人才價值的載體,產生客觀效應是軍事人才價值的核心。軍事人才的價值,是軍事人才所做貢獻的工具性價值與軍事人才自身發展的目的性價值的統一。”從軍事人才價值形態分,可分為潛在價值、效用價值、人本價值。“軍事人才價值的實現,既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又是一個動態的實踐過程。它不僅是軍事人才自身條件與社會因素的有機結合,而且是軍事人才所做貢獻的合法認定、合理回報以及軍事人才持續發展等環節的辯證統一。”

分類與層次

在吸收我國歷史上軍事人才思想中關於分類與層次認識的基礎上,運用人才學原理,形成了按照我軍現有專業分類、按照成長和發展過程分類、按照才能高低和貢獻大小分類、按照思維特徵分類、按照知識結構分類、按照行為方式分類,以及按照初、中、高級分層次等多種等方法,創立了既符合普通人才學原理,又符合軍隊實際的軍事人才類別和層次劃分的標準與方法,為深入研究各級各類軍事人才和分支學科創造了條件。第二炮兵幹部部和第二炮兵工程學院編著的《第二炮兵人才學》,正是在這一原理指導下所誕生的一門軍事人才學的分支學科。對於軍事人才的群體結構的研究,多數專著教材都將其作為重點,運用耗散結構論、系統論、組織行為學的相關原理,不僅分析了構成軍事人才群體的相關要素,還重點探討了軍事人才群體合理結構的要求、意義、特徵、類別,群體結構的最佳化,對部隊領導班子的組合、最佳化人才隊伍結構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

發展趨勢

軍事人才學軍事人才學
縱觀30年來軍事人才學的研究現狀,不難發現,經過軍事人才學研究者的艱苦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作為一門學科專業建設來講,從創立到成熟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鬥爭準備的不斷推進,軍事人才隊伍建設中還有許多實踐經驗需要加以總結,遇到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也亟待從理論上作出回答。可以預測,軍事人才學研究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將呈現下列發展趨勢。
突出套用研究。隨著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步伐的加快,軍隊建設由半機械化向機械化、信息化整體轉型,有效履行我軍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完成多樣化的軍事任務,要求軍事人才隊伍建設要有一個整體性躍升、跨越式的發展,軍事人才隊伍建設中有許多重大現實問題需要研究解決。服務於並指導實踐是任何一門學科理論的價值所在。軍事人才學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套用學科,其地位和作用就在於它服務並指導軍事人才建設實踐。因此,研究軍事人才建設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將成軍事人才學研究的一個基本發展趨勢之一,突出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研究。未來戰爭是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戰爭,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是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關鍵。因此,世界各主要軍事大國紛紛強化聯合制勝理念,加強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打造聯合作戰部隊,全面提升聯合作戰能力。我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訓練體制、保障體制尚未建立健全,缺乏實戰牽引和檢驗,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起步晚。因此,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解決,將是未來軍事人才學研究一個重要趨勢。
二是軍隊人才隊伍建設向信息化轉型研究。信息化戰爭迫切需要軍隊加速信息化建設,信息建設程度將決定能否打贏未來戰爭。人才隊伍建設不僅是軍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軍隊建設和作戰主體。軍隊向信息化轉型,關鍵是要提高軍隊人才的信息素質,人才隊伍建設要轉向信息化,這是軍隊建設向信息化轉型的根本保證。因此,軍隊人才隊伍建設向信息化轉型,不僅是軍隊人才隊伍建設需要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也是軍事人才學研究的又一重要趨勢。
三是完善軍隊人才選拔任用機制研究。軍隊人才選拔任用機制是否科學完善,直接影響到軍隊人才的考評、選拔、任用,影響到軍事人才隊伍建設,進而影響到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和完成多樣化的軍事任務。指揮軍官考評體系及其選拔任用程式規定基本建立起來。但是,從軍隊人才隊伍建設整體上看還不夠完善,參謀軍官、專業技術軍官、士官等考評、選拔、任用等機制還未建立起來,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
四是調整改革軍事人力資源制度研究。我軍現有軍事制度的很多方面是戰爭年代延續下來,是計畫經濟條件下形成的,近30年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相接軌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制度安排還未真正建立起來。正如胡錦濤指出:“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的任務很多,當前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調整改革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這一重要論述,從戰略高度提出了調整改革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此,對調整改革軍事人力資源制度研究,將成為軍事人才學套用研究的一個重要趨勢。

主要成果

國內最早研究軍事人才學的《軍事人才學(試用教材)》、《軍事人才學概論》和《軍事人才學引論》,借鑑我國人才學研究的理論成果,開闢了現代軍事人才理論研究的先河,探索了構建軍事人才學原理框架的路子。這三部著作從揭示軍事人才的概念、本質入手,涉及軍事人才分類、成才過程、成才的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成才道路與成才策略,科學技術、戰爭、軍事訓練、院校教育與軍事人才成長的關係,探索了軍事人才的成長規律,軍事人才的特殊素質與才能,分析研究了軍事人才群體結構、軍事人才的使用與管理,創立了軍事人才學原理的基本體系,對軍事人才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王日中、瞿定國編寫的《軍事人才學》,對軍事人才學的理論框架做了新的探索,對研究對象、範疇、體系做了深入闡述,分門別類地論述了軍事領導人才、軍事科技人才、軍地兩用人才、未來軍事人才的含義、作用、內在因素構成及其發揮,研究了軍事人才開發、培養、識別、任用、激勵、競爭、流動等環節,同時,還前瞻性地研究了軍事人才立法、軍事人才心理、軍事人才的自我修養等內容,建構了軍事人才學的新框架。閻寶珠主編的《軍事人才學基礎》分為總論、軍事人才價值論、軍事人才成長論、軍事人才管理論、軍事人才開發論五編,並在軍事人才價值及其性質、價值的實現、價值的評價,軍事人才成才規律的表現形式以及新型軍事人才開發戰略等問題上,做了新嘗試,提出了新的觀點。根據軍事人才研究的深入發展和軍事人才教學實踐的需要,王日中主編的《新編軍事人才學》、沈國權等主編的《軍事人才學新論》、陳文義主編的《軍事人才學》相繼出版,作為全軍院校研究生培養單位重點建設學科和軍隊政治工作學專業教材,以及全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這三部教材在充分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著力點放在軍事人才學理論研究的重點難點和軍事人才管理實踐中重大現實問題上,尤其是陳文義主編的《軍事人才學》,突出了對軍事人才的本質、成長、培養、開發、配置、選拔、使用、激勵和規划進行了比較深入研究。上述專著、教材,共同構建了軍事人才學的基本理論框架體系。

軍事理論必備

軍事,是軍隊事務的簡稱,中國古代稱呼為軍務,是與一個國家(或者政權、集體)生死存亡有關的重要事務以及法則。是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雖然我們常常會談到軍事具體裝備事件,但是其軍事科學理論還是比較缺乏,所以現在將詳細總結其知識普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