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畫編碼
部外筆畫 | 4 | 總筆畫 | 11 | 異體字 | 呋 夫 跗 |
統一碼UNICODE | 五筆 | 倉頡 | 鄭碼 | 四角 | 筆順 |
U+8DBA | KHFW | RMQO | JIBO | 65180 | 丨フ一丨一丨一一一ノ丶 |
基本字義
1. 同“跗”。
2. 〔~坐〕佛教徒盤腿端坐的姿勢。
3. 碑下的石座:魑首龜~。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羅馬字 | 國際音標 |
跗 | 甫無 | 幫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pyo/piu | pĭu |
方言集匯
◎ 粵語:fu1
◎ 客家話:[客英字典] fu1 [海陸豐腔] fu1 [台灣四縣腔] fu1 [梅州腔] fu1
詳細釋義
〈名〉
(1)
同“跗”。腳背 [instep]
摩趺,攘臂以游其間。――歐陽修《送方希則序》
(2)
又如:趺踝(腳背和踝骨。指趺坐)
(3)
同“跗” [foot]
(4)
腳
昧爽窗前,雙趺獨立。――《刻兵略纂聞述》
(5)
又如:趺跡(腳)
(6)
山腳
橋在山趺之次,故流頗急。――清·平雲《孤兒記》
(7)
花萼 [calyx]。如:趺萼(花的萼片)
(8)
足跡 [footmark]
在南安十四年,每執書就明,倚立庭磚,歲久雙趺隱然。――《宋史》
(9)
碑下的石座 [base]
趺上不得過四尺。――封演《封氏聞見記·碑碣》
(10)
又如:趺坐(石碑底座。也作趺座);趺蓮(蓮座);螭首龜趺。又指器物的底座。如:趺架(放置物件的座架)
趺
fū
〈動〉
兩足交疊而坐 [sit cross-legged on]。如:跌坐(盤腿而坐);趺足(腳心朝上、腳背朝下盤起腿來);趺跏(雙足交疊而坐)
趺
fū ㄈㄨˉ
(1)
同“跗”。
(2)
碑下的石座:魑首龜~。
〔~坐〕佛教徒盤腿端坐的姿勢。
拼音是fu的漢字
拼音是fu的漢字共有214個,如下: |
復|幅|拂|服|附|蜉|菔|蝠|鰒|蝮|紱|賻|罘|稃|匐|麩|鳧|桴|莩|孚|駙|呋|郛|芙|黻|乀|伕|俌|俛|偩|冨|冹|刜|嘸|咈|哹|嘸|坿|垘|妋|姇|娐|副|扶|浮|富|福|負|伏|付|俯|斧|赴|縛|夫|父|符|孵|敷|賦|輔|府|腐|腹|婦|撫|覆|輻|膚|氟|俘|傅|訃|弗|涪|袱|甫|釜|腑|阜|咐|黼|苻|趺|跗|蚨|幞|茯|滏|婦|媍|宓|岪|峊|巿|弣|彿|復|怤|懯|抙|捊|掊|撫|旉|枎|柎|柫|栿|棴|椨|椱|汱|沕|泭|洑|澓|炥|烰|焤|玞|玸|琈|璷|甶|畉|癁|盙|砆|祔|禣|稪|竎|筟|箙|簠|粰|糐|紨|紱|絥|綍|綒|緮|縛|纀|罦|翇|胕|膚|艀|荂|荴|葍|蓲|蕧|虙|蚥|蚹|蛗|蜅|蝜|衭|袝|複|褔|襆|襥|覄|訃|詂|諨|豧|負|賦|賻|軵|輔|輻|邚|邞|郍|郙|鄜|酜|酻|釡|鈇|鉘|鉜|錇|鍑|鍢|錇|阝|陚|韍|韍|頫|颫|駙|鬴|鮄|鮒|鮲|鰒|鳧|鳬|鳺|鴔|鵩|麩|麬|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