韍

【名】亦作“芾”。漢以後又稱“蔽膝”。商周至元明的一種祭服。形似圍裙,系在腰間,其長蔽膝,為跪拜時所用。

基本信息

註解

(韍)

古代祭服的蔽膝:“服天子韍冕”。

部首:韋 部首筆畫:4 總筆畫:9

五筆86:FNHC  五筆98:FNHY  倉頡:QSIKE 
四角號碼:53047  UniCode:U+97E8 規範漢字編號:6815

詳細註解

以皮革塗朱或彩繪稱韋韡,以絲綢繪織繡圖稱黻。漢以前用皮革,魏晉以來用絲羅。安陽殷墟出土的貴族人,腰帶之下正中部分,佩一塊上狹下廣的斧形裝飾,是較早的韍。周制,韍下廣二尺,上廣一尺,長三尺,其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按等第不同,韍上圖案不同。如明代皇帝韍,織火、龍、山三種章紋,東宮、親王則織火、山兩種章紋。

(形聲。從“韋”,表示與皮革有關。本義:古代貴族祭祀時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

有虞氏服韍。——《禮記·明堂位》

一命緼韍幽衡。——《禮記·玉藻》

受綠袞冕衣裳。——《漢書·王莽傳上》

又如:韍冕(敝膝和帽子)

系印璽的絲帶。也作“紱”〖silkribbon〗

韍如相國。——《漢書·王莽傳》。注:“組也。”

又如:璽紼(印帶)

《詩.小雅.采菽》:“赤芾在股。”孔穎達疏引鄭玄《易乾鑿度注》曰:“古者田漁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後知蔽後,後王易之以布帛而猶存其敝前者,重古道不忘本。”《漢書.王莽傳上》:“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綠韍袞冕衣裳。”《宋史.輿服志三》:“天子之服有袞冕,紅蔽膝,升龍二並織成,間似雲朵,飾以金及花鈿窠,裝以真珠、琥珀、雜寶玉。”參閱《禮記.玉藻》、《左傳.桓公二年》“袞、冕、黻、珽”孔穎達疏引徐廣《車服儀制》。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中】【韋部】 韍·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5

《廣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音弗。《說文》本作巿,韠也。篆文從韋從犮。《注》徐鉉曰:今俗作紱,非是。《禮·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注》此冕爵弁服之韠,尊祭服,異其名耳。韍之言蔽也。《前漢·諸侯王表》奉上璽韍。《注》師古曰:璽之組也。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蔽膝也。巿,遮羞布。

拼音是fu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