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阝是漢語裡的偏旁,是字的一部分。左耳刀由“阜”(fù)字變形而來。“阜”字本義為土山,故從左耳刀的字,本義多與山地、地形相關,如“陵”、“陡”、“險”、“陸”、“陰”、“陽”等。
右耳刀由“邑”(yì)字變形而來,“邑”字與城市有關,故從右耳刀的字,本義多與城鎮、地名相關,如“都”、“郊”、“邦”、“郡”、“郭”、“鄭”等。
左耳旁
【漢語拼音】zuǒěrpáng
【偏旁由來】楷書中從“阜”(fù)字變形,變形為寫在字形左邊的“阝”,一般稱”左耳刀“、“左耳旁”等。“阜”字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邊的石磴之形。本義:土山。因此從“阜”(阝,左耳旁)的字,本義大多與山、土地、地形有關,如“陵”、“陡”、“險”、“陸”等。
釋義:
①同"阜"。“阜”的本義是土山,原始山坡的象形。
②後用作偏旁,用於漢字的左側。俗稱“左耳刀旁”,又稱“左包耳”。如”陵“,本義:大土山。
右耳旁
【部首名稱】右耳旁
【漢語拼音】yòuěrpáng
【偏旁由來】楷書中從“邑”(yì)字變形,變形為寫在字形右邊的“阝”,一般稱”右耳旁”。“邑”字象形,上為囗(wéi),表示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示人口。合起來表城邑。因此從“邑”(阝,右耳旁)的字,本義大多與地名、邦郡、區域有關,如“都”、“邦”、“郡”、“郊”、“郭”等。
釋義:
①同“邑”。“邑”的本義是國家。
②後用作偏旁,用於漢字的右側。從“阝”的字,一般與城邦、國家有關,如:邦、都、郊。有的姓與地名有關,所以也帶有“阝”,如:鄧、鄭、郭、邢、鄒、鄔。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正字通》偏傍阜字
部首相關
縱橫碼:7020,720,倉頡碼:nl(弓中),鄭碼:YAAA,U:961D,GBK:DAE2
五筆(86&98版):BNH;四角號碼:77227
筆畫數:2,部首:阝,筆順編號:52
示例:陽、陰、鄭、鄧、附等
1997年8月第1版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對“阝”筆順的說明是:先寫橫撇彎鉤、再寫豎。
拼音是fu的漢字
拼音是fu的漢字共有214個,如下: |
復|幅|拂|服|附|蜉|菔|蝠|鰒|蝮|紱|賻|罘|稃|匐|麩|鳧|桴|莩|孚|駙|呋|郛|芙|黻|乀|伕|俌|俛|偩|冨|冹|刜|嘸|咈|哹|嘸|坿|垘|妋|姇|娐|副|扶|浮|富|福|負|伏|付|俯|斧|赴|縛|夫|父|符|孵|敷|賦|輔|府|腐|腹|婦|撫|覆|輻|膚|氟|俘|傅|訃|弗|涪|袱|甫|釜|腑|阜|咐|黼|苻|趺|跗|蚨|幞|茯|滏|婦|媍|宓|岪|峊|巿|弣|彿|復|怤|懯|抙|捊|掊|撫|旉|枎|柎|柫|栿|棴|椨|椱|汱|沕|泭|洑|澓|炥|烰|焤|玞|玸|琈|璷|甶|畉|癁|盙|砆|祔|禣|稪|竎|筟|箙|簠|粰|糐|紨|紱|絥|綍|綒|緮|縛|纀|罦|翇|胕|膚|艀|荂|荴|葍|蓲|蕧|虙|蚥|蚹|蛗|蜅|蝜|衭|袝|複|褔|襆|襥|覄|訃|詂|諨|豧|負|賦|賻|軵|輔|輻|邚|邞|郍|郙|鄜|酜|酻|釡|鈇|鉘|鉜|錇|鍑|鍢|錇|阝|陚|韍|韍|頫|颫|駙|鬴|鮄|鮒|鮲|鰒|鳧|鳬|鳺|鴔|鵩|麩|麬|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