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膚,fū,ㄈㄨˉ,
英語:fur;
本義:動物身體的外層、保護層。引申義:人體表面的帶汗毛的保護層。
1.肉體表面的皮:皮~。肌~。切~之痛。體無完~。
2.表面的,淺薄的:~淺。~泛。
3.大:“薄伐獫狁,以奏~公”(“膚公”即“大功”)。
形聲:從肉,盧省聲。繁體從虍(hū),從胃,虍亦聲。“虍”即帶毛的虎皮,意為“保護”。“胃”指人的胃,也指包括老虎在內的所有動物的可為人所食用的肉。“虍”與“胃”聯合起來表示“人類的胃納物——動物的肉——的保護層”。
別字作“膚”,字從肉,從夫,夫亦聲。“肉”指“肉身”。“夫”指“外表的”、“外側的”。“肉”與“夫”聯合起來表示“肉身的外表”。
說明:《說文》:“虍,虎文也。”案:虍既有斑紋,當為帶毛的虎皮,不同的毛色才能構成斑紋。人類的皮膚沒有斑紋,故本字的本義是指動物帶毛的皮,引申義才可以指人的表皮。)
解說
膚字正體(繁體)從虍、胃。“虍”是老虎帶毛的皮;“胃”從 (囗米,消化米的器官,即胃部的象形。隸化作田)肉(隸化作月)。虍、胃聯合起來表示“包住肉和內臟器官的皮”。(1)同本義[fur]
膚受之愬。──《論語·顏淵》
衣不暖膚。──《商君書·算地》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衛風·碩人》
(2)又如:肌膚(肌肉皮膚);膚革(皮膚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膚不生毛(皮膚上長滿了厚繭而長不出毛)
(3)樹木、果實的表皮[bark;skin]。如:膚部(表皮);膚果(可連皮吃的果實)
(4)某些像皮層那樣的東西[sth.resemblingskin]
紙光潔如玉,膚如卵膜。──宋·陳師道《後山談叢》
(5)又如:草皮;紙張
(6)古代用於祭祀或供食用的肉類[sacrificialmeat]
麋膚,魚醢。──《禮記》。鄭玄註:“膚,切肉也。”
(7)古代長度單位,一指為寸,四指為膚[measureunitoflength]。
如:膚寸(古長度單位。一指寬為寸,四指寬為膚)
(8)較短的距離[shortdistance]。如:膚寸之地無得
(9)外表[appearance]
而短小精悍者,遊俠之徒也。人何足以知之?此皆其膚也。──宋·蘇軾《王定國真贊》
(10)通“簠”(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asquaregrainreceptacle]
剝床以膚,凶。──《易·剝卦》
其他含義
膚fūㄈㄨˉ
(1)淺薄[superficial]
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漢·張衡《東京賦》
(2)又如:膚見(淺陋的見解);膚學(淺學,所學淺陋);膚俗(膚淺庸俗);膚庸(淺薄平庸);膚語(膚辭,膚淺空泛的言語)。
(3)大[big]
薄伐獫狁,以奏膚公。──《詩·小雅·六月》
(4)又如:膚功(大功)
(5)肥美,美[beautiful]
公孫碩膚。──《詩·豳風·狼跋》
(6)又如:膚美(優美敏捷);膚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7)肉體表面的皮:皮~。肌~。切~之痛。體無完~。
(8)表面的,淺薄的:~淺。~泛。
(9)大:“薄伐獫狁,以奏~公”(“膚公”即“大功”)。
膚皮潦草
fūpí-liáocǎo
[cursory;casual;perfunctory] 形容不認真、不仔細,草率從事,也作“浮皮潦草”
膚淺
fūqiǎn
[superficial;shallow;half-baked;skin-deep] [學識] 淺薄;[理解] 不深刻
由於我們認識膚淺而感到生疏的宗教
膚色
fūsè
[color of skin] 有色人種的膚色(例如黑人的膚色)。
拼音是fu的漢字
拼音是fu的漢字共有214個,如下: |
復|幅|拂|服|附|蜉|菔|蝠|鰒|蝮|紱|賻|罘|稃|匐|麩|鳧|桴|莩|孚|駙|呋|郛|芙|黻|乀|伕|俌|俛|偩|冨|冹|刜|嘸|咈|哹|嘸|坿|垘|妋|姇|娐|副|扶|浮|富|福|負|伏|付|俯|斧|赴|縛|夫|父|符|孵|敷|賦|輔|府|腐|腹|婦|撫|覆|輻|膚|氟|俘|傅|訃|弗|涪|袱|甫|釜|腑|阜|咐|黼|苻|趺|跗|蚨|幞|茯|滏|婦|媍|宓|岪|峊|巿|弣|彿|復|怤|懯|抙|捊|掊|撫|旉|枎|柎|柫|栿|棴|椨|椱|汱|沕|泭|洑|澓|炥|烰|焤|玞|玸|琈|璷|甶|畉|癁|盙|砆|祔|禣|稪|竎|筟|箙|簠|粰|糐|紨|紱|絥|綍|綒|緮|縛|纀|罦|翇|胕|膚|艀|荂|荴|葍|蓲|蕧|虙|蚥|蚹|蛗|蜅|蝜|衭|袝|複|褔|襆|襥|覄|訃|詂|諨|豧|負|賦|賻|軵|輔|輻|邚|邞|郍|郙|鄜|酜|酻|釡|鈇|鉘|鉜|錇|鍑|鍢|錇|阝|陚|韍|韍|頫|颫|駙|鬴|鮄|鮒|鮲|鰒|鳧|鳬|鳺|鴔|鵩|麩|麬|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