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1、 出自姒姓。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堯派鯀治水,鯀採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遞舜即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據說鯀的妻子夢食薏苡,醒來後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後,舜賜姒姓於禹。周初大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譚國國勢一直不盛,不久就淪為齊國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併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而留在故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為山東譚氏。
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據《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古的後代,望出弘農,是為雲南、貴州譚氏。
3、 談氏有避諱改姓譚氏。又據《萬姓統譜》所載,譚氏有避仇去言旁為覃,今嶺南(泛指五嶺之南,大致相當今廣廣西大部分地區。
來源一
出自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據《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古的後代,望出弘農,是為雲南、貴州譚氏。
來源二
源自嬴姓。秦亡後,嬴姓為避戰亂,其中一支遷徙至巴南,一支遷途隊改姓譚。
來源三
源於姒姓,出自聖君夏禹的姒姓後裔。據史書記載,周朝初年周武王姬發大封諸侯時,將先聖的後代中一部分夏禹的姒姓子孫封於譚(今山東章丘),建立了譚國,為子爵,因此稱譚子。(此來源基本屬實,但不代表以上及以下全為虛假)
來源四
源於瑤族,出自瑤族始祖盤瓠,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瓠之後,望出弘農。史籍《姓譜》記載的“巴南大姓有譚氏”,在《萬姓統譜》中也有記載:“巴南大姓有譚氏,碌瓠之後,望出弘農。”望出弘農的意思是指譚氏的望族居住在弘農郡,弘農郡即今河南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陝西洛水、社川河上流、丹江流域的地區。碌瓠也可寫為盤瓠,又稱盤王,是流傳於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區瑤、畲、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英雄祖神。
來源五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塔塔兒氏,源出元朝時期成吉思汗的世仇部族塔塔兒部,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塔塔兒部被成吉思汗剿滅後,一部分族人遷入遼東地區,分別融入滿族、鄂倫春族,滿語為Tatar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譚氏、戴氏等。
⑵.蒙古族坦開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ankaiHala。清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皆為譚氏。
來源六
談氏有避諱改姓譚氏。又據《萬姓統譜》所載,譚氏有避仇去言旁為覃,今嶺南(泛指五嶺之南,大致相當今廣西大部分地區。)
來源七
源自偃姓。亡後,偃姓為避戰亂,其中一支遷徙至蜀,一支遷徙隊改姓譚。
以上內容存在都屬實,及全虛假的極端情況,也存在幾條同時屬實的狀況。
分布
譚氏起源於山東。漢代巴南(今川東、鄂西南部)少數民族中也有譚姓。巴南譚氏有可能是譚國遺民逃到巴南,融入當地民族形成的。
譚氏早期主要在山東省境內繁衍發展,後因戰亂、自然災害、官職調遷等原因離開故土,向各地遷徙。漢代時,譚氏已分布於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時譚氏開始遷入廣東,唐末時遷入江西。五代時,福建泉州人譚峭在嵩山從事辟穀養氣煉丹之術。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種“無親、無疏、無愛、無惡”的“太和”社會。從宋代起,譚姓人物漸多見於史冊,分布地更廣,集中於江南地區、江蘇、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約從清代開始,閩、粵譚氏部分族人遷徙至東南亞,僑民於新加坡等國。
歷史上的遷徙與分布
先秦時期,譚姓活動于山東和河南地區。歷經秦漢晉南北朝,譚姓已經繁衍到各地。唐朝時譚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而且其主體也由北方移入了華南地區。唐宋元之際的幾次大移民和民族的融合,南部譚姓不斷地得到充實和發展,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明清時期,山東地區向東北的移民,以及清滿洲八旗漢化過程的加速,形成了膠東和遼東兩半島的譚姓群。最終造就了當代我國南北譚姓分布的局面。
宋朝時期,譚姓大約有23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排在第六十七位。譚姓第一大省是湖南(不計算周邊地區),約占全國譚姓人口的5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這兩省譚姓大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75%。其次分布於江西、四川、山東、河北、湖北,這五省的譚姓又集中了22%。全國形成了以湖南為中心的湘、粵、贛、川譚姓大聚集區。
明朝時期,譚姓大約有26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譚姓人口增長低於全國人口的增長。明朝時期,湖南仍為譚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四川、江西,這四省譚姓大約占譚姓總人口的75%,其次分布於湖北、江蘇,這兩省的譚姓又集中了14%。宋元明期間,譚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向西遷移。全國仍以湖南為中心,形成了湘、粵、川、贛譚姓大聚集區。
當代分布與圖譜
當代漢族譚姓的人口已有870萬,為全國第六十五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3%。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譚姓人口由26萬增到近370萬,增長了14倍多,譚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譚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譚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四川三省,大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布於重慶、廣西、湖北、山東、遼寧、安徽,六省市的譚姓又集中了29%。湖南為譚姓第一大省,大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22%。全國重新形成了湘粵桂、川渝鄂兩大塊譚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譚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和四川的回迂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東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譚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譚姓在中西部和南部地區是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在湘粵桂渝、貴州大部、四川東部、雲南東端、鄂贛大部、內蒙古東北角、黑澎江西北角,譚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54%以上,中心地區高達1.8%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4.2%,居住了大約59%的譚姓人群。在雲川大部、貴州西部、海南、福建大部、江西東北、湖北北部、安徽大部、河南南部、陝甘南部、寧夏、青海東南、山東東部、遼寧大部、吉林、黑龍江西部、內蒙古東部,譚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8%一o.54%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7%,居住了大約28%的譚姓人群。郡望堂號
堂號:
“善斷堂”:唐憲宗時候,譚忠為燕的牙將,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這時朝廷派大軍越過魏國去伐趙。魏牧田季安要興兵,譚忠說:“不可!如果興兵,就是對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採納了他的話,按兵不動。譚忠又說服燕牧劉濟出兵幫朝廷伐趙,連克趙城饒陽、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譚忠善斷。另外還有“濟南”、“弘農”等堂號。郡望:
濟陽郡:晉惠帝時分陳留置郡,治所在洛陽。相當於今河南蘭考東境、山東東明南境。齊郡:西漢時改臨淄郡置郡,治所在臨淄(今屬淄博市)。相當於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
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北)。相當於今河南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譚姓家譜
江蘇:武進毗陵缸巷譚氏宗譜浙江:蕭山蕭邑譚氏宗譜十二卷、嘉興譚氏宗譜十卷、嘉興譚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譚氏宗譜四卷
江西:南豐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首一卷
湖南:長沙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寧鄉譚氏族譜十卷、寧鄉譚氏家譜二十五卷、攸縣澤田譚氏七修族譜二十二部、茶陵譚氏續修支譜六卷、湘潭湘西譚氏六升堂支譜十六卷、湘潭學前譚氏三修支譜十一卷首一卷、湘潭學前譚氏三修支譜十五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譚氏續修支譜六卷、湘潭譚氏家譜十六卷、湘潭澗子塘譚氏七修族譜十六卷、湘潭中湘譚氏續修族譜七卷、湘潭青山譚氏五修族譜三十二卷、湘鄉湘西七星橋譚氏族譜七卷首四卷、湘潭湘西譚氏四修族譜十卷、湘鄉田樂堂譚氏族譜(卷數不清)
地區不明:望仙譚氏宗譜(卷數不清)、譚氏族譜不分卷、仁源譚氏續修支譜不分卷、富溪譚氏族譜殘不分卷、天河譚萬莊長房系譜不分卷
善斷堂:唐憲宗時候,譚忠為燕的牙將,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這時朝廷派大軍越過魏國去伐趙。魏牧田季安要興兵,譚忠說:“不可!如果興兵,就是對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採納了他的話,按兵不動。譚忠又說服燕牧劉濟出兵幫朝廷伐趙,連克趙城饒陽、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譚忠善斷。另外還有“濟南”、“弘農”等堂號。
端潔堂:典自宋朝譚世勣。譚世勣,長沙人,字彥成。官至禮部侍郎。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逼宋欽宗幸其營,譚世勣為隨駕大臣。張邦昌僭位,責令出仕,譚世勣稱疾不出,絕食而死。後贈端明殿學士,謚端潔。後人用“端潔”作為堂號,以紀念這位節操高潔的譚氏先人。
家譜目錄
14479【江蘇武進】毗陵缸巷譚氏宗譜(清)譚廷魁等修
清光緒十年(1883)雷堂刻本四冊美國
14480【浙江蕭山】蕭邑譚氏宗譜十二卷(清)譚鳴春等修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敬愛堂木活字本美國
14481【浙江嘉興】嘉興譚氏宗譜十卷(清)譚子性譚光熙等重修
清鹹豐九年(1859)抄本四冊日本美國註:封面作《狷石家乘》
14482【浙江】嘉興譚氏家乘十卷首一卷(清)譚新嘉譚之樑等編纂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慎遠義莊刻本六冊北圖天津圖遼寧圖吉林大學上海圖
浙江嘉興圖日本美國
註:譚計仁首修於明代。
14483【湖北新洲】譚氏宗譜四卷(民國)譚仁愷譚仁良等創修
民國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湖北新洲縣三店鎮沙畈村
14484【江西】南豐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首一卷(民國)譚承元等修
民國十年(1921)木活字本十四冊美國
14485【湖南長沙】善化譚氏續修族譜十卷首三卷(清)譚宗鍠等纂修
清宣統二年(1910)福蔭堂活字本十四冊
14486【湖南長沙】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民國)譚修功譚修齡纂序
民國六年(1917)宏農堂活字本二十冊湖南圖
14487【湖南長沙】硃塘茅圖峙譚氏九修族譜二十四卷(民國)譚善譯纂修
民國十八年(1929)思親堂活字本十六同歷史所註:明萬曆三十六年譚秉彝始修。
14488【湖南寧鄉】譚氏族譜十卷(清)譚明沁譚顯謨纂
清同治五年(1866)湖南寧鄉雙桂堂木刻本十冊河北大學湖南圖(存卷2)
註:扉頁作《譚氏家乘》。
14489【湖南寧鄉】譚氏家譜二十五卷(民國)譚漢泉譚貢山主修譚顯節纂修
民國十二年(1923)敦倫堂刻本二十四冊湖北圖(缺卷25)
14490【湖南攸縣】澤田譚氏七修族譜二十二部(清)譚祖陶等纂修
清宣統三年(1911)源本堂活字本二十四冊歷史所
註:扉頁題《澤田譚氏族譜》,譚縉始修於明嘉靖十五年,此為七修。
14491【湖南需縣】白沙譚氏八修族譜二十五卷(民國)譚步熹譚懷堂等
民國三十二年(1943)刻本湖南需縣檔
14492【湖南茶陵】譚氏續修支譜六卷(清)譚萬隆譚致聲修譚元泰纂
清同治十年(1871)活字本一冊湖南圖(存卷1)
14493【湖南湘潭】湘西譚氏六昇堂支譜十六卷(清)譚繼譚作州纂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六昇堂活字本四冊歷史所註:明末譚秉勝始修。
14494【湖南】湘潭學前譚氏三修支譜十一卷首一卷(清)譚鶴亭譚哲堂修譚襄甫譚慎堂纂
清光緒四年(1878)活字本一冊湖南圖(存卷首)
14495【湖南湘潭】湘潭學前譚氏支譜十五卷(民國)譚修晟譚成意等纂修
民國十一年(1922)篤親堂鉛印本十五冊廣東中山圖
註:清乾隆十八年譚漢疏、譚嵩禮首修。
14496【湖南湘潭】中湘段西塘譚氏續修支譜六卷(清)譚學知纂修
清光緒十年(1884)煥榮堂活字本六冊北圖
14497【湖南湘潭】譚氏家譜十六卷(清)譚系均譚系瑩纂修
清光緒十年(1884)敦本堂刻本十六冊廣東中山圖
註:封簽《湘潭錦石譚氏家譜》,版心作《錦石譚氏續修家譜》。
14498【湖南湘潭】潤子塘譚氏七修族譜十六卷(民國)譚茳墀等纂修譚曙峰等主修
民國十三年(1924)敦本堂活字本十六冊歷史所註:清乾隆四十二年譚啟蕊始修。
14499【湖南湘潭】中湘譚氏續修族譜七卷(民國)譚本芳譚本傑主修譚本琪總纂
民國十三年(1924)濟美堂活字本七冊北圖歷史所廣東中山圖
14500【湖南】湘潭青山譚氏五修族譜三十二卷(民國)譚華鎰修譚華祝譚國殷纂
民國二十五年(1936)活字本三十冊湖南圖
14501【湖南湘鄉】湘西七星橋譚氏族譜七卷首四卷(清)譚興平纂修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刻本一冊湖南圖(存首1-4)
14502【湖南湘鄉】湘西譚氏四修族譜十卷(清)譚作喚譚作零等纂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壹本堂木刻本十冊河北大學湖南圖(存卷1、2)
註:版心作《七星譚氏族譜》。
14503【湖南湘鄉】田樂堂譚氏族譜□□卷清同治元年(1862)敦睦堂刻本二冊
湖南圖(存卷2、3)
14504【湖南】湘鄉塘灣譚氏續修宗譜八卷(清)譚聲立譚安念修
清宏農堂刻本八冊中央民院註:初修於清光緒十一年。
14505【湖南湘鄉】上湘橫塘譚氏五修支譜十六卷首一卷(清)譚玉明修譚顯銘纂
清宣統元年(1909)餘慶堂活字本湖南圖(存卷1-7,11-16,又一部存卷首)
14506【湖南衡陽】譚氏宗譜不分卷(清)譚綏之譚元吉等三修
清光緒三年(1877)(序)木活字本七冊日本美國
14507【湖南衡山】譚氏重修族譜不分卷(清)譚尚秋譚毓士等編修
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一冊廣東中山圖
14508【湖南臨湘】中湘譚氏支譜六產(清)譚嘉駿纂修主修譚福緒
清光緒間念本堂刻本六冊中央民院註:初清乾隆四十三年修墨譜。
14509【湖南江永】譚氏族譜一卷(清)譚正倫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湖南江永縣檔
14510【湖南安化】譚氏族譜□□卷(清)譚梧軒譚維新等修譚溶軒譚定思纂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活字本一冊湖南圖(存卷1、首)
14511【湖南永順】譚氏族譜六卷譚興漢等修
刻本六冊中央民院註:清康熙間初修。
14512【廣東佛山】譚怡怡堂祠譜不分卷(民國)譚鶴坡編
民國四年(1915)大良昌興印務局鉛印本一冊]廣東中山圖
14513【廣東高明】譚氏族譜十八卷民國二十一年(1932)廣州民生印刷鉛印本
廣東中山圖(缺卷1-9、11)註:封簽《高明三玉譚氏族譜》。
14514【廣東】開平譚氏家譜一卷廣州文元堂木活字本
廣東台山圖註:記事止清光緒二十九年。附錄《廣東鄉試墨卷》。
14515【廣東】新會城續修南門譚氏家譜一卷(清)譚沂志譚永培續修
清光緒二十天年(1897)抄本廣東新會縣修志會註:卷端作《譚氏源流考》。
14516【廣東新會】譚氏家譜不分卷(民國)譚興祖編
民國六年(1917)抄本一冊廣東中山圖
14517【廣東新會】新會凌沖譚氏族譜不分(民國)譚飛九重修
民國十九年(1930)寫本一冊美國
14518【廣東】陽江雅韶譚氏族譜十卷(清)譚伯鈞重修
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廣東陽江縣雅韶鄉(存卷2、3)
註:譚可溪、譚雅棠首修於明萬曆間。
14519【廣西】靈山東岸譚氏族譜一卷稿本廣西靈山縣檔
14520【四川涪陵】涪州譚氏族譜八卷(清)譚孔銘譚泗箴續修
清宣統元年(1909)木刻本四川長壽縣沙石鄉河清村註:此譜首修於明天順二年。
14521【四川儀隴】譚氏宗譜一卷(民國)譚志儒譚經略撰
民國間木刻本四川儀隴縣檔
14522【陝西寶雞】陳倉譚氏族譜三卷(清)譚仲修譚詔倫重定
清光緒十五年(1889)手抄本三冊哈爾濱師大註:明弘曆五年譚鎧初修。
14523【澳門】弘農郡譚氏家譜不分卷民國三十五年(1946)抄本一冊美國
14524望仙譚氏宗譜□□卷明萬曆間刻本北圖(存二卷)
14525譚氏族譜不分卷(清)羅孔志等纂修
清乾隆間刻本北京大學
14526仁源譚氏續修支譜不分卷(清)譚福保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敬愛堂活字本四冊人民大學
14527富溪譚氏族譜殘不分卷(清)譚兆連清抄本美國
14528天河譚萬莊長房系譜不分卷(民國)譚永就
民國二十年(1931)寫本一冊美國
歷史名人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其父為巡撫。譚嗣同不僅飽讀經書,而且遍歷南北各省,足跡踏至新疆、台灣諸地。遊歷中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留連忘返倍加熱愛,對列強蹂躪奴役下的民眾災難倍感痛心疾首。面對滿目瘡痍日趨衰落的中華民族,他冥思苦索著挽救良策,終於從西方自然科學與社會政治學說中找到了變法圖強的道路,形成了變法維新思想。這一思想自中法戰爭萌芽,至中日甲午戰爭後迅速發展。
甲午戰爭後,憤中國積弱不堪,在瀏陽倡立學社。1896年入資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學》成稿。1897年,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按察使黃遵憲等設立時務學堂,籌辦內河輪船、開礦、修鐵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設南學會,辦《湘報》,宣傳變法。八月以徐致靖薦,被征入京,任四品銜軍機章京,參與戊戌變法。九月政變發生,與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等同時遇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譚嗣同來到世上僅僅33個春秋,他用鮮血與生命去實現自己的抱負。時間雖短,但留給後人的東西卻十分豐富。一部《仁學》中留下了其深邃而又進步的哲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變法雖敗,但其不屈不撓以生命喚醒國民的精神永存。
譚紹光:太平天國慕王,廣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參加金田起義,英勇善戰,1860年因破江南大營和攻克蘇杭有功,被封為慕王。1862年率軍圍攻上海,打敗英法聯軍、華爾洋槍隊,後又轉戰太倉、崑山,屢創敵軍。1863年在蘇州被叛徒刺死。
譚綸:明代抗倭名將,江西宜黃人,嘉靖進士,初任台州(今浙江臨海)制服,練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撫福建,率戚繼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內倭寇。隆慶元年(1567年)總督薊遼,與戚繼光訓練部隊,加強北方防務。他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餘年,與戚繼光共事齊名,號稱“譚戚”。
譚元春:文學家,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與鍾惺同為“竟陵派”創始者。論文強調性靈,提倡幽深孤峭的風格。主有《譚有夏合集》。
譚夫吾:戰國時期人物,曾以無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譚政
1906年出生,原名譚世銘。湖南湘鄉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特務營任文書、書記。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十一團秘書,紅四軍軍委秘書長、軍政治部訓練部部長,紅十二軍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副主任,陝甘寧晉綏聯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建國後,歷任中南軍區暨第四野戰軍第三政委兼幹部管理部部長,中南局第一副書記,華南分局第三書記,華南軍區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中央軍委常委、顧問,國防部副部長,中央監委副書記。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法制委員會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8年11月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2歲。
譚震林
1902—1983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新四軍老戰士。湖南攸縣人。青少年時期當過裝訂工人、書店學徒。1925年參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茶陵縣從事工人運動。1927年秋上井岡山,任中共茶陵縣委書記、縣蘇維埃政府主席。1928年9月任中共湘贛特委代理書記,不久任書記。1929年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二縱隊黨代表,第四縱隊政治部主任、司令員、政治委員等職,為建立和鞏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1931年初任紅十二軍政治委員,1932年任福建軍區司令員。1933年在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開展的反“羅明路線”鬥爭中受打擊,調國家保衛局任科長。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主力長征後,留在閩西,任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軍事部長。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南方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新四軍第三支隊副司令員、政治委員,堅決貫徹中共中央提出的放手發動民眾、獨立自主地開展游擊戰爭的方針,是皖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1940年春,任江南人民抗日救國軍東路指揮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1年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六師師長兼政治委員,併兼中共蘇南區黨委書記。1943年1月至1945年8月,任新四軍第二師政治委員兼任中共淮南區黨委書記,領導淮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1945年6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解放戰爭初期,任中共中央華中分局副書記,華中軍區副政治委員、華中野戰軍政治委員,1946年7、8月間,與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在蘇中地區同國民黨軍隊作戰,取得了七戰七捷的重大勝利。1947年1月,任華東野戰軍副政治委員,參與指揮了萊蕪、孟良崮等戰役。同年冬兼任山東兵團政治委員,與許世友指揮部隊在山東內線作戰,和華東野戰軍外線作戰兵團相配合,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山東根據地的重點進攻。1948年9月濟南解放後,任濟南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1948年11月,華東野戰軍整編為第三野戰軍,任第一副政治委員兼第七兵團政治委員。在淮海戰役中任前敵委員會委員,參與了戰役的領導和指揮。1949年5月後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省軍區政治委員。1951年11月任中共中央華東局企業工作委員會主任,1952年秋任華東局第三書記、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治理淮河委員會主任等職,為新解放區的清匪反霸、土改鎮反、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作了大量的工作。1954年12月調中共中央任副秘書長兼中央書記處第二辦公室主任。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1958年5月在中共八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59年4月任國務院副總理,1962年10月後兼任國務院農林辦公室主任、國家計畫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倒行逆施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受到殘酷的迫害。1974年重新出來工作,當選為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七、八、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並在中顧委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副主任。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逝世。
譚詠麟(1950年8月23日-)綽號「譚校長」,為已故足球名宿譚江柏之子,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新會,香港流行樂壇的殿堂級歌手之一,音樂人與電影演員,60年代末為失敗者樂隊成員,1973年任溫拿樂隊主音歌手,1979年單飛後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反斗星》,1981年憑《假如我是真的》奪得第十八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84至1985年初推出的三張唱片《愛的根源》,《霧之戀》,《愛情陷阱》被譽為"愛情三部曲",1984-1987年連續四屆奪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之後退出領獎。1996年獲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為美國百老匯牆面兩名華人照片之一。
宗祠聯
四言通用聯
七齡登第;三策攄奇。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古代“神童”譚昭寶事典。下聯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譚世勛(字彥成,長沙人)事典。
宣猷邊塞;
錫春土茅。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末長沙人譚世勛,字彥成,元符年間進士,歷官郴州教授、秘書省正字。曾扈從皇帝到金兵帥帳,以十條理由說金兵進軍之弊、講和之利。張邦昌建傀儡政權稱“楚帝”時,請他直學士院,他以病為藉口不上任。著有《師陶集》等。下聯典指明代滁州人譚淵,英武而有膂力,洪武年間襲父親譚勝的職務,任燕山衛副千戶。後跟從燕王朱棣(成祖)起兵,奪九門,破雄縣,立有戰功。土茅,土階茅屋,以土為階,以茅草蓋屋。指居住簡樸。
土茅錫券;
邊塞宣猷。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上下聯互易),上聯典指明代副千戶譚淵,滁州人。有膂力,引兩石弓,發無不中,從燕王起兵,奪九門,破雄縣,驍勇善戰,夾河之戰中,以馬蹶被殺,謚壯節。下聯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譚世勛,元符進士,又中詞學兼茂科,後扈駕至金帥帳,以十害說其用事者,言講和之利,詞意中激,金人聳聽。
六言通用聯
七歲能登上第;三子盡作大夫。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人譚昭寶,相傳七歲應童子試而登上第。下聯典指北宋始興人譚佚,皇祜年間進士,三個兒子也都成為名大夫。
仙客練月得到;
烈婦漬血留痕。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唐譚峭煉丹得道,後仙去。下聯典指宋譚氏婦趙氏為元兵所害,血濺殿楹,如婦人抱嬰兒狀。
七言通用聯
十載父子雙進士;一時兄弟兩將軍。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元符進士譚世勛與其父譚申政和進士,其間時隔約十年。本聯可作譚姓家祠聯。下聯典指元代帥左都監譚資榮,以其弟資用攻汴梁有功,舉資用代其職。
為人樹起脊樑鐵;
把卷撐開眼海銀。
——清·譚嗣同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自題聯。
頗有清香留畫戟;
翩然彩服效扁舟。
——清·譚延闓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光緒進士譚延闓自題聯。
吟看桂生溪月上;
醉聽鯤化海濤翻。
——五代·譚用之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五代詩人譚用之《送友人歸青社》詩句聯。
竹徑支分班玉筍;
江灣族聚躍金麟。
——佚名撰廣東省英德市英城鎮江灣村譚氏宗祠聯
據譚氏族譜載,其入英始祖譚嗣敬於洪武十二年(1379年)“自南京住機遷茲英土竹逕都(今大站鎮樟灘管理區果樹頭村)居住”。譚嗣敬於洪武十九年獲貢,曾出任浙江慈谿縣令(見《韶州府志》、《英德縣誌》)。六世祖譚竹坡約於明嘉靖初年,攜室來村創業。至乃孫譚亮采(字熙台以武舉人資格出任湖南湘鄉、善化兩任知縣)在村中毗鄰而建乃兄雲台及自身祠兩座,於是,譚姓遂為村中望族。長房雲台祠於1992年重修。據譚姓族譜稱,其遠祖“可奕公於唐鹹通十四年(873年)次子守祿公,自江西吉安泰和縣遷居湖南茶陵州上塘太平圍落籍。”“湘省譚氏之盛,居全國之冠。蓋可奕公元孫十八宏中,除宏政改宏帙遷江西虔州,復遷廣東落籍外,其餘十七宏後裔,俱散布湖南全省,其盛可知。而茶陵譚氏尤稱巨族,民國偉人譚延闓屬焉。”該譜又稱:“考譚氏有虔翁,諱崇紀,號宏帙。誥贈資政大夫。原由湖廣遷居江西堯州虔化縣西俊村。今屬贛州,隋唐稱虔州,故名虔,嗣因避亂,於宋建隆三年(962年)壬戌,率眾裔遷居南雄珠璣巷沙水村。寧靜後復遷於虔。至何時再來廣東,未有記載,大約在洪公(虔公長子,登進士,任廣州儒學提舉)出任廣州時間耳。”據此可知,譚宏帙乃隨子遷粵,成為譚氏之“入粵始祖”。
九言及以上通用聯
攬湖海英豪,力維時局;勖沅湘子弟,共贊中華。——清·譚嗣同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1897年自撰聯。
終南山上神人,涉獵文史;
棲隱洞中道士,出入金門。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南唐國子司業譚峭,泉州人。好仙術,居嵩山十餘年,後登青城山,相傳仙去。亦稱紫霄真人。
勛名炳炳,榮列戊戌六君子;
偉績昭昭,號稱關隴一文人。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末維新派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曾設立算學會,結合維新志士講求變法救亡之道。1896年至南京任候補知府。1898年授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新政。戊戌政變時為袁世凱出賣,遇害。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譚嗣全集》。下聯典指清代洮州訓導譚詠昭,字仲回,武威人。制行堅潔,擅詩文,為同光間“關隴文人第一”。有《看雲書屋詩文集》。
祖宗來自江西,慕三閭風景、五指煙霞,欽仰大夫先屈子;
嗣孫守成湖北,綿千秋俎豆、萬古馨香,堪羨公爵邁邢侯。
——佚名撰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湖北省秭歸縣樂平里譚氏宗祠聯。
今日之東,明日之西,光陰冉冉,歲月攸攸,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深潭慾海,力如項羽,智若曹操,烏江赤壁空煩惱,為什麼?請君息坐片時,試把寸心思前想後,得安閒處且安閒,留些奔波過明日;
這條路來,那條路去,風塵僕僕,道途茫茫,牽未住朱顏白髮,帶未走黃金碧玉,富似石崇,貴比楊素,綠珠紅拂皆成夢,今何在?替我解下數文,沽酒半壺猜三通兩,會暢飲時應暢飲,西出陽關無故人。
——佚名撰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城東西江北岸山譚公廟聯(76+76=152字)
廟祀元代寧海(今屬浙江省,一說山東省弁平縣)人譚處端,“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七大弟子之一,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稱為“全真七子”。其人道行高深且行俠丈義,頗得人心;在廣西梧州城東,西江北岸山上,舊時立有“譚公廟”,所紀念為他正直俠義,扶危濟困,尤其是對水火災禍預見異常準確,而舊時的梧州水火兩災頻繁,故人們立廟祀之,以求蔭佑。該廟已毀多年,今僅存遺址,在梧州家用電器廠內。據地方志載,舊時廟中有這副長柱聯,內容頗有意思和哲理。
開國大將
譚震林
譚震林(1902—1983),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湖南攸縣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譚政
譚政(1906.06.14—1988.11.06),原名譚世銘,湖南湘鄉人。國家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傑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譚政大將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常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國防部副部長等職務。譚甫仁中將
譚甫仁(1910-1970),廣東省仁化縣人。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士兵委員會幹事,紅12軍連政治委員,687團政治委員,紅1軍團第1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紅15軍團第78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政治處主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15師343旅政治委員,八路軍第二縱隊新編第三旅政治委員,115師教導第七旅政治委員,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滿軍區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15兵團軍政治委員,廣西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三政治委員,武漢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政治委員,昆明軍區政治委員。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
1970年12月17日在昆明與夫人一起被反革命分子王自正槍殺,終年60歲。
譚希林中將
譚希林(1908-1970),湖南省長沙市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入黃埔軍校,1927年畢業。北伐戰爭中,任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排長,武漢革命政府警衛團排長。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特務連連長,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31團副營長、代營長,紅一軍團隨營學校校長,紅軍學校教育長,閩西紅軍指揮部參謀長,紅12軍參謀長兼34師師長,紅21軍參謀長、代軍長,軍委警衛團團長,南路軍臨時指揮部司令員,幹部團工兵主任,特科學校工兵營營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陝甘寧邊區保全司令部參謀長,新四軍第四支隊參謀長,江北游擊縱隊司令員,新四軍第2師6旅旅長兼政治委員,津浦路西分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皖北軍區司令員,新四軍第7師代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第7師師長,第四縱隊司令員,豫皖蘇軍區第一副司令員,膠東軍區代司令員,第三野戰軍32軍軍長,山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委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1970年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62歲。
譚冠三中將
譚冠三(1908-1985),湖南省耒陽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秋收起義和湘南起義。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長等職務。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需處文書,中國工農紅軍第12軍一縱隊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第34師訓練隊隊長,第12師特務連政治委員,第34團政治委員兼特派員,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兼36團政治委員,紅3軍第9師25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巡視員,陝甘支隊第四大隊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俱樂部主任、秘書科長,冀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第一軍分區兼七支隊政治委員,南進支隊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縱隊政治部主任,中共豫皖蘇八地委書記兼分區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十八軍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藏軍區政治委員,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第二書記、監委書記、西藏政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長,成都軍區顧問。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5年12月6日因病在成都逝世,終年77歲。
譚家述中將
譚家述(1909-1987),湖南省茶陵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空部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務。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茶陵縣農民自衛部部長,縣游擊隊副隊長、大隊長,二縱隊縱隊長,湘東獨立第1師3團團長、師參謀長,中國工農紅軍第8軍22師師長,紅6軍第18師參謀長,紅6軍團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隊長、教員。1939年赴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5年回國。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政幹部學校教育長,華北軍政大學教育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高炮指揮部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軍校部部長。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7年8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8歲。
譚天哲少將
譚天哲(1912-1998),湖南省茶陵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贛軍區政治部青年幹事,紅6軍團譯電員。和王永浚(後授少將軍銜)靠手裡的一本明碼和一張十萬分之一的地圖,一個字一個字地積累編成了部分的敵軍密碼本,並將收到的敵軍電報一個字一個字地猜測,譯出敵軍新的行動和作戰意圖的情報,使我軍
對敵情有所了解,保證我軍首長訂出行軍或作戰方案。後任紅6軍團機要科科長。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隊政治指導員,八路軍120師359旅教導營政治委員,雁北支隊政治處主任,第359旅特務團政治處主任,南下支隊第4大隊政治處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鄂北軍區2團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10縱30師90團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47軍衛生部政治委員。參加了東北1947年冬季攻勢和平津、宜沙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任海軍聯合學校第3分校政治委員,華東軍區海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56年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後歷任海軍廈門水警區政治委員,海軍福建基地政治委員,海軍學院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98年12月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6歲。
譚開雲少將
譚開雲(1914-2003),江西省永新縣人。1927年任鄉童子團團長,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鄉團支部書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軍8師22團排長、連長,紅14軍38師1團連指導員,少共國際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在一次戰鬥中與敵拼刺刀,接連撂倒5個敵人,自己多處負傷。長征時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巡視員,紅1軍團2師5團總支書記,陝北獨立3團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共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鬥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大隊大隊長,抗大第一分校支隊政治委員,魯中軍區第3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八路軍政治部巡視團主任,山東警備3旅政治委員。為我黨我軍培養了一批抗日骨幹。在山東開展敵後游擊戰爭期間,他為鞏固和發展山東抗日根據地做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9師首任政治委員,第9師是原山東軍區魯中軍區由地方部隊編成的獨立旅,進入東北時3000人,編制裝備均不健全。後與曾克林部合編為9師。部隊中山東參軍老成分占10%,東北參軍及俘虜成分占45%。該部隊“作戰力較弱,來東北後在長期戰鬥中鍛鍊進步甚快,戰鬥力有很大提高,頑強性較強,有攻堅之經驗。後擔任遼西軍區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東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本溪保衛戰、四保臨江和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等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任瀋陽軍區幹部部副部長,1958年任瀋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政治部工作。1960年因受彭德懷、鄧華問題牽連,調任遼寧省軍區第三政治委員。1964年任新疆軍區副政治委員,1973年任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為推進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8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2003年10月2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9歲。
譚友夫少將
譚友夫(1917-1976),原名譚幼福,河南省新縣人。1929年,紅11軍31師在柴山保一帶開闢革命根據地,建立蘇維埃政府時,投奔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革命(弟兄6人參加紅軍,其中4人在戰鬥中犧牲)。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8月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鄂豫皖蘇區紅軍游擊第5大公務員,紅4軍10師宣傳員、軍政治部青年委員,第29團政治處主任、青年科長,第28團總支書記。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鬥爭。1932年9月隨部西征川陝,參加了創建川陝根據地的鬥爭和反四川軍閥田頌堯、劉湘發起的“三路圍攻”和“六路圍攻”。1935年6月參加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入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擔任5大隊政治幹事、指導員。1938年抗大第一分校教導員,太行決死隊第3縱隊8團總支書記、團政治委員。1943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後到山西新軍工作。在山西他積極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獨立發展我黨抗日武裝,組建了“壺關獨立營”。不久,又組建了晉東南保全第9團。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23旅67團政委。參加了平漢戰役。1948年任中原野戰軍第4縱12旅政治部主任。1948年任陝南軍區12旅政治委員,參加了淮海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安康軍分區司令員,率部進駐安康地區剿匪,先後榮獲二等功、三等功及戰鬥英雄等勳章共11枚。1952年入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班學習。1955年畢業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0軍副軍長,第12軍副軍長,南京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南京軍區後勤部長,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
二級解放勳章。1976年2月24日因病逝世,終年59歲。
譚友林少將
譚友林(1916—2006),湖北省江陵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軍政治部青年幹事,獨立營營政治委員,1935年2月任紅2軍團第6師17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反“圍剿”鬥爭。後任紅軍學校第四分校上級幹部隊指導員。1935年11月參加長征,1936年1月任紅2軍團第5師政委。在湘黔邊瓦屋塘戰鬥中,師長賀炳炎右臂中彈負傷,他一面派人救治賀炳炎,一面指揮部隊奮勇阻敵,掩護軍團安全通過。紅2、6軍團進至黔西、大定(今大方)、畢節地區後,率部在大定大力開展民眾工作,籌糧籌款,擴大紅軍,並以偵察隊為基礎,組建了第14團。1936年7月紅2、4方面軍甘孜會師後,任紅2方面軍第32軍96師政治委員,與師長王尚榮率部隨2、4方面軍北上。進入草地第二天,得了傷寒病,躺在擔架上行軍,服了50多服中草藥於治癒。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甘肅會師前夕,紅32軍遭到阻擊,與師長王尚榮率部英勇抗擊,掩護軍部機關順利通過,實現了三大主力會師。到陝北後,1933年1月入紅軍大學第二期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4支隊竹溝留守處教導隊隊長兼政治委員,豫東遊擊支隊政治部副主任,第2團政治委員,新四軍第6支隊第3總隊政治委員,第4師6旅旅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松江軍區哈北軍分區司令員,東北人民自治軍第359旅副旅長,東北民主聯軍第12縱隊34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39軍副軍長,東北軍區公安部隊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副軍長,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副軍長,參加了一至五次戰役。回國後,任東北軍區公安部隊副司令員、司令員,1980年任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1983年任蘭州軍區政治委員等職。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2006年5月22日在北京逝世。
譚文邦少將
譚文邦(1911-1987),湖南省茶陵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贛軍區獨立師政治部組織幹事,紅17師政治部組織幹事,紅6軍團政治部組織幹事,紅6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紅6軍團49團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模範師營教導員,第49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第359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教導隊政治委員,第719團政治委員,雁北支隊政治委員,特務團政治委員,第717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牡丹江軍區副政治委員,合江軍區第2軍分區政治委員、司令員,合江軍區政治部主任、獨立第9師副政治委員。是東北野戰軍5縱14師首任政治委員。5縱14師是南滿獨立2師的基礎。1945年底,冀東軍區的一批幹部到通化,建起一個獨立團。爾後膠東軍區一個團進駐通化,與獨立團合併為通化支隊,堅持敵後鬥爭。後改名為楊靖宇支隊,發展到10000人。第14師“游擊戰經驗多,有朝氣,有猛衝精神”。後任第四野戰軍第42軍125師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2軍125師政治委員、第42軍政治部副主任。回國後,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任廣州軍區炮兵政治委員。1964年到1968年,任湖南省軍區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兩枚。1987年8月3日因病逝世,終年76歲。
譚右銘少將
譚右銘(1910——),四川省雲陽縣人。1928年在萬縣讀高中,因軍閥混戰而停學。1929年瞞著家人到上海,考入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不久轉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從事地下工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團支部書記,1933年11月,中共上海中央局軍委派他回川,組織萬縣、雲陽地區的地下鬥爭,任中共雲陽縣工作委員會、雲奉邊區特委、川東臨時工作委員會書記。1935年1月,在雲陽發動了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後,輾轉回到上海。根據上海南方局軍委的指示,9月回到雲陽,繼續從事地下鬥爭,後因國內外形勢發生變化,上級黨組織要求停止組織武裝暴動,離開四川回上海。1937年在上海《民眾新聞》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6月到達太原,進入山西犧盟會幹部訓練班學習。1938年任山西新軍教導2師1團政治處主任,不久任師政治部主任。1938年底去陝北。1940年任晉西獨立支隊政治部宣教科長,1943年任115師政治部宣傳部教育科科長。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任山東軍區獨立5師政治部主任,師長是聶鳳智,1947年,獨立5師改編為華東野戰軍9縱25師,任師政治委員,師長是肖鏡海,第79師政治委員,1949年任第20軍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軍政治部主任、後升任20軍副政治委員、1952年升任20軍政治委員,同年底回國。1953年復到南韓接受戰俘,在板門店與美方紅十字會小組交談後,帶一個小組進入南韓釜山,然後到濟州島,9月在板門店交接了戰俘。1955年任解放軍政治學院政治部副主任,1959年任《解放軍報》社副總編輯,1963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譚知耕少將
譚知耕(1917-2001),河南省光山縣人。1929年參加光山縣農民赤衛軍。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4軍12師35團勤務員、宣傳員、連政治指導員,第31軍軍部偵察參謀等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作戰和川陝蘇區反敵“三路圍攻”、“六路圍攻”及廣昭、陝南、強渡嘉陵江等戰役戰鬥,參加了萬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參謀、政治指導員、大隊參謀長、營長兼政治教導員,第4支隊14團參謀長,新四軍第2師4旅12團長,新四軍司令部作戰科科長蘇浙軍區司令部參謀長處處長,第3縱隊7團團長等職。參加了天長、儀征、揚州、六合、金牛山地區**偽軍“掃蕩”、“蠶食”的作戰和天目山第一、第二、第三次反頑戰役,屢建戰功。
解放戰爭時期,任淮南軍區獨立第1旅副旅長兼參謀長,新四軍第1師1旅副旅長兼參謀長,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11師長,第三野戰軍第23軍69師師長等職。率部轉戰蘇、魯、豫、皖、滬等地,參加了保衛淮陰漣水、魯南、萊蕪、孟良崮、魯西南外線出擊、平漢路(鄭州至許昌段)破襲、確山、開封、睢杞、淮海、渡江等戰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5軍參謀長、副軍長,1952年7月調任華東軍區第四步兵學校校長,1957年畢業於蘇聯伏羅希洛夫軍事學院。回國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戰役法教授會主任、1964年任高等軍事學院教育長,1971年任海軍廣州基地第一副司令員,1975年任南海艦隊司令員,1978年調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為加強部隊建設,為繁榮和發展我國的軍事教育和軍事科研事業,做出了貢獻。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2001年4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譚善和少將
譚善和(1915-1991),湖南省茶陵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8軍第23師政治部宣傳幹事,紅6軍團第17師50團特派員,軍團保衛局科長,第16師特派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部特務團組織股股長,野戰軍政治部保衛部部長、後勤部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旅政治委員,軍區司令部軍械處處長,中共河南商城縣委書記,中共鄂豫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工兵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軍區工兵司令員,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指揮所司令員,率志願軍工兵參加重建平壤。1955年回國後,任長沙高級工兵學校校長。1957年入高等軍事學院速成系、基本系學習,1960年任工程兵副參謀長,1962年任參謀長。中印邊界反擊戰前,踏勘了中印邊界西段邊防陣地,組織兩個工兵團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喀喇崑崙山進行戰前緊急集訓。常年在基層、工地、訓練場奔波,一年內跑壞了兩台專車。葉劍英元帥說: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年跑壞兩台車的幹部!1966年任工程兵副司令員。1973年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主管後勤工作和天山公路、南疆鐵路建設。1974年對新疆自治區的工交系統進行整頓。1975年至1982年任工程兵司令員,1983年至1985年任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兩枚、一級自由獨立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1年因病逝世,終年76歲。譚善和與蕭克、陳錫聯等致信中央書記處,建議取消遺體告別儀式。
譚乃達中將
譚乃達(1938.6——)中將軍銜吉林省農安縣人。大學文化。1956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陸軍自行火炮營炮長、車長,團政治處文化教員、幹事,代理連長、指導員。196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後,任軍政治部宣傳處幹事,團政治處副主任、代主任,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團副政治委員、黨委常委,軍坦克團政治委員、黨委書記兼紀委書記,師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師政治委員、黨委書記。1985年後,任集團軍副政治委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1989年任集團軍政治委員、黨委書記。1992年11月任瀋陽軍區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軍區黨委常委。1993年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軍區書記,軍區黨委常委。1994年10月任濟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軍區黨委常委。199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9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4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
譚冬生中將
譚冬生(1940年10月--)男;中將軍銜;原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湖南攸縣人(原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譚震林之子)1958年初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技師、參謀。1970年調總參謀部機關工作,先後任參謀、副處長、處長、主任、動員部副部長、部長,期間兼任中國紅十字會理事、中央綜合治理委員會委員、國防部徵兵辦公室主任。1996年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97被授予中將軍銜,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譚冬生少時敏而好學,力求上進。在攸縣一中學習期間,任學生會副主席,帶頭報名參軍,以身許國。入伍後求學若渴,孜孜不倦,在緊張的工作、訓練之餘,博覽群書,廣泛涉獵政治、軍事、歷史等方面的知識,曾兩次在軍校學習深造。尤其到總參機關工作以後,悉心攻讀、研究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的理論,在戰爭動員、兵役工作、民兵預備役改革和建設等方面有較深造詣。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民兵工作條例》、《徵兵工作條例》等法規的起草和修改工作,組織編寫了《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戰爭動員分冊》,是中國第一部《戰爭動員學》主編。
譚悅新中將
譚悅新:(1941年07--)男山東臨朐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中將軍銜1961年8月參加工作。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黨政幹部大專班畢業。曾任李水清秘書,處長,管理局長,基地副司令員,第2炮兵後勤部部長。1999年12月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2003年12月-2004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2001年晉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譚國玉少將
譚國玉(1930.3-2009年8月2日),男,山東文登鋪集鎮東譚家口村人,生於哈爾濱。1949年7月參軍入伍,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保送入軍事工程學院工程兵工程系學習。畢業後留學蘇聯古比雪夫工程學院,獲副博士學位。曾任總參工程兵部副部長、工程兵指揮學院院長,少將軍銜。譚國玉參加了我國第一個土壤切削試驗室的建設與土切理論研究及套用指導,撰寫出具有國際水平的土切理論方面的論文,並獲國際優秀論文一等獎;參加了74式全液壓挖掘機、推土機、拖式布雷車總體方案的諮詢、論證、設計、試製、試驗與鑑定等方面的工作,該項目獲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三等獎;參與研製的八四式重型機械化橋,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