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築史

西方建築史

西方建築史指西方建築物的歷史或對西方建築歷史的研究,即對西方建築物的既往或建築活動的既往進行的調查研究。也稱西方建築歷史。

基本信息

介紹

西方建築史建築

自從有人類便開始了對於人造環境不懈的追求,在人類文明化歷史中建築本身對於文明的發展和社會形態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反映或影響,所以各國文明圈之間對於建築史的分類和描述有著不小的差異。建築史的主要研究內容是建築風格演變學。(Baustilkunde_de.Architecturalstyle_en)

簡介

中國對建築歷史的研究一般分為西方建築史和中國建築史。根據時間又分別分為古代史和近現代史。西方古代建築史的研究對象是西方的古代建築,事實上是一脈延續至今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時期的建築。

在歐洲大部分地區和美國建築史的研究是按照現代對於世界建築風格變化的認識按文明圈劃分門類,以時間先後列序並綜合評價。其中有歐洲及中近東建築風格,遠東建築風格非洲建築瑪雅建築印度建築等。

研究演進

從世界範圍來看,建築歷史的研究經過了一個從片面到全面,從自我本位到相對中立的過程。其中以英國的建築史典籍弗萊撤建築史為例,一開始只列出了西方人是已久的從中近東初期文明風格到文藝復興風格的主線,而後來才出現的建築之樹中引入了當時已經開始研究的遠東建築風格以及其他一些非歐洲的風格進入,但是只是作為相對於歐洲的歷史性風格而言的非歷史性風格出現。而到了1961年,因為對東方的持續研究使得西方的學者認識到了東方風格的歷史性,因此將建築之樹變成貫穿始末的兩大部分,並且將非歷史性風格更名為東方風格,將歷史性風格更名為西方風格,取消了建築之樹。後進一步將東西兩大部分同時取消,而將各個文明圈內的建築風格演變用時間分章節,並且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合適的專家專門編寫特定地區條目。這也是符合世界歷史學研究的總進化過程的。

風格的演進

古埃及建築

古埃及建築古埃及建築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其建築分為3個主要時期:一是古王國時期的建築以舉世聞名的金字塔為代表。古埃及的建築師們用龐大的規模、簡潔沉穩的幾何形體、明確的對稱軸線和縱深的空間布局來體現金字塔的雄偉、莊嚴、神秘的效果。二是中王國時期的建築以石窟陵墓為代表。這一時期已採用樑柱結構,能建造較寬敞的內部空間。建於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實例。三是新王國時期的建築以神廟為代表。它主要有圍有柱廊的內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廳和只許法老和僧侶進入的神堂密室3部分組成。其規模最大的是卡納克和盧克索的阿蒙神廟

古西亞建築

古西亞建築在兩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築兩河下游的文化發展最早,同埃及約略同時。公元前四千紀,在這裡建立了許多小小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9世紀之初,巴比侖王統一了兩河下游,甚至征服了上游。

古希臘建築

古希臘建築,在建築方面,古希臘人的遺產可以認為有兩個主題。一個是希臘建築所包含的形象模型。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裝飾物術語、雕塑以及風格,多多少少被全盤接受,或者斷斷續續被使用和廢棄。即使失寵,也不能輕率斷定它們已經從西方建築師們的資料庫中完全消失了。希臘建築留傳於世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希臘人對建築的本質看法。建築形式總是讓人被動地接受,而關於建築的本質看法只能意會於心,而本能經常發現於一些顯而易見的地方。人們知道要恰當設計一個建築物的維度,就必須遵循一定的數學比例。這種觀點是希臘人的,不管在本質上,還是在選擇適當的比例上。這種觀點在文藝復興時期再次現身,有時建築形式的完美性不厭其煩地重複一些偏愛的形狀。

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式、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 的一種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在公元一~三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峰。

羅馬萬神廟穹頂內景羅馬萬神廟穹頂內景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 ,以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斗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古羅馬世俗建築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例如,羅馬帝國各地的大型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樂池,後面是化妝樓,化妝樓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兩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雛形,已與現代大型演出性建築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羅馬多層公寓常用標準單元。一些公寓底層設商店,樓上住戶有陽台。這種形制同現代公寓也大體相似。從劇場、角斗場、浴場和公寓等形制來看,當時建築設計這門技術科學已經相當發達。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寫的《建築十書》就是這門科學的總結。

古羅馬建築能滿足各種複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巴拉丁山上的弗萊維王朝宮殿主廳的筒形拱,跨度達29.3米。萬神廟穹頂的直徑是43.3米。公元一世紀中葉,出觀了十字拱,它覆蓋方形的建築空間,把拱頂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無需連續的承重牆,空間因此更為開敞。把幾個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組合起來,能夠覆蓋複雜的內部空間。羅馬帝國的皇家浴場就是這種組合的代表作。

巴西利卡巴西利卡
羅馬角斗場羅馬角斗場

古羅馬城中心廣場東邊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中央用三間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個跨度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結構水平很高。劇場和角斗場的龐大的觀眾席,也架在複雜的拱券體系上。

拱券結構得到推廣,是因為使用了強度高、施工方便、價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約在公元前 二世紀,這種混凝土成為獨立的建築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紀,幾乎完全代替石材,用於建築拱券,也用於築牆。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層方錐形石塊或三角形磚保護,再抹一層灰或者貼一層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牆體前再砌一道石牆做面層的作法。

古羅馬建築的木結構技術已有相當水平,能夠區別桁架的拉桿和壓桿。羅馬城圖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達到25米。公元一世紀建造的羅馬大角斗場,可容 五萬觀眾,只用了5~6年時間就建成了。它建在一個填沒的湖上,但地基竟沒有明顯的沉陷。

公元二世紀中葉建造的巴爾貝克太陽神廟,周圍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徑2米,都是用 整塊花崗石加工而成的。在神廟後牆8米高處,砌有三塊各約500噸的大石塊,可見當時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場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設施。從火房出來的熱煙和熱氣流經各個大廳地板下、牆皮內和拱頂里的陶管,散發熱量。據維特魯威《建築十書》記載,劇場的座位下埋有銅質的共鳴瓮,以改善音質。此外,至遲在公元1世紀中葉,已經在窗上安裝幾十厘米見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羅馬城集中了古羅馬建築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國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規模很大的各類建築物。

古羅馬建築藝術成就很高,大型建築物 的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羅馬人開拓了新的建築藝術領域,豐富了建築藝術手法。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新創了拱券覆蓋下的內部空間,有莊嚴的萬神廟的單一空間,有層次多、變化大的皇家浴場的序列式組合空間,還有巴西利卡的單向縱深空間。有些建築物內部空間藝術處理的重要性超過了外部體形。發展了古希臘柱式的構圖,使之更有適應性。最有意義的是創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組合,如券柱式和連續券,既作結構,又作裝飾。帝國各地的凱鏇門大多是券柱式構圖。出現了由各種弧線組成的平面、採用拱券結構的集中式建築物。公元2世紀上半葉建於羅馬郊外的哈德良離宮,是成熟的實例。

羅曼建築

義大利比薩主教堂建築群義大利比薩主教堂建築群

羅曼建築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

羅曼建築原意為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又譯作羅馬風建築、羅馬式建築、似羅馬建築等。羅曼建築風格多見於修道院和教堂。

羅曼建築承襲初期基督教建築,採用古羅馬建築的一些傳統做法如半圓拱、十字拱等,有時也用簡化的古典柱式和細部裝飾。經過長期的演變,逐漸用拱頂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結構屋頂,對羅馬的拱券技術不斷進行試驗和發展,採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頂的橫椎力,後來又逐漸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頂。平面仍為拉丁十字。出於向聖像、聖物膜拜的需要,在東端增設若干小禮拜室,平面形式漸趨複雜。

羅曼建築的典型特徵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鐘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鐘樓。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布置。視窗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聖壇形成對比,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築的均衡感。

隨著羅曼建築的發展,中廳愈來愈高。為減少和平衡高聳的中廳上拱腳的橫椎力,並使拱頂適應於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後來創造出了哥德式建築。羅曼建築作為一種過渡形式,它的貢獻不僅在於把沉重的結構與垂直上升的動勢結合起來,而且在於它在建築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組織到建築的完整構圖之中。羅曼建築的著名實例有:義大利比薩主教堂建築群、德國沃爾姆斯主教堂等。

哥德式建築

哥德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哥德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德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於採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德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歐洲各國的經典哥德式建築
法國

法國早期哥德式教堂的代表巴黎聖母院法國早期哥德式教堂的代表巴黎聖母院

11世紀下半葉,哥德式建築首先在法國興起。當時法國一些教堂已經出現肋架拱頂和飛扶壁的雛型。一般認為第一座真正的哥德式教堂是巴黎郊區的聖丹尼教堂。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彩色玻璃窗,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法。

法國哥德式教堂平面雖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橫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門入口,東頭環殿內有環廊,許多小禮拜室成放射狀排列。教堂內部特別是中廳高聳,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觀上的顯著特點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頂,西邊高大的鐘樓上有的也砌尖頂。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屋頂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牆垛上也都有玲瓏的尖頂,窗戶細高,整個教堂向上的動勢很強,雕刻極其豐富。

西立面是建築的重點,典型構圖是:兩邊一對高高的鐘樓,下面由橫向券廊水平聯繫,三座大門由層層後退的尖券組成透視門,券面滿布雕像。正門上面有一個大圓宙,稱為玫瑰窗,雕刻精巧華麗。法國早期哥德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

亞眠主教堂是法國哥德式建築盛期的代表作,長137米,寬46米,橫翼凸出甚少,東端環殿成放射形布置七個小禮拜室。中廳寬 15米,拱頂高達43米,中廳的拱間平面為長方形,每間用一個交叉拱頂,與側廳拱頂對應。柱子不再是圓形,4根細柱附在一根圓柱上,形成束柱。細柱與上邊的券肋氣勢相連,增強向上的動勢。教堂內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幾乎看不到牆面。教堂外部雕飾精美,富麗堂皇。這座教堂是哥德式建築成熟的標誌。法國盛期的著名教堂還有蘭斯主教堂沙特爾主教堂,它們與亞眠主教堂和博韋主教堂一起,被稱為法國四大哥德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百年戰爭發生後,法國在14世紀幾乎沒有建造教堂。及至哥德式建築復甦,已經到了火焰紋時期,這種風格因宙欞形如火焰得名。建築裝飾趨於“流動”、複雜。束柱往往沒有柱頭,許多細柱從地面直達拱頂,成為肋架。拱頂上出現了裝飾肋,肋架變成星形或其他複雜形式。當時,很少建造大型教堂。這種風格多出現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

法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築數量很大,與哥德式教堂的結構和形式很不一樣。由於連年戰爭,城市的防衛性很強。城堡多建於高地上,石牆厚實,碉堡林立,外形森嚴。但城牆限制了城市的發展,城內嘈雜擁擠,居住條件很差。多層的市民住所緊貼狹窄的街道兩旁,山牆面街。二層開始出挑以擴大空間,一層通常是作坊或店鋪。結構多是木框架,往往外露形成漂亮的圖案,頗饒生趣。富人邸宅、市政廳、同業公會等則多用磚石建造,採用哥德式教堂的許多裝飾手法。

英國

索爾茲伯里主教堂索爾茲伯里主教堂
約克大教堂約克大教堂

英國的哥德式建築出現的比法國稍晚,流行於12~16世紀。英國教堂不象法國教堂那樣矗立於擁擠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於開闊的鄉村環境中,作為複雜的修道院建築群的一部分,比較低矮,與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們不象法國教堂那樣重視結構技術,但裝飾更自由多樣。英國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長,其間不斷改建、加建,很難找到整體風格統一的。

英國的索爾茲伯里主教堂和法國亞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廳較矮較深,兩側各有一側廳,橫翼突出較多,而且有一個較短的後橫翼,可以容納更多的教士,這是英國常見的布局手法。教堂的正面也在西邊。東頭多以方廳結束,很少用環殿。索爾茲伯里教堂雖然有飛扶壁,但並不顯著。

英國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尖塔往往很高,成為構圖中心,西面的鐘塔退居次要地位。索爾茲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約123米,是英國教堂中最高的。這座教堂外觀有英國特點,但內部仍然是法國風格,裝飾簡單。後來的教堂內部則有較強的英國風格。約克教堂的西面窗花複雜,窗欞由許多曲線組成生動的圖案。這時期的拱頂肋架豐富,埃克塞特教堂的肋架象大樹張開的樹枝一般,非常有力,還採用由許多圓柱組成的束柱。

格洛斯特教堂的東頭和坎特伯雷教堂的西部,窗戶極大,用許多直欞貫通分割,窗頂多為較平的四圓心券。纖細的肋架伸展盤繞,極為華麗。劍橋國王禮拜堂的拱頂像許多張開的扇子,稱作扇拱。韋斯敏斯特修道院中亨利七世禮拜堂的拱頂作了許多下垂的漏斗形花飾,窮極工巧。這時的肋架已失去結構作用,成了英國工匠們表現高超技巧的對象。英國大量的鄉村小教堂,非常樸素親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種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

英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築成就很高。在哥德式建築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強的防衛性,城牆很厚,有許多塔樓和碉堡,牆內還有高高的核堡。15世紀以後,王權進一步鞏固,城堡的外牆開了窗戶,並更多地考慮居住的舒適性。英國居民的半木構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橫檔作為構架,加有裝飾圖案,深色的木粱柱與白牆相間,外觀活潑。

德國

科隆主教堂科隆主教堂

德國最早的哥德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於1248年興工,由建造過亞眠主教堂的法國人設計,有法國盛期的哥德式教堂的風格,歌壇和聖殿同亞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廳內部高達46米,僅次於法國博韋主教堂。西面雙塔高152米,極為壯觀。

德國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點,它的中廳和側廳高度相同,既無高側窗,也無飛扶壁,完全靠側廳外牆瘦高的窗戶採光。拱頂上面再加一層整體的陡坡屋面,內部是一個多柱大廳。馬爾堡的聖伊莉莎白教堂西邊有兩座高塔,外觀比較素雅,是這種教堂的代表。

德國還有一種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鐘塔的哥德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烏爾姆主教堂。它的鐘塔高達161米,控制著整個建築構圖,可謂中世紀教堂建築中的奇觀。磚造教堂在北歐很流行,德國北部也有不少磚造的哥德式教堂。

15世紀以後,德國的石作技巧達到了高峰。石雕窗欞刀法純熟,精緻華美。有時兩層圖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疊在一起,玲瓏剔透。建築內部的裝飾小品,也不乏精美的傑作。德國哥特建築時期的世俗建築多用磚石建造。雙坡屋頂很陡,內有閣樓,甚至是多層閣樓,屋面和山牆上開著一層層窗戶,牆上常挑出輕巧的木窗、陽台或壁龕,外觀很富特色。

義大利

米蘭大教堂米蘭大教堂
聖馬可廣場上的總督宮.jpg聖馬可廣場上的總督宮

義大利的哥德式建築於12世紀由國外傳入,主要影響於北部地區。義大利沒有真正接受哥德式建築的結構體系和造型原則,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裝飾風格,因此這裡極難找到“純粹”的哥德式教堂。義大利教堂並不強調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沒有高鐘塔,而是採用螢幕式的山牆構圖。屋頂較平緩,窗戶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圓券並用,飛扶壁極為少見,雕刻和裝飾則有明顯的羅馬古典風格。

錫耶納主教堂使用了肋架券,但只是在拱頂上才略呈尖形,其他仍是半圓形。奧維亞托主教堂則仍是木屋架頂子。這兩座教堂的正面相似,總體構圖是螢幕式山牆的發展,中間高,兩邊低,有三個山尖形。外部雖然用了許多哥德式小尖塔和壁敦作為裝飾,但平牆面上的大圓窗和連續券廊,仍然是義大利教堂的固有風格。

義大利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是米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紀80年代動工,直至19世紀初才最後完成。教堂內部由四排巨柱隔開,寬達49米。中廳高約45米,而在橫翼與中廳交叉處,更撥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個八角形採光亭。中廳高出側廳很少,側高窗很小。內部比較幽暗,建築的外部全由光彩奪目的白大理石築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現出向上的動勢,塔頂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飛升。西邊正面是義大利人字山牆,也裝飾著很多哥德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門窗已經帶有文藝復興晚期的風格。

另外在這時期,義大利城市的世俗建築成就很高,特別是在許多富有的城市共和國里,建造了許多有名的市政建築和府邸。市政廳一般位於城市的中心廣場,粗石牆面,嚴肅厚重;多配有瘦高的鐘塔,建築構圖豐富,成為廣場的標誌。城市裡一般都建有許多高塔,總體輪廓線很美。

威尼斯的世俗建築有許多傑作。聖馬可廣場上的總督宮被公認為中世紀世俗建築中最美麗的作品之一。立面採用連續的哥德式尖券和火焰紋式券廊,構圖別致,色彩明快。威尼斯還有很多帶有哥德式柱廊的府邸,臨水而立,非常優雅。

文藝復興建築

佛羅倫斯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

文藝復興建築是15-19世紀流行於歐洲的建築風格,有時也包括巴洛克建築和古典主義建築.起源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文藝復興建築(Renaissancearchitecture)是歐洲建築史上繼哥德式建築之後出現的一種建築風格。十五世紀產生於義大利,後傳播到歐洲其它地區,形成帶了有各自特點的各國文藝復興建築。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在文藝復興建築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在理論上以文藝復興思潮為基礎;在造型上排斥象徵神權至上的哥特建築風格,提倡復興古羅馬時期的建築形式,特別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圓形拱券,以穹隆為中心的建築形體等。

文藝復興建築最明顯的特徵是揚棄了中世紀時期的哥德式建築風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築上重新採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柱式構圖要素。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們認為,哥德式建築是基督教神權統治的象徵,而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建築是非基督教的。他們認為這種古典建築,特別是古典柱式構圖體觀著和諧與理性,並同人體美有相通之處,這些正符合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文主義觀念。

但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師絕不是食古不化的人。雖然有人(如帕拉第奧和維尼奧拉)在著作中為古典柱式制定出嚴格的規範 。不過當時的建築師,包括帕拉第奧和維尼奧拉本人在內並沒有受規範的束縛。他們一方面採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靈活變通,大膽創新,甚至將各個地區的建築風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他們還將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科學技術上的成果,如力學上的成就、繪畫中的透視規律、新的施工機具等等,運用到建築創作實踐中去。在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類型、建築形制、建築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築師在創作中既體現統一的時代風格,又十分重視表現自己的藝術個性。總之,文藝復興建築,特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是世界建築史上一個大發展和大提高的時期。

一般認為,十五世紀佛羅倫斯大教堂的建成,標誌著文藝復興建築的開端。而關於文藝復興建築何時結束的問題,建築史界尚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學者認為一直到 十八世紀末,有將近四百年的時間屬於文藝復興建築時期。另一種看法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到十七世紀初就結束了,此後轉為巴洛克建築風格。義大利以外地區的文藝復興建築的形成和延續呈現著複雜、曲折和參差不一的狀況。建築史學界對其它各國文藝復興建築的性質和延續時間並無一致的見解。儘管如此,建築史學界仍然公認 ,以義大利為中心的文藝復興建築,對以後幾百年的歐洲及其他許多地區的建築風格都產生了廣泛持久的影響。

巴洛克建築

羅馬耶穌會教堂羅馬耶穌會教堂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

浪漫主義建築

英國議會大廈夜景英國議會大廈夜景

浪漫主義建築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浪漫主義在藝術上強調個性,提倡自然主義,主張用中世紀的藝術風格與學院派的古典主義藝術相抗衡。這種思潮在建築上表現為追求超塵脫俗的趣味和異國情調。

十八世紀60年代至十九世紀30年代 ,是浪漫主義建築發展的第一階段,又稱先浪漫主義。出現了中世紀城堡式的府邸,甚至東方式的建築小品。十九世紀30~7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第二階段,它已發展成為一種建築創作潮流。由於追求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風格,又稱為哥特復興建築。英國是浪漫主義的發源地,最著名的建築作品是英國議會大廈、倫敦的聖吉爾斯教堂曼徹斯特市政廳等。浪漫主義建築主要限於教堂、大學、市政廳等中世紀就有的建築類型。它在各個國家的發展不盡相同。大體說來,在英國、德國流行較早較廣,而在法國、義大利則不太流行。

洛可可建築

洛可可建築風格洛可可建築風格

洛可可式建築風格,於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並流行於歐洲,是在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洛可可風格的基本特點是纖弱嬌媚、華麗精巧、甜膩溫柔、紛繁瑣細。它以歐洲封建貴族文化的衰敗為背景,表現了沒落貴族階層頹喪、浮華審美理想和思想情緒。他們受不了古典主義的嚴肅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囂放肆,追求華美和閒適。洛可可一詞由法語rocaille演化而來,原意為建築裝飾中一種貝殼形圖案。1699年建築師、裝飾藝術家馬爾列在金氏府邸的裝飾設計中大量採用這種曲線形的貝殼紋樣,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風格最初出現於建築的室內裝飾,以後擴展到繪畫雕刻工藝品文學領域。

洛可可建築風格的特點是:室內套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家具也非常精緻而偏於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築的內部空間顯得非常複雜。

現代主義建築

聯合國總部大廈聯合國總部大廈
包浩斯感覺的建築包浩斯感覺的建築
巴西議會大廈巴西議會大廈

現代主義建築是指二十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築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築思想。這種建築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築師要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於工業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築。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築。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產生於十九世紀後期,成熟於二十世紀20年代,在50~60年代風行全世界。從60年代起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已經過時,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基本原則仍然正確,但需修正補充。70年代以來,有的文獻在提到現代主義建築時,還冠以“20年代”或“正統”字樣。

1919年,德國建築師格羅皮烏斯擔任包浩斯校長。在他的主持下,包浩斯在20年代,成為歐洲最激進的藝術和建築中心之一,推動了建築革新運動。德國建築師密斯•范德羅也在20年代初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闡述新觀點,用示意圖展示未來建築的風貌。20年代中期,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羅等人設計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風格的建築。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格羅皮烏斯的包浩斯校舍 、勒•柯布西耶的薩伏伊別墅、巴黎瑞士學生宿舍和他的日內瓦國際聯盟大廈設計方案、密斯•范德羅的巴塞隆納博覽會德國館等。在這三位建築師的影響下,在20年代後期,歐洲—些年輕的建築師 ,如芬蘭建築師阿爾托也設計出一些優秀的新型建築。

與學院派建築師不同,格羅皮烏斯等人對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當關心,有的人還對此作了科學研究。1927年,在密斯•范德羅主持下,在德國斯圖加特市舉辦了住宅展覽會,對於住宅建築研究工作和新建築風格的形成都產生很大影響。1928年,來自12個國家的42名革新派建築師代表在瑞士集會,成立國際現代建築協會,“現代主義建築”一名也四處傳播。從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羅等人的言論和實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提倡的“現代主義建築”是要強調建築要隨時代而發展,現代建築應同工業化社會相適應;強調建築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築的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主張積極採用新材料、新結構,在建築設計中發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性;主張堅決擺脫過時的建築樣式的束縛,放手創造新的建築風格;主張發展新的建築美學,創造建築新風格。

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築美學原則。其中包括表現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統一;建築形體和內部功能的配合;建築形象的邏輯性;靈活均衡的非對稱構圖;簡潔的處理手法和純淨的體型;在建築藝術中吸取視覺藝術的新成果。對這些建築觀點,有人稱為“功能主義”,有人稱為“理性主義”,不過更多的人則稱為“現代主義”。

在20世紀20~30年代,持有現代主義建築思想的建築師設計出來的建築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徵,如平屋頂,不對稱的布局,光潔的白牆面,簡單的檐部處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裝飾線腳等等。這樣的建築形象一時間在許多國家出現,於是有人給它起了一個名稱叫“國際式”建築,當然,這樣的稱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在20世紀30年代從西歐向世界其他地區迅速傳播。由於德國法西斯政權敵視新的建築觀點,格羅皮烏斯和密斯•范德羅先後被迫遷居美國;包浩斯學校被查封。但包浩斯的教學內容和設計思想卻對世界各國的建築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先是在實用為主的建築類型如工廠廠房、中國小校校舍、醫院建築、圖書館建築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築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紀念性和國家性的建築中也得到實現,如聯合國總部大廈和巴西議會大廈。現代主義思潮到了二十世紀中葉,在世界建築潮流中占據主導地位。

功能主義建築

功能主義建築是認為建築的形式應該服從它的功能的建築流派。自古以來許多建築都是注重功能的,但到了十九世紀後期,歐美有些建築師為了反對學院派追求形式、不講功能的設計思想,探求新建築的道路,又把建築的功能作用突出地強調起來。

十九世紀80~90年代,芝加哥學派建築師沙利文宣揚“形式隨從功能”的口號,認為“功能不變,形式就不變”。沙利文根據功能特徵把他設計的高層辦公樓建築外形分成三段:底層和二層功能相似為一段,上面各層是辦公室為一段,頂部設備層為一段 ,這成了當時高層辦公樓的典型。沙利文認為建築設計應該由內而外,必須反映建築形式與使用功能的一致性。這同當時學院派主張按傳統式樣而不考慮功能特點的設計思想完全不同。後來,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人物如勒•柯布西耶等都強調滿足功能要求是建築設計的首要任務。

隨著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發展,功能主義思潮在20世紀20~30年代風行一時。本來講求建築的功能是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重要觀點之一,但是後來有人把它當作絕對信條,被稱為“功能主義者”。他們認為不僅建築形式必須反映功能,表現功能,建築平面布局和空間組合必須以功能為依據,而且所有不同功能的構件也應該分別表現出來。例如,作為建築結構的柱和粱要做得清晰可見,建築內外都應如此,清楚地表現框架支撐樓板和屋頂的功能。功能主義者頌揚機器美學。他們認為機器是“有機體”,同其他的幾何形體不同,它包含內在功能,反映了時代的美。因此有人把建築和汽車、飛機相比較,認為合乎功能的建築就是美的建築,其幾何形體在陽光下能表現出美的造型。他們認定功能主義會自動產生最漂亮的形式。 二十世紀20~30年代出現了另一種功能主義者,主要是一些營造商和工程師。他們認為經濟“實惠”的建築就是合乎功能的建築,就會自動產生美的形式。這些極端的思想排斥了建築自身的藝術規律,只會給功能主義本身造成混亂。二十世紀50年代以後,功能主義逐漸銷聲匿跡,就連強調建築功能的勒•柯布西耶也同功能主義者分道揚鎬了。但無庸置疑,功能主義產生之初對推進現代建築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

後現代主義建築

美國電話電報大樓美國電話電報大樓
波特蘭市政大樓波特蘭市政大樓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美國和西歐出現的反對或修正現代主義建築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現代主義建築成為世界許多地區占主導地位的建築潮流。但是在現代主義建築陣營內部很快就出現了分歧 ,一些人對現代主義的建築觀點和風格提出懷疑和批評。

1966年,美國建築師文丘里在《建築的複雜性和矛盾性》一書中 ,提出了一套與現代主義建築針鋒相對的建築理論和主張,在建築界特別是年輕的建築師和建築系學生中,引起了震動和回響。到二十世紀70年代,建築界中反對和背離現代主義的傾向更加 強烈。對於這種傾向,曾經有過不同的稱呼,如“反現代主義”、“現代主義之後”和“後現代主義”,以後者用得較廣。對於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特徵,人們並無一致的理解。美國建築師斯特恩提出後現代主義建築有三個特徵:採用裝飾;具有象徵性或隱喻性;與現有環境融合。現在,一般認為真正給後現代主義提出比較完整指導思想的還是文丘里,雖然他本人不願被人看作後現代主義者,但他的言論在啟發和推動後現代主義運動方面,有極重要的作用。文丘里批評現代主義建築師熱衷於革新而忘了自己應是“保持傳統的專家”。文丘里提出的保持傳統的做法是“利用傳統部件和適當引進新的部件組成獨特的總體”,“通過非傳統的方法組合傳統部件”。他主張汲取民間建築的手法,特別讚賞美國商業街道上自發形成的建築環境。文丘里概括說:“對藝術家來說,創新可能就意味著從舊的現存的東西中挑挑揀揀”。實際上,這就是後現代主義建築師的基本創作方法。

西方建築雜誌在二十世紀70年代大肆宣傳後現代主義的建築作品,但實際直到80年代中期,堪稱有代表性的後現代主義建築,無論在西歐還是在美國仍然為數寥寥。比較典型的有美國奧柏林學院愛倫美術館擴建部分、美國波特蘭市政大樓、美國電話電報大樓、美國費城老年公寓等。1976年,在美國俄亥俄州建成的奧柏林學院愛倫美術館擴建部分與舊館相連,牆面的顏色、圖案與原有建築有所呼應。在一處轉角上,孤立地安置著一根木製的 、變了形的愛奧尼式柱子,短粗矮胖,滑稽可笑,得到一個綽號叫“米老鼠愛奧尼”。這一處理體現著文丘里提倡的手法:它是一個片段、一種裝飾、一個象徵,也是“通過非傳統的方式組合傳統部件”的例子。

1982年落成的美國波特蘭市政大樓,是美國第一座後現代主義的大型官方建築。樓高15層,呈方塊體形。外部有大面積的抹灰牆面,開著許多小方窗。每個立面都有一些古怪的裝飾物,排列整齊的小方窗之間又夾著異形的大玻璃牆面。屋頂上還有一些比例很不協調的小房子,有人讚美它是“以古典建築的隱喻去替代那種沒頭沒腦的玻璃盒子”。美國電話電報大樓是1984年落成的,建築師為詹森,該建築坐落在紐約市曼哈頓區繁華的麥迪遜大道。詹森把這座高層大樓的外表做成石頭建築的模樣。樓的底部有高大的貼石柱廊;正中一個圓拱門高33米;樓的頂部做成有圓形凹口的山牆 ,有人形容這個屋頂從遠處看去象是老式木座鐘。詹森解釋他是有意繼承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紐約老式摩天樓的樣式。美國建築師史密斯被認為是美國後現代主義建築師中的佼佼者。他設計的塔斯坎和勞倫仙住宅包括兩幢小住宅,一幢採用西班牙式,另一幢部分地採用古典形式,即在門面上不對稱地貼附三根橘黃色的古典柱式。

1980年,威尼斯雙年藝術節建築展覽會被認為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世界性展覽。展覽會設在義大利威尼斯一座十六世紀遺留下來的兵工廠內,從世界各國邀請20位建築師各自設計一座臨時性的建築門面,在廠房內形成一條70米長的街道。展覽會的主題是“歷史的呈現”。

人們對後現代主義的看法非常分歧,又往往同對現代主義建築的看法相關。部分人認為現代主義只重視功能、技術和經濟的影響,忽視和切斷新建築和傳統建築的聯繫,因而不能滿足一般民眾對建築的要求。他們特別指責與現代主義相聯繫的國際式建築同各民族、各地區的原有建築文化不能協調,破壞了原有的建築環境。此外,經過70年代的能源危機,許多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並不比傳統建築經濟實惠,需要改變對傳統建築的態度。也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反映產業革命和工業化時期的要求,而一些已開發國家已經越過那個時期,因而現代主義不再適合新的情況了。持上述觀點的人寄希望於後現代主義。

反對後現代主義的人士則認為現代主義建築會隨時代發展,不應否定現代主義的基本原則。他們認為 :現代主義把建築設計和建築藝術創作同社會物質生產條件結合起來是正確的,主張建築師關心社會問題也是應該的。相反,後現代主義者所關心的主要是裝飾、象徵、隱喻傳統、歷史,而忽視許多實際問題。

在形式問題上,後現代主義者搞的是新的折衷主義和手法主義,是表面的東西。因此,反對後現代主義的人認為:現代主義是一次全面的建築思想革命,而後現代主義不過是建築中的一種流行款式,不可能長久 ,兩者的社會歷史意義不能相提並論。也有的人認為後現代主義者指出現代主義的缺點是有道理的,但開出的藥方並不可取 。認為後現代主義者迄今拿出的實際作品,就形式而言,拙劣平庸,不能登大雅之堂。還有人認為後現代主義者並沒有提出什麼嚴肅認真的理論,但他們在建築形式方面突破了常規,他們的作品有啟發性。

中西建築的比較

中西建築風格的不同,從本質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國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國文化重道德和藝術,西方則較重視科學與宗教;中國文化重融合、統攝且講究並存與一體性,西方則重不同時代或多種流派的獨特精神,等等。文化傳統的不同反映在建築風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築文化的差異,這些差異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幻想與理念

法國著名文學家維克多•雨果高度概括了東西方兩大建築體系之間的根本差別,他說“藝術有兩種淵源:一為理念——從中產生歐洲藝術;一為幻想——從中產生東方藝術。”也就是說,西方人在造型方面,使建築具有雕刻化的特徵,其著眼點在於兩度的平面與三度的形體。而中國建築具有繪畫的特點,著眼點在於富於意境的畫面,不很注意單座建築的體量、造型和透視效果,往往致力於以一座座單體為單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間上延伸的群體效果。西方重視建築整體與局部,以及局部之間的比例、均衡、韻律等形式美原則;中國重視空間,重視人在建築環境中的“步移景異”的空間感受。可以說,歐洲建築的理念性集中體現在一個“實”上,中國建築的幻想性集中體現在一個“空”上。

2、模仿與寫意

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起源於模仿,藝術是模仿的產物。希臘建築中的不同柱式就是對不同性別的人體分析性;中國人則重視人的內心世界對外界事物的領悟和感受,以及如何藝術地體現或表現出這種領悟或感受,即具有很強的寫意性。中國人也講究逼真與論證,但須以寫意性的“傳神”為前提。比如,我國古典建築物上的形如飄風的飛檐翼角,其傳神的寫意性很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激情和心理感染力。

3、 封閉與開放

中國的四合院、圍牆、影壁等顯示出內向的封閉心態,甚至有人認為:“封閉的庭院象徵著我們封閉的社會。”而西方強調以外部空間為主,把中心廣場稱為“城市的客廳”、“城市的起居室”等等,有將室內轉化為室外的意向。中國人往往將後花園模擬成自然山水。用建築和牆加以圍合,內有月牙河,三五亭台,假山錯落……表明有將自然統纜於內部的取向。可以說,這是某些文化心態在建築上的反映和體現。

4,穩定和多變

中國,封建皇朝實力強大,封建制度穩定。封建主長期壓制自然科學的發展,用主張順從統治的儒學和佛教馴訓人們。天子臣民的觀念根深蒂固。人們很少有強烈的突破願望,甚至認為被皇權統治是天經地義的。因苦難而發動的社會革命,只是在皇朝之間轉換,並沒有對封建制度產生根本性的突破。正是如此鞏固的思想基礎,使中國封建時代持續了整整兩個世紀,是歐洲的兩倍。同時,也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繁華穩定提供了豐沃的土壤。中國的傳統建築也正是在這種社會政治環境下產生並發展到了高潮,成為了世界建築史上一個輝煌的分支。4到15世紀,歐洲也步入了封建社會的鼎盛期。但與中國迥然不同,歐洲封建勢力並沒有建立起統一強大的帝國。封建主的政治力量比較弱。這歸功於古希臘和古羅馬中市民自由的觀念。這種觀念已經深種在歐洲民眾的思想中。反對壓制,追求自由,追求世俗生活可以說是歐洲人民的性格。這種本能的叛逆,使封建政權缺少穩固的思想基礎,封建勢力相對較弱。這時期的歐洲建築也因為政治原因走上多元多變的道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