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學名:Broad bean stain virus
異名:Broad bean Evesham stain virus (Rev. appl. Mycol.44:3213);Broad bean strain comovirus;Pea green mottle virus;Broad bean F1 virus;Virus de la mosaique de la fe've (MFvirus)
英文名:Broad bean stain virus
分類地位:豇豆花葉病毒屬
分布:敘利亞、黎巴嫩、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德國、奧地利、荷蘭、比利時、英國、法國、義大利、埃及、突尼西亞、摩洛哥、蘇丹、澳大利亞。
危害情況:BBSV侵染蠶豆後,引起蠶豆葉片褪綠斑駁、花葉以及蠶豆種皮壞死、染色等
寄主植物
寄主只限於豆科植物。Gibbs et al. (1968)接種了19科44種雙子葉植物,結果發現BBSV只侵染7種豆科植物:Crotalaria spectabilis, Lupinus hirsutus, Melilotus alba,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豌豆(Pisum sativum),絳車軸草(Trifolium incarnartum)和蠶豆(Vicia faba)。病株葉片呈輕花葉、斑駁、褪綠斑或畸形。.
測定寄主:
菜豆上的症狀:系統感染菜豆的Tendergreen和Canadian Wonder品種,接種葉局部褪綠斑,系統葉上產生褪綠花葉。局部感染菜豆的Prince品種,引起壞死斑,感染Pinto、Idaho、Refugee、Blue Lake和Tendercrop品種。
豌豆上的症狀:豌豆是BBSV的感病寄主。一般產生系統褪綠斑駁,冬天則莖、葉壞死。
莧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千日紅(Gomphrena globosa)、普通煙(Nicotiana tabacum)和克力夫蘭煙(N. clevelandii)都不是敏感寄主。
繁殖寄主:
豌豆(Pisum sativum)Onwarad品種、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蠶豆(Vicia faba)。
試驗寄主:
BBSV侵染菜豆後引起局部壞死症狀,感染蠶豆引起系統侵染。
症狀
該病1985、1990年分別在四川、湖北、江蘇、浙江和山西等省發現。表現為系統侵染,病株葉片有的呈輕花葉、斑駁、褪色斑或畸形,有的小葉正常無明顯病變,苗期、開花期前染病的,結英少或籽粒小,其典型症狀是種皮呈壞死色斑,嚴重時外種皮上形成連續壞死帶。苗期植株矮化,頂端枯死、病葉呈褪色花葉或畸形,減產40%一80%,花期後染病則影響小。
粒體等軸球狀,直徑約25~28nm,外形為帶角的多邊形。蠶豆病株體內病毒濃度高,比較穩定。沉降係數S20,W約為60S、 100S和127S。單鏈RNA,核苷酸克分子百分比為:G23.3,A226.5,C18.4,U31.8。由它們的沉降係數得知,127S的質粒約含35%的RNA;100S的質粒約含25%的RNA,60S質粒不含RNA。在蠶豆病汁中,病毒的致死溫度為60~65℃,稀釋終點為10-3,體外存活期17天(18℃)。病毒免疫原性中等,瓊脂雙擴散試驗得到1條沉澱線。與紅三葉草斑駁病毒、F1病毒及豇豆花葉病毒有遠緣血清學關係,與豌豆種傳無症病毒也有血清學關係。
形態特徵
粒子特性:
BBSV粒子等大,但沉降為三個組份(Fig. 4)。沉澱係數(S20,w)分別為60、100、127S。
粒子結構:
BBSV具全對稱性,球狀,直徑為25納米,具多角性外廓(Fig. 5)。沉降係數為60S的粒子由反義鏈穿過,形成一個內中空外有2.0-2.5納米厚的外殼包裹的粒子。沉降係數為100S的粒子有鏈穿過,127S的粒子無鏈穿過。BBSV粒子由不規則亞基組成。
粒子組份:
RNA:可能為單鏈RNA。核苷酸百分比為:G23.2%, A26.5%, C18.4%, U31.9%。沉降係數顯示:127S組份含35%RNA,100S組份含25%RNA,而60S組份無RNA。
蛋白質:
蛋白亞基大小、組份未知。
生物學
血清學:
BBSV具有中度免疫原性。在烏赫特朗尼氏凝膠雙向擴散試驗(Ouchterlong gel diffusion test)中,只產生一條沉澱線。在管式試驗中產生顆粒狀沉澱。
關係:
BBSV粒子的物理化學特性與豇豆花葉病毒類似。BBSV與紅三葉草斑駁病毒、F1病毒及豇豆花葉病毒血清學存在差異(Devergne,1965,1966; Gibbs et al., 1968; Valenta & Gressnerova,1966)。
病汁液穩定性:
蠶豆病汁液中,BBSV致死溫度為60-65℃(10分鐘)。病毒體外存活期為31天(4℃),至少一年(-15℃)。稀釋限點為10-3。
病毒純化:
BBSV較穩定,多採用酚/氯仿法抽提。離心沉澱獲得提純病毒(Gibbs et al., 1968)。
蛋白質:
蛋白亞基大小、組份未知。
注意:
BBSV易於Echtes Ackerbohnemosaik-virus混淆,因為兩個病毒在蠶豆上的症狀相似,都能種傳,粒子形態也相似。但Echtes Ackerbohnemosaik-virus不能侵染菜豆,與BBSV血清學不相關,且粒子中幾乎不含無RNA的顆粒(Fig. 5)。
傳播途徑
介體傳播:
傳播介體未知。病毒可通過作物長距離傳播(Gibbs et al.,1968)。
種傳:
對某一特定蠶豆品種,種傳率約10%以上。
豆染色病毒主要由花粉和種子傳病,種子帶毒率一般低於10%,個別品系高達18%。在歐洲,傳毒媒界昆蟲主要是豆長吻象甲(Apion vorax)和豌豆葉象甲(Sitana lineatu),傳毒率高達4%-16%,但我國尚未見到,據文獻記載國內有長吻象甲。
汁液接種易傳病,為室內試驗的主要傳病方式。種子傳病,種傳寄主有蠶豆、小扁豆,種傳率為4~16%,花粉亦可傳毒,傳毒率約為10%。田間由象甲傳播,能傳毒的象甲有豌豆根瘤象(Sitona lineatus)、S.hispidukus、豆長啄象甲(Apion vorax)、和A.achiess,其中豆長啄象甲是主要的傳毒介體。
本病主要通過種子作遠距離傳播,生長季節的擴展蔓延,與介體象甲活動關係極為密切。
檢驗方法
凡從疫區引進蠶豆、小扁豆種子必須進行檢驗。進口數量,蠶豆和小扁豆最好限制在20粒/品種。實行特批制度,凡科研和教學等特殊需要,經指定機構審批同意,在指定範圍進口,並有出口國的檢疫證書,證明種子不攜帶危險性病毒,引進之後進行以下隔離檢疫。症狀觀察 將種子種植後,觀察各生長階段的症狀。蠶豆上表現的最典型症狀是外種皮表現壞死色斑,苗期感染的植株常表現矮化或頂枯,病葉表現褪綠、花葉或畸形,嚴重時葉片表現輕度花葉至褪綠斑塊或皺縮扭曲。豌豆表現系統褪綠斑駁,冬季伴有莖葉壞死。但種傳病苗有時不表現症狀,所以不能單憑肉眼觀察來判斷病苗,還必須進行其他的室內檢驗。接種鑑別寄主菜豆"B7150"或"Tendergren"品種先表現局部褪綠斑。後變壞死斑。豌豆"北京早丸"品種表現系統褪綠斑駁,冬季伴有莖葉壞死,潛育期短(5~7天),症狀穩定。蠶豆"成胡10號"表現系統褪綠斑駁和花葉。昆諾阿藜或莧色藜不感染。血清學鑑定 可用瓊脂雙擴散、A蛋白酶聯(SPA-ELISA)或免疫電鏡,抗血清效價為1/256(瓊脂雙擴散)。用於瓊脂雙擴散,檢測病汁液,取1/16~1/32稀釋度。用於SPA-ELISA,第一抗體用1/2000抗血清,第二抗體用1/1000抗血清,待測病汁液,最適檢測稀釋度為1/50或1/100。用於免疫電鏡,以抗血清1/1000誘捕,1/100修飾。檢疫和檢驗的程式為:播種→出苗→觀察苗期症狀→分組(5~10株/組)SPA-ELISA檢測→陽性反應組,逐株再用SPA-ELISA測→陰性反應株用於留種,獲得下一代的健康種子,陽性反應的單株再進行下一步檢測→將上述陽性反應株接種鑑別寄主,同時用瓊脂雙擴散檢測,有條件的進行免疫電鏡,若結果仍為陽性,則判斷為BBSV種傳病苗,種子帶毒,病苗燒毀。
有關檢疫規定
蠶豆染色病毒是我國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雜草名錄》中規定的二類危險性病毒,應嚴格限制引種數量,必須引進的應由出口國出具檢疫證書,引進後在隔離圃內試植檢查,對傳毒介體亦應嚴格檢疫。
檢疫與防治
檢疫方法
1. 種植觀察:觀察植株症狀;
2. 鑑別寄主反應
菜豆上的症狀:系統感染菜豆的Tendergreen和Canadian Wonder品種,接種葉局部褪綠斑,系統葉上產生褪綠花葉。局部感染菜豆的Prince品種,引起壞死斑,感染Pinto、Idaho、Refugee、Blue Lake和Tendercrop品種。
豌豆上的症狀:豌豆是BBSV的感病寄主。一般產生系統褪綠斑駁,冬天則莖、葉壞死。
3.血清學反應:瓊脂免疫擴散測定
4.細胞組織病理學檢驗
病害防治
(1)及時拔除並銷毀病株,避免病毒通過種子或介體昆蟲傳播。
(2)嚴格檢疫制度,防止蠶豆染色病毒擴展蔓延。注意收集植物檢疫信息,加強國外引種的隔離。
1. 檢疫
嚴禁從發病國家引進可能攜帶BBSV的種子、苗木和繁殖材料。在進口材料中一旦發現BBSV,植株全部銷毀,以防蔓延,特殊需要的需辦理特許審批手續。
2. 豆種消毒。
3. 組培脫毒生產無毒苗,種植無毒苗。
中國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草
時刻牢記外來入侵生物的危險性,知曉它們的習性,為減低危險做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