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中軍區

蘇中軍區是蘇中抗日根據地的軍事指揮機構。受新四軍和中共蘇中區委雙重領導。1941年4月成立,由新四軍第1師領導機關兼軍區機關。

簡介

司令員粟裕,政治委員劉炎(後粟裕兼),參謀長劉先勝,政治部主任鍾期光。先後轄第1、第2、第3、第4、第5、第6軍分區,教導旅和直屬教導團、海防團。轄區在江蘇省揚州、淮安、大中集(今大豐縣城關)、啟東之間,後擴大到上海、蘇州、鎮江一線以北地區。第1師兼蘇中軍區後,實行主力部隊地方化,陸續組建了12個警衛團和3個海防團。194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華中局決定由新四軍第l師第1、第2、第3、第18旅分別兼蘇中軍區第3、第2、第4、第1軍分區。6月,日偽軍對蘇中地區頻繁進行“掃蕩”和“清鄉”,蘇中軍民在中共蘇中區委領導和第1師兼蘇中軍區指揮下,經過艱苦的軍事鬥爭,取得了勝利。到1944年3月,蘇中軍區組織自衛隊33.5萬人,民兵10.3萬人。同年11月,第2軍分區撤銷。1945年4月,因第1師主力已分兩批渡江南下,重新組建蘇中軍區,司令員管文蔚,政治委員陳丕顯,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張藩,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吉洛(姬鵬飛)。8月,所轄第5、第6軍分區劃歸蘇浙軍區建制。同月,蘇中軍區為適應大反攻需要,組建了17個步兵團,編為第1、第2、第3旅。抗日戰爭勝利後,蘇中軍區隸屬華中軍區。1947年11月,與蘇北軍區合編為華中指揮部。 

蘇中區軍政黨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在新四軍第1師活動區域設立的一元化集體領導機構。1941年3月經中共中央華中局批准,由劉炎、粟裕、鍾期光、周林管文蔚陳丕顯蔡良7人組成,劉炎任書記。1942年12月蘇中區軍政黨委員會撤銷。

軍區歷史

1942年3月,江(都)高(郵)地區開闢後,成立第1軍分區,溫玉成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轄江都高寶、邗東獨立團。3月31日,中共華中局指示,新四軍第1師各旅分別兼蘇中軍區各軍分區。4月15日,蘇中軍區所轄第1、第2、第3、第4軍分區,依次由新四軍第1師第18、第2、第1、第3旅機關兼。5月,抗大第9分校成立,歸新四軍第1師兼蘇中軍區建制。7月,泰東警衛團編入第2軍分區。11月,組建蘇中軍區海防團。12月,第2旅主力南下溧水、溧陽地區,第2旅與第2軍分區分開,另成立軍分區機關,梅嘉生任司令員。陳時夫任政治委員。是年,蘇中軍區先後參加了反日偽軍“掃蕩”、反“清剿”作戰和反“蠶食”鬥爭。

1943年1月,第1師第2旅與第16旅會合後合編為第16旅屬第1師建制,王必成任旅長,江渭清任政治委員。2月,海防第2團組成。3月,蘇中軍區決定,蘇中行政委員會警衛團改稱蘇中軍區教導團。4月,參加反“清鄉”鬥爭。5月,海防第3團組建。9月,新四軍第1師兼蘇中軍區決定,將各海防團合編為海防縱隊,仍歸蘇中軍區建制。1944年2月,蘇中軍區教導團改稱蘇中軍區特務第1團(2月,編入第1師第3旅)。6月1日,抗大第9分校改稱蘇中公學。9月,新四軍決定,撤消第18旅,另成立第1軍分區機關。10月10日,蘇中軍區決定,聯抗司令部撤銷,所轄部隊歸第1旅兼第3軍分區建制。11月,中共蘇中區黨委決定,第2軍分區與第4軍分區合併,原第2軍分區番號撤銷。勇士,成立第5、第6軍分區,歸蘇中軍區建制。12月,新四軍第3旅免兼第4軍分區機關。1944年3月,蘇中部隊開始反攻,至11月,先後進行了車橋戰役和討伐(泰運)戰役。

1945年3月28日,新四軍第1師率第1旅(又稱教導旅)等部隊南下蘇浙邊區後,中共華中局批准,第1師和第1旅免兼蘇中軍區和第3軍分區,另組建蘇中軍區和第3軍分區機關。至此,蘇中軍區由管文蔚任司令員,陳丕顯任政治委員,張藩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姬鵬飛人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下轄:第1軍分區,黃逸峰任司令員,陳時夫任政治委員;第3軍分區,陳玉生任司令員,許家屯任政治委員;第4軍分區,張震東任司令員,盧勝任政治委員;第5軍分區,韋永義任司令員,金柯任政治委員;第6軍分區,包厚昌任司令員,錢敏任政治委員;海防縱隊,陸舟舫任副司令員;直屬第52團,張友宜任團長;特務3團,童炎生任政治委員。7月,中共華中局命令,以蘇中軍區第52團、江都獨立團等為基礎,組建蘇中軍區教導第1旅(又稱新教導旅),劉飛任旅長。1945年上半年,蘇中軍區部隊先後參加了春季攻勢和夏季攻勢作戰。同年8月,參加戰略反攻。為適應反攻的需要,在日軍投降前夕,蘇中軍區又新建了3個旅,其中,新建第1旅,陳玉生任旅長,李乾輝任政治委員;新建第2旅,胡炳雲任旅長,陳時夫任政治委員;新建第3旅,張震東任旅長,盧勝任政治委員。8月22日,,中共華中局決定,蘇中軍區第5、第6軍分區劃歸蘇浙軍區建制。解放戰爭時期,該軍區的沿革見中國人民解放軍蘇中軍區。

軍區主力團

一等主力團有兩個:

(1)1團

1團是新四軍1師1旅1團,其前身是34年9月由閩東紅軍地方武裝組建的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37年11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福建抗日游擊第2支隊,38年1月底改編為新四軍第3支隊第6團,39年5月改編為江南抗日義勇軍第2路,同年10月編入新四軍挺進縱隊為第1團,40年7月改編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1縱隊1團,41年2月改編為新四軍第1師1旅1團,同年4月改稱第1師第1旅兼蘇中軍區第3軍分區1團。該團是老紅軍團隊,野戰攻防能力超強,後發展為20軍58師172團,是20軍第一主力團。

(2)7團

7團是新四軍1師3旅7團,其前身是27年底由方誌敏領導的弋陽、橫峰起義的農民武裝組建的贛東北農民革命團,29年4月該團擴編為江西紅軍獨立第1團,30年6月擴編為紅軍獨立師,7月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0軍,33年1月改編為紅11軍,同年7月改編為紅7軍團,34年7月改編為北上抗日先遣隊,同年10月與新紅10軍合編為紅10軍團繼續北上抗日,35年2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38年1月與閩南紅3團、中央紅軍第24師第71團的部分部隊合編為新四軍第2支隊第4團,39年10月改編為蘇皖支隊,40年7月編入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為第3縱隊第3團,40年11月在縱隊編成內改編為第7團,41年1月25日隨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1師第3旅第7團,42年10月20日獲“老虎團”光榮稱號,該團也是老紅軍團隊,在蘇中軍區以攻堅能力最強,後發展為23軍69師205團,是23軍第一主力團。

二等主力團有三個:

(3)52團

52團是新四軍1師18旅52團,其前身是40年11月6日由江南抗日救國軍東路指揮部第1、第5支隊合編的江南抗日救國軍第1縱隊,41年2月4日改稱新四軍第3支隊(新3支隊)第1縱隊,同月18日改編為新四軍第6師18旅52團,同年11月改稱新四軍第1師18旅52團,42年3月改稱第1師18旅兼蘇中軍區第1軍分區52團,該團是沙家浜團,號稱“江陰老虎”,後發展為20軍59師175團,是20軍主力團。

(4)特3團

特3團是新四軍蘇中軍區特務第3團。其前身是以新四軍第1師第1旅第1團2營為基礎組建的泰州獨立團,1944年3月補入泰興、如西兩縣獨立團(內有主力地方化的4個紅軍連隊)各一部組建蘇中軍區第3軍分區特務團;12月,上升為蘇中軍區特務第3團。粟司令認為該團戰鬥力在52團之上,後發展為29軍85師253團,是29軍第一主力團。

(5)特4團

特4團是新四軍蘇中軍區特務第4團。其前身是上海地方黨組建的崇明自衛總隊,40年10月改編為崇啟海常備旅同年11月改稱蘇北第4區游擊第3旅,41年2月編入新四軍第1師第3旅為第9團,同年7月中旬與南通獨立團合編為南通警衛團,44年2月下旬整編為蘇中軍區特務第4團。粟司令認為該團戰鬥力在52團之上,後發展為23軍69師206團,是23軍主力團。

三等主力團有三個:

(6)、特1團

特1團是新四軍蘇中軍區特務第1團。其前身是陳玉生起義部隊改編的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獨立支隊,40年8月編入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3縱隊為7團,後調歸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保全司令部為警衛團,41年4月改稱行委會警衛團,42年7月與1師特務營等部隊合編為1師兼蘇中軍區教導團(由師特務營為第1營、保全隊兩個連及師政衛連遍為第2營、行委會警衛團為第3營),44年2月改稱1師兼蘇中軍區特務第1團。後發展為23軍67師201團,是23軍主力團。

(7)、特2團

特2團是新四軍蘇中軍區特務第2團。其前身是蘇中2分區特務營,44年2月以該營為基礎組建的蘇中軍區特務第2團。後發展為20軍58師173團,是20軍主力團。

(8)、特5團

特5團是新四軍蘇中軍區特務第5團。其前身是是40年10月由新四軍和蘇北地方實力派李明揚、陳泰運各派一個連組建的聯抗第1團,44年10月編入新四軍蘇中軍區為特務第5團。後發展為24軍72師214團,是24軍主力團。

盤點當代中共組織機構(一)

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搖籃,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典範,開闢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新道路。
湖南人民軍政委員會
平原軍區
鄂豫皖邊區剿匪指揮部
湖南軍區
河北軍區
甘肅行政公署
浙江軍區
綏遠軍區
皖南軍區
瓊崖縱隊夏季攻勢前線指揮部
中共陝北特別委員會
湖北軍區
陝北行政公署
瓊崖工農紅軍總司令部
中原臨時人民政府
瓊崖縱隊春季攻勢前線指揮部
皖北軍區
中共陝東特別委員會
晉南行政公署
錦州軍區
嫩江軍事部
松江軍事部
吉林軍事部
龍江軍事部
中共晉南工作委員會
合江軍事部
內蒙古軍區
華東支前委員會
魯中南支前委員會
瓊崖縱隊秋季攻勢前線作戰指揮部
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
晉中軍區
中共晉中區委
魯中南區行政公署
魯中南軍區
中共魯中南區委
豫西軍區
陝南軍區
江淮軍區
中共臨汾工作委員會
中共湘東特別委員會
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
中共中央華北局
豫陝鄂軍區
中共湘鄂贛邊特別委員會
桐柏軍區
江漢區行政公署
鄂豫軍區
皖西軍區
北嶽軍區
鄂豫區行政公署
中共鄂豫區委員會
中共瓊崖區委員會
魯中區支前司令部
中共中央後方工作委員會
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
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
中共湘西北特別委員會
山東省人民政府海防辦事
華東軍區海防司令部
中共華東局海防委員會
豫皖蘇軍區
冀熱察軍區
冀察熱遼軍區
察哈爾軍區
鄂西北區行政總署
山東省支援前線委員會
鄂西北軍區
東北各省行政聯合辦事處
中共鄂西北區委員會
中共鄂皖地方委員會
遼南軍區
遼吉軍區
牡丹江軍區
鄂東保全軍區
嫩南軍區
吉東軍區
安東軍區
合江軍區
南滿軍區
東滿軍區
熱河軍區
遼西軍區
三江軍區
遼寧軍區
冀東軍區
松江軍區
龍江軍區
嫩江軍區
遼北軍區
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
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員會
中共松江省工作委員會
東北人民自治軍東滿臨時指揮部
黃麻起義行動指揮部
中共黃安麻城區特別委員會
中共濱江地區工作委員會
中共江漢區委員會
江漢軍區
鄂東軍區
中共鄂東區委員會
綏蒙軍區
雁門軍區
呂梁軍區
中共雁門區委
中共呂梁區委
中共中央東北局
晉冀魯豫軍區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
中共鄂豫皖中央局
中共蘇浙區委
魯中區行政主任公署
湘鄂贛軍區
中共浙西區委
中共蘇南區委
湘鄂贛邊區行政公署
中共湘鄂贛邊區臨時委員
中共綏蒙區委
新四軍蘇浙軍區
冀熱遼軍區
冀晉軍區
鄂豫皖湘贛軍區
鄂豫皖湘贛邊區行政公署
中共鄂豫皖湘贛邊區委員會
冀察軍區
中共冀察區委
中共冀晉區委
濱海行政主任公署
膠東區行政公署
渤海區行政主任公署
渤海軍區
中共渤海區委
中共太行區委
中共冀中區工作委員會
中共北嶽區工作委員會
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
冀熱邊行政公署
中共濱海區委
皖江軍區
鄂東革命委員會
蘇南行政公署
中共廣東省臨時工作委員
蘇北軍區
淮北軍區
中共塞北區工作委員會
中共中央太行分局
魯中軍區
山東軍區
中共晉綏分局
第三戰區三北游擊司令部
膠東行政主任公署
魯中區行政聯合辦事處
中共中央總學習委員會
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
中共湘西南特別委員會
清河軍區
廣東軍政委員會
淮北蘇皖邊軍區
中共晉西南工作委員會
中共中央調查研究局
鹽阜軍區
中共鹽阜區委
中共淮海區委
中共江南區委
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華中分會
中共湘西特別委員會
豫鄂邊區行政公署委員會
蘇中軍區
江南行政委員會
淮海軍區
蘇北行政委員會
中共蘇中區委
中共冀魯邊區委
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
中共北嶽區委
清河行政主任公署
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冀北辦事處
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
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
冀魯邊軍區
中共清河區委
魯南軍區
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
中共蘇北區委
中共陝甘寧邊區中央局
豫鄂邊區軍政聯合辦事處
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聯合辦事處
中共南華安特別委員會
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
太岳軍區
太行軍區
江抗東路軍政委員會
江抗東路指揮部
魯西行政主任公署
中共魯南區委
冀魯豫軍區
中共魯中區委
冀中行政主任公署
晉西北新軍總指揮部
晉西北軍政委員會
中共晉西區委
晉西北行政公署
中共晉豫區委
中共太南區委
中共太岳區委
中共蘇皖區委
鄂西革命委員會
豫皖蘇邊區聯防辦事處
中共東江特別委員會
魯西軍區
山東軍政委員會
山東第一區軍政委員會
山東省第一軍區
中共山東第一區委中共蘇皖邊區委
江抗東路司令部
中共鄂西區特別委員會
中共蘇魯豫區委
江抗總指揮部
中共鄂豫皖邊區委員會
中共鄂中區委員會
中共冀熱察區委
中共豫鄂邊區委員會
中共魯西區委
中共中央北方分局
中共山東分局
中共膠東區委
中共綏遠省委
中共晉西南區委
中共鄂東區特別委員會
中共晉西北區委
中共晉察冀區委
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
中共晉冀豫區委
冀南行政主任公署
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
中共晉西南省委
晉冀豫軍區
中共鄂南區特別委員會
冀西政治主任公署
冀中政治主任公署
中共晉西省委
中共晉西北省委
中共冀中省委
中共鄂北區特別委員會
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
中共晉西北臨時省委
晉東北行政主任公署
中共冀豫晉省委
綏德警備司令部
中共晉察冀省委
中共保屬省委
中共晉西北工作委員會
八路軍總留守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