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曾擔任新四軍第1師1旅兼蘇中軍區第3軍分區泰州獨立團政治委員。1927年春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任共青團吳淞區委委員。後兩度入獄,“八·一三”事變後獲釋,經組織審查轉入共產黨,並進入第一國際難民收容所工作,任支部組織委員、支部書記。
1939年10月赴蘇南敵後,先後任蘇州縣委組織部長兼肖陸區區委書記、縣委副書記,蘇、常、太工委組織部長。
1941年底調來泰縣,任縣委書記兼組織部長,次年五月任縣委書記獨立團政委。
1942年7月2日晨,縣團駐在繆家野被日偽軍包圍,突圍中徐克強病體不支,毅然決定讓通訊員帶著檔案衝出去,自己開槍自盡,保持了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時年34四歲。
革命經歷
堅持鬥爭
民國28年10月難民所解散,徐奉命到蘇(州)、常(熟)、太(倉)地區負責開闢陽澄湖敵後游擊根據地工作。該地區是國民黨忠義救國軍胡肇漢的駐地,黨組織處於半公開狀態,鬥爭十分艱苦。徐克強經常抱病帶領幹部民眾與日軍展開出生入死的武裝鬥爭,並反對胡肇漢頑軍摩擦,同時,還組織陽澄湖地區黨政幹部以武工隊形式,深入發動民眾,孤立、打擊敵人。
徐克強,1908年出生於上海寶山縣殷行鄉南徐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27年加入共青團,次年2月任共青團吳淞區委委員。後吳淞區委遭到破壞,由於叛徒出賣。1933年5月徐克強被捕入獄。暗無天日的鐵窗生活和非人的折磨,嚴重摧殘著徐克強單薄的身體,從此染上了肺結核病。他和難友們一起,在秘密黨組織的領導下,堅持開展獄中鬥爭。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徐克強獲釋,並於當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上海黨組織派徐克強以普通難民的身份,到第一國際難民收容所開展抗日救亡工作。先後任所內中共支部組織委員、支部書記。他與同志們一道團結難民,宣傳抗日,發展黨員。陸續培養、輸送了數百名骨幹,為壯大革命力量作出了重要貢獻。
壯烈犧牲
民國30年,徐克強先後任中共蘇州縣委組織部長兼肖陸區委書記,蘇州縣委書記和中共蘇、常、太工委組織部長。同年,根據東路特委的指示,撤離蘇、常、太地區,越過敵人哨卡,轉到了蘇中三分區。年底任中共泰縣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民國31年5月,調任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委。6月30日,為了打開邊區局面,縣委、縣府和獨立團全體同志由中心區雅周莊向姜(堰)、黃(橋)河西挺進。7月1日,到蔣垛區繆家野宿營,徐克強不顧長途行軍的疲勞,連夜找地方幹部和民眾了解情況,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指導工作,直至深夜。2日拂曉,哨兵發現千餘名日偽軍從三個方向包抄而來,情況危急,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徐克強從容決策,要縣長帶隊突圍,自己留下斷後,帶領通訊員馬林沿著小溝邊打邊撤。這時徐又大口吐血,將檔案包遞給通訊員,命令他衝出去,不能讓檔案落入敵手。通訊員突圍脫險了,而徐克強在戰鬥中壯烈犧牲。當地民眾把徐克強遺體秘密埋葬在顧高鄉千佛寺。
獲得榮譽
2018年8月24日,為永遠銘記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勳,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徐克強烈士是其中之一。
後世紀念
解放後,黨和政府把烈士忠骨遷葬至泰州烈士陵園。在原烈士墓地留有紀念碑,1978年左側建立了“克強中學”。
1982年原烈士墓所在地“千佛大隊”改名為“克強大隊”。在上海市寶山區淞南鎮的淞南公園內有徐克強的紀念碑。
2003年,徐克強烈士紀念碑被寶山區人民政府確定為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