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莫莫格保護區)位於吉林省鎮賚縣東部,東與黑龍江省泰來、肇源縣隔嫩江相望;南以洮兒河為界與吉林省大安市相鄰;西、北和本縣的黑魚泡、東屏、哈吐氣、五棵樹、嘎什根等鄉鎮的部分地域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45°42′—46°18′,東經123°27′—124°04′,總面積14.40萬公頃,屬內陸濕地與水域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地貌特徵
莫莫格保護區地處松遼沉降帶北段、松嫩平原西部邊緣,為嫩江及其支流沖積、洪積低平原,平均海拔為142m。該區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在盟根套拉鎬村西北山為167.7m。區內地勢平坦,相對高差僅2~10m,一般坡度為5°,最大坡度15°。土壤分類
由於地貌、氣候和水份等條件的差異,該區土壤可分為7個土類17個亞類。按上述劃分,保護區東南和泡沼周圍,分布土壤為沼澤土。擴展到東南部沿江河區域,分布土壤則為草甸土、黑鈣土和沖積土,是保護區土壤的主要土類,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一般都在2%以上,高的可達5%。中部及中西部,分布土壤為淡黑鈣土、風沙土,前者有機質含量1.4~1.9%,容重1.3~1.5,後者比較瘠薄,有機質含量在1.0%以下。鹽土、鹼土與其它土類在保護區呈復區分布。氣候特點
莫莫格保護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春旱風大,夏熱多雨,秋燥冷爽,冬寒雪少。年均溫度4.2℃,最熱月七月的平均溫度為23.5℃,最冷月一月的平均溫度為-17.4℃;年均日照時數2906.2h,≥10℃的日照時數為1339.9h,≥10℃的活動積溫為2891.9℃;初霜期平均為9月25日,終霜期平均為5月10日,該區無霜期137天;年均結冰期10月24日,年平均解凍期5月2日;年平均風速3.5m/s,最大風速在每年3—5月,最小風速在每年6~8月。
保護區歷史
1981年3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81]27號檔案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列入中國第一批濕地名錄;
1997年12月8日國務院國發[1997]109號檔案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1年1月18日國家林業局林計發[2001]19號檔案批覆了《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2001年11月13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第136次專題會議,研究了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和濕地保護問題。會議決定:“將原來由省林廳和鎮賚縣政府雙重管理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調整為仍採取雙重管理,但以省林業廳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2002年3月1日吉編辦[2002]16號檔案批覆,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隸屬於吉林省林業廳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按相當於處級規格待遇,列事業編制53名,財政全額撥款。”
主要資源
水利資源
該區水利資源十分豐富,皆屬嫩江水系。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的嫩江,自本區白沙灘入境,經坨子、大屯至沿江鄉大箔口出境,流經本區111.50km,流域面積達3×104h㎡。據江橋水文站1935~1980年統計,年平均流量647.36m³/s。南部界河洮兒河發源於大興安嶺索爾齊山,由岔台鄉的棉西流入本區,經沿江鎮匯入月亮泡後注入嫩江,流經60km,流域面積逾7×104h㎡。年均流量為14.47m³/s。二龍濤河:二龍濤河是洮兒河流域的一條無尾河,屬季節性河流。發源於大興安嶺東側淺山區,由西向東流進平原區後水流大量滲入地下,其小水時逐漸消失在大面積低洼濕地中,大水時流經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黑龍江省泰來縣、吉林省鎮賚縣入洮兒河。二龍濤河是莫莫格保護區哈拉塔核心區以及保護區西北部濕地的主要水源。
因一江兩河的經流,特別是洮兒河進人該區後,失去明顯河床,其流域內形成星羅棋布的泡沼、湖泊,其中較大約有月亮湖、鵝頭泡、索倫泡、哈爾撓水庫等。月亮湖水面保護區境內面積為2.00×104h㎡,哈爾撓水庫水面面積為0.4×104h㎡。
野生動植物資源
1、野生植物資源
據初步統計,莫莫格保護區種子植物約有600種,其中經濟植物有361種,分屬於77科。植被類型大致可劃分為:湖泊植被、沼澤植被、草原植被、固定沙丘植被、人工林植被及農田植被。
2、野生動物資源
莫莫格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多樣,其中,兩棲類有1目3科6種。爬行類有2目4科8種。魚類有4目11科52種。獸類有4目11科29種。鳥類有298種,分屬於17目50科,其中雀形目126種,非雀形目鳥類172種,非雀形目鳥類占全區鳥類的57.72%,其中濕地水鳥120種。屬國家I級保護鳥類有白鶴、丹頂鶴、白頭鶴、東方白鸛、黑鸛、大鴇、金雕、虎頭海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10種。II級保護鳥類有白枕鶴、蓑羽鶴、灰鶴、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等40多種。2010年候鳥遷徙季節監測發現沙丘鶴1隻(春秋均見到),莫莫格保護區發現沙丘鶴,填補了吉林省鶴類分布新紀錄。
3、景觀資源
莫莫格保護區景觀資源主要為江河水域、苔草小葉樟濕地、蘆葦沼澤、鹼蓬草甸。
保護對象
按照《自然保護區類型與級別劃分原則》(GB/T15429-93),根據保護區主要以丹頂鶴、東方白鸛、白鶴等珍稀水禽及其棲息的沼澤與水域為主的濕地生態系統為重點保護對象的屬性,確定莫莫格保護區以濕地與鶴、鸛類珍稀瀕危水禽為重點保護對象。
莫莫格濕地是東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世界瀕危鶴類、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中列為最瀕危物種、中國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鶴,每年春、秋遷徙季節在莫莫格濕地停歇分別為一個多月時間。其中每個遷徙季節,種群數量超過2000隻的天數達10天以上,超過1000隻的天數達20天以上。
最高統計數量達到3045隻(2010年10月20日),約占該物種世界種群的95%。白鶴在莫莫格的停歇時間和種群數量堪稱世界之最,倍受國際、國內有關組織的關注。白鶴是莫莫格保護區保護對象中的旗艦物種。
價值
莫莫格保護區地處松遼沉降帶中心、嫩江和洮河匯合處。區內河流縱橫、湖泡窪地星羅棋布,生境複雜多樣,主要有河灘苔草濕地、湖灘窪地蘆葦濕地以及鹼蓬鹽沼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植被條件,為鳥類等珍稀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繁衍環境和豐富的覓食條件。在中國分布的9種鶴中,保護區內就發現6種,為中國鶴類種類最多的保護區之一。本區是中國重要的候鳥繁殖地和遷徙候鳥的停歇地,計有大鴇、丹頂鶴等116種夏候鳥在此繁殖,具有重要的保護和科研價值。機構設定
莫莫格保護區管理機構名稱為“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現有在編職工53人(女17)。學歷結構:大專以上學歷14人,中專學歷11人,高中15人,國中13人。職稱結構: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4人,助理工程師4人。普通職工技術等級結構:中級工13人,普工30人。管理局下設辦公室、公安分局、科研科(下設科研基地、救護中心)、保護科(下設哈爾撓、胡家窩棚、哈拉塔、鵝頭、龍坑、島根島6個保護站)、財務科、項目辦、旅遊公司(博物館)7個職能機構。
社會經濟狀況
莫莫格保護區境內有莫莫格鄉、大屯鎮、沿江鎮、莫莫格林場、望月灘漁場、英台採油廠的全部範圍以及黑魚泡鎮、五棵樹鎮、丹岱鄉的部分村屯,境內自然屯總計73個,總人口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75—80%。農業收入占主導地位(80%),牧業收入和其他收入所占比例較小(20%),農村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年人均收入一般為1500—2000元左右。基礎設施建設
2003年至2009年,莫莫格保護區完成了保護區基礎設施第一期、二期工程建設,並通過了國家有關部門的竣工驗收。通過一、二期工程建設,保護區對重點保護對象實施有效保護的能力將不斷增強,區內濕地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鶴、鸛類等重要鳥類及其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保護管理工作逐步科學化、制度化,實現了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一期、二期工程項目建設並完成竣工的基礎上,2010年啟動了基礎設施建設第三期工程。三期工程進一步逐步完善和提高保護區的保護、科研、宣教能力,全面提高濕地保護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濕地生態系統的功能和效益,為最終實現保護管理的總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