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28度11分40秒至128度45分30秒,北緯43度39分20秒至43度51分28秒。保護區總面積為53,940hm2,其中,核心區面積19,649hm2,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6.4%;緩衝區面積24,846hm2,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6.1%;試驗區面積9,445hm2,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7.5%。
地形地貌:
該區屬低山丘陵區,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張廣才嶺余脈馬鹿嶺、小嶺等由北向南延伸到牡丹江沿岸,其間分布有森林、谷地、溪流及草甸,構成本區複雜多樣的地貌類型。
氣候:
保護區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春秋短暫、涼爽少雨,夏季溫暖、雨量充沛,冬季漫長寒冷,年平均氣溫4.3攝氏度,無霜期平均為120天左右。該保護區是吉林省河流密度較大的地區之一,松花江一級支流牡丹江自保護區西端入境,由西向東橫貫保護區南部,流經保護區的長度為53公里,流域面積2,383hm2,年徑流量26.8億立方米。獨特的水系分布與地貌特徵使該區內濕地類型多樣,野生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水文:
該保護區的濕地處於牡丹江上游,距牡丹江源頭約80公里,距中國最大的熔岩堰塞湖-鏡泊湖30公里。大面積連續分布的河岸帶的濕地,是牡丹江上游最重要的蓄洪區,洪水期間這些濕地蓄納牡丹江洪水,能夠顯著延長洪峰歷時,削減洪峰流量。同時,河漫灘上和溝谷中的濕地植被極為繁茂,可大量俘獲山洪和牡丹江洪水所攜帶的泥沙,使進入鏡泊湖的洪流泥沙含量大大減少,從而有效防止了鏡泊湖的泥沙淤積,因此從生態水文意義上來看,保護區各種濕地類型的保護對牡丹江和鏡泊湖具有重要意義。
生物資源
此區濕地是中國長白山區濕地類型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按照國際濕地公約的分類體系,該區內濕地可劃分為兩大濕地系統,即天然濕地系統和人工
濕地系統,天然濕地系統包括6種濕地類型;即: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泛濫地、灌叢濕地、森林沼澤和草本沼澤,人工濕地系統包括2種,即灌溉地、蓄水區。濕地面積為18,905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5.0%,其中天然濕地面積為17,357公頃,占該區濕地面積的91.8%,人工濕地面積1,548公頃,,占該區濕地面積的8.2%。
此區濕地中有代表性的濕地植物有蘆葦、鳶尾、大小葉樟草、香蒲、水木賊、菰草等。水生植物有蓮、睡蓮、蓮葉荇菜、菱角、槐葉萍、雞頭米等。漂筏苔草沼澤是中國長白山區最具典型性的沼澤類型,豐富了明水域的異質性,為水鳥栖息提供了優良的空間條件。由於浮氈的遮蓋,降低了“漂筏”下河流水體的溫度,為冷水性魚類的產卵、索餌創造了適宜的水域環境。
森林在保護區植被類型中占有重要位置,生態價值十分明顯,針闊混交林廣泛分布與山地和丘陵地帶。據科考結果統計,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63目143科512屬1460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9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的有1種:東北紅豆杉;國家Ⅱ級保護的有8種:紅松、水曲柳、黃檗、蓮、野大豆、胡桃楸、紫椴、刺五加。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37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的野生動物7種:東北虎、丹頂鶴、黑鸛、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原麝、金雕;國家Ⅱ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42種。
該區處於東亞—澳大利亞水鳥遷徙路線上,是珍稀瀕危鳥類的主要棲息地和遷徙途中的停歇地。據專家調查,該區鳥類達25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5種,二級重點保護的鳥類35種。
保護區處在哈爾巴嶺和張廣才嶺之間,地形、地勢和植被為東北虎的棲息和遷移提供了較為理想的生境條件,是東北虎克服牡丹江水域生態屏障來往於張廣才嶺和哈爾巴嶺的最佳地段。該保護區的地理位置對聯繫吉林省東北虎三個島嶼狀分布區,保證隔離種群的基因交流,維持與穩定、擴大東北虎種群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2001年至今,在保護區北部曾兩次發現東北虎的蹤跡,對該區實施保護,對於東北虎野生種群的恢復具有重大意義。
保護區體現了物種的稀有性和多樣性,同時還有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性和脆弱性,以及自然原始性等特點,具有很高的保護科研價值和社會經濟價值。
管理狀況
保護區始建於1991年,是敦化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個縣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了保護區管理局,下設6個職能部門和大山、大溝、四海店三個保護管理站。敦化市制定了《吉林雁鳴湖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在保護重點濕地內禁牧的規定》及《保護區內居民十不準》等規範性管理法規和檔案。幾年來,成功拆除了保護區內一處個體加油站,打擊各類破壞林地、侵占濕地、亂捕亂殺野生動物案件20多起,釋放被抓野生動物30多隻。幾年來,保護區內共完成退耕還林1500公頃、還草300公頃、還濕70公頃,林下冠造林2500公頃,使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49、5%提高到2004年的51、8%。為了加大對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稀鳥類的監測力度,保護局設立專門人員在黑鸛、東方白鸛等珍稀水鳥的重要棲息地常年管護。架設人工生態圍欄80多公里,修築巡護公路34公里,實施退耕還林、還濕3000多公頃。設定保護區界樁170根。並投資100多萬元,購置了3台巡護車輛,在車內配備了微機、攝像機、照像機、高倍望遠鏡等設備。今年6月份,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小山水庫外的西大泡附近首次發現並記錄下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東方白鸛。此外,敦化市還在大山、大溝、四海店三處建立保護管理站,聘任了21名巡護員。投資200萬元、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保護區綜合樓也即將建成並投入使用。
2006年,野生動植物標本陳列館建成,面積200多平方米,是敦化市第一個面向中國小生開放的集科研、科普於一體的野生動植物標本陳列館,也是敦化市首家動植物標本室。現有獸類標本8種、鳥類12種、兩棲爬行類14種、魚類8種、昆蟲類300多種、科普教育類100多種。
旅遊資源
保護區有以雁鳴湖、塔拉湖為主的大小水域80餘處,盛產各種野生淡水魚和蓮藕,山、水、林組合極佳,“小橋、流水、人家”的鄉村氣息極濃,是休閒、避暑、度假的旅遊佳地。景區內的沿牡丹江上游水域形成的濕地生態系統,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特別是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黑鸛等珍稀水禽繁殖地、遷徙地、越冬地。景區內的雁鳴湖鎮歷史悠久,鎮內歷史遺蹟頗多,最著名的腰甸“二十四塊石”,在研究東北民族歷史文化、研究渤海時期的交通和建築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雁鳴湖生態旅遊度假區已建設有丹江山莊、映山湖度假村、塔拉湖度假村等,建成了小山魚文化生態村和大山生態農業村,形成了鎮郊生態旅遊、雁鳴湖魚村風光旅遊、丹江休閒度假旅遊三大生態旅遊功能區,開發出生態美食產品4個系列的生態旅遊產品和一個雁鳴湖活魚節節慶會展活動,推出了釣魚、捕魚等旅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