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拉花

井陘拉花

井陘拉花,屬北方秧歌。井陘拉花產生並流傳於河北省井陘縣境內,是一種當地特有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起源於明清,源遠流長。井陘拉花源於民間節日、廟會、慶典、拜神之時的街頭廣場花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井陘拉花經過多次挖掘、整理、發展,享譽全國,名揚海外。井陘拉花有多種流派沿傳,有關“拉花”稱謂的傳說很多。一說拉花是在拉運牡丹花過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稱“拉花”;又說“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諧音;還說因舞蹈中的女主角叫“拉花”而取名拉花。2006年5月20日,井陘拉花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歷史淵源

拉花起源

井陘拉花井陘拉花
"拉花"是由一個叫"拉花"的村姑根據自己的愛情生活經歷編成的舞蹈,並以其名而命名的。莊旺拉花"貨郎擔"中這種意味就很濃,他的歌曲"貨郎謠"與其所表現的內容就很協調。

此說在橫澗一帶最為流行。傳說,該村有一名叫楊名舉的人,明朝萬曆時在河南任西華縣縣令,任滿路過牡丹勝地洛陽時,將數簇牡丹帶回,在以本村老君廟內以"花王"敬神。從此每到花開季節,總吸引許多男男女女前往觀看。為紀念牡丹在井陘紮根這件喜事,一些民間藝人將其編為舞蹈。因當時交通不方便,在近千里的路途中,牡丹花的遷移只能用人力拉運,故取名為"拉花"。這樣演員就出現了身背花、頭插花、臉畫花、肩挑花的無處不花的裝束和與拉有密切關係的前傾、落步、撇腳的舞步姿態。至今藝人任持有"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的說法。

十年九旱的井陘,以及連年的戰亂,迫使百姓們攜兒帶女背井離鄉逃荒在外,他們在大街上邊走邊唱、述說苦情、乞求施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有定性的乞討形式--"拉荒"。時下,仍可在一些老藝人中收集到一些"拉荒"中的傳說趣聞。因"花"與"荒"為地方諧音,故稱"拉花"。

發展歷史

石家莊市井陘縣位於河北省西部與山西省交界的太行山深處,素有"天下九塞,井陘其一"之說。早在先秦時期,這裡就是溝通東西的"燕晉通衢",因此也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流動文化地帶。井陘人民歷代愛好文化藝術,各種形式的藝術因此而得以繁衍流傳。"拉花藝術"是諸多民間藝術中的佼佼者,也是井陘人民最喜愛的民間舞蹈,素有"井陘拉花遍地扭"俗語。

井陘拉花源於民間節日、廟會、慶典、拜神時的民間街頭花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唐代元和八年成書的《元和郡縣誌》就有記載。"拉花"產生並形成於何時何地,史無記載,無文字可考,但眾說紛紜,或曰宋金,或曰元明清,或土生土長,或外地傳入等,皆無確鑿的證據,只能說是一種傳說罷了。早在先秦,一條長約百里的驛道貫穿了井陘的東西,溝通了燕晉,成為天下九塞之六塞。這種特有的通衢要塞之地,也成為歷代民間遊動文化的生存地帶。特別是明朱元璋推行"移民屯田"政策,從人口密集戰爭少的山西晉南、晉中、晉東南於1373年和1388年的兩次大規模的移民,使井陘增添了一百多個晉籍村莊和數十個晉籍姓氏。自然,一些外地民間藝術形式也隨之而來,並在井陘開花結果。"地拉花"的代表之一"莊旺拉花"《貨郎擔》的傳人李氏,就是這一時期的移民,而且,在"莊旺拉花"由來的傳說中,也明顯的指出了這一點。又如《中國舞蹈史》中提到:"明人姚旅在山西洪洞縣曾見到多種民間舞蹈。如手持小涼傘的《涼傘舞》,手持檀板、邊拍邊舞的《花板舞》等。"說述民間的舞蹈活動現已看不見了,但傘和板卻是拉花中不可缺少的道具。又如清人吳錫麟所述的"姿態貨郎"就是貨郎擔中的主要角色。

流傳地區

廣泛流傳於礦區和周邊的井陘鄉村,自古以來就以她那深沉、樸實的風韻,剛健、蒼涼的藝術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藝術舞姿深受百姓的喜愛,新中國成立後,礦區文化館(當時稱石家莊市第二文化館)對這門民間藝術進行了收集整理。1956年3月,在區文化館的幫助下,礦區東南正村的拉花隊代表河北省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拉花》以其剛健又優美、即熱烈又蒼涼的獨特的藝術風格,贏得了評審的一致好評,榮獲優秀節目二等獎。匯演結束後,受到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拉花從此走出大山,走出太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化大革命”期間,民間藝術被禁錮。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民間藝術得以復興。橫澗、賈莊、北寨、張家井等村都有了自己的拉花隊伍,參加一年一度的正月花會表演及民間傳統廟會。同時,“拉花”作為民間藝術走進了校園,許多學校都成立了國小生拉花表演隊。由上綜訴,拉花的發源地為礦區一帶,而興起,也是在礦區。

主要代表

而"地拉花"的主要代表南正拉花的《六契約春》,"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莊子、齊物論》)。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方"。可見,六合四方就是天地四方同迎春回。類似這種的民間藝術,在別的地方也有一二,如清人李斗在他的《揚州畫舫錄》中載:"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於城東蕃喱觀,令宮妓扮社火",角色有六,"春夢婆一、春姐二、春官一、皂隸二。"無論從角色上還是內容的表現上,《六契約春》與之有著很大的相識之處。

各種跡象表明,"拉花"的形成和發展,是"遊動文化"和"大山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晶。在融合的過程中,他不僅承襲了其他舞蹈的特點,更主要是根據井陘特有的地域特徵、風俗特徵而發展形成了獨有的舞風,這一點已不容置疑。

風格特色

井陘拉花井陘拉花
傳統井陘拉花雖屬秧歌範疇,但又有其顯著的自身藝術特色。她以“擰肩”、“扭臂”、“翻腕”、“吸腿”、“撇腳”等動作為主要舞蹈語彙,形成剛柔相濟,粗獷含蓄的獨特藝術風格。她舞姿新穎、舒展健美、屈伸大度、抑揚迅變,擅於表現悲歡、情戀等各種不同的情緒。拉花道具繁多,內涵豐富,各有其象徵寓意。如傘——風調雨順;包袱——豐衣足食;太平板——四季太平;霸王鞭——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滿……傳統井陘拉花表現內容主要有《六契約春》、《賣絨線》、《盼五更》、《下關東》等。其表演人數多少不等,原為4-11人,現在,少則2人,多則不限,可百人、千人。

井陘拉花的音樂為獨立樂種。既有河北吹歌的韻味,又有民歌、民間曲牌和戲曲曲牌的音調,還不乏濃厚的寺廟音樂和宮廷音樂的色彩。它古樸典雅、清爽動聽、深沉美妙、剛健穩重,其風格特徵是剛而不野、柔而不糜、華而不浮、悲而不泣,突出特點是節奏鮮明。與拉花舞蹈的沉穩、含蓄、剛健、豪邁風格交相輝映,樂舞融合,渾然一體。現在的井陘拉花,既保持了傳統風格,又有鮮明的時代氣息。陣容龐大時,氣勢恢宏。隊伍精煉時,特點突出。舞蹈語言多姿多彩,音樂鏇律扣人心弦,更具豐富完美的情感容量和精彩動人的藝術張力。

藝術特色

河北省石家莊井陘縣地處太行山東麓,河北的西陲,東距省會40公里。傳統井陘拉花有其顯著的藝術特色,以"擰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腳"等動作為主要舞蹈動律,以"花瓶"、"花傘"、"彩扇"、"霸王鞭"、"太平板"等為主要表演道具,加之可稱為獨立樂種的拉花音樂伴奏,形成剛柔並濟,粗獷含蓄的獨特藝術特色,可謂風格獨特,美不勝收。它舞姿健美、舒展有方、屈伸有度、抑揚迅變,擅於表現悲壯、淒婉、眷戀、歡悅等情緒,表演人數不等。拉花道具內涵豐富,各有其象徵寓意,如傘象徵風調雨順;包袱象徵豐衣足食;太平板象徵四季平安;霸王鞭象徵文治武功;花瓶象徵平安美滿等等。

拉花音樂

井陘拉花的音樂為獨立樂種,既有河北吹歌的韻味,又有寺廟音樂、宮廷音樂的色彩,剛而不野、柔而不靡、華而不浮、悲而不泣,與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剛健、豪邁風格交相輝映,樂舞融合,渾然一體。傳統拉花音樂多為宮、徵調式,其次還有商、羽調式,節奏偏慢,大多為4/4拍,特色伴奏樂器有掌鑼等。

藝人傳說,拉花過去並沒有自己系統的音樂,只是以一些簡單的打擊樂伴奏的,現在的吳家垴拉花就仍保留著這種特點。今天所聽到的拉花音樂也並非專為拉花所配,至於這些樂曲的由來,藝人中有兩種傳說:一種說是南正村人武金,官至主持禮儀的太常寺卿,告老還鄉帶回了宮廷音樂,如南正已故老人張淮等介紹拉花曲牌中的"萬年歡"、"爬山虎"等,據老輩人講在元朝就流行了。《中國古代舞蹈史》中提到元朝宮廷宴樂起奏中就有"萬年歡",可見武金將宮廷音樂流傳於民間也是可能的。另一種說法是由寺廟僧道所傳。過去僧道擅長吹奏樂器,樂手多與他們結下不解之緣,或切磋技藝,或讓他們收徒傳藝。井陘南石門的拉花樂隊便是羅缽寺的僧人培養的。"小兒番"這首曲牌便是寺廟做醮常用的曲子。

過去水平高的拉花樂隊不僅服務於舞蹈,而且也獨立地作為特定寺廟的"朝拜神樂"使用,而"拉花"的內容或歡或悲、或愁或喜,均採用一成不變的音樂,和諧中不無不和諧。有些村的拉花就是先從這個寺廟學會音樂,再從另一個地方學會舞蹈,最後合在一起的。所以,拉花的音樂和舞蹈並非並存並現的。這一點恰與《正定府志》中所述相吻合:"古者,舞不與歌奏同時,……今文廟之舞與歌奏合一。故樂一奏,而聲容兼備焉。"可見,作為參加民間祭祀活動的"拉花"音樂也很可能是"舞與歌奏合一"後形成的特定音樂。

表演形式

"拉花"是一種不受場地限制,即可街頭、場院演出,也可登台獻技,時間可長可短的群舞。演出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行進中的演出,稱為"過街",這種表演因受行進的局限,僅能用"一根鞭"、"二龍並進"等簡單的隊形,無法追求舞蹈的完整性,但有因地制宜的特點,此一般在參加"拉會"和"踩街"時採用。另一種為場地演出,其隊形多變,能充分發揮演員的表演技能,而且演出完整。參加演出的演員,一般為六的倍數,今天大規模的拉花隊伍如18人拉花、36人拉花、60人拉花和102人拉花等都是繼承了拉花的這一特點。

道具妝飾

"拉花"的傳統化裝、道具、服飾均與當地的民俗事項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所呈現的特點也就最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了。
"梅開五福,竹報三多"(傳統對聯)。舊時"拉花"男性角色的臉頰畫有梅花,以寓"五福",即"壽、福、康、寧、攸好德、考終命"(書,洪範),也有的畫菊(吉)花這樣的吉祥之花的。他們的額心到鼻頭之間畫蠍、蛇、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中的形象,以希望能夠"以禳蟲毒"(呂種玉《言鯖、穀雨五毒》)。女角中的醜婆臉上以右眼眉旁經鼻樑向左斜至顴骨畫一白色的斜線或點,以達到"煞邪(斜)"之目的。

"拉花"的道具多是流傳在漢族民間舞蹈中通用的道具,如彩絹、彩扇、傘、鞭、太平板等。在此基礎上各種拉花均根據自身的需要而增設。如莊旺拉花貨郎擔,他表現的是貨郎賣絨線的故事,就根據自己角色的需要而加入貨郎鼓、貨郎架。又如南平望"拉花"送美人,她表現的是護送美女入宮的故事,就加入化裝匣以供美女梳洗打扮。但大多數的拉花中有著一種在其他民間舞蹈中不多見的道具--花瓶。

據《正定府志》載:花瓶為祭奠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祭器,以乞平安,現在仍可在民俗活動中見到,它何以作為道具出現,尚無依據,但卻為"拉花"增添了幾分美感。筆竿胡(也稱滾胡)作為一種不在手中的道具,而是戴在男角的嘴唇上,可謂獨具匠心,它通過上唇的撅起,帶動筆竿滾動,從而誇張地表現出吹鬍瞪眼的滑稽相。在"蹺子拉花"的傻小子手中,手持紅蘿蔔或蓮花蕾之類的道具,這些道具的套用很明顯為古代生殖崇拜的遺俗。

1934年成書的《井陘縣誌料》中印的拉花照片,屬蹺子拉花。他的服飾以戲裝和清代平民服飾相雜,而井陘人酷愛戲劇,早在明末清初就已成風,那時的井陘村莊幾乎沒有一個村不建有自己的戲樓,裝扮效仿戲劇中的人物盛行,《井陘縣誌料》也有解釋:"購置戲衣,歲時效伶人歌舞"。後者,可能是買不起象樣的戲衣,藝人只能穿日常生活服飾的結果。

"地拉花"的服飾大同小異,多沿用清代服飾,男的頭戴瓜殼帽,上身穿偏襟長衫,前後下擺用針線撩起,罩坎肩,下身穿燈籠褲,腿扎綁帶,腕扎扣袖,腳登雲鞋,腰系彩綢,腰間且掖著兩個繡工精美的錢袋。女角中的醜婆,大包頭,扎綢子結花垂於右耳旁,上身穿偏襟大衫,腰系羅裙,腰扎彩綢,右肩斜背一包袱。其他女角,梳一根長辮垂於腦後,頭上插花,身穿不過膝的偏襟長衫,罩鑲邊坎肩,下穿彩褲著彩鞋,腰扎彩綢,各角色均按所扮演老、中、青、少的年齡特徵,在色彩上有所變化,即:青少要色彩鮮艷些,老中色彩需淺淡些。

樂器樂曲

"拉花"的樂器有大管、小管、膜笛、笙、龍頭二胡、三弦、四股弦、敲琴、雲鑼、小鏜子、小鑔、扁鼓,樂隊雙管制達20人,現在多為單件樂器僅9人組成樂隊。

"拉花"的樂曲由曲牌和民歌組成。它的曲牌約有十幾首,如"萬年歡"、"春夏秋冬"、"爬山虎"、"小兒番"、"粉紅蓮"、"雁南飛"、"摸"、"八板"等曲牌,"八板"這個曲牌被各村拉花普遍使用,藝人稱"踩著八板扭拉花"。

"古者"所遺留的音樂,已很不適應舞蹈的表現力,一些村莊的"拉花"在發展中大量地吸收了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達到十首之多,有的唱與舞的內容結合,如"貨郎謠"、"盼五更"等。但大部分唱與舞的內容毫不相關,如"摘椒"、"邊關調"、"寡婦難"、"梁山好漢"、"有個包大人"等,但很大一部分村的拉花,至今仍只有單調的三、四支樂曲。

"拉花"的音樂調式多為"宮"、"徽"、"羽"調,多為2/4或4/4的中速節奏。

"拉花"的音樂演奏起來古樸典雅,優美動聽,那抑揚頓挫的音調,抒發了舞蹈剛勁、沉穩、豪放的情懷,造成聲容兼備,在聽覺和視覺上高度統一,給人以極大的美的享受。

"拉花"音樂既有河北吹歌的韻味,又有寺廟音樂的色彩。剛而不野,柔而不靡,華而不浮,悲而不泣,與拉花舞蹈的深沉、內涵、剛健、豪邁風格交輝相映,樂舞融合,渾然一體,給觀眾留下難忘的美感。

"管子"是拉花音樂中的靈魂,起領奏作用,在樂曲中時奏時停。那種淳樸、粗獷、渾厚、略帶悲悵的音色,如泣如訴地將人帶入往時井陘人民深重災難之中,恰與舞蹈融為一體。小管的高亢,膜笛的滑音、顫音和花點與大管互相呼應,捧笙以三度、五度和弦將樂曲珠聯璧合。雲鑼以其清脆悅耳的問答式的輪奏,復調鏇律與大管配合。小鏜子、小鑔按花點擊拍,嚴密的分工,緊密的配合,令人毫無齊奏乏味之感。管、笙、笛、雲鑼是拉花音樂中必不可少的主奏樂器,構成拉花特有的藝術魅力以及濃郁的鄉土氣息。

拉花舞蹈

井陘拉花雖屬秧歌範疇,但她又有顯著的自身特點。她以"抖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腳"等動作為主要舞蹈語彙,形成剛柔並濟、粗獷含蓄的獨特藝術風格。她舞姿健美、舒展大方、屈伸大度、抑揚迅變,擅於表現悲壯、眷戀、愛情、行進的情緒。
"拉花"同其他漢族民間舞蹈有著很多的共同之處,它載歌載舞,動作屬於秧歌範疇,它借用道具以物抒情,揚起雙臂,使扇子、傘、板、鞭等上下翻飛,色彩斑斕婀娜多姿。這也是漢族民間舞蹈特有的風格。范成大在《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中說:"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拉花"也沒有脫離滑稽取笑的特色。如"地拉花"中的掃羅裙,蹺子拉花中傻小子挑逗的低級趣味動作,男角的吹鬍瞪眼皆起滑稽取笑作用,恐與當地民眾的審美情趣有關。除以上所說,"拉花"有著明顯的個性,別具一格的特色,這同當地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人們的欣賞習慣有關。它既來自人們的生活,動作必然是從生活中提煉、誇張、美化而成,她的韻律可概括為:"猛和脆,擰和伸的內在力度彈性的對抗。"

"拉花"的動作節奏多為兩拍變換一個動作,動作之前皆有"起法兒",這就是欲放先收。開始與銜接存在著時間差,強拍動作時要猛,爆發力要強,而動作過程象附點音符,象拉弓向外伸張,而在弱拍的後半拍乾脆利索地收成銜接下一動作的準備姿態。藝人說扭拉花要蹬板,就是指合拍了沒有,踩上了節奏就是板眼對了。拉花在起法時要急速吸氣,給人明顯的提氣感,強拍後為呼氣,隨著動作的伸展將氣慢慢舒出,氣息運用影響著動作的情緒、動律和韻味,用得好,不僅風格特色鮮明,而且增強了藝術的魅力。
"拉花"既然處於"開門見山、走路爬坡"的自然環境裡,爬坡則要邁步高抬腿,身體前俯,下坡則是雙膝處於緊張狀態,身體稍仰,因而,男性的舞步為"起要跋,膝要屈,踩要穩"。女性的舞步為"進要弓,退要丁,腳外撇"。屈膝是貫穿於動作的始終,即使是伸膝也是短暫的,每做一個動作主力腿皆隨著動律起伏伸曲,而當雙腿變換動作,就需藉助力腿那踩地剎那用力一蹬去完成。尤其女性的舞步,猶如雨天蹬山,山陡路滑似的。藝人說"邁步不過半塊磚",後腿多以丁字步,促成了側腰、進俯退仰的舞姿。
拉花的上肢動作與步伐是密切結合的。而上肢的肩是關鍵,肩的一頂、一聳、一擰、一壓,最能突出拉花的風格。肩是臂肘手的發力點,肩帶動臂而動作。如在左肩前頂左臂下垂向後抬勾腕,右肩聳起右臂曲肘在胸前勾腕,在強拍里左肩外擰,同時帶起臂翻手甩至強拍抬扣。右肩又是下壓,促使連鎖反應帶起臂和手的翻、撥、伸、收,使人感到內在力的對抗,富有彈性的伸與韌的張力。掌握拉花風格需細心體察肩、臂、手的韻律。

區域差異

從表演形式上看,"拉花"可分為"蹺子拉花"和"地拉花"兩種。所謂"蹺子拉花"即扮演女角者,腳踩蹺子進行表演,代表流派是"固地拉花",後來,還將蹺子演化為一種猶如西方芭蕾舞中的"立腳尖",以木削的"戳蹺"捆綁於腳,且戳蹺穿以鞋襪遮蓋,猶如古代婦女的"三寸金蓮"。表演時,演員只有始終保持"立腳尖"姿態才能表演。這種"拉花"中的女角雖為男扮女裝,但因受"戳蹺"的影響,使身體前傾、腆胸、塌腰、翹臀,移步嬌媚,逼真地再現了古代婦女的神韻。

"蹺子拉花"掌握難度大,經多時訓練方能表演,俗有"冬練三冬、春練三春"之說,特別是腳綁戳蹺的就更難。在井陘流傳著一句"固地的拉花--一片功'的歇後語,就是對戳蹺難度的形容。清末明初,此類拉花進入鼎盛時期,被官方譽為井陘縣的四大迎神賽會形式之三。隨著婦女放足以及民眾審美觀的改變,這種"拉花"逐漸衰落。有的如南平望"拉花"從蹺上解放下來,演變為一種不同於"地拉花"的"地蹺拉花"。

"地拉花"顧名思義,是地上舞的"拉花"。由於這種"拉花"比"蹺子拉花"沒有雜技性,流傳的也就較為廣泛,特別是近年來拉花人數的大幅度增加、演出場地的擴大,許多舞蹈動作和陣形變化需要跑動才能完成,"地拉花"也就被廣泛繼承。到今天為止的南正、莊旺、南平望、長崗、莊子頭、城關等拉花流派都屬於"地拉花"。

從"拉花"風格的繼承情況可以看出,繼承本身就是發展,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在繼承的過程中,藝術也就不知不覺中發展了。

傳承現狀

起源

井陘拉花井陘拉花
河北省石家莊井陘縣地處太行山東麓,河北的西陲,東距省會40公里。
井陘拉花產生並流傳於井陘縣境內,是一種當地特有的民間藝術形式。起源於明清,源遠流長。井陘拉花源於民間節日、廟會、慶典、拜神之時的街頭廣場花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井陘拉花經過多次挖掘、整理、發展,享譽全國,名揚海外。

井陘拉花有多種流派沿傳,有關“拉花”稱謂的傳說很多。一說拉花是在拉運牡丹花過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稱“拉花”;又說“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諧音;還說因舞蹈中的女主角叫“拉花”而取名拉花。

特色

傳統井陘拉花有其顯著的藝術特色,以“擰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腳”等動作為主要舞蹈語彙,形成剛柔相濟、粗獷含蓄的獨特藝術風格。它舞姿健美、舒展有方、屈伸有度、抑揚迅變,擅於表現悲壯、淒婉、眷戀、歡悅等情緒,表演人數不等。拉花道具內涵豐富,各有其象徵寓意,如傘象徵風調雨順;包袱象徵豐衣足食;太平板象徵四季平安;霸王鞭象徵文治武功;花瓶象徵平安美滿等等。傳統井陘拉花主要表現內容有“六契約春”、“賣絨線”、“盼五更”、“下關東”等。

井陘拉花的音樂為獨立樂種,既有河北吹歌的韻味,又有寺廟音樂、宮廷音樂的色彩,剛而不野、柔而不靡、華而不浮、悲而不泣,與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剛健、豪邁風格交相輝映,樂舞融合,渾然一體。傳統拉花音樂多為宮、徵調式,其次還有商、羽調式,節奏偏慢,大多為4/4拍,特色伴奏樂器有掌鑼等。

事件

建國以來,井陘拉花經過多次挖掘繼承,改革發展,從而享譽全國,名揚海外,屢創輝煌:1957年,井陘拉花首次晉京,在“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中獲二等獎,並在中南海受到了朱德、周恩來、董必武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9年,井陘拉花再次進京參加了“慶祝建國30周年全國文藝調演”,榮獲創作、表演二等獎;1991年,井陘拉花又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瀋陽“全國優秀秧歌大賽”的賽場上,並榮獲最高獎——優勝獎。同年,又應邀赴京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拍攝的“'92文化部春節晚會”;1996年,井陘拉花以龐大的陣容參加了“全國第六屆群星獎廣場舞決賽”,一舉奪得全國社會文化領域政府部門最高獎——群星獎金獎;2004年,井陘拉花又參加了“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並再次榮膺金獎。多少年來,尤其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井陘拉花日漸興盛,發展迅速,應邀重大演出接連不斷。如今,井陘拉花的足跡留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神州各地。中央電視台等眾多新聞媒體紛紛向全國及海外多次播放、宣傳、介紹井陘拉花,使全國觀眾及海外朋友能夠不斷品嘗井陘拉花這種精神食糧中的美味佳肴。目前,井陘拉花出國在即,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井陘拉花以其深刻的思想情感、豐富的藝術內涵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文化藝術的百花園中獨領風騷,並與時俱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她得益於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及廣大人民民眾的關心與厚愛。在新世紀的陽光沐浴下,這株太行奇葩一定會長盛不衰,永放異彩。

1956年3月礦區東南正村拉花隊的《拉花》代表河北省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獲優秀節目二等獎。
井陘拉花各流派拉花老藝人相繼謝世,大量拉花技藝不能真傳實教,使拉花瀕臨危機。

傳承意義

藝術流派

各村拉花有其獨到之處,藝人也有各自的絕活,所以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橫南村男角動作,右腿吸起,身體微向左擰,右膝向左前,腿剛落地,腳掌用力一蹬,身體和膝部隨之扭動,扭動的幅度恰同莊旺村的相仿,但橫南村僅做右腿動作。又如張家井從南正學來的拉花進百年,而南正下蹲動作均勻平穩,而張家井的下蹲後腳要向上蹬。小作村女角雙手翻腕上撩,而莊旺是擰臂甩扇子轉圈唰唰有聲。再如南正動作講究舒展大方,而橫南喜動作活潑、滑稽、風趣,男角邊舞邊翹邊滾胡。"拉花"不同的流派多表現在大同小異上,有的動作亦是因人而異,不必固定一個模式,而是任藝人的智慧和才華去豐富發展這一美艷的奇葩。

傳承發展

建國以來,井陘拉花進一步得到了挖掘繼承,改革發展。一九五七年進京參加了"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為中央首長做了專場演出,並受到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切接見。改革開放後,井陘拉花如日中天,多次參加國家級、省、市級大型演出活動,享譽國內外。國家著名舞蹈家賈作夫趙宛花、資華筠等親臨井陘學習指導,使古老的拉花藝術煥發出勃勃英姿,在全國性舞蹈大賽中頻頻折掛。

從師承關係看,"拉花"在井陘流傳到現在,主要是以祖傳孫、父傳子侄的傳統保守方式。如莊旺老藝人李樹芳(1909-1989)11歲跟當時就已是古稀之年的李梅國小習"拉花",他又將技藝傳給孫女巧玲、愛玲等。其他"拉花"大體與莊旺相同。近年來,井陘拉花各流派拉花老藝人相繼謝世,大量拉花技藝不能真傳實教,使拉花瀕臨危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井陘拉花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