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半月板是膝關節內股骨髁和脛骨平台之間兩塊半月形的纖維軟骨板,內側較大,外側較小。
診斷
臨床表現
多數患者受傷史不明了,個別病人破裂時膝關節內有突然的撕裂感,劇烈疼痛,不能主動伸直。3周~4周后症狀可逐漸緩解,而患膝仍感軟弱無力。半月板損傷的特有症狀是“交鎖症”和彈響,即在屈伸過程中突然感到膝內好像有東西卡住,不能動彈,如將小腿甩幾下,有低鈍的“咯嗒”一聲,或合併有疼痛後關節又恢復了功能,就像“上鎖”和“開鎖”的過程。有這樣的典型症狀診斷較易,但並非每個病人均有此症。有些患者以膝痛膝軟為主訴,尤其是在高低不平的路面行走,或上下樓梯時更明顯。對此,應到醫院作詳細檢查,以防誤診。
現代檢測
半月軟骨損傷部位不一,有前角、后角、體部,也有邊緣和水平形式,一般需作膝關節空氣或碘油雙重造影(即在膝關節內注入空氣或碘油後再造影),觀察半月板是否破裂。因為半月軟骨在普通X線片上不顯影。也可用膝關節鏡插入到關節腔直接觀察半月板有無損傷。
治療
膝關節軟骨中沒有血管和神經,只能從滑膜液中汲取營養,軟骨能較少關節直接的摩擦和緩衝震盪及衝擊力。中醫和西醫的治療方法不同,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療法 :
(一)中醫治療
1.早期予消腫止痛的桃紅四物湯或舒筋活血湯。
2.後期予溫經通絡的補腎壯筋湯。
(二)西醫治療
除採用關節鏡下半月軟骨部分切除術之外,對於非切開不能處理的患者,可選用關節切開直視手術,其中包括:
1.半月軟骨修復術,即對周緣性撕裂予以褥式縫合。
2.半月軟骨切除術,手術操作應輕柔而敏捷,不可損傷關節面軟骨、髕下脂肪墊和滑膜。
術後須防止過早負重而引起滑膜增厚,3周內勿下地活動。術後固定以石膏托為好。
(三)其他療法
1.急性半月軟骨損傷時,可用石膏托適當限制膝部活動,局部可鏇以推拿、按摩、理筋手法,外敷消腫止痛藥膏。
2.若關節血腫明顯,可抽盡積血,加壓包紮。膝部疼痛減輕後,開始作股四頭肌功能鍛鍊,以免肌肉萎縮。
3.後期外治法還可以選用四肢損傷洗方或海桐皮湯,水煎熏洗。四肢損傷洗方由桑枝、桂枝、伸筋草、透骨草、牛膝、木瓜、乳香、沒藥、紅花、羌活、獨活、落得打、補骨脂、淫羊藿、萆薢組成。
護理
手術前護理
鍛鍊病人在床上大小便。很多病人由於術後不習慣在床上大小便而在術後很苦惱,給護理工作也增加了困難。鍛鍊的方法是讓病人在床上用便盆及小便器。
鍛鍊股四頭肌。股四頭肌是運動及穩定膝關節的最重要的肌肉,因此應首先向病人講清練習股四頭肌的重要性。練習股四頭肌的方法及要求是:讓病人仰臥,兩腿伸直平放於床上,抬腿時要伸直膝關節抬離床面,足跟稍離床即可,根據病人肌力大小,可在腿上加上適當的重量。抬腿以不超過45。高度,要慢慢抬然後慢慢放下。當把腿抬到適當高度時停一下,約3秒~5秒再放下來,然後再抬,這樣反覆練習以不疲勞為度。一般要求病人每2小時練習一次,每次5分鐘~10分鐘。因為,病人的股四頭肌多有不同程度的萎縮,術後更容易發展。所以學會積極鍛鍊,對病人的術後功能恢復關係很大。
手術後護理
抬高患肢,用油布棉枕放在患肢下,以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在抬高期間,可根據病人的需要和要求,將患肢下的枕頭暫時拿開,放平肢體然後再墊起來,這樣移動患肢可使病人減輕疲勞感,增加舒適感。
練習股四頭肌。術後24小時內即要求病人將股四頭肌繃緊,作肌肉等長收縮。如果術後疼痛或怕痛而練不起來,可囑病人先練健側腿。病人練習的時候家人應仔細觀察練習情況。手術24小時後可開始要求病人抬患腿練習股四頭肌。抬腿以前,病人可能怕痛或怕影響傷口癒合,應讓病人消除這些顧慮,鼓勵病人主動地練習。如病人不會抬腿,應耐心指導病人,也可先練股四頭肌繃勁,接著再試著抬腿。實在不能抬時,可協助病人托起小腿,托起之後,開始每日練4次~5次,每次5分鐘左右,以病人不使腿累為原則。督促病人練習,使股四頭肌有力。如病人年輕體質較好,還可適當在患肢上增加重量練習。同時也要練習健側的股四頭肌,因為經過一個階段的臥床時間,健腿肌肉也會因廢用而無力。當扶拐下地時,如健腿無力,則行走困難,也容易跌倒。注意病人傷口、體溫的情況有無發燒,如手術後病人發熱,或主訴傷口疼痛,應及時與醫生聯繫,以便及早發現感染及早處理。一般在術後3天檢查傷口,如無積液,則可取下敷料,暴露傷口。如有積液,則應繼續加壓包紮,仍要加強股四頭肌練習。
預防
半月軟骨損傷多見於運動員、礦工、搬運工。當膝關節處於半屈曲狀態時,半月軟骨向後方移動,如果此時突然將膝關節伸直,並伴有鏇轉、重力在受擠壓的軟骨上研磨,半月軟骨即發生破裂,應針對職業特點加以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