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是世界氣象組織(WMO)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1988年聯合建立的政府間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對氣候變化科學知識的現狀,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的潛在影響以及如何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可能對策進行評估。

建立及目的

.
.
認識到潛在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1988年建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它對聯合國和WMO的全體會員開放。 考慮到人類活動的規模已開始對複雜的自然系統,如全球氣候產生了很大的干擾。許多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會造成嚴重的或不可逆轉的破壞風險,並認為缺乏充分的科學確定性不應成為推遲採取行動的藉口。而決策者們需要有關氣候變化成因、其潛在環境和社會經濟影響以及可能的對策等客觀信息來源。而IPCC這樣一個機構的地位能夠在全球範圍內為決策層以及其他科研等領域提供科學依據和數據等。IPCC的作用是在全面、客觀、公開和透明的基礎上,對世界上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現有最好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信息進行評估。這些評估吸收了世界上所有地區的數百位專家的工作成果。IPCC的報告力求確保全面地反映現有各種觀點,並使之具有政策相關性,但不具有政策指示性。

基本工作

為政治決策人提供氣候變化的相關資料,但IPCC本身不做任何科學研究,而是檢查每年出版的數以千計有關氣候變化的論文,並每五年出版評估報告,總結氣候變化的“現有知識”。例如,1990年、1995年和2001年和2007年,IPCC相繼四次完成了評估報告,這些報告已成為國際社會認識和了解氣候變化問題的主要科學依據

作用

IPCC的作用是在全面、客觀公開和透明的基礎上,評估與理解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這種變化的潛在影響以及適應和減換方案的科學基礎有關的科技和社會經濟信息。IPCC既不從事研究也不監測與氣候有關的資料或其他相關參數。它的評估主要基於經過細審和已出版的科學/技術文獻。IPCC的一項主要活動是定期對氣候變化的認知現狀進行評估。IPCC還在認為有必要提供獨立的科學信息和諮詢的情況下撰寫關於一些主題的“特別報告”和“技術報告”,並通過其有關《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方法的工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提供支持。

組成

IPCC下設三個工作組和一個專題組: 
第一工作組評估氣候系統和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 
第二工作組評估社會經濟體系和自然系統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氣候變化正負兩方面的後果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選擇方案。 
第三工作組評估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並減緩氣候變化的選擇方案。 
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專題組負責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計畫。 
每個工作組(專題組)設兩名聯合主席,分別來自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其下設一個技術支持組。
第一個工作小組是關於科學基礎的,它負責從科學層面評估氣候系統及變化,即報告對氣候變化的現有知識,如氣候變化如何發生、以什麼速度發生。第二個工作小組是關於影響、脆弱性、適應性,它負責評估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以及天然生態的損害程度、氣候變化的負面及正面影響和適應變化的方法,即氣候變化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可以減少這些影響。第三個工作小組是關於減緩氣候變化的,它負責評估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或減緩氣候變化的可能性,即研究如何可停止導致氣候變化的人為因素,或是如何減慢氣候變化。第四個小組是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專題組,負責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計畫。
IPCC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所有成員國開放。在大約每年一次的委員會全會上,就它的結構、原則、程式和工作計畫做出決定,並選舉主席和主席團。全會使用六種聯合國官方語言。每個工作組(專題組)設兩名聯合主席,分別來自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其下設一個技術支持組。

主要成果

評估報告、特別報告、方法報告和技術報告。每份評估報告都包括決策者摘要,摘要反映了對主題的最新認識,並以非專業人士易於理解的方式編寫。評估報告提供有關氣候變化、其成因、可能產生的影響及有關對策的全面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信息。至今,IPCC共發布了四次評估報告:《第一次評估報告》於1990年發表,報告確認了對有關氣候變化問題的科學基礎。它促使聯合國大會做出制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決定。公約於1994年3月生效;《第二次評估報告》於1995年發表,並提交給了UNFCCC第二次締約方大會,並為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會議談判做出了貢獻;《第三次評估報告》(2001年)也包括三個工作組的有關“科學基礎”、“影響、適應性和脆弱性”和“減緩”的報告,以及側重於各種與政策有關的科學與技術問題的綜合報告;《第四次評估報告》於2007年初發布,由於氣候變化的明顯表現,該報告在世界範圍內引起極大反響。

歷年諾貝爾和平獎獲獎名單

阿諾爾德松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
列翁·茹奧
克貝斯蒂安·路易斯·蘭格
夏爾萊·阿爾貝特·戈巴特
萬加麗·馬阿薩伊
希林·艾巴迪
美國教友會
英國教友會
醫生無國界組織
禁止地雷全球運動
埃米利·鮑爾奇
西門內斯·貝洛
羅特巴拉特
佩雷斯
萊昂·布爾熱瓦
莫恩奈斯托·蒂奧多羅·莫內塔
阿里亞斯·桑切斯因
韋塞爾因
世界衛生反對核戰爭組織
圖圖因
阿方索·加西亞·羅夫萊斯
南森國際難民辦公室
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維爾
特里薩
埃利·迪科門
貝爾塔·弗賴茹勞·馮·蘇特納
佩蒂·威廉斯
國際法研究所
阿爾弗雷德·赫爾曼
肖恩·麥克布賴德
阿賽爾
珍妮·亞當斯
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
國際和平局
諾爾曼·布勞克
弗蘭克·B·凱洛格
勒內·卡森
路德維希·克魏德
費迪南·愛德華·比松
萊納斯·C·波林
達格·哈烏舍爾德
伯持·約翰·盧圖利
菲利普·約翰·諾爾·貝克
保羅·德康斯炭
奧古斯特“貝爾納特”
瓊·亨利·杜南
查理土·格茨·道成斯
約翰·瑞利·馬特
亨利·拉方丹
阿瑟·亭德森
諾曼·安吉爾
黎德壽
喬治·亨利·皮爾
卡洛斯·薩維德拉·拉馬斯
弗雷德里克·帕西
安南
梅里德·科里根
路易·勒諾
E·A·羅伯持·塞西爾
納特漢·瑟德爾布羅姆
伊萊休·魯特
阿爾貝·施韋澤
拉爾夫·詹森·本奇
約翰·博伊德·奧爾
弗雷德里克·貝耶
德克勒克
奧斯丁·張伯倫
阿爾娃·米達爾
梅納赫姆·貝京
菜斯特·波爾茲·皮爾遜
卡爾·馮·奧西茨基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穆罕默德·巴拉迪
弗里特約夫·南森
卡爾·亞爾馬·布蘭廷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威廉·蘭德爾·克里默
安德烈·薩哈羅夫
科德爾·赫爾
威廉士
戈爾
維利·勃蘭特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
穆罕默德·尤納斯
金大中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安瓦爾·薩達特
佐藤榮作
亨利·基辛格
國際勞工組織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西奧多·羅斯福
歐巴馬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馬丁·路德·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