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奧斯丁·張伯倫1863年10月16日生於伯明罕。是市長約瑟夫·張伯倫第一個妻子的長子,他母親難產死去後,父親再婚,又生了6個孩子,1937-1940年擔任英國首相的內維爾·張伯倫就是他的異母弟弟。他的父親是世紀之交英國最活躍的人物,年輕的時候是個成功的商人,後來成為伯明罕改革的旗幟,他因愛爾蘭自治問題上和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鬧翻了以後,自己成了一個小黨派的領袖。在兩黨之間搖擺。
奧斯汀早年就讀於臘格比公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後來又在柏林和巴黎求學。長時期的歐洲大陸留學生涯,是他獲得了比同時代人對歐洲政治更詳盡的了解。1888年,奧斯汀根據父親的建議開始從政,1892年當選為代表家鄉伯明罕附近不遠的一個郡的下議院議員,並在不久成為他父親創立的自由統一黨中成為一個重要成員。1895年成為海軍部文官委員,1902年至1903年任郵電大臣。1903年至1905年在亞瑟·貝爾福勳爵的內閣中任財政大臣,竭力推行他父親約瑟夫·張伯倫主張的關稅政策,力圖加強控制英帝國各自治領的經濟,宣揚保護關稅政策,實行帝國特惠制。1905年的大選暴露了英國人民不願為帝國統一付出代價,奧斯汀和大多數自由統一黨成員一起加入了保守黨,這使得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成了聯合政府前,一直被排除在政府之外。1906年奧斯汀同艾維·穆里爾·杜達斯小姐結了婚,他們很快就有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1915年奧斯汀加入了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戰時聯合內閣,任印度事務大臣。1917年7月印度遠征軍在美索不達米亞被科爾瑪·馮·德·戈爾茨元帥指揮的土耳其軍隊圍殲,他主動站出來為這場災難承擔責任,儘管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軍事失誤而不是政治失誤。
1918年奧斯汀·張伯倫重新加入內閣,1919年1月在戰後的首次大選後,他成為勞合·喬治政府的財政大臣,
他成功的使議會通過了三項財政預算。1921年春任保守黨領袖和掌璽大臣,並在愛爾蘭脫離大英國協的協定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922年張伯倫因反對保守黨內閣的頑固派,支持勞合·喬洽的聯合內閣,失敗後辭職。
1924年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他在斯坦利·鮑德溫的第一界內閣中任外交大臣,奉行促使德國軍國主義復活的政策,以此作為反蘇的籌碼,企圖孤立蘇聯。
1924年11月,他設法廢除了同年由他的前任拉姆齊·麥克唐納工黨政府所簽署的英蘇條約。1925年2月9日,他擬就了一個備忘錄,主張英、法、比三國同盟,強調戰後歐洲的國際局勢缺乏穩定,認為“這種不安的原困,大部分是由於俄國問題而引起。大陸上最強大的一國,已經不在歐洲圈子裡面,可能不久,俄國的份量對歐洲均勢就要發生決定性的作用。在今天,它掛在東歐上空,象暴風雨的黑雲,猙獰而森嚴。
1925年他在緩和德國和法國矛盾的洛迦諾公約簽訂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因此被喬治五世封為爵士,此外他還穩定了英國在中國的利益。他和道威斯一同接受了諾貝爾和平獎金。1928年,張伯倫簽署了凱洛格非戰公約。同年5月他患病,保守黨被擊敗退出政府,1931年,他在各黨派聯合內閣中擔任短時間的海軍大臣。不久就因病離任,1932年在議會預選委員會任職,參與了印度憲法的改革工作,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中,曾多次在議會發表講話,指出應該對德國滋長的納粹主義提高警惕。他的著作有:《當代的和平》、《幾年來的回憶》、《政治內幕》和《已往所見》等 。
相關事件
他是一九二五年十月洛迦諾公約的主要起草人。參加這個公約的有英、法、德、意、比利時、波蘭和捷克等國。公約的要點為:一、依據凡爾賽條約,維持德國西部邊境現狀和萊茵河非軍事區制度;二、法、德、比三國不得互相攻擊或侵犯;三、德國與法、比、波、捷各訂協定,凡有爭執均依仲裁協定解決。四、德國加入國際聯盟。這個條約規定的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的同盟條約成了1939年英國對德國入侵波蘭後向德國宣戰的理由。十月十六日,洛迦諾公約簽訂後,他對記者們說’“洛迦諾照亮了人心與精神。”又說;“能夠看到英法友誼的增強,英國正式宣布保障法、比兩國的邊界並與德國言歸於好,實在使我感到十分愉快。”英國人認為洛詛諾公約是他們外交上的一大勝利,是“不失榮譽而得到和平”。因為對於公約的實施,其負責監視的保證人,也就是在締約國之間居於仲裁地位的人——英國。這個公約還使德國和其他國家處於同等地位,德國加入國聯,和其他強國共同占據了國聯行政院常務理事國的席位。這個條約是大蕭條前五年各國和平的基石,但這個公約造成了孤立蘇聯的直接威脅。當時史達林就尖銳地指出:“洛迦諾孕育著歐洲新的戰爭”。但張伯倫卻說:“洛迦諾公約是一個和平公約。俄國的政策一定要把它說成象一個軍事同盟,分明是它自己仇視和平。”由於這個公約提高了張伯倫的政治威望,一九二五年他和道威斯一同接受了諾貝爾和平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