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絲

緙絲

緙絲,又稱“刻絲”、“剋絲”、“克絲”,是中國最傳統的一種經緯交織的絲織品。從外觀上講,緙絲織物似與常見織物沒有區別,然而緙絲織造過程卻含有很多特殊性。緙絲融絲織工藝技巧於一身,堪稱“織中之聖”。因它的技法巧妙、耗工多、用材貴,歷代人們把它與黃金價值相等同,“一寸緙絲、一寸金”之詞一直延續到現在。古代在陳述緙絲時有這樣一段話:“……如婦人一衣,終歲可就。

基本信息

簡介

緙(Kè)絲(英譯: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紡織英文辭典:K’o-ssu),又稱作“刻絲”、“克絲”或“尅絲”,文異音同。舊時又“長刻絲”、“刻絲作
緙絲緙絲
”、“刻色”等。緙絲在海外也有其他名稱“綴錦”、“綴織”、“織成錦”等。《玉篇》說:“緙,織緯也。”由於織造的作品在圖案與素地接合處微顯高低,呈現一絲裂痕,猶如鏤刻而成,故稱“刻絲”。其成品正反兩面如一,與蘇繡雙面繡有異曲同工之妙。與刺繡玉雕象牙雕、景泰藍並稱為中國四大特種工藝品,並與雲錦合稱為中國兩大珍品手工絲織物。古有“織中之聖”和“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由於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又被稱之為 “千年不壞藝術織品”。 

相關記載

(圖)緙絲緙絲

周祈《名義考》:“刻之義未詳,《廣韻》‘緙、乞格切,織緯也’。則刻絲之刻,本作緙,誤作刻。”宋莊綽《雞肋篇》:“定州織刻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於木杼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明初曹昭《格古要論》稱“刻絲作”曰:“宋時舊織者,白地或青地子,織詩詞山水,或故事人物花木鳥獸,其配色如傅彩,又謂之刻色作。”我國宋代刻絲大盛,據《清秘藏》所記有“樓閣”、“龍水”、“百花攢龍”、“紫寶階盛地”、“紫大花”、“五色簟文”等等數十百種。明代宮中設刻絲匠專事御用刻絲物品,民間以吳市出品為巨擘,清乾隆刻絲亦復大盛,且極精好。嘉道之後,則日形衰落,甚至無人業此矣。《紅樓夢》所記尚能窺其“盛況”也。《紅樓夢》第五一回:“ 鳳姐命平兒將昨日那件石青刻絲八團天馬皮褂子拿出來,給了襲人 。”關於緙絲的稱謂,歷來有所不同。中國古代字書《玉篇》釋“緙,紩也,織緯也”。宋代莊綽《雞肋篇》以及明代張應文的《清秘藏》、曹昭的《格古要論》、高濂的《遵生八箋•燕閒清賞》諸書均作“刻絲”,宋末元初周密的《齊東野語》與元末明初陶宗儀的《輟耕錄》等書寫為“克絲”,宋代洪皓的《松漠紀聞》、吳自牧的《夢梁錄》等書又稱“克絲”。清代皇家著錄宮廷書畫的《石渠寶笈》和《秘殿珠林》中均記做“緙絲”。 “緙”、“刻”、“克”、“剋”四字音同。近代學者胡韞玉認為本字應當是“緙”,探其究竟,緙絲織制時以小梭織緯,根據紋樣多次中斷以變換色絲,成品只露緯絲不露經絲,可見此“緙”字正合“通經斷緯”的技術特點。對於絲織工藝當謂“緙”,而對於金木工藝則稱“刻”。 字各有所當,故“刻”、“克”皆為假借。緙絲是中國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我國傳統的絲織工藝品之一。這是一種經彩緯顯現花紋,形成花紋邊界,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且富雙面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緙絲的編織方法不同於刺繡和織錦。它採用“通經斷緯”的織法,而一般錦的織法皆為通經通緯法,即緯線穿通織物的整個幅面。

源流歷史

緙絲緙絲

據日本學者藤井守一先生研究考證,中國的緙絲織物遠在彩陶土器時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緙絲織物製作已很精良。中國新疆樓蘭古城漢代遺址中曾出土“中西(域)混合風格”緙絲毛織品。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又發現了緙絲毛織物,其製作極為精美。二十世紀初,曾在亞洲進行過三次深入探險考古的英國學者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年)所著的《新疆之地下寶庫》中,斯坦因大膽的推測緙的工藝由來已久,作為一種特殊工藝的緙絲最早來自西域少數民族的緙毛。公元前138年,張騫通西域,互通有無,“絲綢之路”上往返的絲織品中,主要有絹、綢、錦、緞、綾、羅、紗、綺、絨、緙等。1973年,在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的一件十分珍貴的緙絲腰帶,中國的考古學家考證是公元7世紀的舞俑腰帶,就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件緙絲實物。
緙絲起源於何時已很難考證,但從傳世的實物來看,早在我國漢魏之間就有了。在蒙古出土的有漢代“山石樹”絲織的殘片,它的織造方法“通經斷緯”,與北京雙塔出土的宋緙絲“紫湯荷花”完全一樣。緙絲工藝發展到唐朝時期,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不斷發展和完善。當時的製作多為絲帶等實用品。緙織技法一般以平緙為主,花地之間的交接處尚有明顯的縫隙即“水路”。此外,也有摜、構和搭梭等緙織法。唐代緙絲的紋樣題材一般以簡單的幾何形花紋為主,色彩主要是平塗的塊面,還沒有使用暈色匹配,故色彩層次不夠豐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線作地紋,增強了裝飾效果。緙絲工藝也在這個時期隨著譴唐使和各國的留學人士傳播到世界各地。以至於今天我們還能在鄰國日本看到百姓將緙絲作做為自己本國最為貴重的面料用來製作腰帶、和服和日本僧人的袈裟。我們甚至還可以從“本緙絲”的織造中略看出漢唐時期中國巍巍大國的風範。隋唐以後,已經用緙絲製品作書畫包首。

北宋的緙絲前承唐代,但花紋更為精細富麗,紋樣結構既對稱又富於變化,並創造了“結”的戧色技法。緙絲多用作書畫包首或經卷封面,最為流行的是南北朝以來皇親貴族常用緙絲為書法大家王羲之、王獻之的上乘作品做裝裱,如《二王書錄》。這些摹緙正如卞永譽所言的那樣:“文倚裝成,質素瑩潔,設色秀麗,畫界精工,煙雲縹緲,絕似李思訓。”至北宋晚期,受皇帝的趣味和宮廷院畫的影響,緙絲從實用和較單純的裝飾領域脫窠而出,轉向層次較高的欣賞性藝術品的製作。在北宋與南宋的更替之時,隨著政治中心和經濟的轉移,緙絲也由北方生產地定州,遷移到了南方蘇杭一帶,故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宋代,緙絲最負盛名,無論包首、裝裱,還是緙絲藝術品山水、花鳥、人物等,已達到相當水平。那時“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以宣和時製作最盛。”
南宋時,江南的緙絲生產也已有一定規模。緙絲作品大都摹緙名家書畫,緙絲技藝也在各地的能工巧匠的攀比創新中靈活運用摜、構、結、搭棱、子母經、長短戧、包心戧和參和戧等多種技法,緯絲色彩不斷增加,緯絲的鬆緊處理靈活。 南宋緙絲名家朱克柔緙織的《蓮塘乳鴨圖》(現藏上海博物館),緙絲高手沈子蕃緙織的《梅鵲》、《清碧山水》(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等作品,構圖嚴謹,色澤和諧,人物、花鳥生動活潑,工麗巧絕,具有自成風韻的獨特藝術風格。尤以朱氏的技法最佳,使得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的藝術理論家宋徽宗趙佶對她極為推崇, 在她的織品《碧桃蝶雀圖》上親筆題詩:“雀踏花枝出素紈,曾聞人說刻絲難。要知應是宣和物,莫作尋常黹繡看。”可謂達到了中國古代緙絲藝術發展的第一次高峰。靖康以後,京城遷都臨安(現杭州),成為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隨著遷都,很多名工巧匠也被帶到了南方,緙絲就在這個時期開始,在松江、蘇州一帶流行並得到發展,後基本集中於蘇州陸慕、蠡口、光福一帶,一直流傳至今。沈子蕃、吳圻都是蘇州(吳郡)這一時期的名工巧匠。自漢至隋唐,漸趨成熟。

元代,緙絲藝術大量用於寺廟用品上和官員的官服上,並開始採用金彩,緙絲簡練豪放,一反南宋細膩柔美之風,這對明清兩代的緙絲藝術極有影響。又加之當時是信奉佛教的蒙古人統治中國,對金色的喜崇使織物內加金的作法成為風尚,且金彩又多盛行於與佛教有關的掛軸製作。如《纂組英華》記載元代緙絲作品釋迦牟尼佛唐卡,其中釋迦佛用十色金彩織出異常精美。

明代,朝廷力倡節儉,規定緙絲只許用作敕制和誥命,故緙絲產量甚少。明宮廷“御用監”下設“緙絲作”,以管理緙絲的生產。但宣德朝後,隨著國力的富強,禁令漸弛,織造日多,並重新摹緙名人書畫,“南匠北來效技呈能,製作之精不亞宣和”。至明成化年,緙絲生產已再趨繁盛,作品主要產於蘇州、南京和北京等地。緙絲藝術風格深受江南文人繪畫的影響,多摹緙當時名家的畫稿如緙絲藝人吳圻、朱良棟、王統等緙織沈周、唐寅、文徵明等人的畫稿即名噪一時,其中緙絲《瑤池獻壽圖》、緙絲《沈周蟠桃仙圖》等佳作終為宮廷所收藏。緙絲生產被皇室壟斷,技藝的裝飾意味就顯得尤為濃厚了,創造出鳳尾戧和雙子母戧等新的技法,甚至在緯線中摻合了孔雀的翎毛等珍貴材質顯示皇家風範。這一時期正值中國服飾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刻,江南地區也出現了小型作坊之間的經濟競爭,高檔面料也在不段嘗試新的方法,質地也越發的柔軟,“明緙絲”就這樣應運而生了。此時江南緙絲已經有了相當規模,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當時,蘇州齊門外陸慕鎮已有一批藝人,從事緙絲織造。名工朱良棟緙制的《瑤池獻壽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輪廓清晰,尤為冠絕。明代緙絲最大的特點,一是御用緙絲,進獻朝廷,製作皇帝的龍袍。北京十三陵地下宮殿出土的皇帝龍袍就是一例。二是把寫實與裝飾相結合,內容有山水、花鳥、人物和書法等,以小幅冊頁為主,富有裝飾性;尤其緙織人物,前所未有,可稱得上一大創舉。名家吳圻緙織的沈周《蟠桃仙》和《戲嬰圖》,人物開相全系緙織,形態生動,栩栩如生,呈現了緙絲藝術的獨特風格。

從明萬曆年間到了清朝的康乾時期,江南的絲織業被皇權牢牢的控制著,緙絲也成為了皇權的象徵。明清的龍袍袞服、宮闈之內的日用品、官員等級象徵的標誌——官補,無不是緙絲中的上品佳作。緙絲在大清朝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出現了雙面緙、毛緙絲和緙繡混合法(即融和了緙絲、刺繡、繪畫等多種工藝)。

清代,緙絲藝術品均採用緙、繪相結合,別具一格,創作出一批精巧工細的作品,如緙絲藝術品《三星圖》、《八仙慶壽圖》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採用詩文通篇緙於幅面的比比皆是,如《御製三星圖》上截緙乾隆皇帝的“三星頌”和《歲朝圖》,下截藍色隸書乾隆御製歲朝詩,文字書法緙織精細,顯示了名工巧匠的高超技藝。
時至晚清,隨著國勢衰弱,中國近代戰亂不斷,緙絲工業出現了瀕臨絕種的狀態,緙絲粗劣之作充斥於市,即便宮廷所用之物也罕有精品。 

緙絲緙絲

解放後,在黨的“保護、提高、發展”的方針指引下,緙絲枯木逢春。1954年成立了“蘇州市文聯刺繡生產小組”(蘇州刺繡研究所前身),邀請了兩位緙絲老藝人沈金水王茂仙進行緙絲製作。1956年又在民間發展了一批緙絲人員,同時招收了一批青年學徒,當時共有二十多人,二十多台緙機。先後緙織了《玉蘭黃鸝》、《牡丹雙鴿》、《博古圖》和《雙鵝梅竹》(現藏於南京博物院)等一批緙絲藝術品。20世紀60年代,緙絲藝術有了進一步發展。1962年蘇州刺繡研究所緙絲藝人俞家榮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首次創新了一幅緙絲作品《天壇》,他以一張攝影作品為藍本,在緙織時吸收了西洋畫的特點,大量增加了色線,運用多種戧色技法。整幅作品輪廓精確、線條挺括,富有光感、質感、立體感,獲得了很高的藝術效果。隔年,該所王金山等3人,應北京故宮博物院邀請,進故宮複製宋代的緙絲作品。王金山在故宮裡整整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先後複製了南宋緙絲名家沈子蕃的《梅鵲》、《青碧山水》和緙絲名家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複製作品真假難分,受到專家的高度讚揚。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日本商家大批量的向中國訂購和服腰帶和貴袈衣(日本和尚高檔禮服性袈裟),緙絲行業迅猛發展,蘇州、南通及杭州周遍地區緙絲廠家和作坊也逐漸成立。蘇州先後建立了蘇州緙絲廠、吳縣東山緙絲廠,蠡口、黃橋、陸慕緙絲廠,稱為五大緙絲龍頭廠,共有六百餘員工,緙機六百多台。除了生產緙絲藝術品之外,主要生產緙絲日用品——和服腰帶。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工藝美術外貿出口任務猛增。和服、緙絲腰帶由於受到日本客戶的青睞,出口需求量逐年上升,各緙絲廠家紛紛添置緙機設備,人員達一萬之眾,緙機上萬台,超過歷史上任何時代,緙絲生產空前發展,幾乎形成“村村有工廠、家家有機台”的規模。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從1985年初開始試製。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在全國工藝美術行業中是較有聲望的單位,它曾經被稱為全國工藝美術行業中四大明珠之一。雖說當時蘇杭兩地的緙絲業也都剛剛重新起步,南通的緙絲技藝還是遠遠落後於他們的。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的緙絲藝術傳人王玉祥,在研究和傳承緙絲技藝過程中,繼承緙絲藝術傳統的同時大膽創新,成功地復原出緙絲引箔腰帶,經過幾個月的研製,江蘇第一條緙絲類引箔腰帶在南通研製成功,並能小批量生產。同時王玉祥將這一技術無償的分享給業內的另一位蘇州緙絲大師——王金山先生,為南通工藝美術行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引箔腰帶技術基礎上,南通又從日本學習了中國遠古的原生態緙絲技術——本緙絲(日本稱“本綴”)的技藝,接受了日方贈送的一台日本300年前左右的木質機台(這台機樣至今還完好地保留在南通宣和緙絲研究所內)。這樣就也形成了蘇州以生產明刻絲為主,南通以本緙絲生產為主的兩大緙絲工藝流派。

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工藝美術外貿任務日趨下降,緙絲日用品生產面臨困境,企業勞動力過剩,生產萎縮,技藝人員外流,絕大部分企業停業轉向。僅蘇州刺繡研究所和南通宣和緙絲研製所(原南通戶田經貿)兩家仍堅持生產,他們大膽探索、積極創新,把東方的緙絲藝術與西方的繪畫藝術、攝影藝術相結合,先後緙織了一批藝術新品《靜物》、《孩童》、《大衛人像》等,給緙絲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現在三和緙絲研製所在製作過程中,用乾燥草、乾燥花製成箔紙,再切割成細條織在面料里,使其畫面更加貼近自然;把絲毯織法移植到緙絲技術法中,使畫面的立體感增強,更具生動性等技法充實這一古老而年輕的傳統工藝。除了製作常見的貴袈衣和腰帶外,同時還製作唐卡和名人書畫摹緙等工藝作品。其中摹緙張大千的《花鳥》(1941年)、范曾的《東坡吟嘯圖》(1987年)《簡筆高士》(1996年)等作品,不但摹刻出山水人物畫原作的風格和內容,還將每個畫家的用墨風格、墨色、筆鋒等細部特徵,表現的豐富而生動,維妙維肖,宛若天成,其織理之美,又別具經緯交織的風韻。

當今,從事緙絲生產企業僅有南通宣和緙絲研製所(南通三和經貿)、蘇州刺繡研究所有限公司、王金山大師(緙絲)工作室和吳縣光福、黃橋、甪直等地的王嘉良過煥文吳文康陳曉君等民間藝人。主要生產緙絲藝術品和緙絲日用品“和服腰帶”“貴袈衣”等。

工藝特色

(圖)緙絲緙絲

緙絲有其專用的織機——緙絲機,這是一種簡便的平紋木機。緙織時,先在織機上安裝好經線,經線下襯畫稿或書稿,織工透過經絲,用毛筆將畫樣的彩色圖案描繪在經絲面上,然後再分別用長約十厘米、裝有各種絲線的舟形小梭依花紋圖案分塊緙織。同一種色彩的緯線不必穿過整個幅面,只需根據紋樣的輪廓或畫面色彩的變化,不斷換梭。

緙絲能自由變換色彩,因而特別適宜製作書畫作品。緙織彩緯的織工須有一定的藝術造詣。緙絲織物的結構則遵循“細經粗緯”、“白經彩緯”、“直經曲緯”等原則。即:本色經細,彩色緯粗,以緯緙經,只顯彩緯而不露經線等。由於彩緯充分覆蓋於織物上部,織後不會因緯線收縮而影響畫面花紋的效果。

緙絲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它的織造工具是一台木機,幾十個裝有各色緯線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製的撥子。織造時,藝人坐在木機前,按預先設計勾繪在經面上的圖案,不停地換著梭子來回穿梭織緯,然後用撥子把緯線排緊。織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換數以萬計的梭子,其花時之長,功夫之深,織造之精,可想而知。緙絲的工藝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經線、牽經線、套筘、彎結、嵌後軸經、拖經面、嵌前軸經、捎經面、挑交、打翻頭、箸踏腳棒、捫經面、畫樣、配色線、搖線、修毛頭。 緙絲的織造技法為:結、摜、勾、戧、繞、盤梭、子母經、押樣梭、押簾梭、蘆菲片、篤門閂、削梭、木梳戧包心鳳尾戧等,技法眾多。但無論做什麼緙絲品,結、摜、勾、戧這四個基本技法是絕對不可少的。

工藝流程

(圖)緙絲緙絲

1.落經:將生絲調到織機後軸上。

2.牽經(穿竹筘):把生絲經線按需要的根數、尺寸牽出。

3.上經:包括接經頭,拖刷經面,打結,嵌經面,捎緊。

4.挑交:把經面上的經絲交替分成為一根上一根下。

5.打翻頭:把每根經絲扣上絲線圈,結在木條板上,分成上下兩排,使經面可上下交替開口。

6.拉經面:在上好的經面上,拉上幾梭緯線,使經面排列均勻。

7.上樣:把圖案勾稿用撐樣板托於經絲下面,用蘸墨毛筆依樣在經絲上勾畫出來。

8.搖線:將熟絲色線搖繞至梭子中的竽筒(古稱“棦”,材料為竹子或木頭)上,然後將線筒裝進梭子。

9.緙織:足踏竹棒,控制翻頭上下開口,手工穿梭,穿梭後將梭子在緯線上均勻撥壓,另一手將線條輕輕按捺,逐漸放鬆使緯線,撥壓好後交替經面開口穿梭撥壓。完成後將作品從織機上剪下。

10.修毛:完成後的緙絲織品正面附毛(緯線線頭),織品鋪平後用剪刀將線頭修剪無痕,至此作品全部完成。

11.裝裱上框:將織品裱裝於鏡框之中,精品多以紅木鏡框裝裱。

作品品種

緙絲緙絲
緙絲的品種有兩大類:一類是日用品,有包首、手提包、皮夾、書籍封面、眼鏡袋、台毯、靠墊和和服腰帶等。另一類為藝術品,有金地屏風、屏條、中堂、手卷、冊頁等。蘇州緙絲藝術品自唐至今,在藝術造詣上形成了各個時期不同的藝術特點。宋代的緙絲,在技法上運用“環緙”、“平戧”、“木梳戧”、“披梭”和“篤門閂”運戧等方法,使畫面色彩濃淡自如,給人以美的享受。當今的緙絲藝術品,在繼承傳統緙絲技法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1977年,蘇州刺繡研究所的緙絲藝人,在王金山的指導下,精心織造了寬8米,高2米的大型金地緙絲佳作——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傳統緙絲只能表現正楷或隸書書法,毛主席詩詞為草體書法,有枯筆,對乾濕、濃淡的表現有相當大的難度。王金山根據每個字的虛實變化和乾濕濃淡,除運用傳統的結、摜、勾、戧等技法外,又首創了絞花線緙織技法和斜坡接梭法,精心織造,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毛主席詩詞的博大意境。整幅作品濃淡相宜,層次清晰,字裡行間有起有落,前後呼應,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作品送往首都北京,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好評,現陳列在毛主席紀念堂西大廳內。20世紀80年代,王金山又精心緙織了一幅異色異樣緙絲力作《壽星圖》台屏,正面圖案以銀色為底,緙出一位手持龍頭拐杖的老壽星。那壽星身穿絳紅色長袍,面帶笑容,和藹可親。右上方有一枚仿清代大畫家任伯年的印章;反面圖案以金色為底,緙有一個玄色的篆體“壽”字;左上方有一枚仿清代大畫家吳昌碩的印章;在這兩枚印章下面,有一枚王金山的印章。作品構圖新穎,圖案精巧,色彩典雅,觀者無不叫絕,作品現藏於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還有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紹青的指導下,緙絲藝人俞家榮等緙織的仿明《十二章團龍福壽如意袞服》複製品,長1.36米,腰圍2.26米,袖口0.60米,金黃色底,紋樣以十二團龍為主,其四周有雲紋、海浪、海珠、金錠、銀錠、飄帶和輪、傘、蓋、花、魚等,遍身有256個壽字,310隻蝙蝠,217個如意等。龍體用孔雀線緙織,共用了黃、藍、朱、綠、褐等28種色線,金線耗用黃金12兩,織造工藝超過原件水平,系罕見的精美的緙絲品,1984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現陳列在北京定陵博物館。同時還創新了緙毛緙絲《牡丹》台屏,雙面緙繡藝術品《熊貓與白貓》等,這些緙絲藝術品高雅秀麗,情趣盎然,在國內外展出,傾倒了各界人士。

市場價值

古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織中之聖”之稱。緙絲是中國絲綢工藝品中的精華,在明清兩代為帝王御用,為皇室所壟斷。與其它的絲綢工藝品相比,緙絲具備了藝術和工藝的雙重價值。它不但可以用作鑑賞收藏,實用性也非常強,由於緙絲使用特殊的工藝製成,它還可以用來製作成服飾、手卷等製品。緙絲的強度遠遠高於任何的絲綢類工藝品,歷代存留至今的絲綢藝術品,屬緙絲保存的最為完好。

緙絲工藝極為精湛,在唐代已登峰造極了。一幅上等宮廷緙絲作品,已能使用上純金線,純銀線,孔雀羽毛等多種名貴的材質進行交匯緙織,再配以部分的手工刺繡,整幅作品雍容華貴,巧奪天工。緙織的技藝在刺繡及織錦工藝品中已達頂峰,沒有什麼可超越的技藝空間了。

近來織錦,刺繡,緙絲成為織繡拍賣領域的“三大主力”。其中以緙絲最受關注, 2004年,緙絲作品《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曾在中國嘉德的春拍中創出3575萬元的高價。而2006年,一幅《清康熙御用紅木雕花鑲嵌緙絲絹繪大屏風》更是以 8050萬元的天價成交。2008年1月6日北京文久國際拍賣的《乾隆緙絲梵字陀羅尼黃經衾》以7205萬成交。康隆盛世,國強民富,經濟高度發展,緙絲技術達到歷史的頂端。《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長1714.5厘米、寬31.6厘米)是目前所能見到的古代緙絲作品中最長的一件藝術品,也是收集《蘭亭序》歷代拓本最完整、史料最豐富的緙絲手卷藝術作品。具有緙絲工藝史和書法繪畫史等多種藝術史料價值,其緙絲工藝之精湛,色彩之豐富,保存之完好,在同類傳世緙絲手卷藝術作品中極為罕見,具有紡織史、繪畫及書法和傳統工藝等多種史料參考鑑定價值,對重新認識中國清代緙絲史產生重要影響。

相對其它藝術品來說,緙絲的庸品極少。因為仿製實在是太難了。要造假緙絲作品,成本和難度比任何工藝品要大得多。僅一方巾大小的上等作品,就包含上千種漸進色,需高級技師耗費數月的時間方可完工。技術的含金量,複雜的工藝流程,要求極高的工藝環境加上此等絕活後繼乏人,使得緙絲的價值正扶搖直上。

緙絲分類

由於製作工藝的不同,傳統緙絲可細分為四大類:“本緙絲”,“明緙絲”“絽緙絲”和“引箔緙絲”。當今研發的緙絲品有“紫峰緙絲”“雕鏤緙絲”和“絲絨緙絲”。它們是各有千秋,“本緙絲”質地較為厚實,作品高雅尊貴,適合於裝飾點綴。“明緙絲”是雍容華貴,質地柔軟,輕盈。“絽緙絲”質地柔軟,間斷圖案,透氣透光。“引箔緙絲”質地柔軟,摻有特殊紙箔。“紫峰緙絲”材質輕薄,薄入蟬翼,圖案若隱若現。“雕鏤緙絲”窗棱效果,且極具觀賞性。“絲絨緙絲”是絲毯工藝和緙絲工藝的結合品。
明緙絲現在比較常見,本緙絲現在相對而言製作的技工日益減少,這兩種緙絲工藝差別不是取決於圖案文飾,而是在其製作工藝上和生產出來的產品材質有所不同。後來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到了近代我國只留存下明緙絲的技法。緙絲
如此質感的區別是由於這兩大緙絲技藝在原材料的選擇和製作技法的不同。在原材料的選擇上,明緙絲的經線一般為3×2(6絲),緯線為8×2(16絲),本緙絲的經線一般為10×2(20絲),緯線為15×2(30絲)。也就是說本緙絲的經線是明緙絲的三倍粗,緯線是明緙絲的兩倍粗。兩種流派使用的線的規格不同,產品的外觀自然也有很大的差異。明緙絲細軟,表面呈現平紋狀。本緙絲厚重、挺括,表面顯現羅紋檔紋路。在本緙絲中也有用細緯線、細經線做產品,但用本緙絲的生產手段做出來的產品,除手感細滑外其他還顯現出本緙絲的特點。

從製作技法上來講,雖然都是運用“通經斷緯”的基本法則,但在具體製作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首先上機的經線張力,本緙絲比明緙絲要強得多(所謂張力、經線所承受的拉力),這樣製作出來的作品整體看——挺括而不鬆軟。蘇州明緙絲整理好經面後,先要把製作的圖案描在經面上,然後才能進行操作。南通本緙絲只要把圖紙托在經面下方,即可以開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要求所託畫稿位置不能變動,最後產品完成後,其產品與圖紙上的圖案位置誤差不得超過五毫米。如果是製作袈裟或其他禮服時對這個精準度則要求更高,袈裟是由多片緙絲面料相拼而成,任何一片與原畫稿出現較大偏差,整個圖案的完整性就破壞了。蘇州明緙絲與南通本緙絲在製作技藝中,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素地做法。何謂素地——沒有花紋的地方稱素地。明緙絲不管是素地還是圖案部分,在緯線穿進經線後再用撥齒撥緊,而本緙絲卻不一樣。本緙絲在做素地時是用筘把緯線夯緊,只有做到小面積圖案時才會使用撥齒撥緊。兩種流派的製作手段不一樣,雖然機台結構差不多,但本緙絲的機台明顯比明緙絲的機台紮實得多。機台中的筘的作用也各有所取。明緙絲的筘是控制經面的寬度,本緙絲的筘不但要控制經面的寬度,而且要把緯線夯緊。本緙絲在製作過程中,不管是做素地還是花形必須做到打出的一根緯線和經線面的角度保持一致,一般要求四十度角,然後才能把緯線夯緊。假如那一根打出的緯線角度偏大或偏小,在產品中就會出現疵點。就這一點明緙絲要求就沒有這么高。明緙絲不管做花還是打素地都用撥齒撥緊,一般的撥齒的寬度在六厘米之內,最窄的只有2cm,如果做一幅寬度為30cm的產品,要撥十幾下,才能把緯線全部壓下、壓緊,所以緯線在經線中分布不如本緙絲一次夯緊勻稱。

也是鑒於這樣的特徵南通緙絲最適宜製作書畫摹緙、屏風、唐卡、袈裟、和服腰帶及手袋類產品。蘇州緙絲則適合做高檔面料及輔料。

遺產名錄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江蘇省蘇州市的王金山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2007年6月8日,蘇州西部民間緙絲織繡廠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緙絲名家

沈子蕃,南宋人,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沈子蕃的緙絲作品以書畫為粉本,設色高雅古樸,生動傳神,令人嘆為觀止。原清宮養心殿所藏花鳥圖軸、重華宮沈子蕃緙絲梅雀圖軸等均為其傳世佳作。
吳圻,明代吳門(今江蘇蘇州)人,字尚中。紫禁城乾清宮中藏緙絲沈周蟠桃仙圖軸即為吳圻摹緙沈周畫作之作品,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緙絲緙絲

朱良棟,明代長洲(今江蘇蘇州地區)人。紫禁城乾清宮藏緙絲瑤池獻壽圖軸,其款為“長洲朱良棟制”。
王金山(1939年~)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蘇蘇州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進入蘇州刺繡研究所,拜著名緙絲藝人沈金水為師,學習緙絲藝術。他酷愛工藝美術、對宋、元、明、清歷代緙絲藝術頗有研究。1963年曾派到北京故宮博物就研究、複製宋代緙絲名家的作品,先後複製了宋代緙絲名家沈子蕃的《梅雀》《青碧山水軸》和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緙絲作品,達到了以假亂真的藝術境地。他擅長緙絲花卉、山水、人物、書法等作品,藝術造詣深厚,風格獨特。先後研製、創新的緙絲藝術精品有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和雙面異色異樣《蝴蝶.牡丹.山茶》、《壽星圖》及《紫芝仙壽圖》等等。作品先後獲得輕工業部、江蘇省創新獎和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杯獎。部分緙絲精品分別陳列和收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他撰寫《蘇州緙絲》、《緙絲技藝發展》、《論宋緙絲技藝表現手法》等論文並獲獎。歷任蘇州工藝美術研究所副所長,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籌)館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蘇州緙絲研究會會長。1992年國務院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建立王金山大師工作室
馬惠娟,女,1953年生,蘇州吳中區(原吳縣)胥口。從小便隨母學習刺繡,掌握了民間刺繡針法,為以後從事緙絲事業奠定了基礎。1972年馬惠娟進入吳縣機繡廠。後成立緙絲總廠,馬惠娟有幸成為第一批藝徒,師承沈根娣、陳阿多、徐祥山。精通了明清技法,使之得到了繼承延續,並進行了不斷創新。1980 年為香港霍英東之女霍麗娜姑娘複製了宋代朱克柔的作品《蓮塘乳鴨圖》。在30年的時間裡,馬惠娟的作品多次獲得大獎: 《虎嘯圖》是緙絲行業中第一副披毛類動物題材的作品,並在北京亞太地區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銀獎。《古寒山寺》獲得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白花獎“金杯獎”。《寒山夕照》在第二屆北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銀獎,而《雲龍圖》則獲得了該次博覽會的金獎,開創了緙絲以潑墨寫意畫稿為題材的先河。
王玉祥 ,1937年出生。江蘇省級工藝美術師,原江蘇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工藝科科長。他對傳統美術尤為喜愛。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在70年代末,由王玉祥創立專門針對緙絲的研究小組,並成功的實現了國內第一條引箔緙絲腰帶(就是將寬不到2mm的紙箔按照次序穿引在緙絲織物的中間,屬於緙絲中的極品)。隨後由學習了日本本緙絲的技藝,成功的將本緙絲的技藝引渡回國。日本友人還贈送了他一台具有300年的緙絲機。80年代末由於中國經濟體制問題而逐漸萎縮,王玉祥不願看到剛剛歸國的千年技藝淹沒在經濟浪潮下,已過不惑之年的他決定用現實的經濟市場來滋養這千年的中華絕技。在他的商業夥伴和國際友人——戶田昌伸先生的幫助下在港閘區城閘路123號成立了南通三和經貿有限公司,同時他也在公司內成立了三和緙絲研製所。在日本手工業內對南通緙絲很看重,把南通緙絲傳承人王玉祥和蘇州的王金山尊稱為中國當代緙絲界“二王”。南通博物苑百年慶典時,緙絲傳承人王玉祥的“仿漢瓦當紋飾工藝品”被博物苑收藏。

獲獎情況

◎《三星圖》(王嘉良)1980年獲江蘇省工藝美術百花獎。
◎仿明代《十二章團龍福壽如意袞服》緙絲複製品,(蘇州刺繡研究所俞 家榮等)1984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杯獎。
◎三異金地台屏《蝴蝶.牡丹.山茶》(王金山)1984年獲江蘇省首屆紫金杯民間藝術佳品。
◎全異緙絲台屏《壽星圖》(王金山)1984年獲中國輕工業部優秀作品二等獎。
◎台屏《古寒山寺》(馬惠娟)1986年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獲百花獎金杯獎。
◎《寒山夕照》(馬惠娟)獲第三屆北京國際博覽會銀獎。
◎《博古》全國緙絲研究會中青年藝人作品賽獲二等獎。
《花腰帶》(蘇州東山緙絲廠)1986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杯獎。
和合牌《緙絲腰帶》(蘇州緙絲廠)1986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銀杯獎。
◎雙異緙繡《白貓.熊貓》(游偉剛)1988年獲江蘇省紫金杯獎。
◎《花卉屏鳳》(吳文康)1998年8月首屆是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上獲金獎。
◎《錦雞牡丹》(過煥文)2001獲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銀獎。
◎《長城》(曹美姐)2003年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中國傳統技藝盤點

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中國功夫 |剪紙| 針灸 | 按摩 | 中藥 | 茶道 | 刺繡 | 陶藝 | 年畫 | 皮影戲 | 泥塑 | 木刻 | 木雕 | 舞龍 | 戲曲[中國傳統戲劇] | 貼金 | 印染 | 織錦 | 緙絲 | 麵塑 | 木偶戲 | 刻紙 | 剪貼畫 | 刻葫蘆 | 鐵畫 | 石刻線畫 | 玉雕 | 木雕 | 石雕 | 磚雕 | 農民畫 | 竹編 | 漆器 | 紙紮 | 彩燈 | 中國瓷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