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學模型

經濟數學模型

經濟活動中數量關係的簡化的數學表達。簡稱經濟模型。 經濟計量模型反映經濟結構關係,用來分析經濟波動的原因和規律,是一種社會再生產模型。投入產出模型反映部門、地區或產品之間的平衡關係,用來研究生產技術聯繫,以協調經濟活動。最優規劃模型反映經濟活動中的條件極值問題,是一種特殊的均衡模型,用來選取最優方案。

經濟數學模型(economic mathematical model)

經濟數學模型:經濟活動中數量關係的簡化的數學表達。簡稱經濟模型。

種類

反映經濟數量關係複雜變化的經濟數學模型,可按不同的標準分類。按經濟數量關係,一般分為經濟計量模型(見經濟計量分析)、投入產出模型(見投入產出分析)、最優規劃模型(見線性規劃模型)三種。經濟數學培養既具有紮實的數學理論基礎又具有經濟理論基礎,且具有較高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能在金融證券、投資、保險、統計等經濟部門和政府部門從事經濟分析、經濟建模、系統設計工作的經濟數學複合型人才。學生應系統學習和掌握數學和套用數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接受數學模型、計算機軟體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強的外語閱讀能力和相當的外語聽、說、寫、譯能力,能利用外語獲得專業信息,通過國家大學外語四級水平測試;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套用能力,能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數據和查詢資料;能夠熟練運用數學軟體和通過數學建模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經濟數學模型經濟數學模型

經濟數學主要課程設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複合函式、實變函式、程式設計、西方經濟學、數學模型、計量經濟學、金融經濟學、金融投資數量分析、風險管理、經濟預測與決策、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大系統分析等。本專業方向的學生修滿規定的學分。並達到學位授予要求的,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投入產出模型反映部門、地區或產品之間的平衡關係,用來研究生產技術聯繫,以協調經濟活動。最優規劃模型反映經濟活動中的條件極值問題,是一種特殊的均衡模型,用來選取最優方案。

按經濟範圍的大小,模型可分為企業的、部門的、地區的、國家的和世界的五種。企業模型一般稱為微觀模型,它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情況,對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有重大意義。部門模型與地區模型是連結企業模型和國家模型的中間環節。國家模型一般稱為巨觀模型,綜合反映一國經濟活動中總量指標之間的相互關係。世界模型反映國際經濟關係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按數學形式的不同,模型一般分為線性和非線性兩種。線性模型是指模型中包含的方程都是一次方程。非線性模型是指模型中有兩次以上的高次方程。有時非線性模型可化為線性模型來求解,如把指數模型轉換為對數模型來處理。

按時間狀態分,模型有靜態與動態兩種:靜態模型反映某一時點的經濟數量關係;動態模型反映一個時期的經濟發展過程,含有時間延滯因素。按套用的目的,有理論模型與套用模型之分,是否利用具體的統計資料,是這兩種模型的差別所在。按模型的用途,還可分為結構分析模型、預測模型、政策模型、計畫模型。此外,還有隨機模型(含有隨機誤差的項目)與確定性模型(不考慮隨機因素)等等分類。這些分類互有聯繫,有時還可結合起來進行考察,如動態非線性模型、隨機動態模型等等。

建立

經濟數學模型經濟數學模型

建立和套用的步驟有:①理論和資料的準備。經濟數學模型的質量首先取決於對經濟問題的理論研究狀況。理論假設能否成立、是否正確,關係到模型的成敗。合理的理論假設是模型賴以建立的前提。資料是否充分、可靠和準確,也直接影響經濟數學模型的質量與功能。

②建立模型。模型要採取一定的數學形式來反映經濟數量關係。任何數學形式主要由方程式、變數(它的數值隨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改變,按其在方程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分為因變數自變數)和參數(反映變數之間相互影響程度的係數)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簡化是用模型來反映現實的特點,這是一種科學的抽象。否則,模型就建立不起來。它不會降低模型的真實性,反而會提高模型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但簡化是有限度的,這取決於研究對象所允許的誤差範圍和數學方法所需要的前提條件。模型不能過於簡化,以致不能把握經濟現實,又不能過分複雜,以致難於加工處理和管理操作。一個模型抽象或現實到什麼程度,取決於分析的需要、分析人員的能力,以及取得資料的可能性。

③求解或模擬試驗。以適用的軟體(計算程式)在具有一定功能的電子計算機上可以進行各種模擬試驗,比較和選擇不同的方案。

④分析說明和實際套用。在分析和套用模型時,把模型計算所得出的結論與模型外獲得的信息相結合,作出必要的判斷。評價模型優劣的標準應該是吻合度(它同被反映的經濟數量關係的符合程度)與實用度(進行理論分析、經濟預測、政策評價等套用效果)的統一,兩者不可偏廢。隨著客觀經濟情況的變化,模型需要不斷修改和更新。經濟數學模型是系統方法的具體運用,它的著眼點並不在於反映單個的經濟量,而在於說明各個經濟量的關係及其共同作用。一個模型就是一個系統。複雜的國民經濟往往不是少數幾個模型所能反映的,所以需要建立比較完整的模型體系。

作用

經濟數學模型經濟數學模型最終都與現實產生偏差,不可能準確描述現實

經濟數學模型是研究分析經濟數量關係的重要工具。它是經濟理論和經濟現實的中間環節。它在經濟理論的指導下對經濟現實進行簡化,但在主要的本質方面又近似地反映了經濟現實,所以是經濟現實的抽象。它能起明確思路、加工信息驗證理論計算求解、分析和解決經濟問題的作用。對量大面廣、相互聯繫、錯綜複雜的經濟數量關係進行分析研究,不能離開經濟數學模型的幫助。經濟模型是理想化的經濟模型。每個經濟模型都有前定的經濟假設,而去除掉不可預知、不可數量化因素或者曾經影響較弱的細節問題。本身是對理想中的經濟的定位。所以最終都與現實產生偏差,不可能準確描述現實。

但是,經濟數學模型也有它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既表現在它的建立要受人們對客觀經濟現實認識能力和仿真手段的限制,還表現在它的套用是有條件的,不能脫離套用者的學識、經驗和判斷能力。模型所說明的問題一旦觸犯了人們的利益,模型本身常會遭到強烈的反對。在階級、社會集團的經濟利益相互衝突的情況下,客觀的經濟發展過程絕不會完全按照經濟數學模型所反映的途徑發展。

相關書籍

經濟數學模型《經濟數學模型》

《經濟數學模型》

ISBN:9787562312734

頁數:336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5-04-01

簡介:數學模型課程,強調直接從實際問題中提出數學問題,然後選擇恰當的數學方法加以解決,教學生善於從實際問題中提出數學問題。對於廣大學習數學課程的學生來說,這也是提高其數學素質的直要途徑,是培養學生用數學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橋樑。而且,在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本書介紹了數學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實際生活中常見問題的數學模型和建模原理,針對每個數學模型作出必要合理的簡化,突出主要特徵,作出模型假設,根據假設與事物間的聯繫採用簡單數學工具解決模型構成、模型求解,便於讀者理解和掌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